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的创业经
11966500000012

第12章 画好你的事业大饼(5)

我们可以看到,赵本山对媒体资源的整合可谓驾轻就熟,这跟他“混”了20多年的春晚不无关系。从中央电视台到黑龙江卫视、辽宁卫视,从网络传媒到地方传媒,本山传媒的艺人都在媒体所提供的表演平台上让观众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人。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事实上,酒再香也会怕烂在巷子里,尤其是在还没有顾客光临的情况下。对赵本山的弟子来说,他们肯定也希望得到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赵本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整合媒体资源对赵本山来说就好比是花钱买了别人可能有钱也买不到的电视黄金时段。在这点上,赵本山深谙互利原则。一方面他的弟子需要有在媒体上露脸的机会,另一方面媒体也需要他及其弟子们来提高收视率,这样他们一拍即合,合作成功了。要知道,娱乐明星的知名度直接决定了他的收入。这种知名度并不完全局限于正面的知名度,这在外国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比如很受关注的“凤姐”和“芙蓉姐姐”,再比如每天像洗脑一样在你耳边唱“今年过节不收礼啊,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这些中国娱乐圈现象都印证了“每个人都是品牌”这句话。怎样打响一个品牌,就看你会不会用这个品牌了。

(3)整合人才资源

赵本山非常清楚,仅靠他的力量是很难将企业做大做强的,与其孤军奋战,还不如将众多优秀的人才纳入旗下。在人才资源整合方面,他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赵本山的很多弟子其实并不都是在拜师之后才开始跟随他学习的。就拿二人转来讲,小沈阳、王小利、王小宝、刘小光等,在没有加入“赵家班”之前就已经在一定的区域内小有名气。赵本山将他们纳入旗下,也就等于纳入了这些区域的受众群。弟子本身的知名度,加上赵本山的招牌,肯定会给本山传媒增加很多筹码。

赵本山在对弟子的整合管理上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曾经说过:“管理弟子,光用制度去约束他们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都是野马,你上来就给人家套上套儿,谁乐意啊,绳子也会被崩断的。我跟他们之间,首先是感情联系,就跟他们的家人一样,有时候我比他们家人的责任还要大。然后我给他们拍戏、上舞台的机会,让他们出名,他们就不敢太得瑟了。等到最后,再将所有平常遵守惯了的规矩列成一条条制度,谁犯了哪条,就扣谁的钱。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人。”

赵本山用感情管理模式维系师徒关系,用上下级管理模式来对弟子进行节能型奖惩。他采用了传统的戏班式师徒制。在公司内部,员工都称他为“师父”,有些人甚至喊他“老爸”。数年来,徒弟有什么困难,他都不会袖手旁观。这也是让弟子们有归属感,愿意待在他身边的重要原因。

本山传媒不仅在沈阳有自己的“根据地”——沈阳工人会堂、沈阳沈铁、沈阳中街,在外地也设立了“刘老根大舞台”剧场——遍布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东北三省和北京一带几乎是本山传媒的“地盘”。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他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

整合原有的资源,快速应对公司的各种突发情况,这是创业的利器之一。拼凑者善于用发现的眼光洞察身边各类资源的属性,将这些资源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以发挥最大的效用。这种整合有些时候并非是事前计划的,而是有着一定的随意性。这也使得创业者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定的章法可循。虽然对待事情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摸清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按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酌情办事了。

(4)发挥资源杠杆效应

尽管存在着资源不足和资源约束的问题,但是创业者不能被当前的资源限制。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善于利用关键资源,本着杠杆效应(你来我往)的原理,懂得利用别人或者其他企业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创业目标。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资源来补充另外一种资源,以产生更高的复合性价值,或者利用一种资源来激发和撬动其他资源。那些大公司也不是一味地以积累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它们更擅长资源互换,在互换的过程中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更新,留下战略性的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服务。这是创业者极需要学习的经验。

对于创业者来说,较容易产生杠杆效应的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非物质资源。创业者的人力资源由一般人力资源和特殊人力资源构成。一般人力资源包括员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素养等。特殊人力资源包括产业型人力资源(与某个特定产业相关的,具有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人员)与创业型人力资源(曾经有过创业背景,并且懂得创业流程,具有管理才能的人)。

特殊人力资源会直接给公司带来资源,它本身既是资源,又是资源的拥有者。有管理经验和相关产业经验的人能够迅速地整合自己的资源,再将资源运用到公司事务上,与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更好地剔除不必要的资源,用整合出的精品资源为公司服务。而一般的人力资源也让创业者具备了知识、技能、资格认证等资源,同时还给创业者提供了各种社会资源,如朋友、校友、同窗及其他社会资源等。

相对来说,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是有一定区别的,它主要指的是社会成员从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中获取的利益,是一种依赖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源,也是一种个人优势。从个人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源是来自社会网络,并且表现于社会网络中的真实或者潜在的资源的总和,它可以帮助个人展开有目的性的行动,并在行动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从公司角度来分析,个人的社会资源可以给创业者提供相关的商业信息,从而帮助创业者了解特定的商业活动,让创业者更容易识别未被其他人发现的顾客需求,进而也就更容易获得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这也是杠杆效应的作用所在。

(5)学会拼凑

很多创业者都是“拼图高手”,他们擅长利用原有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在资源整合上创新,进而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创业者可以利用身边可以找得到的一切资源来进行创业活动,可能有些资源表面上看起来是没用的,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对这些东西进行“废物利用”,重新组合创造。比如有些高精尖技术行业的创业者并不是科班出身,却基于个人兴趣或者其他原因,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凭借这个“一定的了解”发现创业机会,迅速将身边的资源整合起来,成功创业。

(6)步步为营

创业分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要投入的资源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投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好的收益,这就是步步为营。节省是步步为营的首要原则:想方设法降低资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强调降低成本,而是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不然,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比如,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求节省成本,有些创业者忽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或者盗用他人的劳动成果,甚至以次充好。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让公司盈利,但绝对走不长远。因此,节省也要有原则。

其次,步步为营的资源整合策略还表现为自力更生。简单来说,就是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性。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创业者对公司的控制程度。资源当然是要利用的,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资源来为公司服务。创业者必须保证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找到最经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创业者就会形成一种谨慎的价值观念,这对公司的未来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也是促进企业向成熟迈进的重要元素。

(7)利益机制

资源通常都是跟利益相关的。比如,家人是创业者的人脉资源,创业者之所以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和资金的支持,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不但是利益上的相关者、感情上的相关者,也是利益上的整体。既然这样,创业者在整合资源的时候就可以设定好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利益机制,用这种“利益上的相关性”将各种资源联系在一起,借力使力。同时,创业者也要对这些个体和组织,以及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分析,利益关系越强的、越有直接关系的,整合资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也是资源整合的基本前提。

资源是创业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创业者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高低基本上决定了创业的成败。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就可以吸引到越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持,创业的过程就会变得越简单,因此创业者应该注重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