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11886200000016

第16章 幼儿自我控制的培养(1)

)第一节 幼儿自我控制概述

一、自我控制的内涵

社会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自我控制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从社会认知角度,侧重于研究个体对外部行为的控制。

我国学者朱智贤,从幼儿个性发展角度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心理成份之一,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控制。并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将自我控制分为对内在心理历程的控制和对外在行为方式的控制两个方面,如行为的自觉性和对动机的自我控制属于对内控制,而行为的坚持性、自制力、独立性及对情绪反应的控制属于对外控制范畴。

我国学者刘金花认为:幼儿的自我控制是幼儿按照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对自我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施加管理和控制,使自我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幼儿自控是幼儿社会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又是幼儿自我系统发展所实现的一个重要功能。它与幼儿的个性、情感、行为等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系统,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研究。

Rosenbaum认为个体的大多数行为受此前已习得的对特定外界刺激的习惯反应模式的自动调节。一旦人们意识到其行为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他们会想法采取措施改变外部事件(如周围环境)或改变他们对于这些外部事件的行为反应形式。个体对于外部事件的有效控制是有条件和限度的,而个体对于自身行为反应是积极的超前控制,即使在面临无法控制的外部情景下也是无限的。后一种控制活动就是自我控制行为。

二、幼儿自我控制培养的意义

幼儿的自我控制是幼儿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琼(June)等人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能有效地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成绩,和谐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更少的病理表现;爱达姆(Adam)等人对幼儿自控水平的稳定性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幼儿3、4岁时测得的自控水平与15~25年后所测得的自控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实验中,研究员把一些4岁的小朋友一次一个地带到房间里,并分别拿一颗棉花糖给受测试的小朋友。受测者可以有两种选择:如果马上就吃,只能吃到一颗棉花糖;如果等研究员离开20分钟后回来时再吃,便可以吃两颗棉花糖。有些小朋友不等研究员离开,就把棉花糖吃了;有些忍耐了一阵子便“投降”了;而有些小朋友则是用尽各种方法去抗拒棉花糖对自己的诱惑,或是闭眼睡觉,或是哼歌,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或是玩游戏,熬过20分钟,终于在研究员回来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颗棉花糖。

心理学家们继续跟踪研究参加了这项实验的孩子们,一直跟踪到他们高中毕业后。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当年能忍受糖的诱惑煎熬的小朋友,到青少年时期仍能为了等待到更好的机遇而坚持努力,他们能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长大后多半比较受人欢迎,较能适应环境,富有竞争性,自信,值得信赖。而被糖的诱惑征服的小朋友,长大后显得较孤单、固执,比较爱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因而较易受挫折,不敢面对挑战。

在当今社会培养灵活应变和创造力,增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已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的、必备的素质。幼儿期正是自我控制开始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杨丽珠等人进行的中日韩、中澳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自我控制水平偏低。因此,研究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途径和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3~5岁幼儿自我控制类型

传统上人们依据控制源的不同将个体的自我控制分为自控型和他控型,或者依据个人自我控制发展的顺序划分为冲动型和控制型。

洛文格将个体控制发展的过程分为:冲动阶段、自我保护阶段、遵命者阶段、良心阶段、自主阶段和整合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涉及幼儿,处于不同阶段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郭晓飞归纳了个体自我控制行为的类型,将之分为矫正型、改良型和成长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

坎非(Kanfer)将自我控制划分为选择性自我控制(需在两个或更多选择中做出抉择)和保护性自我控制(为改变自己行为的自我观察、评价和强化)两种类型。

董光恒、杨丽珠在借鉴以往对幼儿自我控制结构和发展特点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幼儿自我控制结构的四个维度,即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和自我延迟满足,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把幼儿自我控制分为四个类型:顾虑冲动型、被动控制型、约束顺从型、自主控制型。

“顾虑冲动型”幼儿在行动中以冲动性为主,以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为基本特征,仅在有些时候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违反成人要求存在顾虑,处在以冲动为主而又有所顾忌的状态中。

“被动控制型”幼儿在行动中能经常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即已经具备一定的行为控制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遵从老师或家长提出的要求,但其自觉性维度得分仍然较低,表明其行为动因主要来源于外部压力而非个体意愿。

“约束顺从型”的幼儿已经能够意识到应该对自己进行控制,但在坚持性上得分较低,表明这类幼儿仍然需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醒自己进行控制,即外部价值还未能完全内化为其内在的行为准则,有时候还会因为坚持性不足,不能较长时间达到意识和行为的完全一致,也会出现一些冲动行为。

“自主控制型”的幼儿的外界价值已经开始内化,开始能有一个简单的判别标准,并能有意识地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批判性地对待自己的欲望,不轻易为诱惑所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做自己情感和行动的主人。

四、幼儿自我控制发展过程

Hoffman是最早对幼儿自我控制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依据自我控制水平将幼儿的行为分为四个阶段:即前道德的、依附、认同和内化。

婴儿并非生来就具有是非观念,他们尚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道德上的判断,因而常常必须由成人来控制他的行为。随着婴儿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这种完全缺乏自我监控的行动开始发生变化,幼儿开始学着对外作出反应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依附是最低水平的依从行为,幼儿仅仅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这类幼儿对行为的社会性意义缺乏认识,只能在成人直接的监督下才可能完成对其的行为要求。一般地,幼儿对成人监管的依赖时间越长,他们越习惯于期待这种外部控制,也就越不可能发展其内在的行为标准并用以指导自我行为的能力,一旦他们离开特定权威人物的直接监督,他们也就没了用以权衡或评估冲突着的社会情境的工具。幼儿依从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某一倡导特定的行为模式的人的认同Erikson认为,这阶段幼儿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并非由于他们认识到这些规则的目的或理解了其社会价值,而是为了与特定的人确立或保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

认同使幼儿因仿效其所崇拜的人的行为举止和标准而获得表扬与称赞。

内化为自我控制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这意味着幼儿获得了内在伦理准则。内化源于个人的意念,认识到一种确定的行为方式是自己信念或个人价值观的延展。这时幼儿的举动是为了防止自我谴责,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同或避免别人的非难。内化了的标准和价值常被称为良心,意指个人对系列社会性行为觉得有道德上承担的义务,在偏离时则体验到了内疚感。在进行这种行为决断的推理时,幼儿不仅考虑到了行为会如何影响自己,而且也考虑行为会如何影响别人,基于这一推理能力,幼儿开始能够独立于成人而表现出合理的举动。

不过,同一行为源于不同的行为动机,幼儿的某一行为可能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赏,也可能是个人的信念使然,因此是动机使行为的控制水平区分开来。行为动机是自我控制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年龄特点

幼儿自我控制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总的来说,幼儿自我控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但在自我控制的具体因子上存在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在幼儿初期,其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到了幼儿晚期,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韩进之等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控制水平呈近乎直线型的上升,小学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幼儿的速度变缓,且出现倒退现象。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处于4~5岁。

研究表明:3~9岁幼儿的自我控制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这种发展的关键年龄明显在3~5岁之间,5岁以后,总的发展趋势不再明显,但各因素的情况有差异,如情绪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5~7岁,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在6~7岁,自制力发展的关键期在3~4岁和6~7岁,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在3~4岁和7~8岁,动机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在3~5岁,自觉性则呈波浪式发展。

(二)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性别差异

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在自我控制各个因素的发展上,女孩较男孩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男女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趋势也存在差别,研究表明:女孩中班的时候行为控制能力发展最好,到大班时有所下降;男孩中班时行为控制能力最差,到大班的时候却有所提高。受激素等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女孩自控能力发展强于男孩的原因。

六、制约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

(一)幼儿主体因素对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一般将幼儿主体的因素分为两类,即认知发展、情感。

1.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逐渐成熟的幼儿变得更能自我控制,一是因为认知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例如幼儿对错判别能力的出现与他们认知能力发展及认知经验有关。幼儿用是否受到奖惩作为判别好坏的主要标准;二是因为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5岁前的幼儿,这种能力尚不明显,由于他们不能理解或预测别人的想法,因而难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6~8岁的幼儿,开始能够意识到别人对某情境的认识可能与自己的不同。

幼儿的语言及记忆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了自我控制的发展。幼儿学会更加有效地使用语言,他们就更能成功地向他人表述自己的需要;同时,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用言语表达的请求、说明或解释,并对之作出反应;幼儿也以自言自语的方式来指导自己延缓满足、降低挫折感或告诫自己。由于记忆能力的提高,幼儿在面对新的情境时,能够使用储存于记忆中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较少依赖别人的指导或演示。

随着记忆的增长,幼儿对行为、事件和结果间关系的认识随年龄得到发展。这种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自我控制的发展。幼儿尚无法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原因作出正确推理,他们常将具体的结果归因于想象的、个人的或其它错误的因素;日益复杂的思维使幼儿逐渐认识到行动与结果间确切的关系。

2.情感因素

情感对幼儿行为起着“行或止”的功能,它对幼儿的特定行为发出可否接受的信号,内疚感和同情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当3~4岁的幼儿抵制不住诱惑或违反了所知的规则时,他们开始体验到内疚感,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与外在标准的不一致。Hoffman认为,只有在幼儿能够区分自己与别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的苦恼时,才出现真正的内疚感。当幼儿开始因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意愿而内疚时,自我调节的内在控制则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同情也出现于3~4岁左右,同情意味着幼儿能够认同另一个人的情感,并感受这种情感,他们常常以一些特定的行为来表现他们的同情。例如,看到同伴摔倒时可能会哭起来。年龄较大的幼儿与成人在并未做错事但意识到他们本该防止或制止不好的事件时,也能体验到同情和内疚感。

(二)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外在因素

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是推动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场。在幼儿自我控制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较大的社会生活因素(即外在因素)有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师生同伴互动关系及社会实践。

1.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成人对幼儿实施控制的方式及使用的策略,对幼儿的行为及以后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普遍得到认可的教养方式有Baumrind所提出的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权威型。

①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很严厉,极少流露感情或给予表扬,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有高的期望,并异常关注孩子能否达到行为标准。这类父母要求幼儿无条件服从,常使用体罚、责备及嘲笑等。结果,幼儿仍保持外在的道德定向,处于自我调节的依从水平,他们往往退缩、不友善、猜疑、易怨恨;回避同伴和新环境,男孩及女孩的自控水平都不高。

②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一般是充满感情的,对孩子的行为较容忍,要求低,规定少,他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多采用情感惩罚而不是体罚或说理。这种教养方式也不能使幼儿形成并维持自己的信念。这些幼儿与专制型环境下的幼儿极其相似,显得不成熟、退缩和不开心,且自尊心低,在三种方式中独立性及自我控制水平最低。

③ 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感情和友好之情,注意根据幼儿的需要与能力设立相应行为标准;对不合适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但主要采用说明、示范和其它的说理方式指导幼儿的举止行为。这种非惩罚型的行为调节是引导性的。权威父母的孩子能与人愉快地合作,能抵制诱惑且富于社会责任感,他们较之另两类幼儿,更富于自我信赖和自我控制,具有内在的行为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