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58

第58章 授职权之争(3) 针锋相对

1073年,亚历山大二世去世,已年届五旬的希尔德布兰德,成为众望所归的教皇候选人,并在枢机主教的一致拥护下成为新任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经过克吕尼之风100多年的吹拂,教皇的位置上终于迎来了果敢而坚决的领军人物。而此时,亨利四世皇帝也成为了一个23岁的成年人,并且继承了德意志皇帝一贯的威严与霸道。所有的铺垫都已经完成,两人的激烈对抗已经在所难免了。

“希尔德布兰德——格里高利”刚一登基,便颁布了著名的《教皇敕令》,这是他要继续推进教会改革的坚定信号,也是教会改革派思想的一部集大成总结,同时也是发给德意志皇帝的一封挑战书。其中的内容已经充斥着浓烈的火药味:

“教皇是神在地上的唯一代表,他掌管着天堂和地狱的钥匙;

在所有的圣职人员中,只有教皇可以使用‘皇帝’的徽章;

所有的世俗君王应亲吻教皇的脚;

教皇有权解除信徒对其世俗统治者效忠的誓约,可以废黜皇帝;

无人能审判教皇,每一任教皇都有圣徒彼得的功德予以祝圣;

罗马教皇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

格里高利还宣称:“哪怕是地位最低的神职人员,他施行灵性拯救的能力也超过世上所有的国王和皇帝。”

后来的一个教会法学家还宣布:一个教士的尊贵要比国王高出7644.5倍,因为按照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算法,这是太阳大于月亮的倍数。在格里高利七世的思维里,教皇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权告诉人们该信什么,该做什么的人,因为“教皇永无谬误”。而世俗君主,虽然耀武扬威的统治着一个国家,但在神圣权威面前,也只是教会的一名“俗家弟子”。

面对对手如此强硬的姿态,亨利四世一开始显得小心翼翼,因为他现在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罗马教会。因为就在格里高利七世当选之际,德意志内部的萨克森发生了叛乱,看来奥托大帝的族人们已经不能容忍这位具有法兰克血统的皇帝来统治德意志。在这样的压力下,亨利四世不想两面作战,于是他对教皇表示愿意接受教会的改革计划,并承认自己以往所做的种种侵犯教会的罪过。皇帝还表示将拥护《教皇敕令》,在德意志杜绝圣职买卖行为,并改过从善,听从教皇的指挥。

格里高利七世没有就势给对手一个台阶下,而是乘胜追击,在亨利四世与萨克森的战役打响之际,再度向北方颁布了一条法令:废除德意志世俗统治者授予当地主教职位的权利。这道法令犹如一把利剑,直接插在了德意志皇帝的心脏上。

一百多年前,奥托大帝为了稳定国内局势,曾在罗马教皇那里获得了可以独立任免德意志地区主教的权利,即所谓的“奥托特权”。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科隆、美因茨和特里尔大主教因为还享有地区行政权力而成为了听命于德意志皇帝的一方诸侯。奥托大帝这种深谋远虑的政治狂想,有效的利用了罗马教会的精神威严,为自己的现世利益来服务。

事实证明,三大主教区成为皇帝最为忠实的根基之一,不仅为帝国提供赋税钱粮,也是兵源徭役的主要来源,最主要的是,在德意志内部诸侯割据的状态里,皇帝始终可以攥着几张最有用处的王牌。这种格局维系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而此刻格里高利七世却要将地区主教的授职权重归罗马,这无疑是要将德意志皇帝的政治基础连根拔起。1075年的这道法令无异于一道宣战书。

这一年六月,亨利四世在战场上击溃了萨克森人的反抗,现在他可以腾出手来全神贯注的对付教皇了。历代德国皇帝在这方面留给他太多的经验了,对那些只会诵经祷告的老学究们就不能太客气,即使最后打起来,自己也绝不会吃亏。

次年1月份,亨利四世召集26位德意志和北意大利的主教在沃尔姆斯举行宗教会议,宣布罢免格里高利七世。在宣言中,26岁的亨利以罗马教会保护人的身份无不骄狂的喊道:“希尔德布兰德,你不配做教皇,你只是一个假教士。下台!下台!你这个被永远诅咒的人。”

皇帝与教皇,两个有着27岁年龄差距的倔强男人之间,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任何缓和的可能了。年过五旬的格里高利七世可能在想:一百多年来,德意志的皇帝如候鸟一样,规律性的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几十位教皇在他们的摆布下如走马灯似的此起彼伏。而作为欧洲人灵魂的指路人和裁决者,教皇手中也仅有那么一顶皇冠,才能让这些野蛮的德意志人垂下高傲的头颅。作为上帝在人世间的代理,教皇有权对世俗君主说不!

亨利四世的罢免宣言余音未了,不出一个月,针锋相对的格里高利七世在罗马宣布了被称为“中世纪最著名的教皇敕令”:

对亨利四世施行绝罚,废除他的皇帝职权;解除其臣民对皇帝效忠的誓约;支持他的主教将被停职甚至开除教籍。

格里高利七世言辞激烈的宣称:“朕使你的武器得不到胜利,不仅在灵性上被捆绑,也在尘世中被捆绑……。”敕令的目的是使亨利四世由一位“凭血统和法统树立的神圣皇帝”变成一个宗教上的罪人。教会自主弹劾了皇帝,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格里高利七世做出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个时刻,他更像是一位皇帝。

亨利四世应该可以预感到教皇这样激烈的反应,但是他没有预见到德意志诸侯对绝罚令的反应。原本还是簇拥在皇帝身边,表面一团和气的诸侯们马上变了脸色,而且萨克森人的反抗也死灰复燃,其实这只能怪亨利自己没有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处理稳当,就贸然的向教皇开战。诸侯们认为,如果一个皇帝连起码的基督徒身份都失去了,哪还有资格获得民心的支持呢?亨利四世被教皇废除也好,反正德意志不缺皇帝。

1076年10月,诸侯们经过商议决定:如果亨利在一年内不能使教会解除绝罚令,恢复基督徒身份,那么将得不到诸侯们的拥护。他们还表示,在明年2月2日的奥格斯堡帝国会议上,将邀请教皇亲自出席作为裁决者,以见证诸侯们的最终决定。

亨利四世,彻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