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悟管理
11380800000002

第2章 任人唯贤,将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

“任人唯贤”是“知人善任”的进一步深化。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任人唯贤,将人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任人唯贤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孔子是第一个大力提倡举贤才,主张贤人政治的人。孔子认为,自古以来政治上大有作为的君主,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举贤才。贤才在位,就会有好的政治;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政治。《论语·泰伯》篇中记录: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五位大臣就能够治理好天下,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就能够得到天下,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举用了贤才。

孔子还用举贤才的政治思想来教育他的弟子: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先指定各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举贤才”就是“任人唯贤”,这里的“贤”,就是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任人唯贤”是“知人善任”的进一步深化,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在我国,利用贤才取得成绩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齐桓公成就霸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启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杰”。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任人唯贤,将人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香港大富豪李嘉诚就是选人用人的高手。在长江集团创立之初,李嘉诚提拔了两位忠心耿耿、踏实苦干的人才——上海人盛颂声和潮州人周千和。他们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跟随李嘉诚南征北战,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立下汗马功劳。

任人唯贤且以诚待人的李嘉诚1980年经过综合评价,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又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理。同时委托盛颂声负责长江实业地产业务,周千和则主理长江实业的股票买卖。这两位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一直跟随李嘉诚30多年,直到1985年盛颂声因举家移民加拿大才离开长江实业;而周千和则至今仍在长江实业集团发挥余热,而且其子周年茂也加入长江实业集团,成为新一代的骨干。

创业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能帮助企业起家,但这些元老重臣不一定能跟得上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在竞争日趋高度复杂化和讲究科学性的形势下,元老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准就显得相对不足。

李嘉诚深刻地预见到这一点,大胆提拔有闯劲、年轻有为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弥补元老们胸襟和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有专才的干将,为集团带来新生力量,以更大的步伐快速发展。

长江实业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股价由1984年的6港元急升至90港元,这也和李嘉诚大胆提拔人才大有关系。

毕业于香港大学的霍建宁,1970年加入长江实业集团,出任会计主任,是长江实业管理层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霍建宁有着杰出的金融头脑和非凡的分析本领。虽然他为人处事低调,但却参与决策和策划了长江实业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和债券兑换等。这些项目动辄涉及数十亿资金,而且总能为集团带来可观的效益。霍建宁也被传媒称为“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

霍建宁的才华倍受李嘉诚赏识,1985年李嘉诚委任他为长江实业集团的董事,两年后又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那年,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任此要职,在香港商界实为罕见。

曾由李嘉诚指定为长江实业专门人才而送往英国攻读法律的周年茂,是周千和的儿子。1983年周年茂回港进入长江实业,被李嘉诚指定为长江实业董事和专门发言人,并于1985年和其父一道被提拔为董事副总经理。

周年茂是经营房地产的高手,特别擅长大型地产项目的发展,成为长江实业集团房地产发展的主要负责人。很多大型住宅的规划,都是由他具体策划落实的,在公司上下获得好评。

长江实业参与政府官地的拍卖,原来由李嘉诚一手包揽,被称为拍卖场上的“擎天一柱”。而现在的长江实业代表则是文质彬彬、书生气十足的周年茂。周年茂在拍卖场上颇有大将风范,临阵不乱,知进知返,能较好地把握分寸,令李嘉诚大为放心,对其委以重任。只有在交易金额十分巨大时,李嘉诚才亲自出马。

应该说,正是由于李嘉诚肯提拔人才,而且会提拔人才,才使得长江实业不断发展,并且后继有人,实现公司集团老、中、青的结合。

诸多实践可以证明,凡是作为领导者要成就一番事业,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只有任人唯贤,把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取得胜利;反之,必定遭到挫折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