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天,徐文长的伯父想试探一下家族里的十几个孩子谁最聪明。他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领他们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边,然后指着桥边的两个预先准备好的木桶说:“孩子们,这两个木桶盛满了水,你们谁能把它们同时提过桥去,我就奖给谁一大包礼物。”
“好!”孩子们高兴极了。
马上就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跑过去说:“我来试试。”说完,他提起两个水桶就往桥上走。可是,他的一只脚刚踏上竹桥,就觉得桥身直往下沉,吓得他赶紧把脚又缩了回来。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座竹桥,桥身是由细竹竿编好后搭成的,不仅容易向下弯,而且桥身就紧挨着水面,行人过桥,稍不留神就要弄湿鞋袜。现在要把两桶水同时提过这座竹桥,光靠笨办法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呢?大伙儿见第一个尝试的人失败了,谁也不敢再冒失了。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走到伯父的面前说:“伯父,我来试试吧!”伯父点点头。
徐文长提起一桶水放到桥左边的水中,见木桶没有沉下,就把另一桶水也提了过来,放到了桥右边的水中,然后用两根绳子把它们牵起来,借着水的浮力,边牵边走,很快便把两桶水稳稳当当地牵过了桥。
“好哇!太棒了!”孩子们高兴得拍手大叫,伯父一边点头称赞,一边笑眯眯地取出了礼物。
可是,这礼物不是放在伯父手里,而是被绑在一根非常非常高的竹竿上头伯父指着插在一边的竹竿说:“孩子们,礼物就在那儿,你们可以去取了:不过得依我两个条件:一是不能把竹竿横放下来,二是不许站到凳子上去拿。你们如果做到了这两条,谁把它取下来,这礼物就真正属于谁了。”
没等伯父说完,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跑到竹竿旁边,连跳带蹦,想伸手去取礼物。可是,无论他们怎样蹦跳,结果都是徒劳的。这时,徐文长却在一旁按兵不动。他反复琢磨了伯父的意思,把竹竿拿在手里,平稳地竖直着,然后缓步走到附近的一口井边,将竹竿一点儿一点儿放到井里。等竹竿的露出部分和自己的身高差不多的时候,他毫不费力地拿到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