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86

第86章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轼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是岁十月之望①,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②。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③。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④。顾安得酒乎⑤?”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岩⑥,披蒙茸⑦,踞虎豹⑧,登虬龙⑨,攀栖鹘之危巢,俯冯(pínɡ)夷之幽宫⑩。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①是岁:这年。指作《前赤壁赋》的同一年,即1082年。望:旧历每月十五日。

②雪堂、临皋:临皋即临皋亭,在黄冈县南。苏轼于1080年被贬黄州(今黄冈县)做团练副使,就住在临皋亭,并在附近的东坡筑雪堂,自号为东坡居士。

③黄泥之坂:雪堂到临皋亭的必经之路。坂:山坡。

④松江:今属上海,出产鲈鱼。

⑤顾:看。

⑥巉岩:险峻的山崖。

⑦蒙茸:杂乱的丛草。

⑧虎豹:指虎豹形状的石头。

⑨虬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龙。

⑩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

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馆寓所去。两位客人随从着我,一块儿过黄泥坂。此时已下了霜露,树叶也已脱光,人的影子映在地上,抬头仰望明明的月光看着优美的景色,大家高兴了,边走边唱,相互应和。过了一会儿,我叹息说:“有多位好朋友却没有酒,有酒而没有菜肴,在这明月清风之夜,如此美好,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在江中撒网打到一条鱼,嘴很大,鳞很细,形状像松江一带的鲈鱼。但是我在哪里能弄到酒呢?”回家后,我就和夫人商量,夫人说:“我这里有一斗酒,存放的时间好久了,预备供您突然间的需要。”

于是,我们携着酒和鱼,又来到赤壁下游赏。江水发出涛声,岸边绝壁千尺,山峦高耸,月亮显得很小,江水退落,露出江中礁石。日子才过了几天,而江水山色已经变得不认识了。我于是提起衣襟弃船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崖,拨开丛生的杂草,坐在状如虎豹的石头上,爬上如虬龙一样的古树,攀缘栖鹘的窝巢,俯视水神的宫殿。这时两位客人就不能跟上我了。忽然,我一声长啸,草木振动,山谷回响,大风刮起,波涛汹涌,我这时也感到忧伤而悲凉,心里有些恐惧,害怕得觉得不能久留了,于是回去又登上船,任由其漂在江中,漂流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时间将到半夜,四周一片寂静,正好一只大鹤,横过江面从东面飞过来了,翅膀大得如两个车轮,像穿着黑色的裙子,白色的衣服,嘎嘎地叫着,从我船的上空飞掠向西而去。

一会儿,客人离去,我也和衣而睡,梦见一位道士,身穿羽衣,轻快地跳动着走来,经过临皋馆前,向我作揖说道:“在赤壁游玩赏景快乐吗?”我问他姓何名谁,他低头不语。“哎呀,哎呀!我明白了呀,昨日夜晚,飞着叫着从我船的上空掠过去的,莫不就是你吗?”道士看着笑着,我也惊醒了。打开门一看,已不见他的踪影。

一文一语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