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阳光心态
11591000000004

第4章 找回真实的自我

(第一节 去除依赖,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缺乏对自我的认知,缺乏对人生的定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依靠自己坚强地活着,因此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活出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滋有味。正如法国作家辛涅科尔所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

——罗·科林伍德

席欣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教授。她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已婚。

席欣自小较受父亲宠爱,在家什么小事都由父亲替她做主,自己较少独立做事。上小学时,因怕路上会有危险,她由父亲陪伴上学。周末想出去玩,也常由父亲陪伴。由于这种长久的习惯,就是上了大学以后,席欣在学校也很少与同学交往,更不用说与男同学交往了。

虽然父母都在大学教书,但性格上父亲较母亲更精明能干,做事有主见,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因此父亲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席欣从小就很敬佩父亲,事事都依赖父亲,并以此为乐。渐渐地,女儿跟母亲就缺乏亲近,也很少与母亲谈心。

由于席欣年纪已不小,经朋友好意介绍,席欣开始与一男人相识并交往。该男人与席欣同岁,已获有硕士学位,是高材生。照一般情况来说,算是很好的对象。但席欣觉得该男人社会经验太少了,显得不够老练和成熟。尤其与自己的父亲相比,更显得社会能力差,不够理想。

可是席欣内心又很矛盾。因这是她第一次交男友,当男友邀她出去,想跟她亲近时,她就觉得心慌,不知如何去应付。她一方面想,这个男友不够理想,一方面又想到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太挑剔。最糟糕的还是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这个男友,但又担心将来失去能干的父亲后,凡事需自己处理,她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总之,这一连串的心理烦恼,让席欣脑子里觉得乱,也恐慌、紧张,不知所措,唯恐自己会发疯起来。

很明显,席欣是由于自小依赖且爱慕父亲,养成缺乏独立自主的性格。一旦遇到与父亲疏远的情况,就产生心理恐慌的反应。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具有依赖心理的人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他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终结时产生被遗弃的感觉,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他们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习惯依赖别人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也要依赖别人。他们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们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他们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会使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爱好。

阳光氧吧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种依赖心理,任其发展下去,今后就很难立足于社会。又由于这种人难以忍受挫折和失败,往往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最终被社会淘汰。要调适依赖心理,心理专家给出了如下几招:

1.有计划地纠正依赖心理

首先必须破除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具体做法是: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的,哪些是自己决定去做的。你可以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分为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三等,每周一小结。另外,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应坚持自己做主。

2.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

这使我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自己该干的事要自己去干,不要什么事都推给爸爸妈妈,做个“小皇帝”。在学校,除了学习外,还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去帮助他人。

3.多向他人学习

多与独立性较强的人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良好的榜样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习惯。

依照上述方法,有效地改善自己,当你放弃依赖别人的念头,决心自强自立时,你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第二节 感情用事,给行为加点理性

⊙虚伪喜欢躲藏在最高尚的思考之中。它一直企图脱离思考,因为思考能使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高尚的美名。

——埃德蒙·伯克

小秋24岁,是独生女,从小就被父母宠着,所以直到成年,她仍然像孩子一样固执任性,动不动就使小性子,哭闹无常,非得母亲又哄又劝才肯罢休。

小秋喜欢各种热闹场合,常常在客人面前卖弄各种小聪明,以博取他人的夸奖,别人越夸奖她就越来劲。她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每次与别人聊天都急切地谈自己的苦恼,诉说她多次恋爱不成,心情不快。而她最近一次失恋,是因为一次看电影时小伙子迟到了10分钟,她便一甩长发,飘然而去了。

小秋说话时似乎是在念剧本里的台词,且常常添油加醋,不时还要偷看旁人的反应,如果有人面露同情之色,她就越发起劲。旁人也逐渐发现,她的叙述只在于引起别人对她的注意和重视,自己却并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一个周末,小秋和朋友在一块相聚,她依然是浓妆艳抹,继续用夸张的语言叙述她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恋史,还挤出几滴眼泪。突然她希望一位朋友请她吃饭,但朋友因事而委婉拒绝她,她即愤然离席,说朋友不珍视友谊。她的朋友都认为她太过分了。

小秋表现出了一种典型的表演型人格,她的每句话、每个行动似乎都是为了说给别人听的、做给别人看的。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从这些术语的字面含义即可看出,此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为:过分情绪化、以夸张言行吸引别人注意力、人格不成熟等。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会以戏弄他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谄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面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而且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他,只有别人投其所好的时候,表现出欣喜若狂的神情,否则会不遗余力地攻击他人。

所以,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在与他人交往时,由于缺乏自我真实的显现,会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阳光氧吧

人生毕竟不是一场演出,不能仅用戴着面具的表演来搪塞他人。人与人交往,应该以真面目示人,否则只能伤人又伤己。因此,表演型障碍者应注意自我调适,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逐渐认识自己的缺点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心理防御机制发育不成熟,削弱了疏导焦虑、控制冲动的能力。这类人可以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后来形成的影响,对矛盾冲突情景进行剖析,重新认识和探索自我。随着对己、对人和对环境产生理性的认识和领悟,个性趋于成熟和发展,逐渐以成熟及具有建设性的态度取代幼稚原始的反应方式。

2.保持正常而稳定的情绪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持有强烈要求备受关注的、自我中心的态度,因而不能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致使他们在生活中常有不合理的情绪爆发以及混乱的行为表现。因此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分析、认清自己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抚平自己的情绪。

3.家人时刻关注患者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常有威胁自伤以及自杀的行为表现,这与其在亲属或伴侣间关系混乱、自我中心的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的依赖等脆弱和易变的特质有关。威胁自伤或自杀行为本为受到挫折后的举动,但其中也不乏因分寸掌握不当终致死亡者,重要的是患者亲属应尽早识别这种状况,以便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有人总是为未来担心,忧心忡忡。不要庸人自扰,如果你担心的事情不能被你左右,就随他去吧。你只能考虑力所能及的事情,力不能及则由他去。

(第三节 避免冲突,平和地面对世界

⊙上天赋予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

——松下幸之助

孙刚今年18岁,他的外祖母和母亲曾有精神失常的家族病史。孙刚的父母性格暴躁,常打骂孩子,有时又过分袒护和溺爱。母亲在怀孕期间因家务纠纷两次服毒自杀,经抢救脱险;大哥和二哥一贯好斗殴,大哥19岁时精神失常,21岁服毒自杀。

孙刚出生后发育良好,好动,学习成绩中上,但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停地做小动作,或睡觉,初中第二学期几门功课全部不及格。不参加考试,不服从老师管教,在课堂上与老师打架,一个月后不再上学,经校方同意孙刚辍学。

孙刚平时性格暴躁,爱打架,喜欢结交调皮学生。后被招为集体工,工作责任心差,多次因违法行为受到拘留或劳教,后从劳教所逃脱。经常无故殴打他人,持刀械斗,后因流氓罪被捕,又利用种种手段殴打同室犯人,抢夺他人饭菜,任意侮辱他人人格,用缝衣针扎别人屁股等事端。

孙刚的行为涵盖了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

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者情绪高度不稳定,对事物往往容易作出爆发性反应,极易产生兴奋的冲动,行为爆发时不可遏制。心境反复无常,办事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和争吵,稍有不合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具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教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不能维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经常变换职业,多酗酒。

他们生活无目的,无计划,对可能出现的事也缺乏预见性,或做事缺乏坚持性,如不给予奖励,便很难完成一项较费时的工作。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与人关系时而极好,时而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友人。

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阳光氧吧

攻击型人格障碍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调适方法如下:

1.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

让青春期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从而健康成长。

2.与长辈或可信赖的人交流

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加强内在修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心,互相尊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转移目标,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标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3)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学习好的行为,从积极的方面引导自己。

(第四节 远离偏执,放下就是幸福

⊙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圣严法师

现年35岁的郑先生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分别将姐夫、哥哥杀害。不仅如此,他还几乎把沾亲带故的男士列入“黑名单”,伺机实施行凶。

郑先生原是江苏南京某企业的高级技工,2001年赴哈尔滨工作,妻子和女儿则留在南京。去哈尔滨后,他每月都回家和妻女团聚,平凡的家庭生活温馨甜美。然而,这种温馨甜美的生活被一件小事破坏了。

2003年春节前夕,同学刘某到郑先生家与郑先生相聚,当晚留宿。第二天早晨,郑先生下楼买早点,回家时发现妻子的鼻子上有一道划痕,就认定是刘某调戏所致。刘某怎么解释也无法打消他的疑心,情急之下请来其他男同学帮忙解释。这样做不但没有消除误会,反而使郑先生怀疑那些男同学都与他妻子有染。为了弄清事实真相,郑先生辞去哈尔滨的工作回到南京。回家后,他动辄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逃回老家。

见事情变成这个样子,父母、哥哥、姐姐、同学、朋友出于好心,纷纷劝导郑先生。不料,郑先生已深陷“妻子被夺”、“被谋财害命”的思维怪圈中无法自拔,谁劝他谁就成为被怀疑对象。四个哥哥、姐夫以及几个关系不错的男同学,全都被他认为是心怀鬼胎,与他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姐姐、嫂嫂等女性亲友,则被他认为是谋他财、害他命。

姐夫刘建斌曾经劝说郑先生不要胡乱猜疑,否则这个家就要散了。就因为自己好意的规劝,他被郑先生认定是夺他人之妻的坏蛋,招来了杀身之祸。6月18日晚,郑先生连捅刘建斌数刀,导致刘建斌当场毙命。

随后,郑先生将众亲友列入黑名单,决定碰见一个报复一个。31日晚上,他到四哥家门口,挥刀将四哥杀死。

郑先生的病态和疯狂,使他的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心惊胆战。最终,郑先生被抓获归案,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郑先生属于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已表现出偏执妄想的症状。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的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

好走极端,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这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的一大特色。

偏执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会有一种被崇拜心理,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高明。过于偏执就无法与人沟通,使自己孤立无援、举目无亲,最终导致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信心。

阳光氧吧

要想改变偏执行为,就要对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去除那种“我总是对的”的想法。

当然,思想上的调整与认识要以一种良好的心境为前提,才能有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

1.从名人传记和书籍中获得抚慰

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能使那些偏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会拘泥于教条的陈规陋习。

2.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

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全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自己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对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并增进友谊。

(3)交友要尽量找兴趣相投的人。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也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与一致,即“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用自我心理暗示来阻止不良情绪的发作

在行动上,你可以采用行为禁止法。例如,当对某一件事你忍无可忍即将要发作时,你对自己默念如下指令:“我必须克制自己的反击行为,我至少要忍10分钟。我的反击行为是过分的,在这10分钟内,让我立即分析一下有什么非理性的观念在作怪。”采用这种方法后,不久你就会发现,每次你以为怒不可遏的事,只要忍上几分钟,用理性观念加以分析,怒气便随之消减。

(第五节 摒弃虚伪,获得心灵的平静

⊙一切假象后面,只是一个空虚的、惶惑不安的灵魂,他终日里提心吊胆,唯恐别人识破了他的真相。

——朱利叶斯·法斯特

李坤和刘可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由于父亲在后面“活动”了一下,刘可混了个一官半职。这样,刘可便成了李坤的上司。刘可总爱在人前人后以李坤的“老朋友”自居。但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才能上,李坤都比刘可稍胜一筹,刘可不知是心虚,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还是怕李坤厚积薄发,超越自己,于是时常在员工面前夸李坤有能力。

工作中,李坤经常获得各式各样的先进奖状,刘可总是当面恭喜并夸奖他,背后,刘可对其他员工说李坤拍马屁的工夫肯定是家传的,否则怎么会弄得领导们那样服服帖帖,双手将奖状奉送给他!

就这样,刘可一面以李坤的“老朋友”自居,一面不断地暗中诽谤、中伤李坤。

由于刘可时常强调自己与李坤是老朋友,加上他是李坤的顶头上司,旁人便以为刘可对李坤的揶揄及诽谤只不过是同事善意的捉弄,因此刘可奚落李坤愈来愈起劲。

李坤被刘可的老友身份弄糊涂了。他一直容忍刘可对他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是伤害还是玩笑,如果是伤害,他们是老朋友,而且平时也挺和气,再说是上下级,犯不着这样啊;如果是玩笑,也不至于这么频繁地开玩笑啊。

刘可这种两面派的形象其实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与诚实相对。具有虚伪品质的人为人处世往往虚情假意,言行不一,弄虚作假,看风使舵,文过饰非,搞两面派。

虚伪是一种普遍,但是很恶劣的品质。你可以暂时蒙骗一部分人,但是,你不能永久地蒙骗所有的人。

阳光氧吧

我们要克服对虚伪的恐惧,不是要机械地选择“放下”,而是要认识虚伪,了解虚伪,说到底还是要倾听自己的内心。人若不懂得解构自己的虚伪,就只能生活在虚伪里,直到丧失品性。以下方法供你参考:

1.完善自我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虚伪

虚伪从本义上来讲其实是一个中性词,若是善意的虚假,不伤害他人,或者不损其利益,同时又起到自我管理的积极作用,那么这种适度的虚伪并非是人性的泯灭。只是,我们切不可被无尽的虚伪魔障了自己善良的内心。

2.自我表露,释放你的内心

回忆一下,有没有听过某个人对你大段大段或愤世嫉俗或哀婉叹息或唧唧歪歪或情意绵绵的倾诉?你有没有对某个人进行过大段大段或愤世嫉俗或哀婉叹息或唧唧歪歪或情意绵绵的倾诉?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当你说出自己的心事后,你是否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你总是缄默,对谁都不表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压抑感?每个人多少都需要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以缓解压抑的情绪,就是自我表露。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

(第六节 克服恐惧,只需要你的自信

⊙找到朋友的唯一办法是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爱默生

李钢,某工厂技术工人。他从小就十分害羞,怕见生人,用其母亲的话说是:“投错了胎,上辈子一定是个女孩。”他上学也不太主动跟同学交往。

父母根据他的性格,让他干了技工这一行,不需要跟人打交道。随着上班以后摆弄机器的时间增多,李钢越来越少跟人交往了。他有时间就躲在机房里,回家也躲在自己房间里看书、听音乐。

到了该谈朋友的年龄,父母开始着急,因为他从不主动跟女孩子交往。父母四处找人给他介绍对象。结果,他一见女孩子更是满脸通红,人家问什么他就答什么,结果别人嫌他太木。他自己也觉得很失败,不应该这样。

可越紧张越严重,到后来,女孩子问他话时,他结结巴巴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一来他的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害怕在公共场合被人注意,尤其怕当众讲话,甚至当众写字以及在食堂用餐时,都会心理紧张、心慌气短,产生一种明知过分却又无法控制的恐惧感。

他不敢与别人对视,与人谈话时总避开别人的目光,似乎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见人就脸红,一脸红就更害怕别人笑话他没出息,紧张得脸更红了。他不仅自己周身不自然,也让别人不自在,他总想克制自己这些情绪表现,可是每次都不奏效,他生怕自己这样下去会变成精神病,于是就逃避这些令人紧张的场合。

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像李钢这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社交恐惧症,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

社交恐惧症是后天产生的,因为社交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社交恐怖实际上是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常处于一种孤立状态而逐渐产生的。

社交恐惧症有以下几种症状:

1.赤面恐怖

一般人在众人面前时,经常会由于害羞或不好意思而脸红,但赤面恐怖患者却对此过度焦虑,感到在人前脸红是十分羞耻的事,最后则非常畏惧站到众人面前。患者一直努力掩饰自己的赤面,尽量不被人觉察,并因此十分苦恼。

2.视线恐怖

患者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哪儿才好。患者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谈话时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往往失去常态。

3.表情恐怖

患者总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被人看不起,对此恐慌不安。表情恐怖多与眼神有关。患者认为自己的眼神令其他人生畏,或认为自己的眼神毫无光彩等。

4.异性恐怖

主要症状与前几种情况大致相同,只是患者在与异性或者自己的领导上级接触时,症状尤其严重,感到极大的压迫感,不知所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与自己熟识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则不存在多大问题。

5.口吃恐怖

口吃恐怖可归类为社交恐怖的一种。患者本人独自朗读时,没有什么异常,但站在别人面前时,谈话就难以进行,或出现发音障碍,或才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有些患者对此忧心忡忡,因不能顺利地与人交谈而感到自己是个残缺的人,并因此非常苦恼。

阳光氧吧

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缩小交际圈,使生活失去很多乐趣,因此必须克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

在社交场合,不必过度关注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要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分关注,正确的做法是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2.自我暗示

当心里过于紧张或焦虑时,不妨问一问: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最终我又能失去些什么?最糟糕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大不了是再回到起点,有什么了不起!想通了这些,一切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了。

3.系统脱敏法

与人交往时,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

(1)先下决心看对方的衣服。

(2)看对方的脸和眼睛。

(3)向对方笑一笑。

(4)有朋友在身边时,试着主动和对方聊天。

(5)鼓起勇气单独与人交往。

这种避免直接碰撞敏感中心的方法使一个原本看来很困难的社交行为变得容易起来,这种方法对轻度社交恐惧症一般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当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时,就有必要适量应用药物治疗,这对消除心理紧张和缓解生理不适均有一定效果。这种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对药物的成瘾性、依赖性等不良后果。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你要学会体验它。与其让物质成为你的负担,不如改变态度,享受快乐,增加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取决于每天的心境。

(第七节 面子少一些,里子多一些

⊙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

——卢梭

凌子的父亲要过生日了,收入不错的凌子,早就打算好回去为她的父亲祝寿,但是凌子却为回家发愁了。因为父母常常在乡亲们面前夸耀自己的女儿多么多么能干,乡亲们认为她应该早就发了财。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立足谈何容易。为了回家时让爸妈脸上有光,让自己有面子,她拿出辛辛苦苦攒的钱买了车;不但要给父亲买礼物,亲戚朋友也要照顾到,而且自己穿着也不能掉面子……多年的积蓄几乎被掏空。

心理学家认为,凌子这样爱面子,其实是自卑的表现。习惯与别人比较,拼命地为面子而活,是造成现代人难以快乐的重要原因。

爱面子的人是自尊心强的人,然而,如果过分爱面子,甚至为面子所累,总是以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这种不良的心态,只会让自己生活得不如意,身心俱疲。

阳光氧吧

要想不为面子所累,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坚持自己想要的。也许很多人想要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但是为了迎合外界的标准,却不得不委屈自己去撑面子,结果受累的只是自己。其实,对于我们来讲,自己的生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坚持走自己的路,你会轻松很多。

1.换个角度想想

难道你没有符合别人的标准就那么严重吗?想想看,假设自己觉得一个朋友很富有,可有一天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你的这一发现给朋友带来什么损伤了吗?没有!既然如此,又何苦害怕别人对你投来失望的目光呢?

2.千万不要只用物质财富来修饰面子

要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其他财富。其实,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良好的心态、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有利于别人的善举,都是可以赢得别人羡慕和赏识的。执著于别人的标准,只会在生活中迷失自己。

(第八节 平衡情绪,走出物欲的迷宫

⊙我喜欢把钱放在我能看见的地方,比如我的衣橱里。

——《欲望都市》

小冬说当她和丈夫发生矛盾后,多数是花钱消气。和朋友说,又觉得大家都有压力,不愿把自己的不快带给朋友;和父母说,又不愿让他们担心;和丈夫讲,急性子的她和慢性子的他是越讲越生气,一时半会儿根本讲不通,还会徒增更多的气。如果用家里的东西来发泄,有些是爱情纪念品舍不得,而且最后的“战场”还得自己来打扫。

说来说去,也只有让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外界才能两全其美。于是,她生气时就会出去逛,平时想吃的甜点放心地吃;平时想买的衣服放开地买;平时舍不得去玩的地方尽情地玩总而言之,只要能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做什么都行!等到钱花得差不多了,自己的情绪也慢慢平息了。但事后,再看那些买来的东西,有时也会心疼,当时怎么就下得了狠心呢?

小冬这是典型的购物狂行为。

购物狂是心理疾病之一,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心理缺少安全感,需要以不停买东西的方式来安慰自己。

疯狂购物症患者每次买完东西后都会感到非常后悔,物品一旦到手就失去了吸引他们的魅力。长此以往,购物狂患者就会掉入自卑的恶性循环中去,他们除了通过购物来发泄某种压抑的情绪之外,无法再用别的外在的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有疯狂购物症的人在生活中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容易紧张和焦虑,每次看到自己买了很多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后,心情就会更加郁闷。

阳光氧吧

为了平衡情绪或缓解压力去疯狂购物,或许能在买东西的过程当中感到快乐,但这并不是宣泄无奈的最佳方式。专家建议:人们可以用改变购物模式的方法矫正购物狂热行为。

1.消费改用现金支付

或只在银行卡里留少量的钱。这样就会有钱被掏出去的感觉。

2.购物前先列清单

限定只能买清单上列出的物品,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购物欲望,就把购买目标放在价格较低的小东西上。

3.采用“改日再来”的延缓方针

在中意某商品时,先不急于掏钱,而是暗示自己“改天再来吧”。下次来时由于心情变化,购物欲可能下降。

4.努力和店主杀价

独自一人上街,常常经不住店主的劝说而掏腰包。缓解的有效方法是:对可买可不买的商品狠狠地杀价,这势必造成碰壁或讨价还价的局面,但是砍价可使人不再孤独。

5.转移目标

心里空虚、压抑、无聊,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去做些较激烈的体育运动,而不是去逛街购物。

(第九节 相信他人,把握人生的坐标

⊙你信任他人,他人才对你忠实;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

——爱默生

董奇是某重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高三的时候,他遭遇的一件事情一直让他耿耿于怀,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董奇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从小父母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学有所成。他自己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他升入了重点高中,母亲就希望他能考入名牌大学,读硕士、博士,出国留学……他自己对此也很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母亲的这些愿望。但是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和他一起同行的三个很要好的同学被几个流氓围住了,一顿拳打脚踢后,他们被打倒在地。他看到这种情况,便去帮助同学对付那几个流氓,结果遭到了几个流氓的围攻,而那三个同学便在一旁袖手旁观。他的头部左侧被一根木棒重重击打了一下,接着,他便晕过去了。经过住院治疗和休养,他又回到了班级,但是头痛的毛病就一直如影随形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并考上了重点大学。

可是他仍然对那三个同学的行为耿耿于怀,认为他们太不仗义了,自己救他们太不值得了,并想着以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儿,他一定不管了。因为他觉得这个社会就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董奇的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定式错位。

定式又叫作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

定式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式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例如,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生活的经验定式,较好地进行常规的工作与学习。但是有些人却在社会中表现出另外一种心向,即对已经很熟悉的情况或人反而变得很不熟悉了,这种情况叫做“定式错位”。

那么,定式错位都有哪些特点呢?

1.心向取向的转变

对同一事物以新奇的心向取代了原有的心向。例如,过去以写简化字为荣,现在则以写繁体字为时尚。

2.错误的逻辑推理

大多时候,我们不太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而陌生人也不太乐意接受我们的帮助。例如,在火车站,有两个青年志愿者去帮一位大爷扛行李,这位大爷却认为他们是骗子,不愿让他们做好事。他认为不会有无缘无故做好事的人,这其中一定有诈。

3.已形成一种成见

定式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方式,来源于现实生活经验,通过耳闻目睹,对社会现实形成一种成见。

阳光氧吧

定式错位的自我调适,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以获得对社会积极的评价

观念的确定要加强学习,从圣人先哲的著作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从社会楷模的言行中去学习做人的道理。同时要善于思考,思考能帮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使你能站在较高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与社会。

2.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要“一日三省吾身”,有“慎独”的人格,绝不跟着感觉走,有社会责任感,努力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

3.采取系统脱敏法去纠正

即从最小的倒错纠正做起。例如,有不相信他人的错误定式,可以考虑从以下顺序来纠正:相信自己——相信家人——相信朋友——相信同事——相信上级——相信路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纠正。

(第十节 随遇而安,但绝不随波逐流

⊙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佚名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里只能听到两个电台广播:第一个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个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

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场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电台呼吁镇民立即疏散他处。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的消息,好让小镇上的人保全身家性命。

镇长却对大家说这个小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捏造的,为的是提高收听率。大家都信任镇长,相信不会有龙卷风,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肯插播这一条生死存亡的消息。

一夜过后,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者没有人知道这片荒芜之地曾经是一个小镇。

镇民们表现出的盲目听从镇长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从众心理或盲从行为。它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不自觉地在知觉、判断、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盲目服从的行为。其实质是个体由于主体意识失落而对事物(现象)缺乏独立的分析、判断而盲目地接受多数人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是糊里糊涂、随波逐流。

从众心理与服从心理不同,前者带有盲目性、非理性,不具备服从、执行的性质,其行为效果比权威性的命令更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不自觉性;后者属于硬性规定,带有依从性和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因此,当从众心理与群体的意志、利益一致时,就能够促成群体行为的顺利实现,加强群体的权威性,同时也免除了个体举棋不定的苦恼。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带有盲目性和非理性,也常常因对事物选择的失误而造成个体的心理疾病。

阳光氧吧

克服从众心理应该从自我出发,保持自信以及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只要理智地对待和分析问题,你就会远离从众心理带来的陷阱。

1.发挥自己的智慧,进行独立思考

绝不可听见风就是雨。如果你认为群体的行动是对的,就应该积极地参与;反之,绝不能因为怕伤和气,怕被人指责为“不合群”而随大流,一旦你参与的行为出了问题,你就应该承担责任,那时就悔之晚矣!

2.注意多收集一些亲友的意见

应该注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防止陷入盲从的误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对一些自己把握不准的事情,要多听听亲人或朋友的意见,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启示、开阔一下思路。这将有助于加强你的主体意识,使你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案。

3.到大自然中去调节一下情绪

当你面对选择,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什么也别做。这时不妨到大自然中去散散心,看看山涧溪水,看看如黛远山,采些奇花异草,在冷静的思考中,增强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冷却,你再回头看看你曾经面对的事情,就不难做出判断。

(第十一节 顺其自然,让心灵回归真实

⊙快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于幻灭。

——李大钊

摄影爱好者高天最近老想到自己的鼻子,明知这样没有意义却禁不住去想,为此他深为苦恼。

自去年发现左侧鼻间隔有息肉影响呼吸后,他曾就诊过多家知名医院,用过不少抗精神病药,却不见什么效果。专科医生检查了其间隔状况,安慰他说很多人情况与其类似,并不影响生活,可以不需要动手术。此前曾有医生让他做手术,他因害怕全麻而拒绝了。但对于鼻间隔的关注与担心,此后就不曾真正停止下来。有一段时间,高天因车祸造成右手腕处严重骨折,不得不接受钢筋固骨处理,对于鼻子的关注因此有所转移,苦恼减轻。但他关注与担心的对象从鼻子转向了手腕。手腕恢复后,高天又陷入了为鼻子担忧的苦恼中。

开始时有头昏、乏力等现象,精力无法集中,做事兴趣减退,吃饭没胃口。现在是晚上失眠,睡觉质量不高,还会做噩梦(一个人会有可怕的幻觉,特别是睡觉之前),有时一整晚都在做梦,睡觉时紧张,没办法放松。由于晚上没睡好,白天乏力,没精神,人也变得消瘦,精神压力自然很大。

高天其实是受到了强迫症的困扰。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病人反复出现的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主观上却又无法摆脱的观念。其表现多种多样,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锁是否锁好;常怀疑被污染,反复洗手;反复回忆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担心由于自己的不慎使亲人遭受飞来横祸;对已做完的事,缺乏应有的满足感。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据调查,有此类型人格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

阳光氧吧

“强迫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让它再也“强迫”不了你。如果你有此决心,请试试以下3种自我心理疗法。

1.不去理会,让一切顺其自然

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如好像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就会慢慢消除。

2.寻找童年的记忆,探究病因

根据精神分析学说,让患者意识到造成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有助于症状的消除,所以你可以依靠自己或亲人来探究童年的创伤性事件。

3.系统脱敏法

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

(第十二节 追求完美,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刘颖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她的第一次恋爱还是在学校读书时,男友陈浩高大英俊、活力四射,对刘颖十分呵护、体贴,但她容不得对方有一点点过失。有一次约好看电影,因为陈浩迟到了5分钟,她就认为是他不重视她,而不肯原谅他,最终选择了和对方分手。

第二次恋爱,男友海波是一个公务员,特别爱好文学。刘颖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和儒雅的外表,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最初的时光浪漫而又纯美,但是当海波提出要结婚时,刘颖却有些犹豫,因为她希望自己的伴侣不仅要才华横溢,还要事业有成,物资条件充裕,但海波却是一个每月只能领2000元钱的小公务员。她无法想象婚后生活的清贫程度,于是不断鼓励海波辞职经商。

在她的软硬兼施下,海波无奈地辞职,加入了南下的淘金大军当中,但他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经商。一年下来,不但没有挣到钱,还贴进去了十几万。就这样,彼此的矛盾在相互指责和抱怨中越来越深,最后只好无奈地分手。

刘颖想要找一个“完人”来做自己的伴侣,这就是完美主义心理。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因为他很少看到优点,总是关注缺点,总是不知足,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因此不快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难道有缺点和不足就注定要悲哀,要默默无闻,无法成就大事吗?其实,只要你把“缺陷、不足”这块堵在心口上的石头放下来,别过分地去关注它,它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假如你能善于利用缺陷、不足,那么,你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阳光氧吧

追求完美,只能使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要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摆脱出来,专家的建议是:

1.客观地估计自己的潜能

既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也没必要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果你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会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的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兴趣。

2.正确对待失败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不经历失败,我们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到达成功的巅峰。

3.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目标

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成效。实际上,当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反而会取得最佳的成绩。

对过去要宽容,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不宽容等于给了别人继续伤害你的机会。发现生活美好的方面,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