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财富骤增——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超速发展
11979900000011

第11章 知识对企业超速发展的特别意义与作用(2)

经过对各种产业的对比研究,人们发现:由于战争而激励发展起来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以及信息技术等极大地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并有效地促进和改造了一批传统的产业。

尽管在以后的年代中,由于局部区域战争和能源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过一些波动,但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一直呈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在60年代完成了公路网的建设更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这期间一些正在酝酿之中的新兴学科即后来逐渐形成的高新技术领域,则对于今天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保罗·罗默和鲁卡斯等一批学者对生产要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发现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并致力于构建一种把知识纳入到生产要素中去的经济模型。1986年,保罗·罗默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由于知识使用的非有限性和非独占性,使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能够使边际效益递增,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建构了知识经济的理论框架。在随后的年代中,世界经济的变化不断地证明了这一理论。在和平年代的环境中,美国连续84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也证实了美国出现的新经济模式。现在这一理论已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世界银行1997年召开了“知识促进发展”国际会议,世界各国的近千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3.从社会学角度看知识经济

新的科技革命不仅影响到了经济学家,更引起了一批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的特别关注,他们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未来社会的深层次变化探讨知识的影响和作用。1959年,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就从对社会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中预言了“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后来他又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1962年,弗里茨·马克鲁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并将其分为教育、研究与发展、电讯传播业、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等五个部分,还以此作为衡量美国知识存量与增量变化的依据。1984年,社会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说:“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使知识的生产系统化,从而加强了我们的脑力。以工业来比喻,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他还引用德鲁克的话说“知识生产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产业,这个产业向经济提供了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1990年,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的转移》一书中写道:“知识的变化是一引起大规模力量转移的原因或部分原因。当代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事情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新体系的崛起,这种体系不再是以肌肉(体力)为基础,而是以头脑(脑力)为基础”,1996年,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姆·哈拉尔在他的《新管理学》中系统地论述了在新的经济合同中,劳动者与雇主间的关系。他指出,由于知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就不能再是过去那种“我付你工资,你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的雇佣关系。他更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说“管理是一种高知识的劳动”。

纵观世界之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形成,这种变化是显着的、深刻的、革命性的。由于知识的作用正使得资本的价值出现不确定性,产生不稳定因素,导致一系列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知识经济决不会悄然而至,它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将是一种震颤。

(三)知识经济出现的前提与条件

1.数字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本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通信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于形成知识经济具有根本性的贡献。

现代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化的综合业务数字功能,更为人们迅速传递、交换及生产信息提供了方便,使得人们普遍受益于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而且,这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史上影响最深刻的革命还在继续。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它使得人与人的即时交往成为可能。发达国家正在实施计划以实现通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把知识的瞬时全球传播变为现实,为大规模地生产与共享知识奠定了基础,并使知识垄断、封锁与造伪更加困难。

计算机已从一种单纯的计算工具发展成为能够处理文字、符号、图像等的高速化的强有力的设备。而微电子技术的突破又使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功能日益增强、存储信息的容量日益增大、处理信息的速度日益加快。计算机及其软件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人类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不但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而且能够作为最基本的工作设备,为其它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甚至能替代某些难以实现的实验,例如,美国正试图完成太次(1018)浮点运算的计算机,就可模拟核爆炸实验。

信息技术发展在有助于知识快速大规模地存取、选择和应用的同时,还有助于人们通过网络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好的知识,使教育的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为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很显然,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及全球性的网络设施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硬件前提条件。

2.不断的知识创新

鉴于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需求,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效率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知识的国家创新机制和现代信息革命对于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是决定性的,它使得知识经济的兴起成为可能。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创新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工业时代早期的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个别人的活动,当年爱迪生就是这样。工业时代中期,技术开发在工厂中发展起来,但主要集中在设备和工艺技术方面,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企业的科研还没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这样的层次划分。7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竞争,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质量和服务成为竞争的关键以及产品的个性化等等因素形成了人们的评价标准,从而使得产品开发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科研开发的规模,包括人员、资金、时间的投入,空间的扩大,促进了领域的细化和技术的分层。信息技术新进展降低了知识的使用成本,大规模的多层开发成为可能。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产品的工艺开发到人员培训,从产品的外形设计到性能的改进,从广告制作到用户的征订,从市场开拓到技术服务等等,都有专门的人员在从事专门的工作。而这一切表明:无论是哪一个环节,知识的创新都是必要的。

事实上,人类已经在进入一个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的时代。自从人类社会第一种科学杂志问世以来,新的科学刊物及其所发表的文章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40000多种,全世界每天发表的各类文献就有20000多篇。大英百科全书第一版是两个人写的,但其1989年版则是由125000位专家合作完成的。今天,任何一项较为重要的新发明或创造都离不开多门学科的通力合作。有人估计,到2020年人类所应用的知识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而今天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其所学知识就有60%~70%已过时了。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并产生新的道德观念,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不需争辩的事实,而这也正是推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3.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由于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形态,所以严格的规范和有效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需要政府建立起对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保障体系,而且应该达成国际间的共性标准。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以知识为基础的软件产品,前期开发投入高,但是复制成本低。知识是产品价值的核心,其市场价格将难以用传统的方式来确定,因此,就需要有一定完善的、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产品中知识的价值能充分而公正地体现。

其次,知识产品的生产与交换更加依赖于个人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这使一些个性偏好与人性的弱点掺入产品,消极的知识产品或文化垃圾可能通过网络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知识经济在需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市场规则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套合理的道德规范,使知识经济中人和市场的行为更加理性化。

第三,知识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有更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这要求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激励企业不断开拓创新。这一切都需要政府加以保护和引导。

知识的产生有多种来源,知识的传播有多种途径,知识的应用有多种形态,这需要社会的认同,需要企业、实验室、科研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需要有国际间的一些大型的长期性的基础研究项目的参与。这会涉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和资源合理的配置等,这就更需要政府的协调。由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组成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共同体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将会更加有助于社会化的技术分工与分层,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网络为世界经济及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又为全球性的知识和信息传播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产业层次划分明确,技术等级分工清晰,打破国别界线,免除关税的全球化经济。

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之间的竞争焦点已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市场上,发展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世界各国都积极地参与目前以高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引起了明显的国际经济分工。许多发达国家已逐步将劳动密集型甚至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新的国际分工必然要求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贸协定的谈判及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都是适应这种全球一体化趋势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客观上又进一步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知识的传播及应用,成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1.特征一: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是全球大战略。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势如排山倒海,浩浩荡荡,铺天盖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人,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这个时代里,全球化的大浪潮将以惊天动地的速度和力度,向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挺进,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将登峰造极。因此,有很多社会因素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知识经济初期的全球经济发展。经济的国际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商品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开始的。商品国际化在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商品国际化越发展,表明世界越开放。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贸易将飞速发展,世界的出口贸易量将大为提高,而且大大高于同期的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各国生产和消费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

(2)资本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是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和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来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会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量也会不断提高。国际资本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资本移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支配力量。产品与服务经济和货币、信贷与资本经济彼此不再紧密相关。它们以不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3)生产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的物质基础是工业的大规模生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往一个国家内部范围的分割与协作关系,发展成为一系列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各个国家的生产活动进一步纳入国际范围的再生产过程。知识经济时代初的21世纪,跨国企业将大量产生。跨国企业是一个到处安家落户的企业,它把触角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成为了跨国企业的“王国”,跨国企业成为了各国的“国中之国”,跨国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使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以传统的对外贸易为媒介的生产国际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渗透,随着跨国公司内部和跨国公司之间所进行的资本与技术的流动和转移而加速,资本国际化促进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又加速资本国际化的进程,资本和生产国际化加速世界贸易的发展。“全球工厂”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全球产品”、“万国产品”。

(4)技术国际化

技术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偿转移,其中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两个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复杂化,将导致技术生产国际化,而技术生产国际化,意味技术生产商品化。一些重大的社会开发和研究项目,成为“全球共同课题和交换材料”,技术国际化的发展,使国际技术贸易的平均增长率比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率更快。

(5)经纪国际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纪将无国界,经纪充分世界化。每一个经纪人的头衔前都加上“国际”两字。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装备了电子设备、智能机,实现了网络化,因此,商业经纪联合迅速地国际化。商业、服务业、娱乐业、信息业以及贸易、投资、股票、证券等等,都将出现经纪国际化的突出特征。

(6)劳务国际化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劳务大流动。劳务输出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也比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快。劳务输出成为次发达、待发达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7)金融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