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10

第10章 犹太人的苦难与一神教(5)走近零点

公元前5世纪,东土的“战国七雄”时代。也是西亚、南欧、北非风起云涌的百年,东、西方帝国混战,天、地、人思想驰翔。

这段时期,“五海三洲”之地的权利争夺已经在空间上发生了很大的转移,居鲁士的继任者们,冈比西斯、大流士、薛西斯,相继征服西亚、埃及,已将当时所知的亚洲、非洲一揽怀中,仅余下爱琴海那边十几个崇尚自由的小城邦。此刻,两大横空出世的文明载体,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公元前490年—前449年的希腊—波斯战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几千年文明冲突的激烈开端。假如波斯王薛西斯使雅典执政官地米斯托克利屈服,那将不可能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出现,历史必定会以无法预料的方向而逆转。不过,这一幕被十分惊险的避免了。经过马拉松、温泉关和萨拉米斯残酷的陆海争锋,万族融为一军的波斯帝国轰然倒地,从此无力再跨越狭窄的赫勒斯旁海峡。抛开上面希腊被征服的假设,波斯战败与衰落的史实,同样也是深远影响后世的大事件,东方的专制和极权意识通过一次失败的征服而侵入到了马其顿人的思维中。

百年之后,古希腊思想领域里的光辉开始暗淡,一个新的征服机器,包含着希腊思想与波斯意志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开始了浩荡东征。经过伊苏斯、高加米拉的几场血战,波斯帝国的终结已经指日可待了。亚里斯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可不仅仅满足于对波斯的雪耻,他的目标是打到天边,征服所有已知文明的疆域。在亚历山大大军开赴金字塔的路途中,刚过几天好日子的犹太国不可避免的被其所碾过,不得不接受被其保护的附属国地位。

亚历山大率领着马其顿方阵战士,10年功夫涤荡欧亚非,建立了一个空前辽阔的大帝国。可惜天妒英才,公元前323年,33岁的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帝国被其部下迅速瓦解。那些从童年开始共同生活、训练,青年时期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马其顿勇士,马上就转变成为争夺地盘而相互厮杀的帝王。从此,犹太国置于西亚的塞琉古王朝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夹缝之中,时断时续的战争将迦南地区践踏的满目疮痍。尤其是在历代残暴的塞琉古君王的统治下,犹太人的信仰受到这些秉承希腊思想的上层阶级的鄙视。

耶路撒冷圣殿里摆满了希腊神灵的雕像,备受屈辱的上帝子民们自撒玛利亚沦陷之后,几百年的压抑之后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一位老祭司率领他的五个儿子揭竿而起,一方面在犹太人内部惩治那些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叛教者”,甚至要求所有新生男婴必须行“割礼”来净化这片土地。另一方面他们号召虔诚的犹太教徒拿起武器,与塞琉古王朝血战。历经25年时间,终于在公元前142年,建邦立国,史称马卡比王国。苦难的历史铸就了犹太人坚定的信仰,同仇敌忾的决心代替了以往对信仰传统的争吵,马卡比由祭祀建国,完全以上帝的名义举事,建立了一个彻底尊神的国家。

只可惜,历史已经发展到更加弱肉强食,更加不能为弱小的犹太人所能左右的阶段。“士师时代”小打小闹的部落冲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更加庞大威猛的帝国动辄舟船车马,水路并进,将一个个柔弱的民族生吞下去。罗马帝国建立前的几十年内,渴望成就一番大业的军事巨头们为了显示赫赫战功,环绕地中海世界,开始了一个军事横扫。公元前64年,在庞培的罗马军团面前,不堪一击的马卡比王国只有俯首称臣,匍匐在这些罗马独裁者和未来的皇帝脚下。

至此,我们对犹太人早期传说和历史的的梳理,将会告一段落,历史的车轮即将走到公历纪年的零点,这将是一个重要时刻。

犹太人几千年颠沛流离的漂泊和他们固执而排他的上帝信仰,使这个民族在西亚民族之林中始终无法找到必要的同盟者。“上帝子民”的观念也使犹太人不愿意与异族通婚融合,完全依赖于自然状态下的种族繁衍规模。所以犹太人不可能去兼并邻居,扩充土地,他们只满足于“应许之地”这块只有巴掌大小但又异常敏感的区域。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建立帝国,只能眼巴巴的仰望着萨尔贡、尼布甲尼撒、亚历山大这些统帅们的千军万马从身边呼啸而过,而自己却无动于衷。而西亚、北非、南欧这块连结三大洲的古文明海洋,各个方向上不断涌现的文明突起,伴随着军事征服,像一圈圈漩涡一样,影响着这一片水面的所有民族。犹太人的文明之帆,只有这样随波逐流,此消彼长。

在这个民族的低谷时期,虔诚的信仰也难免出现动摇的痕迹。尤其是广大下层民众,深深的纠结在末日的苦闷情绪之中。《圣经》中的先知们预言,大卫王的后裔中,将要产生一位新的领袖——弥赛亚,挽救这个民族。

真的会有救世主出现吗?

上帝的信仰仍将持续,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世界和时间好像真的在等待这个人,他没有浑身甲胄,绝世武功,但是同样可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