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11886200000036

第36章 幼儿责任感的养成(1)

)第一节 幼儿责任感概述

一、幼儿责任感的内涵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及其所承担的义务,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及自身所应承担的任务的认知、情感体验和相应行为。幼儿责任感是指幼儿自己的事情不仅要自己做而且在家中和社会上都是应该遵守规则的,还包括在做事情的时候又是如何自觉的去完成的。幼儿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认真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完成日常生活规范所给定的义务,以及对同伴和集体的事所采取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

学者陈会昌研究发现,儿童责任心发生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强制性责任水平。此时幼儿把某一任务的责任看成是毫无疑问地必须去完成的,但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他们重视的是成人的外在要求和标准。如“老师让我们这样做的”、“不做老师会批评的”、“老师让我们做的,就必须得做,不做就是不听老师的话”等等。强制性责任水平一般在小班幼儿较多见。第二阶段是半理解责任水平。表现在幼儿逐渐摆脱了成人权威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责任的理解,基于责任对他人、集体、社会的重要性而作出判断。但这种理解尚不全面、深刻,还没有成为信念。半理解责任水平是幼儿的责任心从外部标准向内部价值标准转化的一个必经阶段。第三阶段是原则的责任水平。这种水平儿童基本摆脱对成人权威的畏惧,不仅估计到不负责任的后果,而且还考虑到它的间接、长远的影响。这时个体的责任心已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部分大班幼儿可具有此种水平,如“这样做是应该的,不然的话玩具会乱的”,“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去做”。在此基础上,庞丽娟教授进一步研究提出,无论就幼儿期总体还是就小、中、大班而言,任务、自我、承诺责任心是幼儿责任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过失、他人、集体责任心则是其次的表现形式。

二、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意义

良好的责任心是社会合作精神的基本体现,也是领袖性格的基本要素之一。责任感是成功的领导行为的源头,是成功的动因。培养幼儿对事实持有正确的、充足的责任感是幼儿今后成功踏入社会的有力伏笔。因为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责任感,国家必会强大;家庭成员有了责任感,这个家庭必会美满;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必会尽职尽责,在事业上必会不断地取得成就,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会成为有高尚人格和情操的人。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虽然幼儿园的老师和每位家长都在为培养好幼儿,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努力工作着。尤其是家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创造条件,为幼儿智力开发和技能培养忙碌、奔波着。幼儿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决不仅仅是有较高的智力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被人们忽略的非智力因素之一——责任感。目前,幼儿缺乏责任心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而认为应该父母帮他做。自己做错了事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上幼儿园忘了带东西,也怪爸爸妈妈忘记给他拿。专家们曾对135名4-5岁幼儿进行了一次情景测试,这些幼儿看见本班活动室门口掉落的图书、玩具,能主动捡起的仅有19人(占14%)!大多数幼儿视而不见,有的从上面跨过去,有的绕过去,有的直接从上面踩过去,问这些孩子为什么不捡,回答是:“不是我掉的”“我不知道谁掉的”。责任心是幼儿未来发展,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十分重要,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任务更加紧迫也更加艰巨。

三、幼儿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与原因

(一)表现

从教育实践中看到,在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行为、态度等种种表现并不令人乐观,自私、破坏、攻击、懒惰的心理状态及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他们不认为玩具玩好放回原处,图书弄破了应补好,为集体争荣誉……是他们应尽的责任。

例如,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1)有的幼儿看到地上掉落的图书、积木、玩具,不但不捡起来,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这不是我扔的,是别的小朋友扔的。今天不是我值日。(2)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会布置给幼儿一些任务,如带废旧物品及上交语言本(为了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由幼儿复述故事、儿歌、散文等并让家长记录的一种形式),有些幼儿能很好地完成,而有些没带的幼儿会理直气壮地说:我爸爸忘了给我拿了。我妈妈没提醒我……(3)看完后的书到处乱放、掉了饭菜不擦拭干净、随地丢垃圾。(4)幼儿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不懂得分享与合作。(5)吃不完的饭菜就悄悄地倒掉等等。

(二)原因

家长过于溺爱是幼儿缺乏责任感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孩子是生活在“四二一”的中国式家庭结构中,受到六位长辈的呵护和宠爱。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大人的过错,没有孩子的过失,大人心甘情愿地替孩子承担责任,无形地使孩子逃避了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孩子上学忘了带作业本或学习用具,她会埋怨糊涂的妈妈没把书包整理好;上课迟到了,是奶奶没有按时叫醒她;直到上了大学,不会整理宿舍,不会清洗床单衣物的屡见不鲜,他们会说妈妈以前没教他等等,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所有这些,大人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责怪,孩子理直气壮地推卸了责任。正因如此,孩子们心里就没有“责任”二字,导致了以上不良现象的出现。

幼儿园责任感培养有所偏颇。庞丽娟曾经指出,大多数幼儿园都有较为严格的常规活动与制度,如每人每次做完游戏、看完图书等都要把玩具和图书收拾、摆放好,每人每天都要整理衣柜、用品柜等,老师也常要求小朋友要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要带的物品,这些无疑都为幼儿自我责任心、任务责任心等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过失责任心、他人责任心和集体责任心方面教育、要求的相对缺乏,则不利于幼儿这些责任心的发展。这也是一些幼儿不去爱护公共财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争荣誉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一)布置各种小任务,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结合生活和学习内容布置各种小任务,要求幼儿去完成。例如“把玩具放回原处”、“整理自己的书包”、“给父母讲故事”、“和爸爸妈妈记录在幼儿园和家里应遵循的规则”等。这些任务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都要求他们认真完成,让孩子体验责任的含义并承担一定责任的压力。教师还应及时检查幼儿任务完成的质量怎样,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引导。对完成较好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没有完成任务又没有合理理由的幼儿,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批评,让幼儿感到羞愧和内疚。教师还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在幼儿产生羞愧等情感体验的同时给予行动上的支持。这样,幼儿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会逐渐重视起来,并把它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让幼儿担任一些职务,培养幼儿的工作意识

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担任一定职务,对某项工作负责并对合作成员进行管理。幼儿园开展“争做小组长、小班长”、“我是小班长”、“今天我是气象员”等活动使幼儿明白要完成一项工作(组长、班长、气象员工作等)都要有持久的耐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进而增强幼儿的工作意识。同时,一些管理职务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领导能力。作为领导者,幼儿的责任感会高于其他人,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自己所在的小组负责。因此,担任班级管理职务对于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具有更显著的作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意识

在幼儿工作意识逐渐提高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对他人和集体责任意识的培养。许多幼儿都非常乐意通过值日生活动为班级服务。教师首先要让幼儿明确值日生职责,如:抬床、饭后收拾整理、清扫室内卫生、种植和管理自己的小植物等。在日常生活中,当幼儿自觉自愿地为班级或幼儿园做贡献时,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让幼儿体会到一种荣誉感和满足感。此外,组织集体比赛活动、为幼儿园制作标志牌、照顾弟弟妹妹、为灾区捐款、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等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责任意识。

二、在家中培养责任感

现代社会每个家庭中的孩子几乎都相同:什么是都依赖家长,碰到困难就畏畏缩缩。大人交代的事情要么直接推托要么就半途而废。根据这样的情况,家长与幼儿园就要有共识,家园共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一)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重视的是幼儿的学习,忽视了自理能力。经常这样下去孩子的依赖心理就很严重了。家长在重视学习的同时,还要着重幼儿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家中应该多练习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洗袜子,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折叠自己的衣物。起先家长可以适当帮忙,而后慢慢退出这个角色完全要幼儿自己来处理。孩子会觉得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也不容忽视的,自己也是家中的一个成员,也应该分担家中的事情。

(二)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孩子刚在家中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样失败小挫折也随之而来。这时,家长如果说:算了,做不来,以后还是不要做了。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自卑感,不感再去尝试。家长如果说:孩子这次不行,还有下次,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孩子觉得失败并不是件什么坏事,孩子也能承受失败了,也有了再次去努力争取成功的勇气了。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家长们要给孩子勇气,鼓励孩子大胆再去尝试。孩子知难而退的想法也就会慢慢改善。

(三)应该让孩子学会说话算数

说到做到是守信的体现。家长会想孩子还小说到做到很难的。其实在平时,幼儿想都不想答应别人一些事,从不考虑后果,时间长了会养成说话不算数的不良后果。所以不管在家还是在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比如,家长要孩子放学后把自己的衣物整理好,孩子答应的很爽快,可是真正放学后孩子忘了,家长也忘了。

这时家长可不能忘记,也不要批评,应该提醒孩子还有什么事情忘记做了吗?等孩子自己想到就会很积极的去完成。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了,同时责任感也培养了。

三、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社会活动是孩子接触社会的途径,同样更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当幼儿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会发现很多现象。比如:孩子在公园里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这时我们就要教育孩子这是不好行为还要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因为孩子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有责任去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充分融于社会大环境中,体验到自己作为社会人应关心社会、关心我们的国家。如:为东南亚海啸捐款的爱心活动;在节水活动中走向街头向社区的居民发放宣传材料,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结合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爱祖国活动,升国旗唱国歌,欣赏京剧表演、中国功夫,走向社区进行歌舞的表演等活动使幼儿深深感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了幼儿的爱国情。又如,6月5日时间环境日,利用这个特殊教材,带领幼儿去外面宣传环保,鼓励孩子争做“环保小卫士”,主动捡垃圾,要我们周围的环境变的更美,同样也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

根据以上几点,我们应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持一致,而且应该以身作则:热爱班级、尊重孩子、爱护公物等等。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发现并珍爱孩子宝贵的责任意识的萌芽,循循善诱,培养这种非常高尚的品格。同时,家长的表率作用也很重要。在家里也要教育孩子的好品质。比如:关心他人、爱护动植物、爱护家人等等。这样,孩子在我们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强烈的责任感。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还有很多的办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对过错的承担、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做所扮角色的事等等,都是非常好的。

)第三节 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案例及分析

下午点心时间——吃香蕉

案例实录

下午起了床,保育员老师送来了点心——黄黄的香香的大香蕉。“哇!我喜欢吃!”好几个小朋友围着桌子,馋样儿溜溜。我为孩子们每人分得一只香蕉之后坐下来为女孩儿们扎小辫。

“老师,我没有吃到!”一会儿一个小小的声音响起。

咦,是我把谁落了吗?“是谁没分到?”我赶紧追问。

“我……”怯怯的声音来自潘潘,一个大个子的小男孩儿。

“我……我不会剥!”潘潘举着手中的香蕉。

“哈……不会剥?真没用!”“老师你看我会剥!”顿时教室里象开了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起来。

潘潘拿着香蕉,尴尬地看着别的小朋友在有滋有味地吃着。

“来,老师教你!”

我示范着让潘潘尝试着剥香蕉,但他无力的手指怎么也剥不开。“在家里吃香蕉谁帮你剥?”“外婆!妈妈!爸爸!还有……”潘潘神气地说。

“潘潘现在上幼儿园了,说明潘潘……?”“长大了!”没等我问完小朋友们就抢着回答。“长大了的孩子会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们又是异口同声。

“现在潘潘剥不开怎么办呢?”

“可以用牙咬!我就是咬开来再剥的!”一个神气的的声音。

“潘潘,你行的!”我把香蕉塞到潘潘手中。

看着潘潘甜甜地吃着瓣成两半的香蕉,我忍不住笑了……

案例分析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顺势引导,使孩子知道: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要教育孩子爱幼儿园、爱集体、爱家、关心家人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在幼儿园,尊敬老师、爱护同伴、收拾玩具与学习用品;在家里,帮着爸爸妈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是有责任感的表现等等。总而言之,要培养孩子责任感,首先得让他们明白自己有什么责任,责任感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安静阅读

案例实录

天空阴沉沉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户外活动眼看着被取消。孩子们垂头丧气的坐回到座位上。

“我们一起来看书吧!图书里有好看的图画,还有有趣的故事呢!”

“好!”孩子们的眼睛马上又“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