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80

第80章 心术

心术

苏洵

本文是《权书》(苏洵的一组策论,共十篇)中的一篇,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而以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为核心,所以标题叫“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②,然后可以制利害③,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④;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⑤,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⑥,严斥堠⑦,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⑧,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zhuì)兵于蜀中⑨,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⑩。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xī)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yì)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注释

①心:这里当指下文讲的战争中的胆略、智谋和忍耐性,吃苦精神。

②瞬:眨眼。

③制:掌握。

④上:通“尚”,崇尚。

⑤怒:激发。

⑥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信号。

⑦斥堠:古代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瞭望、放哨。

⑧并天下:指打遍整个天下。

⑨邓艾:三国时魏国将领。曾领兵抄艰险小道袭击蜀汉,率领士兵从山顶用绳子绑住身子滑下,从而兵至成都城下。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于是蜀汉灭亡。

⑩支:对付得了,经得住。

案:通“按”。

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相传能举千钧。

译文

做将领的准则,首先应当修身养性。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要面色不改,从容应对;麋鹿突然出现在近旁,也要眼睛不眨,镇定沉着。这样才可以控制战争形势有利与不利的变化,才可以应对敌人。

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如果不义,即使对我有好处,也不能轻举妄动。并不是一动就会有利害关系,而是怕将来会弄到手足无措的地步。只有正义才能激起士兵的壮志,当士兵因为正义而愤怒时,就会百战不殆。

一切战争的原则是:战前要积蓄财力物力,临战时要养精蓄锐,战争打响后要鼓舞士气,战争胜利以后要保持斗志。谨慎地做好警报工作,严密地做好侦察瞭望工作,使得耕种者没有顾忌而专心生产,这样才能积蓄财力物力;给士兵丰厚的犒赏,让他们心境悠闲,这样才能养精蓄锐;打了小胜仗不松劲,吃了小败仗更要加强锻炼,这样才能鼓舞士气;用人时不要一下子满足他的欲望,这样才能保持其斗志。所以,用兵就是要使士兵常常胸怀义愤,心中有欲望而总不满足。义愤不能全部爆发就会留有勇气,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继续追求。所以虽然统一了天下,而士兵仍不厌战,这就是黄帝虽然经历了七十多次战争,而士兵依然斗志昂扬的道理。如果不保持斗志,只要打了一次胜仗,这军队就用不得了。

凡是做将帅的,应当足智多谋而又威严,凡是做士兵的,应当愚笨一点。足智多谋就会使人感到高深莫测,威严就会使人感到不可侵犯,所以士兵就能紧随其后而听从号令,这样,怎么能不要求士兵愚笨一点呢?只有士兵愚笨了,将帅才能够与他们同生共死。

凡用兵之举,必须了解敌方的主帅,了解敌方的将领,然后才可以冒险行动。邓艾用绳索挂着士兵翻山越岭,偷袭蜀国,如果不是刘禅的昏庸,那么百万大军就会束手被擒,毕竟邓艾是因为轻视他们才冒险行动的。所以,古代贤明的将帅,能以自己的兵力去试探敌人,又能以敌人来检验自己的军队,因此,可以决断自己军队的行动。

凡是担任主将的法则是:必须通晓事理后才可以起兵,了解作战形势后才可以打仗,懂得节制后才可以指挥军事。通晓事理则不屈于理,了解作战形势则能保持不败,懂得节制则不会陷入困境。遇到小利益不发兵,见到小危难不避让,因为这些小的利益和危难,不值得我施展才略,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大的利益和危难。所以只有涵养本领并且不轻易施展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一个忍字可以对付各种轻率的勇猛,一个静字可以控制各类轻率的举动。

军队各有长处及短处,敌军我军都是一样的。那么请教:“我军的长处,我拿出来发挥它,但敌军不与我较量;我军的短处,我掩藏起来搁置一边,而敌军却偏要与我较量,怎么办呢?”

回答说:“我军的短处,我把它突出地暴露出来,使敌军疑虑而退却;我军的长处,我把它藏起来并且保护它,让敌军轻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善用长处及短处的策略。”

善于用兵的,要使士兵无所顾恋而又有所依赖。无所顾恋,就知道死不足惜;有所依赖,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中有了短棍,碰上猛虎,就会大声喊叫,用棍去击虎;两手空空,遇到蜥蜴,也会吓得变了脸色而后退。这是一般人的通常心理。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带兵了。脱掉上衣露出胸臂并且手执利剑,那么即使是乌获也不敢逼近。戴着头盔,身穿铠甲,却靠着武器睡大觉,那么连小孩也能弯弓射箭把他杀死。所以善于用兵的就能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能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的,那么战斗力就无穷无尽。

一文一语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