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特性理论
性格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特性,以便预测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的人适合当领导者。但是,研究者们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许多人力图在冗长的特征一览表中过滤出某些关键的属性,如智力、社会成熟性、气度以及真正尊重人的品格等。
对领导性格品质进行理论研究,在西方一些国家以及前苏联和日本比较盛行。对领导性格品质理论研究比较早的有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心理学会就曾希望心理学家从事美国军人的选拔工作。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已经在美国军队中广泛应用了。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军队中,军官的选拔就要考虑到其性格心理品质。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也开始用相同的理论与方法,在企业中借助评价领导者心理品质来选拔领导者,由此形成各种性格品质理论。但是早期的性格理论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于,过分强调人的性格素质在领导行为中的作用,认为领导者只是那些天生具备某种素质的人才能承担的。因而,这些理论被称之为“伟人论”。进入50年代以后,“伟人论”逐渐被心理学家否定,取而代之的是条件论。但条件论仍然强调,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某些心理品质,但是它们与先天素质不同,是可以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这样,条件论就使领导者性格品质的研究从传统的性格理论,向现代的性格理论过度。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反对“伟人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作为有效领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良好性格品质,从而形成了现代性格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又称为领导特质理论、素质理论、品质理论、性格理论。这种理论着重研究领导者的品质和特性。按其对领导特性来源的不同解释,可分为传统的领导性格理论和现代的领导性格理论。前者认为领导者所具有的品质是天生的,是由遗传决定的;而后者则认为领导的品质和特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传统性格理论和现代性格理论相比有两点不同:首先是对性格品质的解释,传统性格理论倾向于把领导者的素质绝对化,而现代性格理论则强调环境对领导者性格品质形成与完善的重要性;其次,在对领导者性格品质测评方面,现代性格理论更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早期的传统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来源于生理遗传,是先天俱有的,且领导者只有具备这些特性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尤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凡人从出生之日早就已经注定属于治人或治于人的命运。”他们以名人为研究对象,例如:林肯、罗斯福、肯尼迪等美国著名人物,从而得出领导者必须具备天赋的理论。后期的学者着重研究了天才领导者应具备的个性特征。
特性理论的创始人阿尔波特及其同事们曾分析过17953个用来描写人的特点的形容词。亨利(W.Henry)1949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十二种品质:成就需要强烈,他把工作成就看成是最大的乐趣;干劲大,工作积极努力,希望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上级,尊重上级,与上级关系较好;组织能力强,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决断力强;自信心强;思想敏捷,富于进取心;竭力避免失败,不断地接受新的任务,树立新的奋斗目标,驱使自己前进;讲求实际,重视现在;眼睛向上,对上级亲近而对下级较疏远;对父母没有情感上的牵扯;效力于组织,忠于职守。
吉伯(C.A.Gibb)于1954年指出,天才的领导者具有七项特性:智力过人;英俊潇洒;能言善辩;心理健康;外向而敏感;有较强的自信心;有支配他人的倾向。
斯托格狄尔(R.Stogodill)认为:领导者应有16种性格特征:有良心;可靠;勇敢;责任心强;有胆略;力求革新与进步;直率;自律;有理想;良好的人际关系;风度优雅;胜任愉快;身体健康;智力过人;有组织能力;有判断力。
美心理学家吉赛利(E.E.Ghiselli)在《管理才能探索》一书中,认为有8种个性特征和5种激励特征同能否成为有效的领导者或管理者有关。它采用自我评价表将领导者的品质分为能力、个性、吉利等类型。其品质划分如下:
八种个性特征是:才智(口头与文字的天资);主动性(愿意开拓新方向);督察能力(指挥别人的能力);自信心(有利的自我评价);能为工人所亲近;决断能力;性别(男性与女性);成熟程度。
五种激励特征是:对工作稳定的需要;对金钱奖金的需要;对指挥别人权力的需要;对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成就职业的需要。
吉赛利还将上述13种特性划分为三种类型:
很重要的因素有:个人性格;督察能力;职业成就;才智;自我实现;自信心。
次重要的因素有:决断性;缺乏对工作稳定性的需要;亲近工人;主动性;缺乏对优厚奖金的需要;成熟程度。
不太重要的因素:性别(男性或女性)。
这些传统的性格理论虽然正确地指出某些领导者应具备的性格品质,但有很大的局限性:
1、性格理论忽视了下属及环境因素的作用。
2、所列性格特征越来越繁多,有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而且各种特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的还存在着矛盾。
3、把领导者应具备的性格特征归结为“天赋”,不符合实际,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4、领导者成功与失败的差异只有量的分析,没有质的差异,除吉赛利外,性格理论家没有具体指出不同性格特征的相对重要性。
5、社会中许多具有天赋特征的人,有相当多的人不是领导者,所以这些也并非领导者必备的特性。
)第二节 现代特性理论
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而可以在领导实践中形成,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的方式予以造就。主张现代特性理论的学者提出了不少富有见地的观点。现代特性理论比起传统性格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对实际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它为我们选择、考核、培训领导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指标与必备的条件。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应具备10项品德和10种能力。
10项品德是: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性;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
10种能力是:思维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下级的能力;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鲍莫尔针对美国企业界的实况,提出了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十项条件: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勇于负责;勇于求新;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超人。
美国管理协会曾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1800名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成功的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下列二十种品质和能力:工作效率高;有主动进取精神;善于分析问题;有概括能力;有很强的判断能力;有自信心;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的能力;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善于用权;善于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善于利用谈心做工作;热情关心别人;能使别人积极而乐观地工作;能实行集体领导;能自我克制;能自主做出决策;能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自己有正确估价,能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勤俭;具有管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
前苏联心理学界对领导性格品质的研究,能从领导者应具备性格品质的共通性和特殊性上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在组织中寻求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是项最棘手的问题,但也同时是一个保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任何一个领导者来说,都必须具备某些基本的个性品质,这是对领导者个性品质要求的共同性。心理学家凯尔金采夫对领导者提出了应该具备行政管理能力、系统有效地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各种创造能力等基本素质要求。具体讲,领导者应具备以下品质特征:责任性;工作能力;意志和勇气;知识、经验和智慧;交际风度;感情。
上述领导特性理论,无论是传统特性理论还是现代特性理论,都强调了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适应于领导工作的人格特性。但领导特性理论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领导特性理论忽视了下属,而下属对领导的成效往往产生重要的影响;没有具体指出不同的品质和特性在领导工作中的相对重要性;不同的理论依靠的证据不一致;随着研究的展开和深入,被当做领导者的特性的条目越来越多,而且有不断增多之势,这导致理论上的争执和混乱。
)第三节 余世维领袖性格理论
余世维,香港光华管理学院、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余世维博士是一位极具学习力的学习型人才。他曾是多所国际知名学府的佼佼者,获得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学位,是一位学识广博,文化积淀深厚的经济学教授。对于领袖的性格,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很多对领袖人物的描述、期盼、观察或总结,最后都可以追溯到几个基本根性。而要想成为领袖,就要注意培养这些重要的性格。
人往往并不是失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失败于自己的根性。因为我们过于看重能力,过于重视文凭,以至于以为拥有了这些就会成就一番事业,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科学家们研究发现,90%以上的人智商介于90~115分之间,也就是说,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其实,人和人之间本没有太大区别,如果你想成为领袖,关键就在于培养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领袖根性。越早培养这种性格,以后成就事业的几率就越大,许多伟人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越早了解这个道理越好。四五十岁的人要改变根性也有点晚,因为“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要花很多力气才能改变;二三十岁的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根性,而孩子是开始培养根性的最好时机。
根性就是根本性格。有很多对领袖人物的描述、期盼、观察或总结,最后都可以追溯到几个基本“根性”。而我们要想成为领袖,就要注意培养这些重要但一般人又比较欠缺的性格。具备了做领袖的根性,有朝一日你真的坐到那个位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领袖;如果你不具备这种根性,即使侥幸坐上高位,也不会长久。根性就像一棵树,从树根、树干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枝叶。在小小的种子时,也许还什么都看不出来,慢慢发芽长大,就能感觉到它到底能不能长成一棵大树。一开始选错了苗子或没有培养好,以后就很难变成一个领袖人物。就像你种下一棵小苗,对它说“长吧,长吧,赶快长吧”,但如果它只是小小的灌木,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如你所愿成为高高的赤松。领袖根性可归纳为七种:沉稳、细心、胆识、积极、大度、诚信、担当。
领袖的第一个根性是沉稳,一个人如果沉稳,他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比较缜密、谨缜、专业、完美。面对整个社会的开放和层出不穷的商机,面对中国的这一场博弈,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但我要给大家一个忠告:最好沉稳点!沉稳的人,遇到公司危机不会惊慌失措。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和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些风浪。遇到危机,是镇定应对、反败为胜,还是惊慌失措、怨天尤人,取决于是否拥有沉稳的心态。
领袖应具备的第二种根性是细心。细心的人,外在的表现就是谨慎、缜密、专业和完美。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但问题是,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而要想做事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
领袖的第三种根性叫胆识。一个人有胆识,外在表现就是强势、果断、冒险。有胆识的人在需要力排众议的时候,不会瞻前顾后。有胆识的人,发现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不会犹豫不决。
领袖的第四种根性是积极。思想决定行动,积极的思想会产生积极的行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非常积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坚持、一种投入和一种认真。正如罗素所言:伟大的事业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辛。
大度是领袖的第六种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小至个人和企业,大至国家和民族,胸怀的大小,往往决定成就的大小和境界的高低。内心非常大度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包容、忍耐、谦和、慷慨和分享,对不同的意见就不会刻意打压、故意漠视。纵观我国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宽容大度者昌,心胸狭隘者亡。
诚信是领袖的第六种根性。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诚信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正直、道德与务实。正如孔子所说“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诚信的人,才会勇于负责,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而积极努力。
领袖的第七种根性是担当。面对大事或难事,总是推卸责任或消极逃避的人,如何能承担起重任?能成大事的人,一定是勇于担当的人,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一个人如果有担当,表现出来的就是负责、明快和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