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上的解释,本爻辞全文的意思即:人生路上无坦途,有困难和障碍时,只要不屈不挠,以坚定的意志奋发向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进取,就不会有错。在处事艰难不顺时,别担心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要通过努力把成功夺回来。
【义理启示】
人生的幸福之果非从天降,它要靠自己来培植。人,应自信地掌控自己,想自己之所当想;行自己之所当行。处事为人,难于一帆风顺,成功之路在于天赐和自我寻创。顺利时,该进则进;不顺利时,该退则退。遇有坡路时,该上则上,该下则下。必须注意做到方圆得体,刚柔和谐。如此即可牢固奠定成功的根基。“无往不复”是天地万象变化的自然规律。用《象传》的话说,即所谓:“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解辞释义】
●翩翩:为形容词。轻快飞舞的样子,如同鸟的两只翅膀,舞起来刚柔并济,运动得体才能保证飞翔的顺利。
借以喻之于人、团体、国家具有高雅大方的气质和风度,可以自如掌控己方的能力,飞翔前进。
●富:为形容词。指富裕、富强、能力强大。
●不富以其邻:意思是不依仗自己的强势压制周围的人群。可引申理解为,不要像翩翩起舞一般的得意扬扬、清高冷傲地对待旁人。
●不戒以孚:意思是只要以诚待人,不必担心什么。
【义理启示】
为人处世,最主要的是刚柔并济,如同雄鹰和大雁的翅膀,只刚不柔或只柔不刚均飞不起来,更不可能赴奔辽远的前程。人,要外柔内刚,“内刚”是指必须具有刚强的意志,努力进取,充实自己的能力,掌握有益于贡献社会的本领。内心能够抵挡得住一切不正之道的骚扰,并能与之对抗。“外柔”指的是无论功名富贵处于何等高的地位,都不要自骄自傲,应当温柔待人,谦恭以礼。曲直得体,乃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大以治国,小以成事,这是断不可无的智慧与修养。
《象传》认为:“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是说刚柔得体,起落自如,若说没有充足的能力,显然是假的;而待人无需相互戒备,彼此需以诚相待,这应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这也是为人处世成功最高级的法则。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解辞释义】
●帝乙:在华夏初期,“帝”指的是天神;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则称之为“王”。可是到殷商后期,最高统治者也以“帝”相称了。商纣王的爷爷称为“帝甲”,其父亲称“帝乙”;他本人的原名是“帝辛”。
●归妹:“归”是动词。指“嫁”,“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妹”指帝乙的妹妹,也就是纣王的姑姑。
●帝乙归妹:说的是帝乙将自己的妹妹嫁出去,屈尊从夫于臣下。
●祉(zhǐ):是形容词。寓意为幸福,吉祥。《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元吉:意思是大吉大利。
●以祉元吉:意思是说,作为一国之主的妹妹虽然屈尊从夫有失身价,但自古“女大当嫁”乃天经地义,而上无再高的贵门,也只能从嫁于臣。可以肯定的是,入其夫门之后,必获宠而过幸福生活。这会更有利于臣下与帝王同心同德,志同道合兴建强国大业。这岂不是大吉大利的好事吗?
《象传》解释说:“‘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帝乙正是把握中庸之道,来实现心中治国安泰的愿望。
【义理启示】
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团体,欲兴旺发达,强盛永远,关键是靠领导者的智慧;更在于对有德有智有能力的接班人的选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固然重要,但若仅以“归妹”之策,对下属和他人施以讨好及笼络手段,终究是无功的,也仅能是“中以行愿”而已。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解辞释义】
●城复:“城”指围绕都邑的高大围墙。用作动词时,指的是筑城,造城。
在古代汉语里,“城”字指的只是防御性的建筑,而不是政治区域。“复”为简化字,可代替“復”、“複”、“覆”使用。“複”为重複;“復”为反復;“覆”则有覆盖、颠覆的意义。在本爻辞中,“复”通“覆”,可引申寓意为倾覆,倒塌。即城墙倒塌了。
●隍:古时全称城隍,即护城河或护城壕(城墙外干涸而没有水的壕沟)。
●城复于隍:是说用以防御的城墙倾覆倒塌入护城的壕河(或干涸的壕沟)里了。
●勿用师:勿,为副词,意思指“不要”。用,为动词,指“需要做”。师,古代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一般泛指军队。即用不着出兵了。
●自邑告命:自,为副词,寓意自动,主动。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邑,为名词,在《左传》里,称别人的国为“大国”;称自己的国为“敝邑”。“告命”意思是发出命令。即敝邑主动地发出命令。
●贞:古代指占卜,为动词,引申为预测,估计,判断。《周礼·春官·天府》:“以贞来岁之美恶。”
●吝:形容词,表示耻辱。
●贞吝:估计遭受耻辱已在所难免。
综合本爻辞文,可这样理解:
用作防御的城墙都倒塌入护城壕里了,本国也只好主动命令投降了,遭受耻辱,是可预知的了。
【义理启示】
《象传》指出:“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乱,与“治”相对,特指政治上没有了秩序。引申为混乱。防御用的城墙都已倒塌了,国家发布任何政令也已难安民心,从而导致国家秩序混乱是必然的。
无论是一国之君,还是一名事业团队的领班人,或是作为一个持有向往目标的普通人,当你遭受失败时,能对自己为什么失败作出判断的,不该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应该承认:“自己的能力太差了!”
你应该知道,做任何事情要想取胜,首先得巩固防御失败的“城墙”。这坚城的材料不是别的,最需要的是你的才智、你的才干、你的才力和才识。这一切,靠的是勤奋学习,深入“坚城”的功夫。当自己选定目标之后,必须采取压迫式的方法,逼迫自己向前进步,要打好“坚城”的根基,强坚“城壁”的抗力;不图其外观,而重其内实。
否则,若只图修行外表,而不顾内实,一旦由“花架子”般的能力难以支撑事业的大厦,而导致如同“城复于隍”般的困境时,则会身败名裂而陷入众人的唾弃声中。“其命乱也”,当细细思悟--这“命”可就指的是身后的命运了!
12否卦--天地否:刚过制柔,物极必反
卦辞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解辞释义】
●否:形容词,寓意为坏、邪恶。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善否陈前,靡有隐情。”与现今的“痞”通义,即所谓“地痞流氓”。
●匪:为多义词。此处为形容词,意为不正。唐·李朝威《柳毅传》:“不幸见辱于匪人。”
●否之匪人不利:这是一段含义广泛的象辞,寓意人生处世凡与坏人相逢,遭其不正行为的阻挠,则必定万事不顺,欲求成功即更为困难。由此引申寓意:世间一切事物都不可能会永远如意顺畅,无论是天然的或人为的阻碍,在所难免。
问题在于这“否之匪人”是怎么出现的?又怎么会与之相逢的?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从其字面的框架里跳出来。不要将这“否”单纯停留在流氓挡路的思维上;也别把“匪人”只想成是他人的“不正”;而同时,也要往包括自己行为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形象上考虑。说得具体些,也就是:人欲求事顺成,除了躲避与小人相伴之外,还应注意莫使个人的思想行为流进“否”与“匪”的范畴。
事实上,人人有“私心”,但人若无法摆脱“私心”的纠缠,则无法从根本上达成自己的理想。因为过重的私心,往往会成为成事的一大障碍,影响前进路途的顺通。
不可否认,人世间处处有“竞争”。这并非是坏事。为了建成光明正大未来幸福生活的“大厦”;为了自己能获取贡献于社会事业的荣耀;为了能让家中所有的成员生活美满;为了树立自己令人崇尚的美好形象……若无此“私心”,人人变得自卑,并与之纠缠,只能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人生踩得粉碎。一句话:积极光明正大的私心可以有,消极阴暗歪道的私心不可存。
●君子贞:“贞”形容坚定。诸葛亮《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又形容纯正,正道,正德。
即:正义的君子一定要以纯正的心态,坚守正道,守持正德,不动不摇地为克服“否匪”,消除隐藏在人生路中的阴暗障碍而努力。
●大往小来:“大”在前一卦里曾说过,与“泰”通义。“泰”则“小往大来”吉而亨顺;“否”则“大往小来”,两卦相综,其义可思。总之,这里的“大”和“小”代表的不是量词,而是从广义的角度涵盖了事物现象及性质的对比关系。
具体说,“大”与“泰”通,那么“小”即与“乱”通。在古代,“大”作为敬词,每用之尊称圣人、具有孔孟道德的人,以及高官。同时又往往借以引申指为“君子”。于是“小”跟“君子”相对,当然就特指的是不讲道德、品性恶劣、不务正道的坏人。
再谈“往”和“来”。在解泰卦辞时已说过,“往”指向外,“来”指向内。“往”是指过去;“来”是指未来。陶潜《归去来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汉书·五行志》:“举往以明来。”“往”又可引申为展望,往远处看;或瞻视光明的前景。“来”则可引申为顾及以后,考虑可能招致发生的阴暗后果。
●君子贞大往小来:是说有德有能的君子在发奋图强,治国安邦,兴盛事业,奔往光明前途的同时,仍须警惕和防止招来小人的阴暗行为。以保证强化正道而使小人势力削弱,令“否”终而“泰”来。
【义理启示】
《彖传》:“‘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传》:“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为人处世,在选定某项目标时,心态要端正,志向要客观,同时要瞻前顾后,谨慎从事,考虑周到,为打开自己人生的局面,对自己,对周围,对顺利,对障碍,必须有实际的判断,即所谓居安要思危,不可忽略迈步途中可能遇到的险恶。既需有战胜自己消极心态开拓光辉前程的信心,又得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英国有句最具震撼力的成语:“魔鬼藏在未知觉中。”
任何人的成功,最重要是靠有综合性的良好心理素质。无论是出于自身或来自环境影响,发生不端正的心理改变,都将会导致失败。所以人欲成功,不只是要慎观周围,防止招来身外的小人侵扰,同样也要防止自己不正思绪的闪现,多加关心“大往小来”,以利于否极泰来。
“否极”是说“否”路已到了尽头,抵达边界再也无路可走了。
爻辞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解辞释义】
●拔茅茹以其汇:在泰卦初九爻辞的解说中已阐明了。从“否之匪人”的贬义角度,可引申寓意为象征:当揪出小人,牵连拉扯出一群恶劣之徒,共而歼之。
●贞吉亨:坚决地加以清除,扫除前行路上的障碍,自然吉祥而有利于卫护正道,所行事业得以顺利亨通。
《象传》:“拔茅贞吉,志在君也。”除恶扬善,全靠君子坚强的意志所为,乃属正理。
【义理启示】
意志坚强修善除恶,做人处事必定有成;心态不稳,举措犹豫,做人有失,成事必定遇挫。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解辞释义】
●包:为动词。包围;围绕;包藏;容纳。引申为包庇。
●承:为动词。奉承;承受;顺承;继承。又通“丞”(辅助)。
试想,对小人施事“包承”之举,小人能不高兴吗?“小人吉”则是当然无疑的了。
●大人否亨:否,形容困穷、不顺的意思。
小人得志当道,君子为事自然也就“否亨”而不会顺利了。
【义理启示】
《象传》:“‘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君子之所以否亨,是因为你“包承”而使“小人吉”。所以君子要千万记住,不能“乱群”而与小人同流。若让小人得志,大业可就难成了。六三:包羞。
【解辞释义】
《象传》:“‘包羞’,位不当也。”
●羞:形容词。羞耻;羞辱。
【义理启示】
若把“包羞”说成是“忍辱负重”,是一大误解。“包羞”可从两个方面解释:
一是君子包羞--作为君子,如果包容或包庇小人的负向行为,损人利己,损大业而利私欲,这不是在羞辱自己吗?的确是一种耻辱。行此举措,和守持正道君子的人格与地位也就不相称了。简言之即:“位不当也。”
另是小人包羞--作为小人,当其昏庸可耻的真面目已被人们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却仍想包藏着可耻的心态,居守着身处不当的地位不肯离去,企图继续迷惑人心,混度时日,行其不正之道。
总而言之,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凡包容、包庇、辅助或实行不良举措而有违正道者,最终都躲不过羞辱这一关。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解辞释义】
●有命无咎:有,是一个词头字,古文里常用于名词或形容词前面,并无独立含义。命,指的不是命运、命令,而是“天命”。“天命”是什么?古人认为凡人生欲求有所作为的人,必须严格遵从上天的意志。因此这“天命”可引申作出三重理解:
(1)要按照上天支配下的宇宙大自然运动规律做事。
(2)要按照天理执行“德政”(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
(3)为人处世要遵从天理,即上天的意志,树立“德望”(道德和名望)。
试想,凡能遵此“天命”者,德高望重“无咎”不就是理所当然的吗?
《荀子·天论》:“从天命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畴:名词。伴侣;同伴;同类人。初始用以指已耕作的田地,所以字的偏旁为“田”;后又用作代表人的关系,便写作“俦”。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汉·班固《汉书·韩信传》:“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
●离:指的不是分离、脱离,古书上作为形声字,由主形的“佳”和主声的“离”组成。(佳),象征短尾巴的鸟;(离),通“丽”,寓意依附。象征鸟的翅膀挨着翅膀,相互依附,并排、并列。《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而至二千石。”
●祉:名词。幸福;福气;吉祥。
●畴离祉:与遵从天命、德高望重的君子相伴相随,互相依附,志同道合,同舟共济,既幸福,又吉祥。
【义理启示】
本爻向“否”而无德、行为不正的人提出告诫--做人应遵从“天命”改邪归正,加入有德守正人群的行列,与之相依为伴,同志同道,即可获福无限。《象传》:“‘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解辞释义】
●休否:休,是停止、禁止的意思。即禁止或停止与“否”者往来。也可理解为阻止“否”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使之告终,再无路可行。
●大人吉:“否”行遭阻,断其后路,德高守正的君子则会处处吉祥。
●其亡其亡:前一个“其”是代词,相当于“那”。如《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一犬坐于前。”后一个“其”为副词,表示“希望”。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前一个“亡”,为动词,指丢失,失去,消灭。如汉·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后一个“亡”通“无”。没有。如汉·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又通“忘”,忘记。如《韩非子·说林下》:“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也就是说,小人之举已被制止,君子的正道已顺利畅通,过去失去的就失去了,希望再不发生就可以了。即如《战国策·楚策四》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系于苞桑:苞,指草木繁密茂盛。桑,指根深蒂固的桑树。即只要君子如同“苞桑”一般根深蒂固地维系“亡羊补牢”的决心不变,化否为泰则定成大局。
【义理启示】
《象传》:“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否卦发展到九五阶段,小人之举已被制止,君子的正道已经顺畅,但仍有许多遗留的问题,局面并不稳定。君子只有居安思危,心怀忧患意识,时刻不忘将会陷入危亡境地,才能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般,保持大局的长治久安。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解辞释义】
●倾:倾覆;倒塌。可引申为推翻;消灭。
●先否后喜:转凶化吉;否极泰来。也就是先苦恼,后快乐。
上九爻辞实际上是对九五爻辞概念的重复和进一步强调。是说,只要将恶势力彻底消灭,安定和谐,幸福快乐即是必然的结果。
【义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