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11649500000012

第12章 如何可得两全法(1)

时局如棋

花开花谢,落叶纷飞,花开至靡途就会殒落,风激起千层浪就会引来另一个高潮,历史的朝代总有盛世,盛世过了就会迎来衰败。每一个朝代皆是如此,每一段失败都会相似。

大明江山,曾经主宰过整个中国的命运,那些盛开的美好仿佛就在昨天,只可惜转身百年,豆蔻已逝,在一个又一个腐败昏庸的君王治理下,明朝渐渐走向了灭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哪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在腐败侵蚀了国家的骨髓时,百姓难安,官员腐败,皇帝又无力整治。民以食为天,其实百姓要求的很简单,只要能衣食无忧,就会安居乐业,感恩不已。相反,如果百姓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保证不了,性命都在安危之间左右摇摆,起义自是免不了的事情。

明代末年,皇帝无能,但是贪官污吏无处不在,他们想尽办法榨取百姓的劳动果实,对百姓非打即骂,多数百姓温饱都难以保证。各地的百姓起义不断,只不过是为自己能够争取一碗能充饥的粮食,实属无奈之举。

那些农民的起义,多数会受到压制,可是如果全国多处的百姓联合在一起,一起对抗朝廷,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此力量不仅可以压倒那些贪官的势力,还可以推翻一个朝代。可见百姓的力量真是势不可当。

明朝的百姓都在反抗自己的君王,而祸事总是喜欢聚在一起,清军这个观望明朝已久的队伍,早就想将明朝推倒,自己主宰国家,称王称霸,因此,清军也在想尽办法攻打着大明江山。

明朝像是殒落的流星,摇摇欲坠,内部被腐蚀,外部受夹击,灭亡就在眼前,大局已定。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它的兴衰遭罪的都是无辜的百姓,明朝昏庸时期,那些官员刁难的也是平常百姓,那些稍微有点权势的官员也不会被波及到。

特别是农民,原本粮田就少之又少,可是国家要求的苛捐杂税却越来越多,到时候就必须把粮食上缴。那些农民祖祖辈辈种着稻田,可自己却从来没有吃过一粒大米,在那个时候大米是很昂贵的东西,他们哪儿舍得吃呢?本以为可以等着庄稼成熟了卖个好价钱,可是那些穿着官服的人总要抢走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样一来,矛盾渐渐积攒了起来。所有的百姓都在期待着能有一位为他们做主,给他们一口米活命的君王出现。因此,后来的李自成才有了那些卓越的胜利。

彼时,李自成这个农民起义的领袖,率领众兵攻下了北京,“均田免税”的口号响彻山谷,博得了百姓的信赖和拥护,因此步步为营,将明朝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明朝在此时就已成为了永远的过去时,一个永不复返的朝代。剩下的残余势力虽然还在以明朝的名字自居,却早已失去了实际的权力和意义。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改年号为永昌。

当时统治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忍看着明朝的江山毁于自己的手上,不忍其辱,选择了自杀。应该说他这样的做法是一个明智之举,至少他还知道以死谢罪,还有廉耻可言,历史上记载的他还能多那么一点点可怜的自尊。总比后来的弘光帝要强很多,弘光帝只要有吃有喝,什么尊严,什么廉耻,什么国家,什么荣辱,他都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是早知道他会有这么一个后代,定会死不瞑目的。

尔时,李自成因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无视敌军,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在疏忽之中拱手让给了清军。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北京,从此迎来了清朝的开国盛世。而明朝的残余在慌乱之中只好选择逃窜,他们逃到了南京,开始避难和自欺的岁月。

动荡的时局,朝代的交替,也许会改变一些人的思想和观念,爱情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再简单,侯方域那个明代的复社才子,在后来的日子为了功名利禄背叛了明朝,背弃了爱情最初的誓言,也许他和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与这个动荡的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明朝的腐朽势力转移到了南京之后,依然在南京恶行不断。他们为了掩饰明朝灭亡的事实,在南京安营扎寨,还选出了一个象征性存在的君主。而这个人就是福王朱由菘,后来被封为了弘光帝。

对于弘光帝来说,这样的皇位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幸运,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当上皇帝,也不曾想到过崇祯皇帝朱由检会选择自杀,把皇位拱手相让。弘光帝一想到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皇帝的事实,就会心花怒放好久,沉醉在自己的皇帝美梦中不肯醒来。却从未办过一件皇帝该办的实事儿,不过是浑浑噩噩地度日而已。

弘光帝自从被推向了皇位之后,不仅自己乐不思蜀,还在那些无能鼠辈的簇拥下,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沉醉在灯红酒绿的歌舞声中,独自陶醉,无心治理朝政,更置正业于不顾。他所欣赏的大臣都是些臭名昭著的人,只要会阿谀奉承,会随着他的心意讨好他,就会受到他的赏识,得到重用,可见明朝的死期就是这样被注定的。

也在此时,马士英、阮大铖等人迎来人生的另一个春天。他们因为奸诈狡猾,早就摸透了弘光帝的性格,溜须拍马地紧跟在弘光帝左右,终日陪着弘光帝喝酒、听曲,将各种各样的戏曲段子带给弘光帝欣赏,自然得到了弘光帝的信任和认可。

于是马士英被赋予了多种大臣的名号,“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都是弘光帝赐予他的官衔。一看便知,如今的马士英早已掌控了朝中重权。

马士英上任之后,还不忘处处提携这阮大铖,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一个与之同流合污的人相伴左右,虽然马士英并不是什么有能力之人,可是作为一个昏庸的腐败官员他倒是再合格不过了。而对于马士英来说,他最最信任的人莫过于阮大铖了。这样一来阮大铖的日子再度如鱼得水般地快活了起来。

马士英和阮大铖二人联手,再次上演了他们胡作非为的恶行。然而对于他们一切的恶势力那个昏庸的弘光帝自是不知,即便知道也只会任其放纵,这样一来南京俨然成了他们呼风唤雨之地。

在时代的幕布下,总有那么几个胡作非为的人出现,这些人不仅腐败无能,还心胸狭窄,只要得罪过他们的人,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因此,人们总是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真是这样。

当阮大铖再次从鸡窝中爬起之时,他的心中只有复仇,在他落魄之时,那些不顺他意的人他定会让他们尝尽苦头,有的甚至会置他们于死地。而那个曾经因为梳拢巨资之事得罪过他的侯方域自然也成了他看好的下酒菜。

不过阮大铖首先最想惩治的自然是明复社的成员,他在弘光帝面前说尽了那些复社成员的坏话,有的、没的,总之只要是可以列为罪状的事情他都一一说了一遍,而那个信任他的弘光帝,根本无心听这些和朝政有关的事情,只要他指出谁犯了罪需要惩治他都会给予应允,连想都不想就直接把一切交给阮大铖这种腐败之徒去办理。可见那时的明代伪王朝存在的是多么的多余。

阮大铖先是将恶毒的双手伸向了明复社的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先是将他们打入大牢,终身囚禁。最后才开始谋划着对侯方域下手。

不过应该说阮大铖的奸计确实得逞了,虽然后来侯方域没有落入他的魔爪,但是他毕竟亲手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而且也因为他的存在,处处刁难着侯方域和李香君,后来李香君血染桃花扇,他也依然是那个幕后的黑手。

复社的成员一个个遭到了迫害,入狱的入狱,被害的被害。可见阮大铖这一条臭鱼的力量是多么强大,竟然腥了一个朝廷的美好。

眼看着复社成员一个个地遇难,只要是正义之士自会痛心不已,只有那个弘光帝不以为然,也只有那个阮大铖暗自窃喜。他终于实现了报复的梦想,他终于成功地咸鱼翻身,他终于再次拥有了扭转乾坤的力量,高兴,是形容此时的他最好的词语。

时局如棋,每一次改变都会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每一次动荡都会有一些无辜的人随之遭殃,也会有一些人随之得逞,这就是时局改变带来的结果,这就是动荡不安的世态炎凉。那个曾经的明朝明治的君王早已成为了埋葬的历史,而未来到底该如何演绎,还要看一切的安排。

却奁成恨

夏日的微风清凉地吹拂,站在榕树的阴凉处,总是感觉到阵阵的凉爽,只是这凉爽的背后却是树荫的遮挡,就像人生,总是会在经历喜事的时候,伴随着一些陷阱随之而来。而这陷阱或深或浅,有时候表面逃出了埋伏,而实际上却将自己陷入了更深的沼泽之地。

一笔巨资,一次梳拢,一段安逸,无限伤感。荒漠中,平步的艰难,刻画在足迹中,掩埋在悔恨中,流离的过往,掀起今日的风沙,数不尽的哀怨,道不明的陷害,止不住的憎恨。是谁在平静中泛起波澜?是谁破坏着别人的幸福?是谁在暗地里谋划着哀篇,窃笑自己奸诈的如愿?是那个作恶多端的阮大铖,是那个卑鄙小人不断的怀恨在心。

时局的变化,改变了阮大铖的命运,给了他再次翻身的机会,他又能如鱼得水地肆意作恶了,他怎么能放弃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呢?而他首先想要报复的人自然就是侯方域和那些复社人员了。

提起阮大铖对侯方域及李香君还有那些复社成员的恨意,还要从却奁之事说起,若不是那笔却奁的巨资,也许侯方域和李香君此生都不会惹上如此众多的麻烦。而那些复社成员也不会因此一齐遭到阮大铖的毒手,就算会遭到阮大铖的毒手,也不会这么快。

原本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应该只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可惜,人生总有不如意,因为李香君身处青楼,在她的身体迈进媚香楼的那一刻开始,就被注上了贱人的低贱命运。从那时起,李香君就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

多年以来李贞丽不惜重金,请来最好的师傅,从最基础的琴棋书画教起,日积月累,把李香君打造成了一个具美貌和才华为一身的青楼女子。也许李贞丽也不愿意看见李香君涉足妓院,也不想李香君重走她的老路,可是她别无他法。李贞丽能把李香君抚养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她对李香君绝对不比亲生母亲差,因此,她只能祈求李香君能有一个好的命运,找一个能够呵护她一生的男人,过上平静的日子就好。可是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又让人无可奈何。

当李贞丽将媚香楼交予李香君手中的那一刻起,李香君就被公认为了媚香楼的招牌楼主,她的命运就注定了要经历风雨飘摇的辗转。

遇见侯方域对李香君来说是个意外,而爱上侯方域却成了必然。也许没有侯方域的出现,李香君也依然会遇见其他的人,也会产生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只是那个不曾也不会出现的人,或许不会带给李香君日后那么多苦涩,也许只是会带给李香君一些美好,完整李香君的人生。可惜人生没有假设,侯方域还是出现了,而且出现在李香君的世界里,挥之不去。

侯方域是一个风流才子,曾经也引领过一时的风骚,他的盖世才华让众多达官显贵为之赞叹,他能融入任何一个才华出众的姣姣者之中。复社成员中他是一枝独秀,他算是一个引领者,也是因为这样,他的才华魅力,他的身份地位,他的各种处境才会引来无数与其毫无相干之人的关注。

被人关注自是好事,如果一个人总是不被关注,不是那个人过于平凡,就是那个人过于内敛、才能平庸。如果侯方域不是那么才华出众,不是那么耀眼,相信李香君也不会为之倾注一生地等待。而李香君却忘了,这样的耀眼虽然光芒刺眼,但也会引来其他人的利用。

侯方域和李香君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李香君将多年的心愿告诉了侯方域,她真心想陪伴侯方域一生一世,不想再成为任何人的菜谱,侯方域在爱情到来之时,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心爱的人只属于自己所有,因此,想尽办法也要为李香君梳拢。

当李香君知道侯方域有心要为自己梳拢的那一刻开始,她以为幸福真正地就要来了,她觉得自己此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和侯方域相恋,在李香君的心里那时候的侯方域是一个负责任的、敢爱敢恨的好男人,看着一个男人对自己如此的真心,李香君很是感动。

只是侯方域一介书生,总是喜欢纸上谈兵,将幸福说得很是容易,却从未想过,自己来南京一切花销都是靠家里支援,而家里的给予必定是有限的,认识李香君之前他也是个风流之人,花天酒地的地方定少不了他的身影。可是常常往来于这样的纸醉金迷之处,银子自然花得就像流水一样,以前还勉强够用,如今自己的花销都有点吃紧,更别说拿出巨资梳拢了。

对于一个已有家室的侯方域来说,想要再次纳妾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对于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侯方域来说,纳妾总还是要顾及家族的颜面,若是娶一个大家闺秀,家里定会支持,别说拿出百桶金,就是万桶金家里人也会毫不犹豫。只是他要纳的却是媚香楼的招牌楼主,在当时的封建思想中,哪一个家庭能允许呢?因此,侯方域自然不敢和家里说出自己的愿望,只能自己另谋思路。

侯方域想过很多种办法,想过自己每月把家里寄给他的银子都攒起来,慢慢凑梳拢的钱;也想过向朋友们借钱,总之他能想到的办法全都想了,只可惜还是没有凑到钱为李香君梳拢。

而那些有名望的人,总是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一些恶人可乘之机,阮大铖就出现在此时,他一心想着东山再起,而复社的人对他意见甚大,不仅鄙视他的为人,还讨厌他的存在。为了能与复社成员打成一片,他想过各种办法,只可惜每次都不顺利,因此,他才会想到要找一个引线之人美言,而这个人非侯方域莫属。

侯方域正是在此时被阮大铖盯上的。阮大铖四处打听关于侯方域的事情,终于知道了侯方域想要为李香君梳拢,却缺少梳拢资金的问题。他想借助此时伸出“友谊”的双手,帮助侯方域,让侯方域为之感动,博得侯方域的怜悯,日后帮助他说服复社的成员,这样一箭双雕,简直是美不胜收的好事。

阮大铖从来没想过侯方域能将到手的银子又吐出来,他以为只要侯方域在不知不觉之中用了这笔巨资,就等于是公开地默认了他的存在,慢慢地就会替他说话,而他阮大铖自然也就会得意地和复社成员走近,从此化解矛盾,成为一家人。这是阮大铖天真的想法,可惜他想的都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思想,却左右不了其他人。

阮大铖为了这件事真可算上是用心良苦了,他不惜大费周折地找到杨龙友帮助,让杨龙友以友情的名义将这笔巨资转给侯方域,真可谓是大费苦心,只是他的一番美意,在侯方域得知之后却丝毫不想领情,还让侯方域徒增了烦恼,侯方域要是早就知道这笔巨资是阮大铖给予的,也许早就不会用,只是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