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交际中的缺点变成优点孩子的交际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他们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小时候,孩子会对父母言听计从,可当他上学以后,则会逐渐开始摆脱父母的影响,越来越看重同学、朋友的评价。如果得不到同伴的接受,没有好朋友,或交际不当,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童年时代,还很可能使孩子终生感到缺憾。
父母不要总试图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应该鼓励孩子去交朋友,并在必要时为孩子的交际作有益的指导。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交际的技巧在儿童期过后,就很难再学会了。所以父母必须及早重视孩子的交际问题。
1.以正确的策略纠正孩子
社交恐惧症孩子对社交产生恐惧,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父母疏于指导。父母应创造环境,及早引导纠正,帮助孩子打开心扉,不要让孩子的未来充满孤独。
于一位母亲说,孩子已上小学四年级,让她在班级发言她就脸红,原本会回答的问题也答不出来。平时也不与同学往来,遇到家里来客人,她就躲在自己的房里不肯出来,更别说招待客人了。
另一位母亲说,女儿在班上从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上课时,她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题,她嗫嗫嚅嚅,像蚊子哼哼;课间一个人缩在课桌前不出声,与同学格格不入……她爸经常出差在外,很少照顾她,我又长年生病在家,使她很少有机会同小朋友们玩,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她怕生人、害羞,常常是躲在某个角落里,话也不敢说。
这是孩子社交恐怖症。孩子社交恐怖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气质性社交障碍,生性腼腆、胆小、好独处。有的属挫折性社交障碍,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有不愉快的经历所致。还有些孩子则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特别是幼年时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实践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一个孤僻冷漠、独来独往、不善交往的孩子,是很难全面发展的。善于交往的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能更快、更多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各种交往能力和学到许多优秀品质。例如,孩子和一个性格坚毅的同学交往深了,便会佩服他的坚毅,并由佩服到效仿,从而培养自己的坚毅品格;同样,和豁达大度的同学交往时间长了,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也会变得豁达起来。据报道,温州的一些个体户老板,孩子本来在温州重点中学且学习成绩不错,但仍斥资转往杭州重点中学。问起缘由,他们说:“能让孩子到杭州和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孩子交往,多学些优秀品质,花点钱完全值得。”这说明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明智的战略眼光。
造成孩子社交恐怖的诸因素中,家庭教育不当是主因。因此,防治儿童社交恐怖的主轴是创造开放式的家庭环境。
孩子患上社交恐怖症,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克服和纠正呢?专家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在家中“参政议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第二,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引导孩子观察体验成人间的交际“程式”,以消除“社交恐惧”心理。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授交际方法和技能,如交流、沟通、协商、合作、分享、交换等。
父母不要为图省心,而将孩子长期关在家里。这对孩子的未来遗患无穷,须谨记。
2.让孩子把缺乏爱心化为关爱他人
人之初,只是一张白纸,孩子对他人的态度来自于后天的培养教育。是让孩子自私自利,还是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做父母的身担重任责无旁贷,而选择后者要从家教做起。
某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两个青春活泼的男、女主持人和一群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做游戏、聊天。主持人首先问孩子们说:“爸爸、妈妈都知道你们的生日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知道!”
主持人接着问:“爸爸、妈妈给你们过生日吗?”
孩子们还是异口同声地问答:“过!”
主持人再问:“你们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送什么礼物给你们?”
所有的孩子都神采飞扬地夸耀着爸爸、妈妈给自己送的生日礼物。这时候,主持人又问孩子们说:“你们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这时候,这些刚才还神采飞扬的孩子们突然都鸦雀无声了。主持人问一个秀气的女孩儿说: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女孩儿涨红着脸,摇了摇头。
主持人接连问了几个孩子,他们都回答不上来。主持人接着问:“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你们给他们送过什么礼物?”
大多数孩子保持了沉默,只有少数孩子回答说曾给爸爸、妈妈送过生日礼物。
最后,主持人说:“孩子们,你们想过没有?爸爸、妈妈为什么能记住你们的生日,而你们却记不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呢?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给你们送生日礼物,而你们却不知道给他们送生日礼物?”
孩子们都低下了头。主持人接着说:“那是因为你们还不知道关心别人,孩子们,你们说这样做对吗?”
所有的孩子齐声回答说:“不对!”
接下来,主持人和孩子们做游戏。男主持人假装摔倒了,躺在地上大约有两分钟没有起来。
但是,好像没有一个孩子注意他,也没有人问他怎么了,更没有一个孩子主动去扶他起来。
最后,那位男主持人只好自己爬起来。他很伤感地说:“说真的,我躺在地上的时候感到非常心痛。在录制节目之前,我和这些孩子都混得很熟了,但我没想到他们竟然对我如此冷漠!”
家长在给孩子无私的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欢乐和幸福是家长、老师、学校、社会以及千千万万的长者用心血为他们创造的?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也应该为别人做点什么?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享受这一切天经地义,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只会关心自己的孩子。
爱别人、关心别人要从家教开始。
从孩子刚刚懂事起,就得让他知道长辈们的辛苦,知道父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要让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还要让他们学着给父母带来欢乐,替父母分忧。家长对孩子的爱,能启发他去主动爱别人,关心别人。
十分遗憾的是,不少父母不理解这种爱的含义,拒绝孩子动手劳动,拒绝孩子为他们做好事。结果,孩子不知所措,等形成了不关心别人的缺点后,再努力纠正,以语言和道德去说教、去激发他们也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的坏习惯呢?
(1)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关心他人的榜样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
(2)营造互相关心的家庭氛围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间经常争吵、谩骂,甚至打闹,孩子时常处在恐惧、忧郁、仇视的环境里,又怎能要求他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夫妻之间要恩爱、相互体贴。
(3)学会与人分享这里有两层意思,既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还要让家长学会分享,而家长学会分享更易被忽视。舐犊之情使为人父为人母的人们都宁肯亏了自己也不愿怠慢自己的孩子,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尽数都往孩子面前堆。一边担心着孩子会发展为不关心别人的冷血儿,一边又在做着阻止孩子学会分享的蠢事。经常会发生这样一幕:孩子诚心诚意请家长分享,家长却坚决推辞,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分享,也不肯接受,而是谢绝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分享的对象。
(4)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况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受苦受难,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尽管家长自己面临着许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尽管家长有许多不快乐和不稳定的情绪,但家长总是竭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平稳。一来错误地认为这有利于树立家长形象,二来美其名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生活重担,其实这是错误的。既然我们在提倡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建立平等关系,就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些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如家长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一样,让孩子学着承担家长的一些喜怒哀乐。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才会知道关心体贴别人。一般情况下,勤快是培养出来的,所以家长要树立这种观念,并付诸行动。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胆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关心他人,具有爱心是孩子学会做人不可缺少的,因此需要父母们用心培养。
3.让孩子改掉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
自私本不是孩子与生俱有的一种品性,而是与家教的环境密切相关。让孩子拥有一份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是父母成功家教的一种智慧。
在生活中,许多孩子都不愿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例如:有些孩子不喜欢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有些孩子总是把大的好的抢到自己手里;有些孩子在吃饭时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菜移到自己的面前,别人吃一点都不高兴。
其实幼小的孩子由于自我认识不清,不易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分开,常把别人的东西当做是自己的,因此,对幼儿来说,我们不能说是自私。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孩子仍然占别人的东西为己有,那就是“自私”意识的表现了。今天,孩子自私意识的形成是与家庭教育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独生的孩子更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但爱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不仅如此,还把孩子当成贵宾一样,用给用最好的,吃给吃最好最大的。一事当前,先替孩子打算,家中的物品先由孩子挑选,大人、长者皆在其后,众多家人意见中,以孩子的意见为准,孩子说一不二,久而久之,孩子成了家庭霸主,主宰家庭的一切。这些孩子在家里是这样,自然也习惯地把它带到外面。
当“独占”行为成为牢固的习惯后,孩子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人的利益是不重要的。如果别人也和他一样,那么事情就复杂了。由此可见,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以自我为中心产生的消极作用主要以自私表现出来。这就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排斥“异己”、拒绝开放、忽视理性力量、回避真诚、吝啬付出、难以与他人合作、缺乏公心(为他人、为集体考虑)。因此,父母必须通过教育来击碎其自私的外壳,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份懂得分享的智慧。
家长可以从家庭活动做起,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分享,让孩子尝到分享带来的乐趣。
(1)让孩子与父母分享他的好故事、好主意、好吃的、好玩的父母与孩子一同参与“讲故事”活动。每次每人编讲一个故事或一则笑活。在“为大家”讲述的过程中,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会说故事。在“讲述——倾听”的互动中,学会分享。平时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可以让孩子充分陈述自己的理由,并且只要求他做到一点:听别人讲完,尊重别人的发言。在坦诚、民主的氛围中,大家发现好主意、讨论好主意、接受好主意,分享好吃的、好玩的。同时,结合心理行为矫正法中的强化理论,给予孩子所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可以巩固他刚刚习得的分享行为。
(2)让孩子与父母分享他的所见所闻父母应鼓励孩子与伙伴们交往,让孩子能认识到世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天晚饭后,可以倾听孩子讲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建议孩子换位思考。随着孩子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渐趋成熟,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让孩子与父母分享他的梦想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大胆地公开他的奇思怪想,并且给予一些鼓励,希望他进一步与伙伴们一同梦想与交流梦想。你应该在孩子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承认他的成长与一定的独立性。还可以选择一些他感兴趣的好书赠给他,丰富他的梦想,使他了解同龄人的梦想。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客观地看问题,学会全面地结合不同的观点去考虑问题。
(4)让孩子与你分享他的友情如果孩子有“自我中心”的封闭性,他或许没有什么真正的知己朋友,或是有些狭隘地希望朋友只属于他自己所有。父母应该常常与他讨论有关友情的问题,可启发他学会分享友情。
设计一些情景,问问他会怎么对待朋友,再问问他希望朋友怎样对待自己,作个比较。
如果父母运用以上几种实践活动来训练孩子的分享行为,那么孩子将拥有理性的认知、真诚的态度、助人的品格、合作的意识等。
当孩子真正学会了分享,他就可以提高社会认知能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性;学会了分享,他才能懂得在“资源共享”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学会了分享,他才能重获脚踏实地的自信、勇于自主的独立性。
自私是人际交往中的“毒瘤”,对孩子的毒害尤为剧烈。摒弃溺爱是纠正孩子自私的最好良方。
4.让孩子由不肯说话变得主动热情
性格的形成从幼年时期开始。每一种性格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但过分冷漠和孤僻绝不是孩子正常的表现,父母不可忽视,而应采取得力措施纠正孩子这种自闭心理。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我家孩子上小学时就拥有了自己的房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喜欢一回家就关上房门,而且还把门反锁上。开始我们认为孩子独自在房间里会安心看书,没想到她的成绩一天天下滑。我们一气之下,干脆把孩子房门上的锁给撬掉了。谁知孩子更绝,一回到家,照样关上门,然后再用凳子把房门堵上。我们家里买了电脑,我们说什么也不敢让孩子上网。但女儿干脆借了一大堆碟片,关了房门独自欣赏,任凭我们在门外喊破喉咙也不开门。我们给了孩子独处的空间,但却使孩子和我们越来越疏远,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不肯主动讲话的孩子,他们的性格都比较内向,平时少言寡语,不会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
但是,这些孩子内心又强烈地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进行心灵的碰撞,触动孩子的心弦,让孩子主动把心事说出来。
有一位母亲,她通过生活中的一件细微的事情,开启了女儿的心扉,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下面是她介绍的事情经过:
女儿属于内向、敏感型的孩子,平时“很闷”,话也很少。我呢,也没意识到要听听她的心里话。女孩子话少一点是她天生的性格,会有啥心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