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
11379300000114

第114章 惩罚

我是在一所县城念的小学。五年级时,学校成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有美术小组、音乐小组,还有生物小组。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报一个小组。

当时,我对音乐和美术都没有多大兴趣,于是便选报了生物兴趣小组。

生物兴趣小组共有二十一位同学,给我们上课的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三十刚出头,鼻子上架着副眼镜,略微有点儿胖的脸上总是带着浅浅的笑容,看上去一点儿也不严厉,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兴趣小组开班的第一天,李老师便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每周写一篇观察日记。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家住县城的城里孩子,另一类就是像我这样家住城郊的农村娃。由于城里孩子家中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因此,他们平时在我们面前总会有意无意地显露出一种优越感,好像高人一等似的。对此,我心里一直都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挫挫他们的锐气,灭灭他们的威风。这次,我觉得机会来了。因为这些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城里孩子,平时除了猫和狗之外,很少见到其他动物,因此,他们选择的观察对象大多是猫、狗、鸽子之类的小动物。我决定选择一种他们城里孩子没有,而且非常难得一见的大家伙来观察。于是,我大声地告诉老师,我将把我家饲养的一头大黄牛作为观察对象。果然不出所料,我的话音刚落,便有几个城里孩子向我投来既羡慕又略带妒忌的目光。他们的这种眼神,让我暗自得意了好几天。

其实,我家并没有养黄牛。当时报这个观察课题,完全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为了完成观察日记,我翻箱倒柜地从家中找出几本有关家畜饲养的科普书,然后将上面描写的生活习性的文字摘抄下来,再凭着自己对黄牛的一些了解,添枝加叶地修改一番,便作为观察日记交给老师。

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一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天下午,是我们生物兴趣小组的最后一堂课。李老师对我们说:“在兴趣小组开班的时候,我曾给大家布置了一道观察题。同学们做得都很认真,每周都按时交来了观察日记。其中,尤其以汪继峰和吴军两位同学的观察日记写得最为详细生动。今天,我就组织大家一起去这两位同学的家里,亲眼看一下他们饲养的黄牛和山羊。我已经从外单位借来了一辆面包车,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听完老师的话,我的脑袋顿时“嗡”的一声乱作一团。老师和同学们要去看我家养的黄牛,这可怎么办?当他们发现我家并没有养牛时,老师会怎么批评我,同学们又会怎样嘲笑我……

我昏头昏脑地跟随着大家上了车,坐在最后一排。随着车轮的转动,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当汽车驶离县城,快要开到村口时,我紧张得都快要晕过去了。在一个岔路口,李老师突然让司机把车停下来,看了一下手表说:“哎呀,时间不够了。这样吧,我们还是去看看吴军同学家养的老山羊吧。对不起,汪继峰同学,我想我们没有时间去看你家的大黄牛了。”

老师的这番话,让我那颗已经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又放了回去。当时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至今都忘不了。从老师看我的眼神中,我清楚地感觉到老师其实早已知道我在撒谎。老师之所以没有揭穿我的谎言,是怕伤害我的自尊心。她巧妙地用这种“道而不破”的方式,既给我了惩罚,让我认识到错误,又没有伤害我的自尊。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发誓今生今世永不撒谎。在以后的岁月里,尽管因为拒绝撒谎,我曾失去一些只要撒一句谎便可轻松到手的利益,但我毫不后悔。没有谎言的日子,我活得很轻松,很有尊严。撒谎也许能够谋得一些不正当的利益,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谎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当谎言即将被揭穿的那一刻,后悔、自责、恐惧、难为情等诸多情感一起涌上心头,那种感觉会非常难受。

情感箴言

师生之情往往就在细微的接触中。老师点到为止的惩罚,把撒谎的错误牢刻在孩子心中。正确对待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塑造完美的人格,这是教师给予学生最好的知识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