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58

第58章 杂说四

杂说四

韩愈

本篇主要抒写作者因世上伯乐不常有,致人才屡遭埋没蹧蹋而发的感叹。

世有伯乐①,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③,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⑥,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⑦,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伯乐:相传为春秋时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奴隶人:地位低下的人。这里指凡夫俗子。

③骈死:成双成对地死去。

④食:通“饲”。

⑤见:通“现”。

⑥策:马鞭,这里作动词使用。道:千里马的习性。

⑦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传说中伯乐曾道途一匹拉盐的马伏在车下,马见伯乐而长鸣,伯乐知其为千里马,为之落泪。这里指饲马者没有辨认千里马的能力。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不少名马,却只是在马夫手里受苦受累,最后双双死在马槽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天能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或许要吃一石粮食。但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像对待普通马一样地饲养它。那些千里马,虽然能够日行千里,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不能显现出来,而且想像普通马一样尚且还不能够,哪里还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让它充分发挥才能,它鸣叫也不懂它的意思。拿着马鞭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吧!

一文一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