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批招聘去的人分成了四组,每个周末上一个组,每次分两班,下午2点半到5点半一班,晚上5点半到8点半一个班。我通常是上晚上,因为下午要上班,还要管孩子,那时儿子才3岁多。
为什么要去参加这个事情?回想起来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看到自己身边也有了心理咨询这样体现着文明进步的事,非常高兴,想成为其中一员贡献点儿力量;第二算是私心,觉得自己搞写作,应该多了解些社会。
参加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变得更豁达,更知足了。因为在那里接触到的,全是些生活遭遇挫折的人,相比之下,就觉得自己很不错了,不再发牢骚。也就是说,在给别人心理疏导的同时,也顺带疏导了自己。这个是意外收获。
那个期间,我的工作卓有成效,成功地安抚了不少受挫的人,有失恋的,离婚的,生意失败的,人际关系紧张的,还有几位有自杀倾向的。
记得有个女孩子失恋了,打电话来泣不成声,告诉我她不想活了;因为在打电话之前,她刚刚听说那个男的要结婚了。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开导她,一直讲到她破涕为笑。我嗓子都哑了;但还是不放心,在她放电话之前嘱咐她下个周末再打给我,后来她果真打来了,虽然还是有些难受,但是说她绝不会为他死了,要好好地活;我这才放心。
还有个男的,也是失恋,喝醉了酒打电话过来。我一上来就说,我都闻到酒味儿了,你能放下酒杯和我说话吗?不然不礼貌哦。他很吃惊。其实我是听出他舌头打结。在长达40分钟的开导后,他终于平静地说,我现在好多了,可我还有个要求不知你能否满足我?我连忙说我尽力。他说,你能不能给我读一首爱情诗?(当时就想,你还好是遇到我哦。)我答应了,背了一首在大学里经常朗诵的爱情诗给他听,那首诗就是写给分手恋人的。
现在想,那情形也挺感人哈,拿着话筒给陌生男人读爱情诗。
记忆深刻的还有一群读六年级的小姑娘,她们放学后一起排队来打咨询电话,依次诉说自己的苦恼,比如父母离婚了,比如学习压力大,比如没当上班干部。其中有个小姑娘很可爱,她说老师不喜欢她,因为她喜欢吹口哨,老师说她流氓习气,她为此苦恼极了。我明确告诉她,吹口哨不是流氓习气,我就很佩服会吹口哨的,我想学还学不会呢。小姑娘开心死了,咯咯地笑。然后我告诉她,咱们不在课堂上吹,咱们下课吹,回家吹,好不好?她一口答应。
除了诉说苦恼,也有来找我们出主意的,比如给恋人买什么礼物,给孩子取什么名字,等等。记得有个年轻女孩儿想给男朋友送生日礼物,没多少钱,又想别致。我就建议她做一件文化衫送给男友,在上面画上自己的画儿,写上想说的话。她很高兴地接受了。
我们中有好几位本来就是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有时候碰上那种超出了一般心理问题,已经是精神疾病的用户,我们就转给他们,或者建议他去华西医大的心理门诊。那几位医生真的又热心又负责,成为我们这支队伍的骨干。
现在想来,电信局开通这个电话,真是做了大好事,用了这么个响亮的号码,免费为市民服务。是当时全国开通的第一家,后来报纸还报道过。
我坚持了差不多4年,从1990年初到1993年底。也许不是每周都去,容易坚持。后来我被电信局评为“优秀心理咨询员”,发了证书的;再后来事情有了变化,一是加入的新人越来越多,二是电话开始收费了,我便逐渐退出。
至于在写作上,直接的收获并不大,我只写了一个短篇《等待星期六》(获《中国作家》小说奖),还有一篇随笔《心理咨询手记》。但对我的人生态度影响很大。我很庆幸自己那个时候参与了这件事。
今天聚会只来了其中8位。因为十几年没联系了,好多人一时联系不上了,得慢慢找。大家聚在一起很开心,虽然都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但回忆起往事来个个精神焕发。在他们的回忆中我也想起了好多被遗忘的细节,比如上晚班时,电信局会发两个面包给我们;还比如,电信局组织我们出去郊游了很多次,游山玩水,以弥补我们的无偿劳动。
当年的发起人之一,是省团委的干部,今天也来了。他回忆说,因为当时连续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他们就在团委搞了一个心理咨询室,很快发现不够用;而同时电信局也发现个现象,一些用户打电话到他们那里,不是为了问号码,而是想找人诉说苦恼。于是一拍即合,商议决定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在商议中意识到,光靠专家和医生是忙不过来的,于是面向社会招聘。
回首往事,我们都为当年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因为能够主动热情地去做公益事业,并且坚持数年不求回报,足以证明我们是好人。当时我们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也就是二三十岁,最年长的四十多岁。可以说是最早的志愿者了。所以今天聚在一起,大家毫不客气地进行了表扬和自我表扬。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分别十六七年后的今天,都过得很好,自己事业有成,儿女也都不错,除少部分退休外,多数都是单位的领导或骨干。这也说明这个群体的素质的确不错。
最后我们约定,以后要常聚,要把能找到的同志都找到。
各位,趁年轻的时候多做点儿好事,老了好有愉快的回忆哈。
2009年9月6日
为800条短信送行
我的手机丢了,在长假期间。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会说,我也丢过。或者说,太马虎了,以后小心点儿。但是我还是得絮叨一下,因为我这部手机,值得我絮叨。
这手机是儿子送我的。
2007年夏天他回国度暑假,去杭州看望外公外婆,外公外婆满心欢喜难以言表,便以生日的名义压岁钱的名义塞给他不少钱,让他在杭州玩儿个痛快。我在一旁作羡慕状说,你好富有哦。儿子立即慷慨地说,我给你买个新手机吧,你那个太旧了。我乐滋滋地笑纳。于是便有了这部在当时很新潮的手机,花了儿子近3000元人民币。
从那时到本月,两年多的时间,这部手机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包括进藏,包括出国,包括去年的大地震,直到一周前。
那天丝毫不像是丢手机的日子。天气晴好,生活平静。我是因为父亲生病临时回到杭州的,回家后父亲的病已基本好了,就等着假期结束出院了。我心情放松,那天和姐姐一起去逛街。离开商场时我忽然发现时间有点儿晚了,害怕独自在家的母亲一个人烧饭,于是跟姐姐说先走,就冲出商场打车。哪知那个时间很难打,我一边张望一边往前走,途中遇到一个年轻女孩儿蹲在地下乞讨,面前写着:讨要8元钱路费。虽然很急,我还是停下来从口袋里拿出9元零钱给了她。我也知道有可能她是骗我,但一个年轻女孩儿拉下脸来乞讨,总有她不得已的原因。
打上车,一路堵,天已擦黑。好不容易到家门口,我付了车费,说了声谢谢,急慌慌地下车。因有两个衣袋一个提包要拿,就不慎将手机跌落。一下车我就发现手机不在(我总是习惯捏在手上),立即喊停车没喊住。这里我犯了个错误,我又停下来翻包,等确定手机不在包里时车已开远了。(我应该先记住车号再翻包的,笨那!)
我迅速到路边拨打我的手机,通了,但无人接听,连续打了三次都响到断为止。因怕妈妈着急只好先回家,回家后再打,还立即查到交通台请其广播,还用妈妈的手机发短信过去,说如果他送回来,我会付他路费并致以酬谢。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但半小时后我再拨,手机关了。您拨打的用户很郁闷……
不知所措。当时就是这个状态,好像忽然之间,我与世界失去了联系。细细盘算,我脑子里能记住的号码不到20个。我原本是电话兵啊,背电话号码小菜一碟,但现在太依赖手机了,什么都让它帮自己记着,什么都交给它储存。
很闹心。想到丢手机前我刚做了善事,不是说善有善报吗,怎么来了个反的呢?后来一想,也许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或者,提前报过了?父亲这次生病住院,几天就好了,无大碍,这不是幸事吗,这不是善报吗?这么一想,平静下来,倒头就睡,以至于老妈给老爸打电话说,你看你这个女儿,说闹心,倒头就睡。真是好福气。
其实丢失的这个手机,已经很旧很旧了,周边掉漆,因摔过几次,键盘盖已扣不住了,一直翘着,有时还自动关机。有一次吃饭服务员把汤洒在手机上,导致显示屏发黑,我花了400元换了个屏,也没舍得淘汰它,当时它的价格已降到1000多了。曾经有个朋友看我手机那么旧,就送了我一个,比我这个高级多了,但我始终不习惯,转送给了儿子。
究其原因,除了因为是儿子送的,因为用时间长了顺手,因为里面有很多资料(比如我的日程安排,我的备忘录,我的邮箱、地址、电话、qq、msn,我随手拍的照片,还有家人和好友的生日等,当然还有几百个电话号码),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跟着我经历了大地震最艰难的日子。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楼都摇晃得发出响声了,高处的东西都掉下来砸碎了,我人都走到门口了,还是专门返回到书桌旁把手机拿上。直觉告诉我,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很需要它。
果然,那个小小的手机跟随我跑遍了灾区,跟着我翻山越岭,跟着我乘坐直升机、冲锋艇,跟着我睡帐篷也跟着我露营,它不仅仅是我的通讯工具,有时是手表,有时还是电筒,但更多的时候,它代替所有的家人和朋友陪在我的身边。一个人害怕的时候,常常看里面的短信,给自己加油和安慰。
那个小小的手机,里面储存了我地震期间的800多条短信(因当时电话很难打通,短信是最有效的联系方式)。有第一时间来问候我的亲人和朋友,有来自灾区救灾战友的消息,有当时救灾指挥部的各种通告,有我去灾区采访时部队发给我的路线图,有遭遇不幸请求我帮助的求助信息,有关心我安慰的温馨嘱咐,有各报刊的约稿信和邮箱,还有很多地震期间的打油诗、段子。每每翻开它们,我都会想起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甚至我的一位已经去世的同事,当时我们曾一起下灾区采访,我们彼此联系的短信,也都保留着,为此我还保留了他的号。那些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我看过回复过就删除了,这个时期的短信却一条未动。我曾想复制到电脑上的,但因为数据线找不到了,没能实施。
此次,它们全部离我而去。
我无法责怪他人,只能自责。虽然用手机十多年来,这是第一次丢手机,我完全可以原谅自己的。可我还是很难受,持续中。
很多朋友知道这个事后,都让我写篇文章,发在杭州的报纸上,也许可以找回来。我一直没写,我觉得那个将我手机据为己有的人不会看报的。更何况他要找我太容易了,手机里有我的各种联系方式,传统的现代的都有,可至今一点音信没有,说明他压根儿没打算找我。
但今天,我忽然想,还是写一篇吧,不为别的,就算是为我手机里那800多条短信,送个行,向那些难忘的日子,道个别。也许,我可以就此别过那些心碎的记忆?
2009年10月13日
立冬前后的日子
本想写“深秋的一些人和事”,可是立冬已经十多天了,还在纠缠秋天显得过于滞后。所以来个跨季节的题目。
10月底从西藏回来,一晃过去20天了。兴奋渐渐平息,最初那几天,我到处炫耀,照片贴出后,还发网址给不常上网的朋友,叫他们赶快去看。朋友们很给面子,纷纷赞扬:“你简直可以搞专业摄影啦”,或者,“你拍的比专业摄影还好啊”,我全部当真笑纳。嘿嘿。接着就有两位编辑找俺要照片了,准备发表,俺更加得意,好歹也两栖一回,涉足了摄影界。
当然,现在已平静下来,将美景深藏心底,继续过日子。该干嘛就干嘛,不该干嘛就不干嘛。
先说该干嘛就干嘛。
回来后参加了会议两次,都是必须参加的。一次是去雅安开评奖会,四川省文学奖,任评委。整整三天(其实雅安景色也不错,但因为没有西藏那种透亮的坦荡的阳光,所以没有兴致拍照);另一次是在作协参加全国长篇小说研讨会,一整天。见了不少外地来的作家评论家朋友和编辑,听了不少高见。这两个会,不参加不合适,虽然副主席是个虚职,但既然你当了,就不能占着什么不什么,对吧?
然后是本职工作,继续编辑部的故事。因为到年底了,面临明年刊物的征订和封面设计,这些事无法甩给其他人,还是只有亲力亲为。不过我不会“跑发行”的,我就是在开会的时候,群发短信,给我认识的部队领导,请他们支持我的工作。这方法很有效,我年年使用。虽然上级也下发了征订通知,但是再以朋友的方式拜托一下,更好。至于封面设计,连续这三四年,都是我出思路,美编设计。今年也如此,大样已经出来了,看上去很不错。
除此之外,主要在家写作。长篇依然不顺(老被打断),又写了个短篇。然后整理照片,上网购书,闲暇看书,锻炼,家务,等等。一切老样子。
现在说,不该干嘛就不干嘛。
一般来说,我是个与生活比较配合的人。很少拒绝生活的热情拥抱,很少对他人说不。但这两年不行了,你不说“不”,那你基本上就活得不像你自己了。
梳理一下,这段时间拒绝的事情有:
1.某电视台邀请的选美评委;估计这一条,很多先生看了都会顿足:多好的事情啊,干吗拒绝啊。连我们家某人也说,其实你可以去感受一下啊。我说要是能转让我就有偿转让给你哈。
2.某著名杂志社采访:“想写写你的家庭生活”。这个更是忙不迭地推掉,生怕沾边儿。原本就怕这些事,更何况在网上看到,该杂志社最近被一个女作家告上法庭,因不实报道。我知道,哪怕是你自己写好文章给它,它也能“改编”成杂志需要的那种东西。
3.还有一系列活动:某双年展开幕式,某大型采风活动开幕式,某新书发布会,某政府部门下基层视察,等等。
如果这些事我一律答应,那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吃住在“社会上”(我一个朋友发明的词儿,人家问他在哪儿,他常常既不在单位,也不在家,他就回答说,我在社会上。)
其实还有一件比较大的事,我断然地说了“不”。这里就不细写了。想想自己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偶尔率性一下也是可以的。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完美,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肮脏,我知道一些人没有真才实学,且人品糟糕,却要风是风要雨得雨,我也知道我个人无法改变这一切,但凡事总得有个底线,超过了底线,我只能说“不”,当然,我说“不”不能改变他人,只是改变我自己。
此事对我来说,算件大事。故记之。
天气日益寒冷,北方普降暴雪,航班延误或取消,列车晚点或停开,出行变得困难。从电视上和网上看到,我曾经生活过7年的石家庄,居然下了50多年来最大的一场雪,也就是说,留在我记忆里的那些石家庄大雪,都成小雪了。为北方的父老乡亲们担心,祈祷。
请各位朋友多多保重。
2009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