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千年奥运传奇
11585700000025

第25章 、情系五环(2)

台湾的奥委会1981年3月根据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决定的要求,同意将自己的名称改为“中华台北奥委会”,并改变它原来使用的会旗、会歌和会徽(会旗改为: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会歌改为:国旗歌,会徽改为梅花徽)。这一 解决方案后来被称为“奥运模式”,尚未解决我国合法席位的一些国际体育组织也循此模式解决了我国的合法席位问题。

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不仅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1980年开始两岸运动员共同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1989年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和中华台北 奥委会秘书长李庆华代表双方签署了体育交流和合作协议书。此后,两岸的体育交流进一步增多。

6.战果辉煌传美名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地位恢复之后,中国运动员重返赛场,取得了辉煌成绩。1980年2月中国奥委会派出28名运动员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季奥运会,选手参加了18个单项比赛。1980年夏季 奥运会,我国本已获权参加,因抵制而未赴会。

1984年我国派代表团353人参加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其中运动员225人,参加了16个项目的比赛。开会的第一天,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中国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成绩获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 零的突破,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奖并郑重地宣布:“这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天。”美国奥委会主席西蒙当时曾说:“中国从神秘的帷幕之后走出来,以一个长期睡梦觉醒的巨人的姿态,突然出现在奥运会上……”本届会中国共 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列金牌榜第4名,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其中李宁获得3金、2银、1铜,成为本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又是由中国16岁的跳水运动员许艳梅夺得,这届会上,中国选手共取得5金、11银、12铜。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开赛第一天,中国游泳队就先声夺人传捷报,接着五朵金花震泳坛,乒乓球连收3金,本届会上,我国共获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列金牌榜第4位。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列金牌榜第4位。其中,乒乓球包揽了全部4枚金牌,涌现出邓亚萍等一批杰出运动员。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获28枚金牌、16枚银牌、15枚铜牌,列金牌榜第3位,有3人12次创8项世界记录,6人11次创奥运记录,其中,女子举重包揽了所报的4个项目的所有金牌。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共获奖牌63枚,列金牌榜第2位,超过俄罗斯、仅次于美国,在神话之国希腊,谱写了新的“神话”。

中国从紧追第二团阵,到悉尼领跑第二团阵,再到雅典跻身第一团阵,仅用了六个轮回就完成了三次飞跃,到第28届会为止,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共获得112枚金牌、96枚银牌、78枚铜牌。

在第17届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首次获得奖牌。在第18届冬奥会上,小杨阳一人获三枚银牌。在2002年第19届冬奥会上大杨扬夺得500米和1,000米短道速滑金牌,实现了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届冬奥会上,韩晓鹏获雪 上项目第一金。在历届冬奥会上,我国共获得4枚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

中国运动员在摘金夺银的同时,创造了更宝贵的财富--中华体育精神。中华健儿所表现出来的精诚团结、密切协作、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 豪感,成为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也获得世界人民的赞誉。

靠实力打出尊严,靠拼搏赢得声望。从被人污蔑为“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大国”,反映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辉煌战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 风貌。

7.香港、台湾运动员的战绩中国香港奥委会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体育组织,可以单独组队参加奥运会。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时,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紫荆花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回归前,升英属香港旗,奏《天佑女皇》歌)。中国香港运动员李丽姗,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帆板米氏级金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香港选手李静、高礼泽夺得乒乓球男子双打银牌一枚。

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自11月26日起正式恢复对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承认,而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以“中华奥委会”的名称,继续留在国际奥委会内。台湾当局决定将《国旗歌》作为“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歌” (戴季陶作词、黄自作曲),在台湾运动员夺冠时演奏。这得到大陆方面的认可。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为“梅花旗”,即白色旗面中央置一枚台北奥委会会徽--在外蓝内红两道梅花状的轮廓内,上方为青天白日徽,下方为奥林匹克五环标 志。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台北运动员陈诗欣夺得女子49公斤级跆拳道冠军,成为台湾地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接着朱木炎再夺一枚男子跆拳道58公斤级金牌。

在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中国台湾选手杨传广获得十项全能亚军。这是中国人在奥运会获得的第一枚奖牌,也是亚洲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唯一一枚奖牌。“十项全能”比赛被称为“田径巨人”的比赛,当时来罗马的有三名世 界记录创造者,强将较量,竞争激烈。十项比赛安排在两天之内,第一天杨传广的总成绩落后于美国的约翰逊,居第二位。第二天约翰逊和杨传广之间的竞争白热化。最后一项是1,500米。尽管杨传广跑出第一,但总分计算下来,杨传广 以8,426分位居第二。

1963年杨传广在美国圣安东尼奥的一次田径比赛中,创造了田径史上的奇迹。他的十项全能总分突破了9,000分大关,达到了9,121分,创造了世界纪录,其中,撑杆跳高的成绩已经超过了评分表的最高分。杨传广被评为当年“世界 最佳运动员”。

中国台北女将纪政曾在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夺得女子80米低栏铜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取得奖牌的中国女选手。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台北队夺得1银4铜成为历届获奖牌数最多的一届。截至2008年奥运会之前,中国台北队共获奥运会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7枚。

自1979年以来,两岸体育交流十分广泛,各类各级别代表团互访经常,两岸奥委会共同商讨交流、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促进了体育事业的繁荣。

中国澳门奥委会成立于1987年,1989年加入了亚奥理事会,多年来澳门奥委会积极申请加入国际奥委会,目前还不是国际奥委会成员。

8.北京首次申奥微差落选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期盼申请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已成为10多亿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中国也具备了举办奥运会的能力和条件。1991年2月26日,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奥申 委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在北京举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申请,并成立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同年12月4日,北京奥申委代表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承办申请书,1993年1月又递交了正式申请报告。申办 2000年奥运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的支持,1992年一项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表明,92.6%的中国人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至1993年全国的支持者上升到98.7%.奥运会作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 育盛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则是这种贡献最集中的表现。

1993年9月23日,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举行第101次全体会议上,对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进行投票,最终选出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世界亿万双眼睛注视着这一不同寻常的时刻。20时27分,萨马兰奇主席拆开了 一个信封,宣布投票结果:国际奥委会感谢5个城市的申办,他们是北京、曼彻斯特、柏林、伊斯坦布尔和悉尼。获胜者,悉尼(澳大利亚)。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先生,当着全世界亿万电视观众,在主席台上率 先向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澳大利亚的高斯帕表示了祝贺。委员们高度赞扬北京高姿态地对待失利。这是申办“世纪奥运”激烈争夺的最后一幕。当时参加投票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共89人,当第三轮投票时,斯威士兰委员因故返国,剩下88位 委员参投。第一轮中国以32票领先,悉尼以30票紧随其后,伊斯坦布尔获7票被淘汰出局。第二轮投票,中国以37票名列榜首,同未能增加票数的悉尼拉开了距离,柏林则以9票出局。第三轮投票,北京获40票,仍领先于37票的悉尼,而 曼彻斯特被淘汰。但是,到最后一轮投票结束时,悉尼却获得45票,超过获43票的北京,中国北京以2票之差遗憾地落选。德国奥委会主席特略格说:“你们应当感到高兴,你们得了43票,我们只得了可怜的9票。”加拿大的执委庞德说 :“没有选择北京,是国际奥委会’错失良机‘。”许多委员们说,作为一个首次申办的城市,得到近乎一半的票数,这是绝无仅有的。

各申办城市为争夺主办权,也付出很大代价,在“9.23”申办结果揭晓后,柏林宣布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共耗资3,490万美元,而悉尼的耗资则在5,000万美元以上……中国虽然在这次申办中落选,但在整个申办过程中,向全世界展 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表达了十几亿中国人民期盼奥运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为今后中国的奥运申办取得了宝贵经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9.再次申奥北京赢了20世纪末,中国北京再次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经国务院批准,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简称北京奥申委)成立,这是专门进行2008年奥运会申办工作的办事机构。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 任奥申委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中国奥委会原副主席魏纪中任顾问,国际田联副主席楼大鹏任体育部主任。北京奥申委下设办公室、研究室,对外联络部、新闻宣传部、工程规划部、财务部和技术部等8个工作部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申办奥运会对中国人民和北京市民来说是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展示我国辉煌成就,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自身 发展的良好契机。因此得到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的广泛支持。2000年5月8日,朱镕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示:中国政府对这次申办十分重视,全力支持,并将从各方面为北京申办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北京奥申委征集到 2,000多件北京奥申委会微设计和3万余条申奥口号。各地群众通过签名、旅行等方式表达对北京申奥的支持。奥申委网站开通首日,访问量就突破万人大关,网上支持率达94.6%,中外企业踊跃赞助。为了壮大申奥声势,提高竞争力,北 京奥申委组建了“北京奥申委声援团”,成为引导和组织企业以声援和赞助行动支持申奥的公益性组织,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征集方案中选定的北京申奥会徽由形似中国传统工艺“中国结”的奥运五环组成,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 形,图案行云流水、和谐生动,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奥运精神,有强烈的感召力。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内容确定为“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

2000年6月19日,国际奥委会在总部洛桑宣布,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10个城市,全部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并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向他们提出的22个问题。这10个城市是:北京、巴黎、多伦多、日本的大 阪、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埃及的开罗、西班牙的维多利亚、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曼谷、古巴的哈瓦那。国际奥委会根据新的遴选方法从10个城市中筛选出:北京、巴黎、多伦多、大阪和伊斯坦布尔5个城市最终进入候选城市。候 选城市进入了申办竞争的又一台阶,各城市都尽力显示自己的优势,北京的优势在于作为占世界上人口1/5的国家,具有4亿多青少年,在北京举办更能体现奥运会的全球性、广泛性和参与性;北京有3,000年城史,800年建都史,具有丰 富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科学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京具有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强力支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设施装备;北京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在相继20年奥运会未在亚洲举行的情况下, 具有地缘优势。

2001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奥委会确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会上,各国申奥代表团一一做了陈述报告,中国申奥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奥申委主席刘淇等5人分别就5个专题,以张艺谋导演 制作的申奥影视片为屏幕背景,做了精彩陈述。他们真诚、坦率、自信的报告,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委员们,第一轮投票,伊斯坦布尔被淘汰;第二轮投票后,萨马兰奇在台上拆开信封,这时是7月13日北京时间22时15分,一个洪亮的声 音传遍大厅:北京!各国委员立即向何振梁委员表示祝贺。在大厅里等候这一时刻的中国代表团的团员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流下了兴奋激动的眼泪。北京世纪坛的集会场所人群沸腾,礼花竞放,灯火辉煌。北京市民在电视里看到北 京赢得奥运会举办权的消息后,纷纷走出家门,涌向街头,形成了浩荡的游行队伍,奔向天安门广场,热烈狂欢,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