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郅都还是暂时躲过了窦太后的刀。刘启从轻发落郅都,只免他官职。同时,他还特别安慰郅都,说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先回家休息一下吧。
没办法,郅都也不容易。人家辛辛苦苦替你打了不少工,杀了不少人,不能因为窦太后一句话就把他干掉吧。所以,刘启此招也就是障眼法,他就是想装装样子,让窦太后先消消气。
于是不久,刘启又秘密起用郅都了。
为了躲过窦太后的耳目,刘启派人持节到郅都老家,叫郅都不必回长安报到,直接取便道去上班。
此上班地点,刘启已经打点好了,相当隐蔽可靠,新岗位就是雁门太守!
雁门郡,即今天的山西省右玉县。此处山高皇帝远不说,它还是汉匈边境,是匈奴经常观光旅游,又顺便抢劫的理想地盘。然而,当匈奴闻听郅都赴任雁门太守,先是一愣,接着拔腿吼道:“郅都来了,赶快跑啊!”
一时间,汉匈边境上,只见匈奴骑兵哗啦啦地全部撤兵。此情此景,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只凭一个郅都,还没动一个兵,没动一匹马,匈奴全跑没影了。
天下第一酷吏,还真不是吹出来的啊!
从此,郅都真的像一个守关门的恶神,匈奴全都不敢靠近雁门半步。当然,郅都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他和我们一样,可以吃刀子,可以挨利箭。于是,匈奴为了对付郅都,整出了一个郅都木偶像,命令所有战士练习骑马飞箭射杀!
我可以告诉你们结果,很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射中。
他们之所以射不中,只有一种解释,心惮而虚,飞箭不稳,当然不中。
然而,悲观的匈奴不久转忧为喜了。
因为,有人终于射杀了郅都。
此射杀高手不是匈奴人,正是远在长安城的窦太后。
此时,窦太后已经知道刘启庇护郅都远调一事。窦太后读《道德经》的时候,小刘启还在地上滚着呢。刘启想跟她玩瞒天过海的阴谋,那简直就是无知。
要知道,窦太后要爱一个人,她肯定爱得惊天地,泣鬼神,比如刘武;如果她恨一个人,就算他远走高飞,也要掘地三尺,整你个稀巴烂方肯罢休。
很不幸,郅都就是这样落在走极端的窦太后手里的。
还是那个老把戏:首先,窦太后秘密派人调查郅都,搜集罪状。因为有了上次受挫的经验,窦太后命令她的马仔,必须搜到足以置郅都于死地的罪状;其次,组织有关人士弹劾,由窦太后撑腰斩杀。
果然,窦太后的人终于凑够了郅都的死罪状。鬼才知道是些什么罪,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整死人就行了。
接着,窦太后召来刘启,然后撂下了一句狠话:“小子,你别再跟我玩了,这次你一定要给我斩了他!”
刘启无奈了,只是无力地争辩道:“郅都是忠臣,吓唬匈奴有功,怎么能杀呢?”
窦太后冷笑:“难道临江王刘荣就不是忠臣吗?”
是啊,你能杀得了我的孙子,我就不能打断你的狗腿子吗?一招还一招,一命还一命,还是扯平吧。
刘启只好点头同意,杀了郅都。
就这样,这个传说中的酷吏,像一颗另类的流星,带着委屈之情消失在汉朝的天空。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这个郅都,或许他曾经有过吏治天下的理想;有过撞上南墙不回头的信念;有过气吞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有过杀了我郅都,还有后来人的勇气;有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否真正地享受过人类的温情,倾听过人间的呼喊,发自内心地悲悯过那些即将消殒的生命?
我想,这个答案只有一个人有,那就是:鬼!
三、宠儿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梁孝王刘武的日子都过得很爽,很惬意,也很得意。干得好的,不如嫁得好的;嫁得好的,不如享得好的。如果个个都像刘武的好命,至少可以少奋斗一百年。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窦太后的宠爱呢。
事实上,刘武混得好,不全是因为有个好老妈。回头看看刘濞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攻打梁国的那一刻,刘武悲绝呼救,周亚夫就是死活不救,刘启想救也只能干瞪眼。还好,本着内心强烈的求生欲望及热烈的爱母情操,刘武还是坚守梁城,拖死刘濞。
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刘武因为击败吴楚联军有功,所以刘启又提高了他的待遇。最明显的就是:准许刘武出行时用天子才用的旌旗及仪仗队伍。
刘武这就叫,搞特殊。
事实上,他这辈子坏就坏在“特殊”二字。
现代著名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发明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结构。他认为,人类的内心欲望和追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如下: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关于人类欲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有自己一番深刻见解。他认为,人就像是一个钟摆,永远摇摆于欲望和无聊之间。当某个欲望满足了,他又开始无聊了。为了排除内心的无聊,必须寻找更刺激的欲望;于是一次次的追求,换来的是一次次的满足和无聊,然后又是一次次的追求。直到生命衰竭,或者被毁灭的那天,方可停止。
马斯洛和叔本华关于对人类心理描述的案例,随便翻开中国历史,一抓就是一大把。比如,眼前的这个刘武就是一个典型。
刘武享受了他渴望享受的东西,这个阶段,他应该已经满足了彻底被尊重的需求。欲望满足后,按照叔本华的理论,就是继续向更高的欲望冲刺;按照马斯洛的心理结构,那就是必须向最后一个层次冲刺,追求和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身为诸侯王,人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那个诸侯们做梦都想的职位:皇帝。
可是,天子之梦,无论是同姓诸侯,还是异姓诸侯,如果有此爱好,首先得掂量自己的实力。
远的倒不说,看看刘濞的下场就知道了。韬光养晦四十年,还是落下一个:四十余年天子梦,博得千古笑骂名。
刘武当然不是想走刘濞武力夺权的道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平接棒。还必须提及一个问题:关于皇位的继承问题,兄终弟及的时代早就终结几百年了。近几百年来,从来都是子承父位。即使皇帝只剩一个孩子,此孩不管是傻儿,还是痴儿,只要他还有一口气,皇位还得乖乖留给他。
吕雉就是一个典例,刘盈崩后,她是多么渴望当一回女皇帝。可是最后还是畏于男权传统,让位给刘盈那些还不懂事的小不点。于是,她不得不与中国第一女皇的光荣称号擦身而过。
说了那么多,只想总结一句:刘武想当皇帝,于情于理,那实在是很不靠谱的。
可刘武却不这么看。
他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况且,他有一个宠他的老妈窦太后。还有,他身边纠集着一帮蠢蠢欲动的亡命之徒,他们都时刻准备着为刘武的天子之梦挨刀子,或者俯首甘为铺路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武差的就只是一个机会。不久,机会还是来了。
此机会,其实就是前面说过的事,刘启怒废刘荣太子职位。
我们知道,刘启废掉刘荣太子职位,这完全是当时刘嫖和王美人的共同劳动成果。然而,刘荣被废后,刘武立即闻风而动,挂名探望母亲,扑回长安。他要做的是,在刘启封新太子之前,抢去刘嫖和王美人的劳动果实。
窦太后再次出面了。老人家摆宴设席,刘启刘武兄弟俩坐左右。一番杯来酒酣之后,她发话了。
窦太后问刘启:“你曾经说过百年之后,传位于小武,这事你还没忘吧?”
刘启一愣:“这事一直放在儿的心上呢,一点都不敢忘。”
窦太后微笑,说出了一句古文:“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
所谓安车,是古代一种小车,以其可以坐乘,故名“安车”。但是,此车妇人均可乘坐,这里窦太后是喻指自己。所谓大驾,本指帝王出行的车驾,在这里,窦太后委婉喻称死亡。那么,连起来,窦太后此话的意思是说:我百年之后,就把梁王托付给你了。
换句通俗的话来说:梁王能不能当皇帝,就看你的了。
这下子,刘启彻底傻掉了。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以前不过是一句哄太后开心的话,竟然一再被提起。谁说吹牛不上税。看来,刘启想不交这笔吹牛税,可难熬了。
于是,刘启只得硬着头皮,跪谢窦太后,艰难地吐出一个字:“诺!”
诺字说完以后,窦太后和刘武其乐融融,笑开了花。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刘启心里有多苦。
明白说吧,太子问题,说小了是换人问题、孝顺母亲问题和心痛问题;说大了,则是国家问题。古往今来,因为争抢太子闹得国家鸡犬不宁的大有人在。所以,皇帝这个接班人,必须慎之又慎。孝子这碗饭,真不好端啊!
然而,关于刘启要不要真把皇帝位传给刘武,刘启说了不算,窦太后说了也不算。只有一个人说了才算。
这个人,就是晁错曾经的死对手:袁盎!
刘启退出宴会后,心里怏怏不乐。他很想找个人发发牢骚。想解闷,袁盎当然是理想对象。
那时,袁盎助刘启平反七国之乱后,被封为楚相。可是他当了两年楚相,上奏无数,刘启却睬都不睬一下,他自觉无趣无味又无聊,干脆称病辞职居家。
尽管说,刘启打心里并不怎么喜欢袁盎,但是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可以召来利用的人,于是他便把袁盎召进长安问筹策。
袁盎等人进宫后,刘启设宴招待,向他简约介绍曾和窦太后吃饭的情况。最后,刘启故作不知地问道:你们说说,太后对我说的那句“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是什么意思?
窦太后这句话,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这样翻译:皇帝无论是坐大车或是小车,都要让梁王坐在身边。
皇帝可以装傻,但袁盎就不行了。袁盎明白告诉刘启:“梁王这么一个大男人,太后整天让他跟着你,当然不是想证明你们俩手足情深。明白地说,老人家就是想让陛下把皇位传给梁王。”
嗯,答得不错。
袁盎既开此口,接下来,自然就不用他操心了。这时,刘启故作惊慌,接着问道:“既然这样,那现在怎么办?”
袁盎安慰刘启道:“陛下放心,对付窦太后,臣下自有招儿。”
好样的,就知道你有招!那么,袁盎到底有什么招儿能搞定窦太后?
事实是,袁盎所谓的招根本就不算招。说到底,不过是袁盎有胆。
因为,袁盎要对付窦太后的招儿,不过是劝谏。
袁盎是这样认为的:窦太后是个读书人,凡是读书人,都得讲点道理。而他要讲的,正是只要是读书人都能明白的历史真理。
当然,袁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帮人。不久,袁盎纠集十来个大臣,个个端着历史教科书走进了窦太后的寝宫。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袁盎也不多废话,各就各位后,他首先向窦太后发问:“听说太后想梁王为帝,请问窦太后,梁王百年后,帝位传给谁好呢?”
窦太后:“当然是复立景帝子。”
袁盎就知道窦太后会说出这话。袁盎再问窦太后:“汉朝初立,法周还是法殷?”
窦太后:“当然是法周!”
袁盎:“那么您应该知道周朝立太子的规矩吧?”
窦太后:“周道,太子死,立嫡孙。”
很好,窦太后已经落入了圈套。
接着,袁盎再说道:“窦太后应该听说过,春秋宋宣公不守周朝规矩的下场吧。宋宣公死前,他曾说过一次灾祸的话,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之通义也。他死后,将皇位不传给亲儿子,留给了亲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死后,又把王位传给了宋宣公的儿子。结果,他的儿子却说,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于是,就杀了宋宣公的儿子。最后,今天你杀我,明天我干你,鸡犬不宁,宋室祸乱五世不绝。”
这就叫,小不忍,害大义!历史是一面镜子啊。
窦太后终于明白袁盎一行人此话目的:什么话都好说,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偏偏是,传帝位一事,老规矩是不能破的。
兄终弟及,那是殷朝的规矩;父死子继,那是周朝的规矩。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矩,偷换规矩,只有一个结果:国家不安,祸乱横行。
流芳千古,或是遗臭万年,只在一念之间!毁灭规矩的人,有可能被规矩毁灭。
窦太后终于无话可说了。既然这样,那刘武接班的事就算了吧。于是,窦太后决定,不再多提将刘武托付刘启的话。从此,刘武的皇帝美梦,如梦化影,瞬间破灭。
本来,之前袁盎回到家乡后,无官一身轻,闲得逍遥。斗鸡走狗,无人不交;三教九流,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如果,仅是如果,如果袁盎就此乐得逍遥,他会活到自然死。可是,偏偏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刘启一句话下来,他就屁颠地乐得跑回中央,帮刘启砸了窦太后心中那个兄终弟嫡的美梦。
殊不知,当他再次返乡时,就有一双眼睛一直仇恨地注视着他。
这双毒眼,正是刘武。
刘武的皇帝梦被袁盎搅黄了,他当然想把袁盎给废了。袁盎一天不从世界上消失,他就一天心情不爽,自然而然地就起了杀机。
想杀袁盎的不只有刘武。有两个人也对袁盎恨得牙咬得咯咯响,而且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是羊胜,一个是公孙诡。
此二人都是刘武的智囊团。老实说吧,怂恿刘武要当皇帝的是他们,鼓动刘武干掉袁盎的也是他们。
他们要杀袁盎的理由很简单:袁盎让刘武升不了天,他们这些当鸡做犬的自然也升不了天。让我们升不了天的,也别想在地上混。于是,他们抱团结伙,准备派出刺客暗杀袁盎。
于是,羊胜和公孙诡列出了一张黑名单,包括袁盎在内,总共有十来个。就算地狱风很大,也算有人陪袁盎吹风打战。好,就这样吧。刺客们,请分头上路吧。
刺客,别名杀手。古今中外,杀手都是一个神秘残酷的职业。从香港电影中也可以看到,所谓杀手,认钱不认人。只要钱一到手,二话不说,马上行动,不见血封喉,绝不罢休。
事实上,不全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