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11886200000010

第10章 性格理论(6)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1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崛起的新的心理学派,冲击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第一思潮”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的人类动机理论、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学说以崭新的视角研究人本身,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哲学思想,给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马斯洛的性格理论亦称为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需要和动机理论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重心和精髓。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马斯洛对于取得特殊成就者的生活经历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想知道这些人的特质是什么。然而,就在马斯洛对这些名人、伟人的研究过程中,他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发现,成功并不是名人的专利,不论你是谁,你都能使自己的生活美满、充实、有创造性。马斯洛把这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过程称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自我实现者-actualizer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也是在生活中极有创造性的人。自我实现者有一些共同特点。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现实,正确判断现实环境,对虚假的和欺骗性的东西非常敏感,诚实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接受现实的自我,用幽默和容忍的态度接受他人的缺点和人类生存的现实条件;非常主动和投入地进行自发性创造活动;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而把个人情感或个人需要置于其后,为了理想和追求而努力工作;富有智慧和独立精神,既不屈从于强权,也不盲从于他人;对生活中一切基本的东西都好奇,每一次经验都能产生新的体会;对身边的伙伴和其他人都有一种普遍的认同感;人际关系中充满着深厚的感情和爱;愉快地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用和风细雨的讽刺方式指出人的各种弱点,但从不出口伤人;在短时间内感到无比的欣喜,感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力量、和谐、平静、光明和美好,马斯洛把这种感觉称为高峰体验。

简而言之,自我实现者总是有安全感而没有焦虑。他们感到爱和被爱,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能够充分接受自己的世界上。马斯洛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有许多途径可以充分开发个人潜能。马斯洛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了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的观点。马斯洛说,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发展的某个终点。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每个人的自我实现进程都取决于自己的不断努力、自我要求和耐心。

二、罗杰斯的性格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根本的目的。罗杰斯无疑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他和马斯洛被称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创立了“以患者为中心”(后称“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这一方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他在发展“自我实现”理论上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格“自我实现”理论是罗杰斯的代表理论之一。在人格的问题上,罗杰斯不赞成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人格看成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基本上相对稳定不变的动力结构,认为每个人的内心结构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性本能和破坏本能,并强烈要求得到实现和满足,如果任其表现,就会造成乱伦、凶杀等攻击性犯罪活动,为此,人们建立了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以减少无意识本能的破坏力……。他的这一理论,把社会与人性对立起来,认为理想的人格只有通过对人生物本性的抑制才能达到,人只有经受“灭人欲”的锤炼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等等。

罗杰斯对此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个人应该正视和接受“机体内部的冲动”,人们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这本身无所谓善恶。其实,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满足自己的内在冲动又有什么“恶”呢?罗杰斯通过25年的临床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本性自然发挥作用其实是“建设性的,是可以信赖的”,他由此提出了人的性善说,并进而从人性善出发,指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这种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增长和发展自己。人不仅仅追求原始欲望的满足,即使在所有的欲望和冲动都得到满足和发泄后,仍要不懈地前进,而且满足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以后的活动,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人永远不会满足已有的成就,而是不断地去创造、去建设。也只有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中,人才能体验到只有“人”才能享有的快乐。这样,即增进了自我、发展了自我和实现了自我。

同时,他也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成长常常也会处在险恶的环境中,不合理的社会总会使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使人健康向上的力量受到摧残和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向上的力量会变成盲目的、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力量。即便如此,罗杰斯仍深信人的内心依然是向善的,尽管人是能够做出残暴的、破坏性的、倒退的、反社会的、不可信赖的和不成熟的行为的,但仍可发现存在于人心中的强烈的、志向积极的趋向。这既是罗杰斯帮助犯罪儿童的经验体会,也充分体现了他确实是主张人性是善的,并以此作为人“自我实现”的出发点。

为了进一步说明人的“自我实现”倾向,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的“自我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与环境交互作用,逐渐把“自我”一分为二,即分为“自我”和“自我概念”。“自我”(self)用通俗的方式讲,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而“自我概念”(self-concept)则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经验和体验的知觉和认识。自我与自我概念处于互动的联系与区别之间。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积累而成。作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在婴儿期间是浑然一体的,在与环境、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才逐步分出他人、他物的自己,进而发展了他对自身的知觉和与自我有关的各种评价的“自我概念”。关于“自我”存在着两个评价过程:一种是有机体的自我评价,这个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实现的倾向,另一种是建立在他人评价内化或内投射基础上的评价,这一过程属于非真实地反映自我实现的倾向,并妨碍着真实的实现倾向。罗杰斯把“自我”存在的这两个评价过程称作“价值条件化”,并且认为任何自我都不能排除价值条件的作用,只是不同个体在价值条件作用内化的程度上各不相同。

罗杰斯进一步分析了自我对经验和体验的适应过程高低及其后果。他认为,自我生活中的经验或体验可能会产生四种结果:第一,自我对经验或体验没有明显的感觉和反应,任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第二,自我对经验或体验能准确地感觉和知觉到,并且由于它与个体的需要一致而被结合到“自我概念”中;第三,自我对经验或体验以歪曲的形式被结合到“自我概念”中;第四,自我对经验和体验予以否认或拒斥。自我对经验或体验适应程度越高,“自我概念”与“自我”越趋向于一致和协调,相应的个体心理就是健康的,就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适应程度越低的个体,“自我”与“自我概念”越不一致和不协调,就会感到心理压抑、心理失调,进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

罗杰斯于40年代初首次提出“无指示疗法”(Non-directedTherapy),当时仅被看作是一个咨询和治疗的新方法。罗杰斯认为,患者在医疗中的这种被动和遵从的地位,不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在医疗过程中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患者自己在治疗中的作用。因此,他反对这种传统的指示疗法,提出了“非指示性治疗”的主张。在1942年出版的《咨询和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一书中,罗杰斯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采用非指示疗法的思想,1950年前后,发展为咨客中心疗法,治疗的重点放在促进咨客内心的变化上。

因为罗杰斯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来自自身内部的冲突,即代表自己价值的感情经验和代表别人价值的感情经验之间的冲突,当事人不一定意识到,而治疗者的责任正是帮他认识这个问题。在这样的关系中,治疗家不是以专家、医生或科学家的身份去指导咨客的生活和塑造咨客的人格,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平等身份去理解他的感情,促进他的成长;也不以治疗家自己的理论去影响咨客,甚至强加给他们,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里,促进咨客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所以叫“咨客中心疗法”。

作为心理治疗第三个里程碑的咨客中心疗法和传统的心理治疗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它打破了以前疾病诊断的界限,不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对象不分神经病人和正常病人甚至精神病人,因而不叫他们病人而叫咨询客人;第二,强调治疗环境和治疗气氛而不注重治疗技巧。罗杰斯说,心理分析法的“钻心”技术无用,行为矫正法过分“机械”而失去人性。他还批评以前的治疗家把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强加给病人,让他们无条件接受,阻碍病人发挥自己的潜力;第三,轻视专家的作用,批评心理分析中父母-子女式的医患关系和行为疗法中的师-生关系,主张治疗家不应以医生、专家身份而应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以平等态度对待咨客。后来,罗杰斯把“以咨客为中心”扩展为“以人为中心”,并将这一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其他人际关系领域,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包括国际间纠纷的指导原则。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治疗的范围。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近代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但对自身理论的论证尚显不足。人本主义性格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比较宽泛、笼统、不易确定,很难测量。他们对实验的一种轻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