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千年奥运传奇
11585700000026

第26章 、情系五环(3)

北京申奥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申奥的成功再一次表明,改革开放、日益繁荣的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

10.体育外交家何振梁何振梁是浙江省上虞人,1929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电机系,精通法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喜爱网球、游泳等多项体育运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时,何振梁作为中国体育 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这届奥运会。1955年何振梁从共青团中央调到国家体委,直到1962年何振梁作为优秀的外语翻译,经常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或接见外宾,从领导人那里得到了许多终生受益的教诲。1962~1963年何振梁为创办新兴力量运 动会做了许多工作,同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某些大国的霸权控制。1978年何振梁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国际司行政负责人之一,1979年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中国奥委会副秘书长。在此期间为我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做了 卓有成效的工作。在1979年国际奥委会举行的全委会和多次执委会上,何振梁代表中国奥委会在陈述我国原则立场的同时,还要回答诸多委员轮番提问。有个委员提出:“中国大陆和台湾事实上有两个政权、两个政府,已并存多年,为 什么你们两个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却要国际奥委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何振梁说:“按照国际奥委会章程,承认一个国家奥委会时,要考虑其领土范围的传统,而从中国领土范围和传统来说,中国只有一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如果说政府和政权,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世界各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早已和100多个国家按此原则建立了外交关系。联合国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提问者 已觉理缺,便说:“你不要谈政治,我们体育与政治无关。”何振梁微微一笑说:“是你提出了政治问题,我当然只能以政治语言来回答你。”又有一次,一个委员提出管辖权问题:“你们是否承认中华民国奥委会对台湾体育的管辖权 ,请以是(YES)或否(NO)来回答。”何振梁从容地回答:“’中华民国‘一语已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称,它只存在于1911年到1949年。至于台湾地区的体育组织,作为一个地方机构,对其本地的体育运动有管辖权,如同中国其他省的体 育组织一样。”提问在继续:“你们是否坚持一定要开除中华民国奥委会?”回答:“既不是开除一个会员,也不是承认一个新会员,而是谁来代表中国的问题。”“中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只是地 方当局。”何振梁对各种问题机智的回答赢得了委员们的尊重。揭露了个别人搞“两个中国”的图谋。许多委员赞成“一个中国”,但受“体育与政治无关”论的影响,不同意立即撤销对台湾体育组织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下,何振梁代表 我国提出了恢复我国合法地位,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性体育组织留在国际奥委会的方案。并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会议上形成决议,在当年11月国际奥委会全委会上被通过,体现了我国体育外交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 艺术。依照这一“奥运模式”,相继解决了我国在一些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问题。1980年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何振梁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参加了这届冬奥会。这是我国被迫中断与国际奥委会联系21年后, 第一次出现在奥运盛会上,也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

1981年后,何振梁先后任国家体委国际联络司司长,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和中国奥委会副主席。1989~1994年任中国奥委会主席,1994年后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他是第七届政协委员,第八届政协常委、科教 文卫体委员会副主席。

1981年10月2日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85年6月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89~1993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94年第二次当选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及文化委员会主席。1999年第三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行 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过各国体育组织国际总会副主席、各国奥林匹克协会立法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国际奥委会任职期间,何振梁广交朋友,成为委员中朋友最多的人。他为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文化交流和增 进各国体育界的相互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提议下,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了“中国五千年体育展”。他那坦实、谦和、务实、勤奋的工作风格,受到各国委员们的称赞。何振梁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10大体育领导人 之一。

在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期间,何振梁为了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了解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北京,为了让中国更多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第一次申奥,何振梁走访世界各地的委员们,足迹遍 及全球,空中旅程累计可达绕地球16圈。当在蒙特卡洛北京仅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时,何振梁微笑着率先向澳大利亚的高斯帕表示祝贺。他对待失利的高姿态,受到委员们的赞扬,显示了外交家的风范,也给亿万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印 象。然而,当他回到宾馆接到女儿的电话后,再也按捺不住隐藏在心中的痛而放声大哭,回京的飞机上也再次流泪。第二次申奥成功,他非常兴奋。他同台北奥委会主席吴经国相拥而泣。吴经国含着泪说:“我们中国人多年的愿望终于 实现了!”令何振梁欣慰的是,北京举办奥运会,对中国、对世界、对奥林匹克运动、都是一件大好事。

何振梁曾获亚奥理事会功勋奖章、西班牙“大十字勋章”、亚洲举重联合会的卓越贡献金奖等。几十年来,何振梁以他的学识、能力和人品,名副其实地成为国际体坛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

11.壮观雄伟的鸟巢与水立方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建的10多个场馆中,有两座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一座是国家体育场--鸟巢,一座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两座巨型建筑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新颖独特,宏伟壮观,相 互映衬,极具魅力。

国家体育场由于外观如同树枝编织成的巨大鸟窝而被简称为“鸟巢”。它是钢结构组件相互支撑的旋状网络构架,半透明膜材料覆盖着庞大的灰色矿质般的钢网,内部包裹着一座土红色的碗状看台,可容纳10万观众。看台可以通过变 化满足不同时期(包括奥运会后)不同观众的要求。出口、入口及人群流动区域划分合理。场内由环保材料和透水砖铺地,有天然草坪。屋顶用半透明可填充气垫膜镶嵌,使其达到完全防水要求,且能维护场内草坪,还装有滑动式可开 闭屋顶,当它闭合时使体育场成为一个室内赛场,如同一个带盖的容器。整个体育馆全方位开放,所有方向都同等重要,四通八达。

鸟巢的设计,是中国国家体育馆设计竞赛中被评委认定为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并推荐为重点实施的方案。设计是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等同中国建筑设计院合作完成的。总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20.4公顷,地 上高度69.21米,使用钢骨4.2万吨。它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是世界上投资最大的体育场馆(约4.5亿美元),是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建筑之一,建设中破解了多项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鸟巢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 2007年底全部完工。

关于如何体现中国特色?设计者说,鸟巢中有许多“中国元素”:外观体现中国哲学中“无序中寻找有序”和“包容”(容器)的思想;钢网纹络类似瓷器上的水花纹或隔断材料上的菱花纹;12个门和门前场地取自“12生肖”(可用 有生肖标志的门票分流入场);鸟巢建在坡地上方,灵感来自“寺庙都在阶坡上”。

距鸟巢数百米与之相映衬的国家游泳中心,2003年7月被命名为“水立方”。它是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建筑,用可充气的薄膜材料包裹,构成明亮的蓝白色“水泡”相簇拥的亮丽身姿。两层膜之间有灯光装饰,夜间看起来是水晶状的。 水立方从整体看就像一个美丽的蓝色气泡王国。

水立方是由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联合设计的。水立方也是一个高科技含量的建筑,它占地7.8公顷,由5个游泳区组成,共1.7万个观众席位。它的墙身和顶篷都是用细钢管连接而成 ,有1.2万个节点。膜结构气枕像一层皮肤一样包住了整个建筑,而气枕膜只有2.4毫米厚。跟玻璃相比,它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和空气,从而让泳池保持恒温,能节电30%.水立方被美国著名科普杂志《大众科学》评为“2006年度100项最 佳科技成果”之一。

水立方投资10.2亿人民币,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2006年7月完成混凝土和钢结构施工,8月起动膜结构气垫安装。预计2007年10月完工。

水立方与鸟巢这两座建筑,在空间上也形成鲜明的对称关系:一方一圆,一直一曲,一水体,一固体,一柔一刚。在地面以下还有通道贯通,并且与奥林匹克公园中所有主要场馆串通,使地上地下构成统一的整体。

12.“金镶玉”奖牌举世无双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运会奖牌发布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当红布盖头揭开时,三块镶嵌着玉璧、精美典雅的奖牌展现在世人面前: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是国 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的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金牌镶白玉,银牌镶青玉,铜牌镶绿玉,色泽典雅和谐。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 运会会徽。奖牌的挂钩是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来的样式。这样的奖牌,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又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又一 次“中西合璧”。包装奖牌的木制漆盒,朱地云纹丝带,以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印刷术相结合的证书,也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说:“含玉金牌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尊重,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 物。”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说:如此中国特色浓厚,艺术风格尊贵,能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奖牌,用以奖赠奥运会成绩优胜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与礼赞。

一百多年来,奥运会历届奖牌都是用金属制作的。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既是历届奥运会奖牌在材质上的一个突破,又从“以玉比德”价值观上拓展了对金牌理念阐述的途径。2007年2月8日,北京奥运会奖牌实物样品送到 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主持的执委会上,批准了奖牌方案,并发函称赞:“北京奥运会奖牌将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表示祝贺。”

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的研究规划工作,是从2005年11月开始的,首先确定了设计理念和要求。2006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发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奖牌设计的邀请。征集活动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经过3个月的征集,共收到265件应征 作品,其中有效应征作品有179件。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出优秀作品,北京奥组委邀请了国内外在艺术、雕塑、造币等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他们依据奖牌设计的要求进行初评,又对初评的10件平面入选作品的实物 模型进行了复评和认真审查,投票选出了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30日,经审议确定了奖牌修改方案。由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组集体创作的“金镶玉”方案成为首选方案。设计中标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和具有丰富造 币经验和精良设备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组成了修改完善小组,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完善,并经过反复研究和测试,从技术和工艺方面解决了“易碎”的难题。实现了“金镶玉”的完美结合,产生了举世无双的奖牌。

前奥运冠军对“金镶玉”奖牌赞不绝口。乒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说:“这个奖牌设计非常棒!我真的很羡慕那些能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这个奖牌不仅是对运动员个人荣誉的认可,更融合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愿与奥林匹克文化相结合的诚恳,这个设计太完美了。”跳水奥运冠军高敏说:“这个设计看上去让人激动。我一共拿过70多块金牌,都是金属制造的,但北京奥运奖牌还镶上了玉,我觉得玉象征着吉祥、平安、 福气,希望这个奖牌能给运动员带来好运。”

13.祥云火炬照耀和谐之旅北京2008年奥运会及传递计划路线于2007年4月26日正式向世界公布,在发布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共同起动了路线显示装置;北京奥组委第一副主席国务委员陈至立和第 29届奥委会协调主席维尔布鲁根共同为火炬揭幕。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说:“火炬接力是北京奥运会的重大仪式之一,它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口号是:’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理念,与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维护个人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的精神实质高度契合,接力传递口号与奥 运会主题口号深度关联。火炬接力标志是“火凤凰”,它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

火炬的境外传递路线以古“丝绸之路”(水路两条)为主线,立足亚洲,兼顾五大洲重点国家和地区,将前往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19个城市,其中选取了11个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丝绸之路途经的城市,境外传递的路程9.7万千米 ,历时33天,将有2,380位火炬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