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悟管理
11380800000055

第55章 找出问题的根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真正地解决问题必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解决问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追根问底”,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去主动提出问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对此,孔子感叹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知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遇事从来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意思是,凡事不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就连圣人也拿他没救。

凡事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遇事多想一想该怎么办才好。科学家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问题都提不出来,解决什么呢?

爱迪生的一生,从小孩直到去世,没有停止问“为什么”。他虽然没有将自己所问的问题都求出答案来,然而他所得出来的答案却是多得惊人。例如,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看见他手指关节肿了。

“为什么会肿呢?”爱迪生问。

“我也不晓得究竟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你不晓得?医生晓得吗?”

“每个医生说的都不同,不过多半的医生认为是痛风症。”

“什么是痛风症呢?”

“他们告诉我说这是尿酸积淤在骨节里。”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从你的骨节中取出尿酸来呢?”

“他们不晓得取法。”病者回答。

“为什么他们会不晓得取法呢?”爱迪生生气地问着。

“因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回答着。

爱迪生回到实验室里,立刻开始试验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他排好一列试管,每只管内都灌入四分之一不同的化学液体。每种液体中都放入数颗尿酸结晶。两天之后,他看见有两种液体中的尿酸结晶已经溶化了。于是,这位发明家有了新的发现问世,这个发现也很快地传播出去,现在这两种液体中的一种在医治痛风症中被普遍采用。

爱迪生说:“一个时时产生问号的头脑是一项很大的财产。”保持寻根问底的习惯,保持一种疑问的态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成功的答案就跟在“为什么”后面。

要有效解决问题,一定要从问题出发,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不停地问“为什么”。

在丰田公司的改善流程中,有一个著名的“五个为什么分析”。前丰田技术中心副总裁冈本雄一认为,丰田公司产品发展制度的成功秘诀在于:公司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新产品发展技巧——“五个为什么”,就是问五次为什么。

丰田生产系统采用了对付某种故障的五步曲来寻找问题的症结,防止和杜绝该故障的再次发生。

公司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事故一不批评、二不惩罚、三不扣奖金,而是对责任者追问五个为什么。例如,面对一台出现故障的机器,管理者与操作者进行了下面这样的对话。

问:机器为什么停了?

答:超负荷,保险丝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

答:轴承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油泵吸不上油。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

答:油泵轴承磨损松动。

问:为什么磨损松动?

答: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

问完了5个为什么,事故的原因也水落石出了。于是,企业决定举一反三,全面安装过滤器,同样的故障就被杜绝,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在丰田公司,物流非常平稳,各道工序平衡生产,工人的工作节拍一致;一旦发现次品,工人马上附上标签,并送入质量控制区更换;质量控制区马上组织回答“五个为什么”,直到消除根源。问题未解决之前,绝不继续生产,以免出现更多次品;如果哪道工序出了故障,操作工人有权按动显示故障的按钮,同样追问“五个为什么”,直到故障排除。

人们可能会担忧生产线的停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奇怪的是,尽管丰田公司人人有权停止总装线,却很少见到停止现象的出现。装配线的尾端,几乎见不到有故障的新车修理,每部新车都是直接开到货运卡车、火车车皮或货运码头。

真正地解决问题必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问题源头;根本原因隐藏在问题源头的背后。在解决问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追根问底”,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