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生活中的缺点变为优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肩负着对子女养育和教育的双重责任。作为一名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且要特别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纪律、劳动等全面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孩子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一些习惯,好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而坏习惯则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早期家长就应负起教育孩子由坏向好转化的责任,通过防错纠偏,努力使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优点。这对于孩子、对于家庭都将是受益无穷的。
1.言行得体:纠正孩子不讲文明礼貌的习惯
说脏话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孩子会失去朋友,被社会遗弃。因此,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言语得体,培养孩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2001年9月,《北京青年报》上登载了一条消息:一个15岁的少年因为环卫工人制止他乱扔纸屑,盛怒之下满口污言秽语,还对那位女清洁工拳打脚踢。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市民纷纷表示出了极大的愤慨。孩子如此蛮横,的确让人痛心疾首。在我们身边,这种不讲文明礼貌的横孩子的确不在少数。我们经常能听见一些孩子出口成“章”(脏),张口一个“妈的”,闭口一个“我×”,而且凶神恶煞。鲁迅先生当年所尖锐抨击过的“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连子孙,遍及两性”的“国骂”,竟然在一些孩子的嘴里如同炒豆子一样劈啪乱跳,令大人们瞠目结舌。
许多家长由于忽视了对孩子的个人修养教育,孩子说脏话便成了习惯。也许孩子口中飞出的污秽之语没有任何针对性,似乎也未给任何人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但脏话毕竟刺耳,会破坏一个人的形象,同时也会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试想,谁会喜欢和一个不讲礼貌、满嘴脏话的孩子做好朋友?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其大义是说说话应注意言辞语气,避免粗俗和污秽。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说出来,效果则会大相径庭。与人交流,语气温和,语调平稳,往往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给孩子灌输常用的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您早、您好、再见等。
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那些不讲文明礼貌的人甚至会给予严厉的惩罚。在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比赛期间,德国著名球星艾芬伯格因为对观众做了下流的手势,被该队主教练福格茨当即开除,遣送回国。而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小镇拉瑞顿,其市议会通过反复研究,最后一致通过了一项法规,规定当地居民不得使用“粗鲁、鄙俗、猥亵、下流”的不礼貌用语。如果谁违反了这条规定,便会收到传票,并可能被处以500美金的罚金和三个月的监禁。
总之,礼貌和礼节可以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讲礼貌的人。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不讲礼貌的坏习惯呢?下面是一些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
(1)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礼貌言行
如果孩子和长辈说话时没有使用敬语“您”,家长便可勒令孩子说上几十遍,直到孩子说正确了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和长辈说话应该讲礼貌、有礼节。当家中来了客人,家长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客人告辞时,要求孩子把客人送到门口或电梯口。
(2)为孩子做好楷模
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家长自己就不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即使对孩子的管教特别严,苛求孩子的言行要有礼貌,效果肯定也是不明显的。孩子是在模仿家长的言行中长大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家长就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
(3)讲清道理,少斥责
孩子的自律性比较差,即或是那些乖孩子也会有不乖、不讲文明礼貌的时候。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或者行为粗鲁无礼时,一定不要仅仅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而是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那样说话、做事。比如,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在饭桌上打饱嗝的时候,你不要只是大声呵斥他“太没有教养了”,而是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太没有礼貌了,应该有意识地控制;实在控制不了,应该向大家说对不起”。
(4)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
培养孩子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可能要求孩子在一夜之间就变得彬彬有礼。当你发现你的孩子不习惯用敬语时,便立即加以矫正,直到孩子养成了说敬语的好习惯为止。家长切不要把孩子的许多问题都集中起来,试图突击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一个问题就立即解决。
(5)明确对孩子说出家长的期望和要求
家长应该和孩子多谈心,明确告诉孩子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告诉孩子哪些言行是文明礼貌的,哪些言行是粗鲁无礼的。让孩子明白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和孩子外出的时候,当看见有人在大街上打架或吵架时,家长应该立即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是不文明礼貌的。当孩子在家里特别闹腾的时候,家长可能非常生气,但一定要控制住情绪,尽量避免对孩子大叫大嚷,而是要语气平和地告诫孩子,“希望你保持安静,爸爸妈妈需要休息”,或者说“你的动作应该轻一些,别影响楼下的叔叔阿姨休息”。
创造文明的环境是纠正孩子不文明行为的最好方法。
2.贪睡无益:督促孩子改掉睡懒觉的缺点
俗话说:早起早睡,精神百倍。孩子大都贪睡,父母要尽到教育之责,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让贪睡“埋葬”了孩子如鲜花似朝阳的青春。
邱明上六年级了,面临毕业,功课紧,作业多,经常学习到晚上十一点,但早上却不能按时起床去上学。妈妈每天早晨总得喊上好几次邱明才起床。特别到了周末时,邱明更是抱着“补瞌睡”的心理贪睡,即使日上三竿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有时邱明早就醒了,但就是赖在床上不起来,形成了贪睡、赖床的习惯,妈妈说邱明会因此影响按时就餐和上学,以致影响身体、影响学习,但邱明总是当成耳旁风,妈妈对他毫无办法。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温暖的被窝是埋葬青春的坟墓。”此话乍一听起来,多少有点危言耸听的意味,但仔细琢磨,还是有些道理的。如果一个孩子老贪睡,早上老是赖在床上不起来,这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在做别的事情时,也很难投入更多的精力。
从生理学上讲,睡眠是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睡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疲惫的身体和心灵得到休息,从而为第二天所要承担的活动储备新的能量。许多生理学家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合理睡眠时间提出了如下的建议(见下表):
年龄睡眠时间/天10岁以下的孩子每天要保证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11~15岁的孩子每天要保证睡足9个小时15岁以上的青少年每天睡7~9小时就足够了至于每个人需要睡多少时间,一般说来并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标准。这与生命个体的健康状况密不可分。总的说来,睡眠充足,睡眠的质量高的具体表现为:睡醒之后感觉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当孩子变得贪睡、赖床,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弄清楚原因。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每天睡眠的时间很长,但还是显得无精打采,你就应该考虑带孩子去看看医生,说不定你的孩子患上了“周期性贪食嗜睡症”或“发作性睡眠症”。如果医生说你的孩子没有任何疾病,但孩子就是贪睡、赖床,你就得和孩子好好谈一谈,帮助他纠正贪睡、赖床的坏习惯。让孩子明白,睡眠时间太长,对身体根本没有什么好处。这是因为睡过了头,大脑常常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大脑的兴奋性反而被降低。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当我们睡了一个懒觉起来,反而感觉到头昏脑胀、精神萎靡不振。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贪睡、赖床的坏习惯呢?教育专家给家长的建议是:
(1)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引导着孩子,家长绝不能忽视这点。应该给孩子带个好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晨应起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晚上尽量不要超过11点睡觉。
(2)按时叫醒孩子孩子如果贪睡就不可能自觉早起,家长可以将其叫醒,但千万不可打断孩子的睡梦,如果孩子的睫毛在颤动了,就表明他快醒了,这时,你就可以将其叫醒,不至于打断他的梦。
(3)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也是不行的,为了让孩子早起,父母应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睡觉。只有早睡才能做到早起。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放任孩子晚上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即使看书也应到时候就叫停。
(4)鼓励孩子自己按时起床父母可以为孩子买一个闹钟,教会他使用,可以利用游戏的时间练习几次。这样他就能通过闹钟早起了,当然孩子能够自己主动早起时,父母不可忘了给他表扬。
(5)敦促孩子起床后活动身体有些孩子睡觉睡得很沉,家长想让这样的孩子清醒过来,应该让他适当地活动一下,做做运动。比如伸腿、弯腰等。
(6)实在没辙了,就实施惩罚对于那些总不按照作息时间行事的孩子,可以给其一点小小的惩罚。掀开被子或将其抱下床,命令他站立一会儿都可以。
父母不要叫孩子早起时,自己反而躺在床上。
3.干练利落:改正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毛病
孩子年幼,不善将时间和生命联系起来,以致办事拖拉磨蹭。家长要指导孩子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惜时观念,教育和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帮助孩子戒掉磨蹭的坏习惯。
李泉上四年级了,可是做事磨磨蹭蹭,不紧不慢。每天做作业之前,摆弄铅笔、翻书,一晃就过去了几十分钟,她往往还没有开始做。最让妈妈上火的是李泉有起床磨蹭的习惯,每天早晨至少叫三遍才肯起床,而且动作非常慢,先坐上几分钟,揉揉眼睛,再慢腾腾地一件一件地穿衣服。常常是等她真正起床后,一看表,大喊一声:“迟到了!我的书包呢?”早饭不吃就走了。
孩子们做事拖拉,不珍惜时间的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
与大人相比,孩子年幼无知,还不知道时间是个什么概念,他们没有能力把时间和生命乃至生存联系起来。利用和分配时间是个大学问,孩子不会自发掌握的,不能自主支配时间。
孩子之所以磨蹭、做事拖拉,除了缺乏严格的训练之外,还在于责任意识和社会义务感还没有在他们身上扎根,意识不到磨蹭会有什么不好,意识不到办事拖拉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孩子们觉得时间真多呀,日子过得太慢了,一心想着快快长大。至于现代人常说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孩子们是理解不透其中的奥秘的。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人们善于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而这些时间的观念与技巧必须从小培养,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养成从小珍惜时间的行为习惯。
改变孩子磨蹭的毛病,需要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首先要纠正孩子起床磨蹭的坏习惯在孩子的床头放一个定时闹钟,早晨闹钟响后,孩子必须马上自己起床,不允许犹豫磨蹭。
这要求家长要硬起心肠,此时不能起“怜悯”之心,刚开始,孩子可能很不舒服,只要坚持一两个星期,习惯养成自然,到时孩子就会起床,不会再觉痛苦了。
解决孩子的问题,需要家长首先做一些改变,事实上,孩子的坏习惯常常是家长在不经意之间纵容而成的。所以,家长的要求和动作应清晰、利落,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
(2)让孩子明白磨蹭拖拉的害处家长不妨和孩子谈谈,起床磨蹭晚了会带来的后果,如吃不上饭,饿着肚子,会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发育;时间久了,还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由于睡懒觉担心上学迟到,会精神紧张,行为慌乱,易发生事故,而且上课迟到还会被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学习、做作业拖拉会挤占玩的时间等等。要结合孩子生活中的实例来使他懂得和体会到磨蹭、做事拖拉的种种坏处,从而产生改变的意向。
(3)家长应树立榜样孩子的拖拉常和父母有关,家长应先检查自己是否有磨蹭的习惯,办事是否拖拉。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有机会去模仿良好的行为。否则,孩子的懒散、磨蹭是无望改变的。
(4)训练孩子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有始有终,井然有序孩子办事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孩子缺乏连贯地处理事情的行为印象和习惯,做完一个动作往往不知道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因此,家长应训练孩子按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迅速地去做事。
(5)让时间约束孩子交待给孩子的任务应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到了规定的时间就检查完成的情况,这有助于孩子形成具体明确的时间意识,督促孩子迅速有效地完成任务。
(6)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应规定好生活、学习、游戏的时间,使孩子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
孩子磨蹭常常还在于家长不守信用,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有节余的时间时,家长往往给孩子加码,随意更改任务,孩子为了躲避这种负担,就养成了拖拉的恶习,这一点为人父母者不可不察。当孩子顺利地及时地甚至是提前完成任务时,应予以奖励,最大的奖励是让孩子自由支配剩余时间。
纠正孩子磨蹭的习惯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及早予以训练,等孩子长大了再纠正可就难了。
4.均衡营养
矫治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挑食偏食,严重影响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家长应正视这个问题,让孩子知道挑食偏食的危害性,不矫惯孩子,合理搭配饮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刘敏上小学四年级了,长得一直很瘦弱,每次体检都不达标,这使父母为之焦急。刘敏吃东西偏食、挑食,吃饭仅吃点心,不吃主食,以致营养不良,使身体一直瘦弱无力,父母一直想治好他这毛病,就是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偏食,顾名思义就是只对某一类或某一种食物感兴趣。譬如有的孩子只吃素菜,而不喜欢吃荤菜;有的孩子就喜欢吃鱼,其他一概不吃,等等。
造成孩子偏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家长自己对某种食物特别爱吃,久而久之,小孩随大人一起偏爱吃这种食物。也有的家庭对孩子十分宠爱,事事处处顺着孩子,孩子想吃糖就多给甜食,喜欢吃糕点则不引导吃肉类和蔬菜,时间长了就形成偏食。还有的父母想使孩子长得快,采取强迫进食的办法,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出现呕吐、拒食、厌食、不爱吃某类食物。凡此种种都会使孩子形成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