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妙语连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11479900000006

第6章 名胜古迹妙联(6)

凤凰塔,在韩江南岸,向北遥对凤凰山,向西面对凤凰洲,故名“凤凰塔”。

作者构思精当,用凝炼浓缩的笔墨概括了凤凰塔的由来,以及凤凰塔的壮观气势。上下联对仗工整,比喻生动形象,历历在目。

潮州双忠祠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双忠,指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谢枋得。

此联构思奇巧,用词严谨。联语采用同音假借手法,下联第一个“二”读“贰”(变节、背叛),读来音韵铿锵,令人肃然起敬。

榕城关帝庙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榕城,即榕城镇,在广东省揭阳县境内。

这副对联将嵌字、复字融为一体,意趣盎然。作者在写法上还巧用了先分述、后综述的笔法,联尾似有异峰突起之感。

南屏山白云庵联瓶添涧水盛将月;袖挂松梢惹得云。

此联动静相宜,静中有动。上句把涧水中的月,添进了瓶子中,风趣优美;下句将松梢上的云,挂到了袖子上,也显俏皮别致。“盛将月”、“惹得云”,妙趣横生。

高台楼联雨打波心,看见茫茫象眼;风吹水面,浮出片片龙鳞。

波心如“象眼”,在于雨打;水面呈“龙鳞”,只因风吹。此联巧把景物的两种不同现象,打比方、作譬喻,形象生动,十分贴切。

新会圭峰山读泉亭联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读泉亭”,读泉,就很富诗意,泉声靠听觉而闻。读泉,可释为赏泉。

此联上下句,均采用两两相偕笔法遣词,造成声为二重奏,画为多色调。毫无人为雕饰,妙在“自在”、“天然”。

肇庆七星岩壁立亭联水与石争地;云携山上天。

上联写石出水、水溅石,水石各不相让,好像是在“争地”。下联画山入云,云断山,云山时隐时现,如同山乘云“上天”。既有清雅之态,又具浩渺气势。这等奇妙意境,非妙语难造就。

南海大士庙联问大士缘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头。

观音大士在此处一反常态,给了香客们一个脊背,人称“倒坐观音”。究竟大士为何倒坐?上联不解地发问,下联答出了倒坐缘由。一问一答,倒也显得生动自然。但是,世人“不肯回头”者,大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倒坐也罢,正坐也罢,岂能使他改恶从善南海周祠联阴浓想见莺边柳;香远如闻溪上莲。

程培甫,不详。

上联“阴”即柳荫,故意隐去“柳”,使之在联尾出现,实是独具匠心。下联亦然,“香”为莲香,“莲”字恰置末尾。这样独特的处理,使柳荫更“浓”、莲香愈“远”。

广东西樵山联东风又绿西樵,把酒酌流霞,细吟赏鸣泉飞瀑;北斗长明南海,兴华添胜慨,勇登攀摘月摩星。

西樵山,位于南海畔,联语嵌入“西樵”、“南海”,有了地方特色,并非一般而言。四方“东西北南”在联中镶嵌得体、自然。“细吟赏”雅士风度,“勇登攀”勇士气概。用词巧妙,恰到好处。

风月楼联狂风鞭浊浪;皓月吻清波。

题风月楼,句中以“风”、“月”为主,一个“鞭”字和一个“吻”字,用得极有情感色彩。对比强烈,憎爱分明,把“风”的粗犷、“月”的温柔,表现得淋漓尽致。

广东大埔高陂桥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以比喻描绘桥上桥下景色,是此联的特点。上联将桥比“飞虹”,如“青云路”;下联把桥孔喻作“明月”,桥下人家掩在“丹桂宫”中。

广东大埔望江亭联望眼览峰峦,羊石崔嵬,魁岩毓秀,洪头岭啸松涛,猎户穿林围野鹿;江心航橹楫,鸬桴荡漾,巨舶扬波,溪口岸飘帆影,渔舟破浪逐凶鼋。

此联乃大手笔所题。山上景色与江上风光在上下句中泾渭分明。写景状物,气势雄浑,不落俗套,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联内的“羊石”、“魁岩”、“洪头”、“溪口”等当地地名,嵌入自然,无刀斧之痕。

大埔清风亭联世间重任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慢斟茶。

温仲和,清光绪年间翰林。

“菱角凹”、“梅花岭”,形象生动,与后文极为雅切。联语感人,能亏起负重者和赶路人的心理共鸣。

大埔凉亭联野鸟有声,开口劝君聊且息;山花无语,点头笑客不须忙。

“有声”即“开口”,“无语”则“点头”,赋予野鸟、山花以人情味、热心肠,让过路客人读来倍感亲切。

肇庆鼎湖山半山亭联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

鼎湖山,在肇庆市东北。因山的绝顶上有湖,取名顶湖山。相传轩辕黄帝曾炼鼎于此,故名“鼎湖山”。半山腰有一亭子,即“半山亭”。

联语平淡无奇,却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意在劝君办任何事情“勿废半途”。

桂林独秀峰联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

廖鸿熙,不详。

独秀峰,又名紫金山,在桂林市中心的王城内。峰上刻有“南天一柱”四字,十分气派。

此联上“撑”、下“插”,形象地把独秀峰豁然竖在面前,气魄非凡,令人赞叹。

桂林风洞联到清凉境;生欢喜心。

张祥和(生卒年不详),清代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善画山水花卉,工诗词。

联语只八字,简练朴实,但有景有情,写出了风光特色。“清凉”二字近义,“欢喜”二字亦然,相对工稳。

贵阳翠微阁联半面山楼,半面江楼,书画舫,容我掀髯大笑,邀几个赤松、黄石、白猿来,一评古今;数声樵笛,数声渔笛,翠微天,尽他拍手高歌,听不真明月、清风、绿水引,万象空蒙。

汪仙圃,不详。

翠微阁,在贵阳城南南明河(今花溪河)畔,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联语自然流畅,幽默风趣。“邀几个赤松、黄石、白猿来”,好一个洒脱自在的胸臆。上下联对仗甚工,堪称妙对。

贵阳甲秀楼浮玉桥联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抱雨雁横秋。

桂筱芗,不详。

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鳌头矶上,与翠微楼对应,楼名取“科甲挺秀”之意。楼下是浮玉桥。

此联独具匠心地用了“浮”、“过”、“抱”、“横”四个动词,使联语词妙句绝,十分精彩。同时,还将“浮玉”桥名分嵌于上下联,也谓巧思。

贵阳甲秀楼涵碧亭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涵碧亭,建在浮玉桥上。

语言清雅秀气,如诗如画。“碧玉环”、“青莲瓣”,极形象地托出了碧水涟涟、青莲朵朵,游人在花丛中嬉笑来往之画图。使人如临其境,流连忘返。

贵州飞云洞联洞辟几时?问孤松而不语;云飞何处?输老鹤以长闲。

联中嵌入“飞云洞”。洞辟几时何须问,云飞何处鹤最知。所以,上句“孤松而不语”,下句“老鹤以长闲”。

贵州天台山寺联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

山水之美,很大因素是它属天然生成,毫无人为的痕迹。这副对联笔触自如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联语三处嵌入“天台”,镶嵌得自然巧妙,不事牵强。

贵阳图云关亭阁联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道;一亭俯看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图云关,又名图宁关,在贵阳市城东南二里的高山上,为古驿道必经之峡口。

此联表面是在说旅途行程,内涵却十分深刻,富有哲理,值得反复深思。

贵阳送客桥联说一声去也!送别桥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是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身。

送客桥,原在贵阳城北关外,现已无存。

上“送”,下“迎”,一“叹”,一“喜”。情感截然不同。此联将这两种不同情感,写得入情入理,颇为逼真。

贵阳城隍庙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城隍,道教传为护城之神。明初始建城隍庙,至清代已遍及各地。

此联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巧妙地假借城隍爷的口气,劝人莫做坏事,颇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寓意。读来滑稽诙谐,近似荒诞。

贵州黄果树观瀑亭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机织天生成。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衣族苗族自治县北盘江的支流白水河上,是我国最大的瀑布。

这副对联巧用比喻,给人形象新颖之感。不过,与气势磅礴、倾山倒海的偌大瀑布相比,对联似乎轻飘了些,美有之,壮不足。

昆明三清阁联听鸟说甚问花笑谁三清阁,位于昆明西山的罗汉山上。

运用拟人法,让“鸟说”、“花笑”,倒也无奇。妙在上下联两个问句,别有情趣,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