书城风水占卜改命
12015300000015

第15章 知命篇(5)

我这里说的是很多人会以准和不准来衡量预测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以不准来否定预测术,从而怀疑宿命之说,甚至放弃了原先的信仰,走上了全面批判的道路。我认为不能因为有些预测师或者有些预测案例的不准,就全面否定传承数千年的《易经》和其他的一些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基的中华传统数术。《易经》智慧在国际上广泛得到认可,并公认为中华智慧的象征。早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初期,西方便有人开始了解《易经》了。首先有卫礼贤(理查德·维尔海姆)把《易经》翻译成德文,向欧洲介绍了其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信息。更有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对《易经》智慧备加推崇,甚至为英译本撰写序言。他写道:“《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这是荣格对《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这个“阿基米德点”,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易经》还启发了荣格的“共时性”理论,“共时性”的阐述促进了分析心理学的飞跃。荣格认为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中,西方的因果性原则无法全面解释一些无心理活动和过程,所以促使我寻求另外一种解释的原则。他说:“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他还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从赫拉克利特之后,便在哲学史上消失,只是在莱布尼兹那里出现过一些低微的回声。”

中华智慧是不容否认的,所以当我看到有的人因为一两个预测案例失灵而否定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否定了命运的存在,对于人生的态度又堕落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感到十分荒唐可笑。有的人就是这样,他们不会因为某个医生的一次误诊而否定西医,但是会因为某个预测师的误断或者功力欠佳而否定古老的中华智慧。的确,绝大部分所谓的“大师”会在博客或者书中宣传自己如何准,但是没有人会曝光或者剖析不准的案例——你不信可以搜索一下那些“易经大师”、“星相大师”、“通灵大师”们的博客,几乎篇篇都是成功案例。我要说的就是不准的情况有,也不算很少,我也一直在研究不准的原因。准与不准,里面大有玄机。不准的案例包括数字、应期等特别细节的方面,或者是牵扯到需要人为或者多方因素的事情。

有的人心比较重,对于应期很在乎。比如说某人明年事业有转机,他就会坚持问到底是几月会有转机。这个几月份,就比较难说,因为事业转机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2月开始感觉好起来,但是尚没有实质的表现,3月渐入佳境,4月略有盈余,5月开始丰收。这是一个过程,很难下定义究竟几月份会有转机。这时候即使感应出几月,也是很随机的,不可太上心。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不准的现象呢?首先,我的研究发现,参与预测术的人越少私心杂念,信息就越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看到扶乩找几个儿童或者大字不识的农民作为乩童,反而会很准,因为儿童和不识字的农民没有太多的想法,杂念会干扰很多信息的传递。其次,心诚更灵,女人更多直觉,所以女人一般来说比男人更相信预测术,假如一群人围观,满腹狐疑,甚至抱着要来揭穿把戏的目的,那么这样的磁场很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再次,预测术从业人员中难免会有很多鱼龙混杂的人,招摇撞骗,或者功力不足就开业招客。我认为,自诩为“大师”的,一般都不是大师,人的修炼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会低调下来,虚怀若谷,爱因斯坦从不称自己是科学巨匠,而莎士比亚也不称自己是戏剧大师。大家不妨看看一些网站或者博客,很多人学了些《易经》、风水,就自称“大师”了。有一年某艺人朋友给我介绍一个“易经大师”,说是演艺圈里的人都找他,算一卦至少要一千元。我心想,这位名人朋友介绍的,应该不会太差,所以我先介绍了另外两个朋友去。见面之后,二人说,此“大师”算卦,说了一个小时的话,基本上都是无关痛痒,没有几句是有实际意义的,比如说“你过去曾错过很好的机遇,只要你端正心态,一切就会越来越好”等等。还有朋友煞有介事地介绍我们几个人去北京某处一个“易经大师”家,此“大师”已经90多岁了。当时众人一听90多岁,就觉得肯定是高人,还没见人就信得诚惶诚恐,结果一行人去了他家,钱没少给,一句话都没有说对的。不仅一句没有说对,而且全都严重不准。虽然有很多名不副实之术士,但是不等于中华大地上就不再卧虎藏龙。京城里有一位颇有灵性的老师,从来没有什么个人网站,就是口碑相传,直至今日,每天凌晨三时就开始有人排队找她,每天从早到晚至少有七八十号人找她,其中不乏一线二线的影星和歌星,也有不少企业高管。假如她没有一定能力,可能十几年如一日,有这般阵势吗?最后,也有的看似不准,实际上出于不泄露天机的目的而闪烁其词或缄口不谈的。如果你的命运好,前途蒸蒸日上,婆娑世界里,处处春风得意,那么无论任何高人都很乐意告诉你的,这样的天机泄露一番对于你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但是如果你命运一般,甚至中等偏下,倘若有倒霉或不顺之事,无论任何高人,都会三缄其口,含糊其辞一番把你打发了了事。比如,很多人死缠烂打让他们回答某些问题,他们几乎一致地说:“随缘”或者“顺其自然”,别的就不多说了,这种情况也不能下结论为“不准”。我不怀疑《易经》,但是我怀疑那些自我标榜的“大师”。我相信的是口碑相传——什么话传的人多了,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它虽不是商业广告,但远远胜过广告,而且是真正的“广告”。

清静,便有知命的智慧

算命无须求人,内心清净,自己都会知道自己的未来。人不了解自己,去求神问卜,是因为内心的不清净,或高看自己,或低看自己,或误会自己,或短视自己。佛陀的弟子曾经问佛陀他们每个人来生的归宿,佛陀指着一棵大树说,看到没有,那棵大树朝哪个方向歪斜,将来就会在哪个方向倒下,众弟子顿悟。凡人爱寻求大师指点迷津,殊不知了解自己最大的大师不是别人,其实就是你自己——最不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因为有妄念,而最了解自己的人也是自己,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那些具有超自然能力奇人,都是将自身能量磁场放大了而已。《华严经》中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去掉了妄想和执著,你一样可以成就的,不仅仅是神通,更有般若。

我还在中学的时候,国内开始流行气功,班上的语文老师朱先生长年吸烟,有严重的肺病,他的妻子顾女士则患了眼疾而双目失明,二人的病都是西医看不好看中医,中医看不好看针灸,最后被彻底判为不治之症。绝望之中才投奔了某种修炼功法,无非是打坐、观想和呼吸吐纳。结果是,朱先生的肺结核因为练功而彻底痊愈,而顾女士的双眼也因练功而重见光明,双目恢复1.5的视力。这两件事当时在我们全校师生中颇为轰动,也引起了我的巨大的好奇心。尽管他夫妻二人遇到的奇迹也许在别的肺病患者和盲人中不能复制,也许纯属一种巧合,但是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巧合,值得研究和探秘。有多位同学在练功的近似催眠状态下出现了强度不同的特异功能,都是在一种短时间高度入定的状态下产生的,虽然很不稳定,稍纵即逝,但是给予我启发,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只要净化心灵,减少杂念,淡化欲望,谁都可以修得殊胜的智慧,“明心见性”,“破迷开悟”。佛说:“智慧来自禅定。”只要能够入定,任何人都可以开发出无尚的智慧出来。

我尝试冥想和入定,虽然没有进入很高的层次,但是久而久之,能感觉到自己逐渐增加了一些感应能力,让我感到一种充实的成就感。我从来不认为我先天具有超自然能力,我也总认为自己后天大量开发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湮没了自己的超感官知觉。但是我通过努力,也找到了一点点感觉。有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2010年秋天有一日我给我父亲打电话,他说他住院了,在医院里治疗眼睛和腿。我吓一跳,于是又静坐观想一番,得知根本没有什么妨害。后给我母亲电话证实,原来我们小区搞活动,为老年人免费按摩保健,我父亲去尝试一番,但是在电话里开玩笑说住院,让我虚惊一场。第二个例子,是北京老居士唐老师74岁,盛夏一日在家头晕目眩,下不了楼,因年事已高,怕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忧心忡忡。我稍微闭目观想,发现此病和高温有关,并无大害,而且一到两周就痊愈。后果然如此。几次在清静的状态下感应都比较准确,但是后来连感知未来也没有必要了。

人先天都有超能力,隐藏在潜意识中,那显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已,禅定修行如同开发人体潜意识,人人都可以拥有般若智慧。佛祖在坐禅和冥思中获得觉悟,我们凡夫其实也都具有佛性,放下了执著就成了阿罗汉,放下了妄想便能成佛。如果要得到般若智慧,必须要有清净的心态、无欲无求的境界,要尽可能多地消灭“自我”——“ego”。弗洛伊德说“ego”,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佛所说的分别、妄想、执著之心,是这些“自我”意识在作祟,阻碍着我们每个人取得般若智慧的道路。太多的“自我”总是使得我们不能认清自己,即便试图观想自己的将来,也强迫思维般地去幻想自己拥有风光无限,出入香车豪宅,备受他人敬仰,脱离了现实的白日梦不是观想,超越了现实条件的希冀无疑是白费心机。

人人都具有此种心灵感应的潜力,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很快进入一种平衡、纯净、无我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先行一步,初尝般若智慧果实。在练习坐禅的过程中,即使层次不高,自己的心态其实也得到了很好的锤炼,放松心态,缓解紧张,忘却烦恼,实际上就是一种冥思、入静、开慧的过程,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奥妙,还经历了精神的升华。

自从我研究和探索入静、入定和潜意识的开发,我感觉很好:一是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心态更加平和了,对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二是证实了佛学中的很多观点、见解,让我更坚定了对佛的信念;三是不再惧怕生老病死,因为我知道这世界还有很多种存在的方式,我们人类和动植物不是唯一的生命。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师,因为每个人都具有潜意识,但是开发程度不一。爱因斯坦仅仅用了自己潜意识的2%,就成为科学伟人,那我们凡夫俗子呢?

催眠了悟前世今生

入定能够开发潜意识,催眠术也是一种通过暗示和导引的辅助入定方式。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引,并作出反应,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国际上流行的催眠术前世回溯疗法就是通过帮助客人入定,进入一种非睡非醒的状态,回忆起所谓的前世,了解到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心灵康复的目的。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催眠状态下看到三世因果,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对自己命运的前因后果会有一个全面和清醒的把握。

事实上,有很多曾经被我们认为是迷信的事物,在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并逐渐被科学家证实,比如通过催眠术进行的前世回忆,从某种角度证明了轮回转世,如今有许多的美国人相信轮回转世之说。研究前世治疗的国际回归疗法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ard for RegressionTherapy)主席珍妮特·坎宁汉姆说:“我还记得30年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轮回,他们会去书店的角落,而现在东方的神秘文化出现在我们后院、网络上和每家瑜伽中心。”越来越多的治疗专家开始徘徊在宗教和科学之间,曾经的水火不容,如今好像有千丝万缕的连带关系。催眠术曾经被视为江湖骗术、迷信活动和伪科学,但是现在则堂而皇之进入大学和医疗研究机构的大堂,巴甫洛夫、弗洛伊德都是研究催眠术的大师,欧美大学已经开设催眠的课程。催眠师采取特殊的行为技术并结合言语暗示,使被催眠者进入一种暂时的似睡非睡的状态,此状态下被催眠者能够回忆起尚存在潜意识中那些被遗忘的事情或者被压抑的事情,缓解内心冲突和紧张。心理学家发现催眠术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能够开发潜能和智慧,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能使许多疑难怪症逐渐康复,能够排除焦虑忧郁的情绪。

催眠术分他人催眠和自我催眠。我个人认为,我们平时灵修时候的坐禅、念经、持咒、冥思以及通灵感应实验,其实都是自我催眠的方式——看似形式不一,本质上都是雷同的,都是在通过减弱自我意识、自主意愿,进入一种似睡非睡的意识恍惚状态,过程中都需要高度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和施加想象等等。佛当年为了寻求从痛苦中解救人类,在菩提树下冥思,严格来说就是进入了一种自我催眠状态,从而开发出了一代精神导师的伟大的潜能和智慧,昭示后人,教化众生。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布赖恩·魏斯博士是当代美国知名的催眠术专家,他的《前世今生》(Many Lives,Many Masters)一书,讲述的是催眠术下人对前世的回忆,此书长期占据欧美最畅销图书排行榜。魏斯博士系犹太后裔,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和耶鲁大学医学院。1980年他接待了一位化名为凯瑟琳的心理疾病患者,在为她进行催眠治疗的漫长过程中,魏斯博士惊奇地发现此病人回忆出自己的前世,并声称自己经历了86次轮回。为了证明这不是她的幻觉,魏斯博士记录了她的每次回忆,分析每一个细节,发现有很多惊人的准确度,因此排除了幻觉的可能性。最令魏斯博士折服的是,凯瑟琳居然能通晓魏斯博士已经死去的儿子生前的某些细节。佛教界人士认为魏斯博士的研究成果恰恰证明了佛陀2500年前就阐述的六道轮回、因果循环的观点。魏斯博士也因为他的惊人发现而逐渐对东方哲学与宗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到访过中国,在长城上留影,并和佛教、道教界人士有过近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