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08

第8章 犹太人的苦难与一神教(3)小国寡民

我们再回到那位神奇君王所罗门的时代。好景不长,完全一副帝王风范的所罗门自然也喜欢奢靡浮华的生活,据说他有700个妃子,300个妻妾,在其命终寿尽之时,整个国家的财富也被挥霍殆尽。各个支派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缓解,北方十个支派马上脱离南方领袖们的控制,国家再度分裂了。北方以色列国定都撒玛利亚,南方犹大国则继续盘踞在耶路撒冷,两国之间相互攻伐不止。南方人不齿于北方人受外族人影响,对上帝不忠,拜祭各方神明,大搞偶像崇拜,诅咒他们必遭天谴。不料一语成谶,不到两百年的光景,以色列国终被外族所灭。

当金字塔下的古埃及已经开始显现衰落之际,当迈锡尼远征特洛伊的荣光早已褪去,正沉浸在荷马史诗的吟咏哀叹时。凭借铁器的普及,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崛起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强大军事帝国——亚述。在剿灭了盘踞在这里的赫梯等古老文明之后,这个可怕而嗜血的战争怪兽迅速踏上了征服的轨道。犹如一把锋利的镰刀,锋芒闪过之后,地中海东岸的村落,城郭不会留下一间房屋,一片砖瓦。如果遇到抵抗,将一条生命也不会留下。亚述的野蛮征服,在考古学家们多年后挖掘出那些记载着他们赫赫战功的泥板文书上,依然感到凛凛杀气扑面而来。

北部的以色列国首当其冲,虽然以称臣和纳贡的方式在强大对手身旁维持了一段短暂和平,但是撒玛利亚破城的时刻终究难以避免。公元前721年,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征服以色列国,随后以人口迁移的手段达到消灭这个民族实体的目的,将以色列国王及臣民3万余人被赶往亚述,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很快被同化的无影无踪。

“消失的十个支派”开启了犹太民族两千多年任人奴役的历史。南部的犹大国对其北部同胞此前的恶评其实不无道理,虽然北部的土地相对更加富饶,但是以色列国支派众多,政局混乱,灭亡前的半个世纪里竟有五个王朝轮番主政。并且在精神凝聚力方面,北方民众的宗教信仰迷离模糊,一神教这种犹太人自身认同体系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所以被同化消失也就在所难免了。“消失的十个支派”如幽灵般时而浮现在在后世的历史中,在印度和埃塞俄比亚都流传着这些亚伯拉罕子孙的故事,甚至有人声称,他们辗转来到中国。

所谓唇亡齿寒,南部的犹大国凭借数以吨计的黄金为代价,换来了亚述军队的退兵。北方宗族的灭亡,使犹大王国的臣民深陷在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中,于是他们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道义责任的思想家,他们被称为“先知”。由于他们的出现,犹太人的民族意识和一神教思想得以不断强化,《圣经》中记载了先知们的大量事迹和预言。与北方相比,犹大国(只有犹太和便雅悯两个支派)始终袭承着大卫王朝的统治,一神教的宗教信仰也被贯彻的比较坚决而彻底。因此,这一群体得以持续两千多年,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民族特征。

至此,“希伯来”和“以色列”两个词语作为民族的称谓已经作古了,从这一刻起,“犹太人”成为继承摩西意志的唯一民族。

硕果仅存的两个以色列支派,在列强环伺的这块弹丸之地上小心翼翼的苟活了100余年。美索不达米亚继续上演着帝王将相的不老传奇,穷兵黩武的战争帝国亚述终于天数已尽,迦勒底人联合米底民族,将其推翻。迦勒底人的新巴比伦帝国与1000多年前汉谟拉比时代的古巴比伦只是定都位置相同而已,其实没有任何亲缘联系。它与亚述同样短命,虽没有亚述那般好战,但是却更加骄奢淫逸。

公元前597年、586年,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两度攻陷耶路撒冷,摧毁所罗门圣殿,灭亡了犹大王国。国王被刺瞎双眼,王子们被全部杀掉,犹大国中所有的贵族、祭司、工匠一律作为俘虏,被押解到巴比伦城,囚禁达半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犹太人称为“巴比伦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