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八大法则
11613700000029

第29章 生活方式要健康(2)

要想保护好眼睛,除了以上的护理方法,还必须克服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喜欢皱眉、眯眼、熬夜及面部表情过于丰富等。

从生活方式入手预防中年癌症

我国目前在30到60岁的人口中,恶性肿瘤是第一位死亡原因。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肿瘤病人1000万,其中我国约250万。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几种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胆囊癌、结肠癌、食管癌和直肠癌;女性中最常见的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和食管癌。而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一项针对种族多元的洛杉矶所做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癌症是受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德亚蓬(Dennis Deapen)表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降低癌症患病率。”所以预防癌症就要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不要吸烟。吸烟者发生多种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不吸烟者,与吸烟关系最密切的是肺癌,而且戒烟后发生肺癌的危险度也可下降。

2.不要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与上颌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直肠癌有联系。饮酒还可导致肝硬化,继而与肝癌有联系。

3.饮食要科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30~40%的男性癌症患者、60%的女性癌症患者均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其中以胃癌、乳腺癌及结肠、直肠癌与饮食的关系尤为密切。主要是喜食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当食物过于精细、纤维素甚少,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蛋白质,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显著高于食物中含大量粗纤维及较少胆固醇摄入者;习惯进食霉制食物的人们发生肝癌和食管癌的机会增多;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缺乏维生素C的地区胃癌和食管癌发病较高。

4.多参加运动。运动是防治癌症的最佳方法。运动使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体力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运动时出汗也可排出铅、锶等致癌物质;运动还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经常运动的人免疫系统增强也可以防癌。为了预防癌症,可以经常进行深呼吸运动,散步或跑步,作柔软体操,作伸展运动,游泳、骑车或参加一些集体运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天步行一小时,可以降低患大肠癌机会一倍多。但太过剧烈的运动反而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理想的温和运动是每周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或每周四次,每次至少20分钟的有氧运动,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计算年龄与有效运动心跳的关系。

(220—年龄)×0.65×80%=有效运动心跳。

假如你是33岁,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220—33)×0.65×80%=97。这就是说,你必须每周三天,每天30分钟,而这30分钟的运动心跳至少要达到每分钟97下以上才有效。

5.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致癌的因素,除环境物质因素之外,患者的性格、心理情绪与严重的精神压力与癌症的生长,具有密切关系。都市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因素影响免疫机能,也是重要诱发因素。

小贴士

医学家认为,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活化剂”的作用。当人长期处于愤怒、悲哀、绝望等负性情绪状态下,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功能下降,这就是许多人感受“祸不单行”的原因之一。

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

(1)如果你经常自以为自己无能,悲观失望,那你就需要建立“自信心”,赶走消极悲观和失望。

(2)如果你不幸遭遇挫折失败,经常忧郁焦虑、抑郁不宁、恐惧不安,那你就应以一种有价值又适合自己性向的工作来应付挑战,使抑郁不宁与恐惧不安的情绪发泄与消灭。

(3)如果你属于生活紧张,惟恐丧失名位权力、招致经济损失,忧虑失败性格的人,那就应认清财富、名位、权势,皆身外之物,转眼成空,拿得起放得下;对于无能为力的事,要量力而行,知足知止;打破心中太“贪”的阴影。

(4)如果你因不幸遭遇亲人逝世、婚姻破裂、事业失败或天灾人祸等重大灾害,要打开自我封闭的枷锁,将淤积于内心的种种悲哀、失落、牵挂、忧虑等不良的情绪,宣泄清净,或是自我疏导,将不良情绪转移为积极行动,专心于自己喜爱的活动,则可获得心灵平静。

专家表示,只要加强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可得到控制。所以我们对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的建议要严格做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对癌症要早发现、早治疗。

检查以上不良习惯在自身是否存在,写出自身的不良习惯清单,并汇总其他疾病的不良习惯清单,汇总写出纠正计划和自我监督、检查计划。

从生活方式入手预防心脏病的提前

调查证实,全国范围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发病率在30岁到40岁之间开始升高,比以往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左右。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病人则发病于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和饱餐后。心血管疾病大都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造成的。多发于清晨和季节交替时节。以冠心病为例,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饮酒、家族史、心理障碍等几个方面,所以及早发现很重要。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相比,青年白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心脑血管疾病对年轻人的危害要比老年人大得多。研究表明,25~34岁患者的病死率高达74.9%。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已建立了心脏的侧支循环,使心脏具有了一定的代偿能力,保证部分供血。而年轻患者则没有建立侧支循环,心脏没有代偿功能,一旦发生血管痉挛,极易导致缺血性梗死。心脏仿佛水泵,驱使血液流向全身。无论“营养”还是“垃圾”都经由血管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现代人由于营养过剩、精神紧张、长期过度用脑等不良生活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加速了血管的老化和胆固醇等血管沉淀物的堆积,导致血脂过高、血管硬化、弹性降低。而且年轻人竞争激烈,精神经常高度紧张,更为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增添了危险。

心脏病的自我判断

突发性的心脏病非常危险,为了提高防治意识,就有必要学会自我检测和判断。

1.心跳次数:正常成年人心跳应在60~100次/分之间,超过100次/分,称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称心动过缓。产生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原因是发热、运动后、情绪激动、贫血等心外原因引起,如心动过速与上述几种原因无关,应考虑心脏本身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肌炎、甲亢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多见于老年人,如果心跳次数突然减慢,必定与心脏有关,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2.心跳节律:心脏的跳动节律必须保持稳定间隔。心跳突然提早出现称早搏,多数人会有心从喉咙口跳出来的感觉或者明显心悸。心跳节律突然减慢称逸搏或心脏停搏,大多数人会感到头晕,严重者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昏厥。

3.观察心前区搏动:正常人心跳在心前区是看不到的,当心脏有病时,由于心脏位置发生了变化,心尖搏动可在心前区明显看到,这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人到中年,长期劳累或情绪极度激动后出现心前区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现象,这往往是心绞痛的一种反映,应立即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4.突然头晕眼前发黑:一般性头晕、眼前发黑,同时心跳极度缓慢,原因是心脏有传导阻滞或停搏现象,此类情况十分严重,必须马上去医院医治。

5.定期体检:每年至少体检一次,若查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诱发冠心病的疾病就要积极治疗。

从生活方式预防心脏病

由心脏病引发的猝死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难以及时救治,所以中青年白领应主动积极地了解有关心脏病的常识,积极从生活方式入手,预防和治疗心脏病。具体地说,应注意从以下方面预防心脏病:

1.注意休息和减压。

中青年必须学会休息和减压,生活要讲究弹性,学会一张一弛。

2.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

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不要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患得患失,尽可能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增强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

3.禁戒烟酒。

要彻底戒烟禁酒。研究证实,在心脏病死亡者中有21%是由吸烟造成的。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67%;每日吸25支烟以上者,则死亡危险性要高出3倍。但是戒烟以后,这种危险性可逐渐降低,3~5年后降至不吸烟的水平。虽然少量饮酒有减少冠心病突发的作用,然而人们常禁不住美酒的诱惑,或者情绪失控,酗酒狂饮,危险性极大,所以人们饮酒应当适可而止,有冠心病者更应克制自己。

4.注意减肥保持理想体重。

如果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倍。因此,超重过多特别是肥胖者,颇有减肥的必要。不过,减肥的最好方法不是饥饿节食,而是坚持运动。经常有规律地运动,会保护人的血管内皮,避免因年龄不断增长而导致的血管老化,并能使老年人的血管功能与年轻人的一样好。走路、骑自行车、打拳等属于日常锻炼项目,做家务也算运动锻炼。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有过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在开始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之前,都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5.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不仅可因突然发生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早期就应开始治疗,具体方法是:放松精神,规律生活,保证睡眠;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缓和的降压药物。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千万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出现反跳而发生危险。

6.降低高血脂。

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是发生和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原因,故不宜吃富含高胆固醇食物和易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糖食物,更不宜大量饮酒。

7.防止便秘。

便秘者排便时增加腹压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故平时应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8.随身携带药物以备自救。

有冠心病的人,要随身携带装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的保健盒,在疾病发作之初可立即服用,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此外,冠心病人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片50mg,对预防猝死也有良效。

如果学会了从生活方式上防治心脏病,就比单纯依赖医疗要安全得多,也就找到了从根本上解决心脏病的途径。

从生活方式入手预防中青年脑中风

中风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30~40岁的男人中也有不少人发生中风。专家提醒,脑血管病重在预防,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因为中风发病与人们日常生活不良习惯有密切关系:

1.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生活不规律均是中风病常见诱发因素,特别是工作期间压力过大,节假日期间,又走亲访友、出外游玩、娱乐过度,加之此时易遗忘服用药物,使中风发病陡然升高。

2.吸烟量和吸烟持续时间与发病率成正比。吸烟在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中占第1位,其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中风。

3.饮酒和高盐、高脂饮食也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因素。

测一测,您有没有中风的危险:

1. 不良习惯:

喝酒喜欢狂饮(6分)

一天喝酒两次或两次以上(或一周15次)(5分)

一周喝酒8~14次(4分)

一天喝酒不多于1次(3分)

一天抽1包以上的香烟(2分)

每天都要抽烟,但数量少于1包(1分)

2. 运动:

每周户外运动3次或更少(3分)

时断时续(2分)

每天都很有规律(1分)

3.饮食:

30%的热量来自脂肪;10%的热量来自胆固醇(5分)

有限的食盐(4分)

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次数合计少于5次(3分)

每天25克的植物纤维(两大碗谷类食物)(2分)

每天400毫克的叶酸(在豆类食物或桔子汁中)(1分)

4.病史:

心房纤颤(7分)

冠心病(6分)

颈动脉血流受阻(5分)

糖尿病(4分)

总胆固醇大于或等于240mg/dl(3分)

抑郁(假如你的年龄在50岁以上)(2分)

中风家族史(1分)

5.血压:

一直高于140/90mmHg,但是你又忽视医师用药和运动的建议(4分)

高于140/90mmHg,但是你的生活有规律或坚持服药(3分)

在120/80mmHg附近,或稍低(2分)

非常正常,但你不太注意血压的变化(1分)

6.肚子:

很大(3分)

中等(2分)

平(1分)

分数评价及生活方式方面的防治建议:

一、如果总分18分或以上,这说明有高危险性,应该马上去医院去看医生,进行身体检查,接受治疗。

二、如果总分7分到17分,这说明有中度危险性,应该做一些生活方式方面的调整:

建议检查一下您超过3分(包括3分)的选项内容,停止这些不良习惯。假如您降低了以上诱因的话,您的大脑会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三、如果总分低于或等于6分,说明有低危险性,要注意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生活方式上的建议,分数越高,危险性越大,尤其要注意:

1.注意休息,充足的睡眠。

2.注意心理的调适,不要情绪大起大落,过于激动。

3.有规律地锻炼身体,经常散散步,进行一些其他舒缓性运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适度而止。

4.减少饮食中的脂肪,特别注意不要吃油炸食品,热油煎炒的食品。

5.注意节食,不要吃得太饱,少吃高脂、高蛋白、碳水化合物等酸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6.假如您吸烟的话,请戒烟。

7.把您的饮酒量降到合适水平。

8.注意减肥,保持理想的体重。一旦您的体重超过了理想体重的20%时,中风的危险性会增加10%。

9.假如血压超过140/90mmHg,您可能需要降压治疗了,因为你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正常血压人群的6倍以上。

改变引发中年糖尿病的不良习惯

研究显示,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压力过大,不喜运动,爱看电视、睡眠不好等。所以要预防中年糖尿病就要注意:

1.学会放松。

丧偶、经济困难或其他改变生活的变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发现,遭遇过重大打击的人,比受打击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2.少看电视,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