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像狼那样聪明绝顶
12013200000020

第20章 学会与对手合作与双赢(4)

最后,公司必须对顾客导向进行评估、监视和强化。在大多数目前正试图提高顾客满足感的公司中,这代表要做“顾客抱怨分析”,或是利用各种调查来监视顾客的态度。这些努力虽然都是开端,但仍要纳入员工评估、报酬和升迁制度中。要计算顾客维持率和获得率,并据此提供奖赏。各阶层员工在行为上的改变,亦应受到奖赏。

要想与顾客对话,从而建立合作关系,营销经理就必须学习如何主动与顾客对话,以及如何维持这一对话的关系。前者是指企业应敞开大门,主动接近顾客;后者则意味着企业应邀请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活动,扮演事业合伙人的角色。对话始于接近顾客。以工业产品为例,从产品开发阶段,买卖双方就要密切合作;待产品售出后,双方更不能中断对话的关系,如此才能建立双方均忠于对方的关系。

新经济大潮中的商家应当记住:合作的买卖关系,将是不竭的利润之源。

案例微软与英特尔从对手变为强强联合

与对手合作,搞强强联合是CEO们的智慧的结晶。这一顶级的韬略,使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关系。变成了优势互补的竞争合作的伙伴关系。大家都从中得到的好处。

眼下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流行术语,“Wintel”霸权,Win是Windows,是世界头号独立软件公司微软的拳头产品,目前占有全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80%以上市场;tel即Intel,它所生产的X86系列和奔腾系列微处理器独霸全球,目前世界上2亿台个人电脑中80%以上以其为心脏。它们一个控制着PC的大脑,一个专为PC制造心脏,并且在商业上携手制造垄断,这个霸权的威力可想而知。

微软与英特尔的结盟,使两家公司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5年8月24日,2500多位以上的新闻记者、工业巨子、特别来宾以及盖茨的亲友,聚集在这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雷蒙德“校园”的帐篷里,倾听微软董事长讲述视窗95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美国42个城市和全世界主要首都无数的观众,也通过卫星电视转播观看。微软在这场电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也最热闹的产品发布会上,已投资超过2.5亿美元。微软支付了数百万美元取得滚石合唱团“启动我”(StartingMe)的使用权,作为视窗95的正式广告歌曲。在英国,整个乡村田野都被画上视窗95多彩多姿的商标,吸引无数在空中遨翔的飞机的注意。微软甚至买下《伦敦时报》整个广告版面,并计划在产品推出当天赠阅150万份,头版下方横批写着:“视窗95,好得就连《时报》都免费。”在澳洲,载货船上一个四层楼高、上面覆满视察95商标的箱子将被拖到雪梨港,此外,还有舞者在街头表演。所有在视窗95推出时诞生的婴儿都可获赠一套免费的视窗95.在菲律宾,第一份运抵该国的这套新作业系统将献给达莫斯总统。在波兰,微软代表计划以潜水艇载运新闻记者下水,以体验没有窗户的世界会是如何。在纽约市,微软这个软件业的绿色巨人花钱使102层楼高的帝国大厦浑身布满视窗95的色彩。就连“杜恩斯伯利”连环图画也在视窗95推出当周,以这套新的电脑作业系统为主题。

与此同时,英特尔公司也不甘示弱。他们开始同时进行代号为P5和P6的开发设计,致力于新一代微处理器的研制。当时确定的产品发展方向是:改善新一代微处理器的“微架构”即内部技术,但维持与原来微处理器相同的指令及架构,以保持与外界软件的兼容性。1989年加入英特尔的魏塞一开始就提出建议说:“P5应该采用超量化架构,具体做法是,设计成两个分开的执行单元,同时可以执行两个指令,这样比RISC每次只能执行一个指令快一倍。”这种超时化的观念如果切实可行,那将是微架构上的重大突破。大家都对这种没被证实的想法未置可否,可魏塞却显得胸有成竹。没过多久,他就在众人面前展现出研制所得的具体成果,让英特乐的决策者大为欣喜。随后,以维恩·邓为首的开发小组正式开始P5的研制。

在接受全美电视新闻的访问时,格罗夫告诉世人:“我们下一代微处理器的名称是:奔腾(Pentium)。”这名字听起来铿锵有力!“Pent”是拉丁文里第五的意思,符合第五代微处理器的身份,以“ium”的音结尾,听起来像是一种元素,也很有意蕴。在面向中国的产品推广活动中,Pentium被在中文中音译为“奔腾”。实际上这样一个合成的新名词容易激起大众的好奇心,有助于新品牌的推广,就和“CoCoCoLa”被译为“可口可乐”一样。果然,新名字很快为大众所接受,英特尔也终于放下心来。

接着,英特尔开始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而奔走。从1992年初开始,笔记本型电脑的使用迅速普及开来,因而只有大力开发具有特殊省电功能的微处理芯片,才能符合笔记本型电脑的应用;如果奔腾处理器借此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是一件十分鼓舞人心的事情。1994年2月,舒兹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的论文显示出,奔腾确实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达到150兆赫是可行的。利用0.6微米奔腾处理器生产出的产品,其处理速度高达90兆赫100赫,当时任何一颗威力电脑芯片都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这种0.6微米的奔腾处理器具有省电特性,生产笔记本型电脑的客户自然极感兴趣,都希望利用英特尔出产的75兆赫奔腾处理器来发展最先进的笔记本型电脑,抢夺市场。日本和台湾的公司先发制人,1994年10月,东芝率先推出全球第一台奔腾笔记本型电脑,备受瞩目。到1994年底,原来雄心勃勃的威力电脑一反往常嚣张气焰,在媒体上也不再大作广告,只能坐视奔腾席卷全球。

从多家经销零售点的销售情况看,奔腾电脑销售数量一直在上升,表明经此努力,用户的采购意愿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到1995年2月,奔腾处理器无库存积压,英特尔的股票也出人意料地上升至80美元的高点。1994年英特尔的营业额高达118亿美元,1995年奔腾处理器继续热销,取代486系列微处理器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微软与英特尔前进的速度是否太快了?如果我们回顾个人电脑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就会发现个人电脑技术的阔步前进是必然的,不会因为某家电脑公司的缘故而止步不前。实力雄厚的IBM稍一迟疑,就让康柏抢占先机占据主要地位。要在个人电脑市场拥有一席之地,不可忽视技术的发展。摩尔定律显示的个人电脑技术发展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是不会改变的。英特尔肩负着推动个人电脑技术不断向前的重担,要开发出更强、更好用的应用软件来满足客户,设计出具有更先进的处理性能的电脑,才会不负众望。公司总裁格罗夫就曾以“无所不在的电脑: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角”作为主题,发表演讲并指出,由于个人电脑已经快速进入家庭,配合通讯技术的大力提升,将会成为家庭信息的中枢,个人电脑变成了每个人的日常生产必需品,我们要时刻依赖它来提供最佳信息。同样,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也在《未来之路》中对这一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按照英特尔的蓝图,2000年微处理器的性能将比1995年提升20倍,即达到2000MIPS(每秒可执行20亿个指令),每颗芯片上晶体管数比目前的奔腾处理器扩大15倍。这其中有许多技术成长的空间,未来几年只有不断地创新与突破,才能达到这样的成果。在市场方面,个人电脑的增长趋势仍将持续,直到下一世纪,比例将逐年增高。亚太地区与中南美各地看来是未来几年成长最快的地区。适应市场潮流的英特尔紧锣密鼓地开始了P6和P7计划,从一开始他们就以整机系统设计为着眼点,从总线、快速内存、芯片组甚至整个系统一起设计;公司与惠普组成技术联盟。未来发展目标必将涵盖自高阶至低阶的所有市场,形成极为完整的产品线。

双方的顺利发展来自他们的友好合作。微软和英特尔在商业上,相互间是各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们相互支持,他们的合作从来就不仅仅是微软只是最大的软件供应商,而英特尔则是最大的微处理器供应商而已。他们之间相互合作就本质上而言在于市场的互补性,使得他们彼此间需要相互协作。或许在一段时间内,相互间可以不依赖对方而生存,但从长远来看,微软和英特尔的命运都紧密联系在PC机的增长上,这也就是它们能够始终保持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激烈的竞争必然带来价格的下降。然而,相互协作与共同学习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品质。计算机企业经常既是竞争对手同时又是合作者,这种关系可以称作“合作竞争”。随着经济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和由于计算机企业机制变得更为复杂,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的因素是塑造、发展经营关系。围绕着现实的竞争环境,他们相互之间可以周旋,并且可以为对方做一些事情。但是这一战略联盟关系对于微软和英特尔来说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英特尔或其他公司插手并且从事微软操作系统的生产,或者是微软插手并且开始设计微处理器,从理论上讲,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可是,这是正确使用股东们所拥有资源的方式吗?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无论何时,一个主要的硬件商和一个主要的软件商紧密合作,在同样的时间构架里生产或多或少的产品,并且相互间处理好关系,那必将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通常来说,一个公司的“竞争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整个公司的兴衰成败。这里的“竞争策略”,就是指制定目标,并通过实际行动,在特定市场具有长远的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是“实际行动”以及“长远”的竞争优势。由于竞争激烈,如果没有具体行动,就很难保持领先优势,那么领导地位很快就会动摇。通常,许多公司都会野心勃勃地制定最高的目标,像要建立技术或市场的领导地位,但却缺乏具体行动来实践这个理想,而英特尔公司,不仅制定自己高超的竞争目标,而且还经常早早行动,这正是他们引导潮流牵着整个计算机工业向前走的秘诀。

而微软也同样表现出了高度有效和一致的竞争策略和组织目标。微软的雇员们都清楚公司领导者不是单单为了技术而重视技术,也不认为在推出产品时要固守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比尔·盖茨和其他微软经理们都很重视利润:他们对能带来利润的大众市场感兴趣,而且他们相信只有把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顾客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盖茨和其他经理们似乎还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哪些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市场,以及什么时候应该转移注意力。他们赶在技术被淘汰之前就更新技术。他们清楚地了解怎样不断地培育已经形成的巨大的产品市场和顾客群。他们通过建立标准来维持销售额和利润,开发新的市场,而且他们利用标准建立者的地位取得优势。

尽管双方各自都有优势,都在正常发展,但微软与英特尔这两大巨头依然选择了合作。他们的CEO知道,对于微软和英特尔这样世界规模的超级计算机公司来说,他们各自的战略能力应该包括他们的供应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他们不可能是互相拥有的,而只能通过特殊的契约来建立特殊的关系。借助于计算机间的连接,它们的这种联盟肯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