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55

第55章 陋室铭

陋室铭

刘禹锡

本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出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①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⑤。无丝竹之乱耳⑥,无案牍之劳形⑦。南阳诸葛庐⑧,西蜀子云亭⑨。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①斯:此,这。

②馨:德行的美好。

③鸿儒:学识渊博的人。

④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

⑤金经:用一种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⑥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⑦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⑧诸葛庐:指诸葛亮出山前在南阳郡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西)所住的茅屋。

⑨子云亭:指扬雄早年的读书之所。扬雄,字子云,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碧绿的苔痕长到了台阶上,小草青葱嫩绿的颜色映入了帘里。在这里和我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读书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闲暇的时候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喧嚣的乐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一文一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