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本生意照样赚大钱
香港铜锣湾街头有一家规模很小的“阿二靓汤”店。这种汤,实际是用香妃鸡、香油鸭等清炖出来的汤汁。每碗汤的定价不过12块港币,纯属小本生意。
别看这种汤本小,对铜锣湾的人来说,却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由于汤汁非常讲究、制作精细,汤汁风味也是独具风格、清爽可口,非常符合市民的口味儿。因此,店铺刚开张,顾客就络绎不绝,财源接踵而至。
据“阿二靓汤”店的创始人唐先生介绍说,他们看中这行小本买卖,主要是看到一些商家都热衷于开大饭店、做大生意,赚取高利润,给市场留下了这块空白。然而香港有许多广东人,他们非常喜欢吃煲汤,如果占领这块空白领域做小本生意,只要料理得当,肯定能赚到大钱。于是,他便开办了这家“阿二靓汤”店。由于他的小本生意在管理上采取中西合璧的方法,经营中式食品,凸显出了汤汁的特色。还根据食客的不同要求推出了大锅煮的汤和小煲煨的炖汤。大锅煮的汤每碗12港元,小煲煨的汤每碗30~80港元。
因为“阿二靓汤”店的汤汁很符合顾客的口味,所以一时间声名远播。唐先生的经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小本生意由于投资少,因而是适合贴近生活的生意。只有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2忍辱可以保住自己的“青山”
西方中世纪的神权高于王权,最高权威是教皇,他凌驾于各国国王之上,具有无上的权力。在一系列的权力冲突中,教皇差不多总是当然的胜利者。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教皇则想加强控制,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开除出教”是最令人害怕的一种惩罚,它等于宣布剥夺了一个人的一切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甚至生命。当时亨利四世在国内的基础并不稳固,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的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1077年1月,亨利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请罪忏悔。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
表面上看,是教皇格里高利赢得了胜利,但实际上,恰恰是他救了摇摇欲坠的亨利四世。他使得众多追随者大为失望,而亨利恢复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遂逐一告灭。
在阵脚稳固之后,亨利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格里高利再施“杀手锏”——开除教籍,但这回却完全失策了。原来的支持者已被灭除,中间派在“卡诺莎之行”后已不敢信任教皇,纷纷投靠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强兵压迫,所向披靡,格里高利弃城而逃,最后客死他乡。
人们一般认为“留得青山在”、“卧薪尝胆”这一类的计策做起来很容易,只要决心一下,把自己“豁”出来就是了!实际上问题远非这样简单。
3直行不成就绕个弯
汉武帝有个奶妈,他自小是由她带大的。因为皇帝是她的干儿子,这奶妈的权势自然很高,因此,她常常在外面做些犯法的事情。汉武帝后来也知道了,准备把她依法严办。这下奶妈害怕了,只好求救于东方朔。
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是有名的可以调皮耍赖的人。他经常在皇帝面前耍宝、说笑话,把汉武帝弄得啼笑皆非。
东方朔听了奶妈的话后,说道:“奶妈,注意啊!这件事情,只凭嘴巴来讲,是没有用的。你要我真救你就听我的,等皇帝下命令要办你的时候,会叫人把你拉下去。你被牵走的时候,什么都不要说,皇帝要你滚只好滚了,但你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帝。走两步,又回头看看皇帝。千万不可要求说:‘皇帝!我是你的奶妈,请原谅我吧!’否则,你的头将会落地。”
东方朔对奶妈这样吩咐好了,等到汉武帝叫奶妈来问:“你在外面做了这么多坏事,太可恶了!”叫左右拉下去法办。奶妈听了,就照着东方朔的吩咐,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站在旁边说:“你这个老太婆干什么嘛!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就快滚吧!”东方朔这么一讲,汉武帝听了很难过,心想自己自小在她的手中长大,现在要把她绑去砍头,或者坐牢,心里也着实难过。又听到东方朔这样一骂,便说,算了,免了你这一次的罪吧!以后不可再犯错了。
曲则全,直则枉,只有拐个弯才能达到目的,并且达到得更快更好,那又何必不做呢?
4赚钱的三个阶段
唐日荣是台湾著名的大富豪,那他究竟是如何发家的呢?
唐日荣是重庆人,后随父亲去到台湾。大学毕业后,他给人打过一段时间工,手头存了一些钱,便以此做资本,开始做小本生意了。
唐日荣做生意喜欢从小到大,积少成多。起初,他先去工厂批存货,外销至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地区。那些国家靠石油发家,购买日用品很大方,都是成批购买,唐日荣的生意因此越做越大。
从此后,唐日荣便和中东地区结下了不解情缘。他与中东地区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他保证长期为中东地区供货,中东地区也保证按时付予他货款。由于他恪守诚信,货物销量越来越大,他的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因此,人们送他一个“存货大王”的绰号。
每当唐日荣回忆起这段小本赚大钱的经历时,都十分高兴。他说:“对于每一位小本经营者来说,都应该将创业分成几个阶段,开始是‘人赚钱’,是相当辛苦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特别费神。第二阶段就是用‘钱赚钱’,用已经获得的第一桶金不断扩展领域。第三阶段是飞跃阶段,就是让别人替自己赚钱了。”
唐日荣就是按照这三个阶段的部署,一步步锁定经营胜局的。
商场上有句俗话叫“小本小利”,其实,对于善抓机遇和有头脑的人来说,这句话未必正确。因为很多时候,小本也能赚大钱,而大本也常有赚小利或不赚钱的时候。
事实上,事在人为,赚大钱、赚小钱全看经营者的本事和能耐。
5绝处求生
在古希腊有个著名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家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有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知道怎么才能成功。苏格拉底一言不发,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然后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初以为苏格拉底是在跟他开玩笑,所以并没在意。但是后来苏格拉底也跳进水里,拼命地把他的头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可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使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迅速爬到了岸上。
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苏格拉底:“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只想告诉你,做任何事业只有付出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当你决定要做一项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切记:做任何事业都必须付出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6侧面讽喻胜过正面直谏
三国时代,刘备在四川当皇帝。碰上天旱不下雨,为了求雨,就下令不准私人家里酿酒。因为酿酒也会浪费米粮和水,于是就下了这样的命令。
命令下达,执行命令的官吏,在执法上就出现了偏差。有的在老百姓家中搜出做酒的器具来,也要处罚。老百姓虽然没有酿酒,而且只搜出以前用过的一些做酒工具,怎么能算是犯法呢?
但是执行的坏官吏,一得机会便花样百出,因为这样不但可以邀功求赏,而且可以借故向老百姓敲诈、勒索。报上去说:某人家中搜到酿酒的工具,必须加以处罚,轻则罚金,重则坐牢。虽然刘备的命令并没有说搜到酿酒的工具要处罚,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经常酝酿出乱子来,刘备也知道这些情况。
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与刘备一起出游,顺便视察,两人同坐在一辆车子上,正向前走。简雍一眼看到前面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起走路。
机会来了,他就对刘备说:“这两个人正准备奸淫,应该把他俩抓起来,按奸淫罪法办。”
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两人欲行奸淫?又没有证据,怎可乱办呢!”
简雍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奸淫的工具啊!”
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懂了,快把那些有酿酒器具的人放了吧。”
有时一个侧面的讽喻,比正面的直言规劝要好得多,因为大部分的领导是自以为是和讨厌听不同意见的。
7薄利多销利润大
泰国首都曼谷有好几处商场专门销售象牙制品、木龛、鱼皮袋等商品。这些商场抓住了大多数顾客的心理,专门为他们准备了带有纪念意义且价廉物美的小礼品,所以深受顾客喜欢。因为这些小礼品比一般的商场便宜,而且质量也不错。
柯里郎先生发现了赚钱的良机,他决定在廉价商场旁边开设一家水果店,以更低廉的价格销售热带水果。
他认为与廉价商场卖同样的商品,就要与他们争货源,这样硬拼并不合算。他卖廉价的热带水果,同样可以通过薄利多销取胜。
于是,柯里郎便开始做廉价水果生意。他从帕塔雅等地运来新鲜芒果、菠萝、椰子等水果,按整箱100铢的价格销售。虽然利润很小,但是一天能够卖掉上千箱,他的价格也确实比廉价商场低得多。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并且逐渐开始经营各种商品,比如经营红宝石、棕榈油等,还经营一些廉价香水,这些商品深受顾客喜欢。
柯里郎的廉价生意越做越红火,以致许多原来到廉价商场购物的顾客,都纷纷涌入他的商场。
“薄利”与“赚钱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人将“薄利”当作“赚钱少”。其实,这只是一种误会。从表面看,你从顾客身上赚的钱非常少。可是,正因为“少”,才会招揽到更多的顾客,从而积少成多。
8人有所长
纳斯瑞定偶然认识了一位擅长画虎的画家,画家热情地请他到家里做客。
推开房门,一头咆哮的猛虎迎面扑来,阴风乍起,顿感毛骨悚然。半晌,纳斯瑞定才回过神来,分辨出眼前只不过是一幅彩绘的国画。可它实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那威严的气势从天花板直逼地板。
“您画虎炉火纯青,为什么不开拓一些画路,画画猫狗,画画山水草木呢?”纳斯瑞定感叹了半天之后,虔诚地向画家请教说,希望他能发表一番高论。
谁知画家摇了摇头,沉吟片刻,从床底下拉出了一只大木箱:“看看这里的画,你就明白了。”
哗啦一声打开箱盖,啊,全是山水、花鸟百兽的画稿啊,纳斯瑞定拿起来仔细揣摩着,不由得闭紧了善于恭维的嘴。
这时只听到画家说:“现在看到了我薄弱的一面,你就知道我为什么画虎了吧?”
人要探索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
9学会“曲则全”的谏劝艺术
春秋时代的齐景公是齐桓公之后的一位明主。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晏婴是他的宰相。
一次,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发脾气,将其抓来绑在殿下,要把这人一节节地砍掉。古代的“肢解”,就是将手脚四肢、头颅身体,一节节地分开,非常残酷。同时齐景公还下命令,谁都不可以谏阻这件事,如果有人要谏阻,便要同样被肢解。
那时,国王所讲的话,就是法律,所以无人敢劝谏。
晏子听了以后,把袖子一卷,装得很凶的样子,拿起刀来,把那人的头发揪住,一边在鞋底下磨刀,做出一付要亲自动手杀掉此人为皇帝泄怒的样子。然后慢慢地仰起头来,向坐在上面发脾气的景公问道:“报告主公,我看了半天,很难下手,好像历史上尧、舜、禹、汤、文王等这些明王圣主,在肢解杀人时,并没有说明应该先砍哪一部分才对。请问皇上,对此人应该先从哪里砍起才能做到像尧舜一样呢?”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如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说:“好了!放掉他,我错了!”
晏子当时没有直谏,没有直话直说,因为那样景公就下不了台,更可能会火上加油,导致那人非死不可。
10专注忘我才能成功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席间,牛顿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对朋友说要回家取酒。朋友同意后,牛顿就出发了。可过了半天也不见牛顿回来,朋友左等右等之下,只好前去牛顿家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了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做起了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正是凭着这种忘我精神,牛顿最终成为全世界闻名的人。
任何成功都不是出自偶然,也不是出于侥幸,而是所有后天勤奋努力的结果。
11在做事之前多进行感情投资
公元742年,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征召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入京。李白这一年43岁,他毕生都向往着建功立业,以为这一回总可以大展鸿图了,于是,意气风发地来到了长安。唐玄宗在大明宫召见了他。
封建时代,皇帝召见大臣,气派是十分威严的,他端坐御座之上,居高临下,而臣下则要一路小跑至他的膝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俯首称臣。而唐玄宗这一次召见李白,这一切森严的礼仪全都免除,他亲自坐着步辇(一种由人抬的代步工具)前来迎接。当李白到来时,他从步辇上下来,大步迎了上去。
迎入大殿之后,又以镶嵌着各种名贵宝石的食案盛了各种珍馐佳肴来招待李白。大概是怕所上的一道汤太热,会烫着李白,唐玄宗竟然御手亲自以汤匙调羹,赐给李白。并对他说:“卿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可你的大名居然传到我的耳中,若不是你有着超凡的诗才,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接着又赐他一匹天马驹,宫中的宴会,鸾驾的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
一个普通的诗人,无官无职,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赐宴,已是非常的礼遇了,而降辇步迎,御手调羹,更是旷古的隆恩。
虽然李白这一次来长安,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发展,最后还被客客气气地赶出了长安。但唐玄宗的这一次接见,却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使他终身引以自豪,至死都念念不忘。
管理者大都深知感情效应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感情投资,对于拉拢和控制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12盯住市场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