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悟管理
11380800000048

第48章 信用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人无信则不立,企业也是如此。市场经济的根本是信誉经济,信誉是最好的品牌。真正守信用的企业,才会在这个竞争的时代赢得成功。

“诚”字的含义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字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讲信用,不欺诈,做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

中国人自古就强调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立世。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如果没有这个关键,就无法套住牲口,自然就不能行走。在这里,孔子是用车与輗、軏关系的比喻强调诚实不欺、谨守诺言的品格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

《论语·颜渊》篇中还强调了“人无信不立”这一观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成现代文就是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队强大,使百姓有信用。”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说:“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二者之中先去掉谁?”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但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

从古到今,人们都把守信当做立身之本,一个人失去诚信,一切都无从谈起。

人无信则不立,企业也是如此。不讲信用的企业就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生存。市场经济的秩序、效益就在这信用上,对企业来说,信用是制胜的法宝。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管是大老板还是普通人,信誉都是生存和发展之本。

中国台湾新光集团创始人吴火狮,就是个极重信誉的企业家。他说:“信誉是企业的生命”。1949年他经营贸易,不久中国台湾当局采取节约外汇政策,禁止进口纺织品。禁令一出,许多公司置既订合约不顾,纷纷退约,造成日本纤维界大损失,中国台湾的贸易信用也一落千丈。吴火狮面对此情景,毅然坚持“信誉第一”,通电驻日代表,将已加工完成的纺织品,在日本“国内销售或输往他国转售,其他的则延期收购”。吴火狮信用重诺的做法,得到海内外企业界的高度评价。新光集团树立了信誉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他此后招收员工、筹集资金、寻求合伙人、赢得客户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方便和成功的机遇。

诚信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凡是遵守诚信的企业,人们都会相信它,正因为人们都会相信它,就会购买它的产品或者服务,因此,它的客户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企业拥有了大量的客户,当然就有大量的收益。企业的这种无形资产,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一种品牌,人们之所以一想到某个品牌就会购买它,就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种品牌是非常讲诚信的,可见,诚信支撑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亮出自己的诚信“名片”。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是一种软实力,它的作用甚至比材料、设备、工艺等硬实力更加重要。不讲诚信,等于自动放弃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锻造诚信这一软实力,也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在企业界,诚信是无价之宝,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替代的“金字招牌”。

1968年,日本麦当劳公司接受美国油料公司订制餐具,是300万个刀叉的合同。交货日期为同年8月1日,在芝加哥交货。

日本麦当劳总裁藤田田组织了几家工厂生产这批刀叉,但这些工厂一再误工,预计7月27日才能完工。从东京海运到美国芝加哥路途遥远,8月1日肯定交不了货,误期已是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藤田田毅然租用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07货运机空运,花费3万美元的空运费,将货物及时运到。这次藤田田损失很大,但赢得了信誉。

第二年,美国油料公司又订制西餐刀叉600万个。这是横滨市最大的一次订货,全市赶制。

可惜,又一次误期,只好仍用飞机空运。

藤田田不惜损失,租飞机运刀叉,做这种不合算的事,虽然蒙受巨大损失,但保住了自己宝贵的信誉。他坚信只要信誉在,就会有新的订货,就会有更大的利润。

诚信能为产品带来市场,为企业带来顾客,为顾客带来信心。一个企业的信誉度如何,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发展和成败,是任何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香港长江实业公司董事长李嘉诚说:“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失去了信誉,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因此“我做生意,一直有一个宗旨,那就是不投机取巧,要以诚待人”,“在对客户做出承诺之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仍要履行对客户的承诺,以取得客户信任”。李嘉诚就是以他的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和高超的经商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成功的。

古今中外所有著名的企业和企业家,无不有着信誉卓著的良好形象。那些靠背信弃义、坑蒙拐骗牟取不义之财的,或许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难免身败名裂,为人所不齿。因此,信誉虽非钱财而胜似钱财,尤其在现代,人们称之为“无形资产”,一旦信誉丧失,这种无形资产也就随之消失。所以现代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十分重视创立和维护这种无形资产。

富兰克林在《对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信中说过两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金钱”、“信誉也是金钱”。如今熟知前一句的人不少,对后一句有人则不以为然。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过程中,规定和秩序往往是靠守信来坚守的。守信更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的运转链条中,无论是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用。

市场经济的根本是信誉经济,信誉是最好的品牌,企业、企业人都要靠信用才能生存和发展。要依赖信用来维护和发展与顾客、员工、供应商、股东之间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

真正守信用的企业,才会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