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后周枭雄录
11374300000016

第16章 郭威起兵(1)

不说柴荣从此以后就留在邺都,回头来再说赵匡胤,自从和柴荣告别之后,却不知道柴荣发生了这许多事情,沿着关中道就直奔长安而去,他本来就生性好玩,陕西地界又是民风强悍,自古就爱出忠义豪侠之士,所以非常合乎赵匡胤的胃口,一路上结交了不少好友,柴荣临走时送他的这三百两银子,倒确确实实派上了用场,只不过行程就有点缓慢了,耽搁了大概两个月,这才进入了华阴境内,只需再走一天,便可以去那千古帝都长安城内了。赵匡胤看天色已经不早,于是就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吃喝完毕,天气依旧炎热,于是没有回房休息,就在院子当中坐下,问小二道:“这华阴县内可有什么好玩的么?我明天有空可以去耍他一耍。”伙计是本地人,听到赵匡胤如此问,当即回答道:“客官若是急着赶路,那便没有什么好玩的,若是不急,倒可以去我们境内那华山去玩玩。”

赵匡胤听他说得奇怪,便追问道:“我虽没有来过陕西,但是也听人说过华山险峻,天下第一,但只要是山,便有人可以攀登,你口口生生说着急不着急,难道这华山竟是特别高,要爬上山再下来的话,需要很长时间么?”

伙计急忙摇摇手说:“客官误会了,这华山并不高,我们县里面那些长年往来山上的挑夫,平常的一天可往返两次,若是脚快的甚至可以往返三次。但华山的特点在于它的地势险峻,普通人若是攀登一次下来,恐怕会腿软脚疼,好几天走不得路。所以我才有这么一说。”

赵匡胤听罢哈哈大笑说:“偏你这小二会唬人,想那爬山只不过是走高路,只要人能走得动,便可以爬上去。哪里就会上去下来反而走不动路的。也罢,明天我就去爬一爬华山,让你瞧瞧看,省得以后拿大话来吓唬客人。”小二听赵匡胤这么说,陪着笑脸不敢顶嘴,只是又说道:“客官尽可放腿一试,若是有缘能碰到希夷老祖,可让他为客官算上一卦,看看未来吉凶。”赵匡胤听他说得神秘便追问道:“这希夷老祖是何人?”

“客官,在这华山绝顶之上,有一个天然的洞口,叫做希夷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里面住了一个得道的仙翁,名叫陈抟,自号希夷老祖。这位老祖得了仙法,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一切兴废之事。有些人曾经爬到绝顶之后,偶尔碰到此老祖,攀谈之下,告诉了对方前途吉凶,结果无不灵验。所以人人传诵,可惜这得道之人究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后来有许多人,专程爬到华山上去找老祖,可是却无缘见到;老祖也曾经说过,自己虽然能知道未来,但也只能对有缘人讲,尽管如此,每天上去抱着希望想碰到老祖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客官若是有缘,能碰到老祖,便可向他讨一卦,绝对是灵验的。”店小二说得活龙活现,赵匡胤听着却嗤之以鼻:“什么老祖,估计又是一个骗子,住在华山顶上装神仙吧。我若是上山碰不到他便罢,若是碰到了被我问出破绽来,瞧我不打破他的头。”小二见他说的凶恶,不敢接茬,敷衍了事过去了,赵匡胤也回房休息,打算第二天攀登华山。

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便起身收拾好行囊,问清楚路途,直奔华山而去,只不过二十里路,赵匡胤骑马而行,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山脚下,这个时候天光大亮,赵匡胤停下马来,抬头观看,只见前面这座山仿佛是一块巨石雕成的一般伫立在面前,层峦叠嶂、峻石危峰,处处可见的是悬崖峭壁,在山上纵横逶迤的是河流飞瀑,石头山上却也长着许多树,从下朝上看去也是郁郁葱葱,有几处山峰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又有几处山峰仿佛如同被巨灵神从天上一斧斫下,竟然是光滑如镜。又有许多深不见底的幽深谷道夹杂其中,看上去果然是险峻万分。赵匡胤仔细看了半天,方才看见一条小路自山脚下蜿蜒,仿佛一条黄色的长蛇,缠绕在华山的腰上,禁不住失声喝道:“难怪人们都说华山是天下第一险峻,果然是只有一条道路可供攀登。”当即将马寄存在山脚下的农家,自己收拾一下,补充好清水食物,便朝山上进发。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后来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 ( 亦称朝阳峰 ) ,朝阳台为最佳地点。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 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这些都是作者自己说的题外话,却说赵匡胤沿着山路朝上走,走了没有多远就有点气喘吁吁了。因为这华山虽然海拔并不高,但是由于山体是由石头构成的,所以在修筑道路的时候就特别难,需要围绕着山体修建,这么一来,很短的高度也要走很长的路才可以到达。走了将近大半个时辰,赵匡胤这时方才相信小二所说的话,眼看着自己位置,就算是离最矮的北峰,恐怕也还得再爬半个时辰,已经累得快走不动了,突然看见前面路上有一块空旷的地带,后面是一块大石,正好在这里休息,于是连忙走过去,坐下来不停的喘气。心里盘算着说,要是按照这样的速度,恐怕攀登上中峰之后,就无力下山了。华山之险既然已经领略,倒不如就此回头下山,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这么想着眼光四处观看,却一眼看到那块大石上写着“回心石”三个字,再仔细看下面有一行小子,上面写着:“意志不坚者,到此止步。”不由的激发了豪情万丈,心想大丈夫空自胸怀天下,却不能踏平区区一个华山,若是将来被人知晓,岂不要遭人耻笑。想到这里,咬牙站起身来抖擞精神,继续朝山上进发。

果然越往前走,山势越发的陡峭,道路越发的崎岖,翻越云梯时,那山势直上直下,非得一口气爬上去才有地方休息;经过擦耳崖时,道路狭窄,只得将自己的身体紧贴着山体,一步步的朝前挪动,若是有一步闪失,便是万丈悬崖;千尺幢处道路宛如一条大蟒的身体,人不能直立行走,只得低下头半蹲半立的朝前走;百尺崖处抬头只能见一线天,还有一块巨石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天而降,就悬在自己头顶,风一吹还晃晃悠悠,似乎马上就要掉下来,所有经过此处的人都想加快脚步,可是道路崎岖不能快行,只得战战兢兢的朝前挪动;最凶险的还是那鹞子翻身,手脚并用也不能攀过,只能将身体爬在山体上面,勉强才能翻身上去。就这么过了两个多时辰,方才来到最高的南峰落雁峰,南峰是华山的最高主峰,也是五岳的最高峰,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一侧还有一个稍微矮一点的叫做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积大一地落雁峰。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

却说赵匡胤来到华山极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不由得心情气爽,坐在山峰正打算休息一下便要下山时,突然天空中刮起一阵狂风,四面的云彩都被吹了过来,就在自己的头顶上聚集,随后竟然下起了一场大雨。这下把赵匡胤弄得万分狼狈,连忙站起身来四处观看,想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雨,可巧就看见南面的山坡上有一个岩洞,看样子可以避雨,当即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一个天然洞穴,连忙一头钻了进去,将身上湿了的衣服脱下,晾在当地,眼望着外面的天色,心想看样子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不如我先在这里睡一觉休息一下好了。想到这里,便整理出一块地方,倒头便睡。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听到身边有人说话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自己身边已经坐了两个人,正在那里下棋,一个是中年老道,身穿灰色道袍,手持拂尘;另外一个却是个邋遢老头,头上歪歪插着一根筷子做发髻,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油污满身,一只脚穿着鞋,另外一只却是赤足,也不知道究竟是把鞋丢了,还是压根就没有。最埋汰的是,一只手拿着棋子在下棋,另外一只手却不停的在那只赤足上扣摸,每次弄下一点污垢来,还放到自己鼻子旁边闻闻。赵匡胤心中不由的大是惊奇,那道人看他醒了过来,打个稽首说道:“我们二人相约在山上赌棋,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雨来,无奈只得跑到这洞里避雨,不想却惊扰了公子的好梦,还希望您见谅。”

赵匡胤听老道这么一说,方才恍然大悟,连忙回礼道:“道长说哪里的话,天雨谁也不能预知,况且这山洞并非我个人所有,进来避避雨又何不可?”那邋遢老汉却根本没有看赵匡胤一眼,只是一个劲的催促老道下棋,老道抱歉的向赵匡胤点了一下头,便转回头来聚精会神的下棋。赵匡胤闲的无聊,本来想和对方聊聊天的,可是看人家两个都没有这意思,只得百无聊赖的凑到两个人旁边,也席地而坐看他们下棋。看了一会,不由得暗自摇头,心想这两个人选择在这高山绝顶下棋,自己还以为他们是什么高手呢,可是看他们下棋这路数,分明就是初学嘛。那邋遢老汉看来还有点路数,这道人下得棋却简直就是臭棋篓子一个。看了片刻,眼看的老汉使了个舍车取将之计,道人却浑然不绝,正要起马踏车,由不住大喊一声不要。道人一惊,仔细看了看局势方才明白,于是回马防御;邋遢老汉这才抬头看了赵匡胤一眼,虽然没有言语,但是眼神愤恨,赵匡胤只当没有看见。等一会老汉又想诱使道人进攻之际,赵匡胤又出言提醒,过了一会,这盘棋被老道赢了,呵呵笑着向老汉伸出手去,老汉便从怀里摸出一枚铜钱放在道人手里,道人笑嘻嘻的收了。两个人又重新开局,老汉故伎重施,老道却浑然不觉,赵匡胤由不住又出言提醒,这盘棋老道又赢了,再次向老汉伸手出去说道:“今天我却连赢两盘,你该服气了吧?”老汉不言语,照旧给了道人一枚铜钱,两个人又摆开一局,还没有开始下,老汉却抬起头对这赵匡胤说道:“红脸的,你可认字么?你看看那棋盘中间写的什么?”

赵匡胤低头一看棋盘,只见在楚河汉界之间写着两句话:观棋不语真君子,看着多言是小人。刚才他只顾看棋,倒没有注意这两句话,现在看老者让他看这话,知道老者连输两盘,心中有气所以迁怒于他,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对不住,我看二位下棋实在有趣,所以忍不住出言指点,不过看二位的棋艺,就算是垂髫小儿也能比你们略强几分,倒不必如此计较。”老汉听他嘴硬,更加恼火起来:“你这汉子真是不知好歹,我们这下棋却不消遣,而是有赌注的,你若是下得高明,可来和我下一盘。”赵匡胤被老者一激,当即沉不住气说道:“下便下,管你什么赌注,我都可赢你。”老汉向对面的老道一拱手道:“老道,你且让开,我来教训教训这个狂妄无知之徒。”老道笑着说:“老汉你又犯了强脾气了。”但是仍旧让了开去。赵匡胤也不客气,坐在当地,就和老汉对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