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75

第75章 威尼斯的拉丁帝国(1) 东征新思路

我们是威尼斯人,然后才是基督徒。

——12世纪威尼斯商人

英、法、德三国君主领导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依然没有改变东方圣地的格局,在付出了大量基督徒士兵的生命后,耶路撒冷依然牢牢掌控在穆斯林手中。因此,十字军东征运动在一代代基督徒的心里,依然具有十足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包括那种不曾泯灭的虔诚信仰,也有军事报复的动机,还有越来越明显的利益驱使。随着令西方敬仰而畏惧的萨拉丁辞世,以及他所建立的阿尤布王朝的衰落,东征的野心再度开始复苏。

1197年,已经因婚姻而成为南意大利统治者的亨利六世,正迫不及待组织船队从西西里出发,他要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可惜痢疾病菌令这位年轻的君王失去了生命。一年之后,英诺森三世就任罗马教皇,这是一位具有雄心和手腕的教会主宰,他希望十字军东征能够在自己的任内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就。

不过此时西方的形势却不是很令人满意,继任的德皇腓特烈二世年仅四岁,因此德意志的十字军几乎无法组织起来。法王菲利普二世谈不上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他仅有的东征之旅也是半途而废,对劳民伤财的军事行动已经失去兴趣。英王“狮心”理查虽然英勇可堪重任,并还曾对萨拉丁表示过“我会回来”的豪言,不过与圣地相比,法兰西的领地更吸引他。而且与法王的争夺也使他根本无暇去眷顾东方的土地,更可况他的寿命没有支撑到13世纪就结束了。

在虔诚人士一如既往的鼓动和宣传之后,虽然不少贵族的宗教热情被点燃,但是人们对没有国王作为统帅的十字军感到疑虑重重。对此英诺森三世不以为然,他不主张按前三次东征失败的路线和策略去收复圣地,而应以更具有战略眼光的思路去获得东方的土地,并最终将圣城纳入基督教的怀抱。他自信的说道:“地中海的水面上到处是我们意大利的船队,为何不利于这条捷径去占领埃及,然后以这片丰腴的土地作为根据地,向东即可到达耶路撒冷。”

教皇的东征策略是颇具战略眼光的,这样的路线可以成功避开小亚地区那些野蛮的突厥骑兵和严酷的气候,起码可以在东征的路途中减少大量的非战斗减员。不过这样的路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一支庞大的船队,而掌握地中海航运路线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威尼斯和******的商人们。这些属于“伦巴第同盟”的城市共和国在艰难的打败巴巴罗萨后,更加骄傲的在地中海世界追逐着商业的利润。

在这样的金钱氛围熏染了几百年后,再加上罗马教廷里的勾心斗角和德意志军队野蛮的掠夺,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这导致他们的宗教热情已经渐渐淡去。威尼斯人甚至有这样的谚语:“我们是威尼斯人,然后才是基督徒。”

在这些城市中,没有皇帝和国王的世袭统治,市民代表和商人领袖们,以一种类似古罗马元老院的方式统治国家。宗教势力被严格的阻挡在政治之外,同时,这里国土虽小,但是依然组织起自己的武装,以“伦巴第同盟”的方式对抗那些残暴的德意志皇帝。在威尼斯,人们只有为了金钱才会大动干戈,而对于各种信仰的争执,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兴趣,甚至犹太人也可以享有平等的商业地位。

英诺森三世当然对此了如指掌,他很清楚与威尼斯人打交道,只需要钱就可以了。教廷除了继续在西欧地区征收“十字军十一税”之外,还特别规定所有免税的神职人员将年收入的1/40上交出来,作为十字军的盘缠。而遗憾的是,这比钱并没有都用在神圣的军事行动上,教皇要求每个虔诚的十字军骑士和士兵随身携带与自己的财富相称的钱财,到威尼斯的港口会和。威尼斯开出的8.5万马克船队酬金,将分摊到每个东征的士兵身上。

威尼斯共和国许诺一旦钱款凑齐,他们将派出50艘船只和其它为数不等的士兵、马匹和后勤给养,当然这些额外的付出是有条件的,东征所将要获得的战利品,一半归威尼斯所有。所有这些商业条件,英诺森三世全部应允。不过威尼斯人的另一个如意算盘,却是教皇根本就无法察觉的,这支船队在威尼斯船长的驾驭下,永远也不可能驶往埃及,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君士坦丁堡。

英诺森三世将要为自己威严的自信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不过这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