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
12007400000033

第33章 、在危机中寻找和抓住难得的商机(2)

这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办法,在古今中外都可以看到。但现在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明文规定,公职人员在位时,不能充当顾问。这样一来,退休官员就成为顾问的最主要的来源。

在美国,聘请高官做顾问的情况极为普遍,像国务卿基辛格、黑格等人,退休后都被大公司聘为董事长。对比之下,我国有些公司却缺乏这样的认识,别人还在位置上的时候,竭尽全力地巴结,今天请人去剪彩,明天请人去讲演,退休后则弃之一旁,其实这完全是一种短视。这些高官在位置上的时候,总会有些顾忌,退休后正好可以跃身商海,成为企业的顾问,促进企业的发展。

(3)积极宣传

办企业,应该首先向政府宣传自己,使政府能够认识到公司存在的意义,否则即使有各种发展的机会,也很难抓住,因为政府是特殊的消费者,它很少走上门来认购。

(4)曲线迂回

一家企业初到陌生的地方经营业务,想立即与当地政府建立亲密的联系是相当困难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利用中介组织来达到目的。中介组织由当地社会的知名人士组成,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相当紧密,利用中介组织可以迅速拉近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日本山田公司是一家专门制造特种钢材的公司,当看到我国南方对特种钢材有很大需求时,便决定在南方的某个城市建设特种钢厂。但他们对这个城市的投资环境一无所知,这时一家投资咨询公司闻讯上门,与山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不到一个月,山田公司就达到了目的,不仅用最短的时间办完了一切手续,而且还和当地政府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为进一步在这个城市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上说的只是一些常见的办法。这些办法根据国情的不同和各地企业情况的不同,在实施中效果也有所不同。但要切记,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一个具有远见的企业,必然高度重视,深刻地认识到政府在公司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旦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优势,来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作为政府扶持下的中小企业,还应当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多做一些公益事业,以此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第25招逆向思维,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商机

从危机中发现商机,首先需要超人的勇气与超常的智慧。有了勇气,企业才能敢于挑战任何困局;有了智慧,企业才能从逆境中发现宝贵的商机。在非常时期,企业无须按常理出牌,逆向思维,独辟蹊径,才能在危机中慧眼识别商机和抓住商机。

中小企业,市场混乱中有商机

当今的中国市场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舞台。即使在危机起伏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市场仍然现实存在着可观的巨大潜力和诱人的商机。

请看下面一组数据:电话拥有量居世界第一;

汽油、润滑油消费量居全球第二,直逼美国;

胶卷使用量居世界第二;

中国每年的煤炭消费占全球50%左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中国年产60亿双鞋;

生产世界3/4的圣诞树;

春节返乡是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

春节手机短信100亿条;

手机每年以6000万部速度疯狂增长;

网民数每年狂增2040万,增长率为34.5%;

饮料行业规模达2000亿元,仍以24%递增。

未来20年中,中国4亿农民向城市大转移。事实证明,成功企业几乎都是在市场混乱中起步的,而世界成功的企业绝大多数也是在行业混乱或战争乱世中成就的!

客观地分析,任何行业在规范的市场上,在规范的环境中,在规范的国家里能够高速地增长,不仅没有先例,也没有可能。

也就是说,不少企业获得的巨大成功,首先得益于市场的混乱,并且主要得益于市场混乱带来了机遇。

在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短短十多个年头里,做矿泉水的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卖瓜子的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卖水饺的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开火锅店的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网站融资的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开眼镜店连锁的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庞大、混乱、不均衡的市场,是导致财富快速流转的基本原因。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流转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

这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变动和躁动伴生的时代,面对危机的突袭,中小企业如何生存并抓住机遇,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大市场的疲软对每个企业都有消极影响。市场疲软、银根紧缩,对企业的发展当然不利,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往往在经济萧条中逆风而上。即使面对产品充斥、滞销积压、厂家纷纷转产或倒闭的市场行情,他们还是大胆而果断地逆流而上,继续保持生产和销售势头的独特方法。这种经营之道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决策者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趋势,运用商品的价值规律,通过发现并抓住了危机中的商机之后,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选择。

市场危机总是相对的,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消失和消费的终结。在大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产情况下,市场消费仍然在继续,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一旦脱销,就会形成一个消费空白期,这就为少数行逆向经营之道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填补市场空白的机会,因而能起到“人下我上、人衰我兴”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尤其是危机爆发的市场困局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并不是最强壮的企业,而是最灵活、最聪明的企业。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变化混乱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能够及时察觉环境的变化,并积极去适应环境变化。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就能被机遇女神所相中,就能幸运地抓住成功之手。

危境创生,危机中把握难得的商机

企业发展过程中,在经营中发生失误,在市场上遭遇危机,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出现危机和发生失误后如何对待,如何处理。处理不当,就会雪上加霜,将事业推向更大的灾难;处理得当,则会是“雪中送炭”,转败为胜。

逆境利奋起,失败育成功。危机、失败对大多数经营者来说是劫数,但如果企业能把这一境况看做是命运赐予的大显身手的良机,则往往会在危境中创生。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必须面对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这一客观事实。对于同类型企业而言,那些基建项目上了一半的企业比起那些基建项目业已完成的企业来说,不利的影响更大。此时此刻,每个中小企业需要先分析一下,我们的企业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之中?企业最不利的一面与同行相比如何?与其他行业相比又是如何?这其中应回避些什么?这其中可供利用的又是什么?经过这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可能就会发现,疲软的市场之中亦有可利用的机遇,艰难的困局中也有成功的希望,而且是那些在以往市场兴旺之时可遇不可求的难得商机。中小企业若能及时地抓住并充分地利用,就可能在这危机中成功地找到逃生之策和赚钱的良机。1986年底,原本大红大紫、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我国造漆行业陷入市场疲软的困境:产品供过于求,严重积压滞销,原材料短缺而价格飞扬,行业竞争空前激烈,成本费用直线上升。

这一切,对于原本就是个中小厂家的遵义制漆厂来说,恰如雪上加霜。转产的论调在厂内张扬,分钱做小生意的说法也在兴起。

岂知,厂长刘代禄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决策:不是减产而是增产,逆风而上。他的决策绝非盲目。因为此时,销售科向他提供了两条信息,一是东部的湖南省已有20多家油漆生产厂家关停并转,二是省内的一家县办油漆厂要求合并到遵义制漆厂来。这就预示着,有人已经让出了本来绝不肯后退半步的市场,但消费却在继续,这无异于树上掉下个金苹果,就看你捡不捡了。

于是该厂一方面积极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在销售上狠下工夫。这是对胆略的考验,也是对才智的检测。最终他们成功了!刘代禄运用的逆向经营不仅让企业走出了困境,而且还使企业踏上了一个发展的新台阶。一般来说,之所以说市场危机下仍存在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如前所说,在市场兴旺之时,所有的同行企业谁也不肯让出半寸土地,他们宁可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也要在市场占有率上拼得个你死我活。一旦市场疲软,便纷纷以紧缩策略来渡过难关,这“紧缩”便意味着主动让出部分市场份额。人尽皆知,市场疲软并不是市场终止,事实上,市场还在运行,只不过是需求量减少而已。大家都紧缩生产、销售,让出部分市场空间,这不正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绝妙佳期吗?当然,这么做既要有胆识,又要有一定的实力作为保证。

其二,市场动荡混乱往往正是企业趁机建立和扩展市场关系的最佳时刻。在市场走俏之时,企业之间交易有时会不得不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但在市场疲软之时相互合作的企业往往会结下稳定的信任关系,大家会提供互惠条件,成为朋友。一旦市场复苏,其他企业趋之若鹜之时,恐怕就显得为时过晚了。

由此看来,所谓“逆风而上”并非真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在逆风中找“顺风”、觅机遇,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别人意想不到的策略,为自己谋得市场份额,为自己积攒高速发展的后劲。

虽然危机影响下不景气的市场使一些经营者放弃了某些项目的业务经营,然而,这时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多观察、多思考,换个角度看一看,拾起大伙放弃的,挺身而出地改善它。

首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要考虑重新设计产品,改良产品的式样、特色、包装、品牌,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要努力降低产品的成本,以更便宜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要努力提高产品的品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样,就可能冲破不景气的经济束缚。

市场不景气必然淘汰一些旧的经营项目,同时,市场不景气又为新的经营项目提供了机会。其次,要实行产品简化,向产品组合的深度发展,占领同类产品的市场,迎合更广泛的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爱好,这样,就可以赢得新的发展机会。

再次,要实行产品多样化,向产品组合的广度发展,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逐步驱散不景气的阴影。这样,既可以在更大的市场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还分散了投资的风险,增加了经营的稳定性。

命运是靠开拓来的,机会是靠寻找来的,善于经营的中小企业家,一定要能够在不景气的市场中看到商机。企业的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不断创新。

从危机中找到商机的因子,从失败中窥见成功的因素,对每一个中小企业而言,既可增强信心,鼓舞斗志,又可以此为新的起点,走向更大成功。

把握大势,利用信息化做强做大

中国的中小企业常被视为“社会的稳定器”.因为中小企业占全国注册法人公司总数的95.9%.

据调查统计显示,国内有80%左右的注册公司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其大多数都是中小公司。这不仅显示出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明显差距,而且暴露出经营状况的严重弊端和潜在危机。众所周知,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需手段。在这方面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应用不普及势必会给企业造成市场竞争中的被动与落后。

2008年3月,我国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昭示着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只有顺应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在市场角逐中占据领先的有利位置。

美国戴尔公司是近10年突然崛起的成功企业。为什么戴尔公司能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收益性最好的PC厂商之一呢?这是因为,戴尔有一套包括直销、灵活的定制生产系统,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个性化直销配套服务,以及极为高效的供应链等业务体系。这个体系是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它难以模仿,是戴尔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中小企业必须走好信息化道路,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有更大的作为。许多中小企业的经理人深有感触地说:“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沟通速度,物流的速度也要加快,对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要更高。比如说原来一星期订货,三个星期交货是允许的。但现在是一秒钟订货,那你再用三星期交货就显然不适合了。当你发现内部的信息交换速度根本无法适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时,就必须大胆推进信息化工作,使内部的管理系统与外部的顾客服务系统相一致。”

具体来说,信息化能给中小企业成长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通常,中小企业员工人数有限,大家从早到晚不停地加班加点工作,结果却是错误率高,重复性高,事倍功半。信息化不但能够有效克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能节省公司运营成本。

(2)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决策的准确性

决策本身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传统管理机构大多比较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形严重,有许多人负责也等于无人负责。推行信息化,可以把各种信息迅速地反映到总部,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大量有效的信息,从而提高了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3)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赢利水平

从物流管理到资金流管理,信息化降低了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特别是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的使用,企业在销售管理中的费用支出会大大降低。

(4)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实施信息化,公司从硬件到软件都全面地进行改观,会使公司的形象得到较好的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也会为之焕然一新。

在今天市场的竞争中,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信息化实现过程必须易学习、易使用、易管理、易成长。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商务运作的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手段,更是中小企业应对变局、决胜未来的一种战略选择。可以这样说,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中就可直接反映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在此,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行业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决定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计划,既要顺应信息化浪潮,又要让资金投入发挥应有的效力。面对今天的危机困局,更应如此。

调整市场目标,以特色经营制胜

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独特优势,突出体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随机应变战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