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此岸彼岸
11307500000035

第35章 欢乐国庆在根城

金秋时分丹桂飘香,继教师节后,中秋、国庆、校庆,相继而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这些喜庆的好日子里,重大校园里总是一片欢乐祥和。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难忘并记忆犹新的是1981年的国庆节。我们去美国进修而有缘在佛罗里达大学相遇的人们(其中大多数为访问学者,少数为留学生)举行了一个庆祝国庆32周年的聚会,感谢祖国人民耗重金送我们出国深造!感谢美国导师们对我们的培养和关爱!我们决定邀请每人的导师和夫人,系、院、学校几位领导。大使馆拟派教育处代表来根城(Gainesville),并带来影片介绍中国,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在佛大学习的各国留学生很多,有的在庆祝本国国庆节时,去某餐厅租一个小厅并由餐厅提供佳肴宴客,既快且好,多是规模较小的庆祝。对比之下,我们的国庆Party大约有百余人,租场地及订餐的费用颇大,支付不起。就决定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式办好这次庆祝活动。

经美籍华人陈教授介绍,留学生组长结识了比克杨学校(Pickyang School)的热爱中国的校长,他满口答应在周末将他们学校的学生食堂及厨房借给我们举办庆祝活动,并派食堂的老美管理员协助我们。因为食堂有桌椅,厨房又有炊具,场地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留学生组长将我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员布置会场,另一部分人员制作食品。经讨论决定制作开口笑、馄饨、春卷三种中国小吃,再买点美制小吃、饮料、葡萄酒、水果即能宴客。留学人员30多人中只有三位女士,刚好又有三位男士有汽车,组长分配每位女士负责一个制作小组并分配一辆汽车协助跑外勤。我被“任命”为春卷组的组长,因在访问学者中年纪较大被称为“侯大姐”。

老天呀!别人以为我已有两个女儿,一定做饭做菜经验丰富。其实不然,我的孩子们幼小的时候由奶奶、外婆一手带大,我的老伴曾跟他母亲学得一点烹调手艺,以后在电厂工地安装设备时,因路远不能回家,常与工人师傅一起“打平伙”,也学得一些地方菜手艺。所以,如果我们家进行厨艺比赛,第一名为老伴,第二名为大女儿,第三名为我,第四名为二女儿(出国前她只能炒鸡蛋)。动力系有人说:“侯曼西吃的菜都是食堂买来再加点味精。”因工作关系,我与老伴及孩子们有11年时间是过的聚少离多的生活,我也无须做多少饭菜了。

荣任春卷组组长,面临第一难事是我还从未做过春卷,只记得小时候妈妈做的春卷内含鸡蛋、肉丝、香椿芽,至于制作工艺只记得要包卷起来,又要油炸……小项在佛大医学院念硕士,他有汽车,与我分配在一组,他对我说:“我好像在中国店内见到有食品烹调方面的书卖。”全根斯维尔城只有两家中国店,一为安徽人开的,一为台湾人开的。由于顺路,就先去台湾人开的店。

进入店内,小项问老板:“有没有中文的烹调书卖?”

老板说:“后面架子上有,你们自己选吧!”我们去商店后部,从架子上选了一本台湾傅培梅女士著《点心制作》,查阅目录发现有“春卷制作”,甚为高兴。小项灵机一动走到店前与老板聊天,因为是上午还没有人来购物,老板有空与小项谈得投机。我看该书标价20美元,且我只需要一页,买下来不划算。于是在后面书架旁强记春卷制作技术于心,那可真是有生以来学习效果最佳的时候,“急用先学,活学活用”了。我与小项在店里又买了两百张春卷皮、菜油、酱油、盐、胡椒等,老板见我们买的东西多,还送给我们每人一瓶饮料。小项说:“谢谢!”我在旁点头微笑告别,不敢多说话,“大智若愚”式的闷着,我怕干扰我的记忆。回到汽车上,快速将春卷制作方法默写在纸上,像宝贝一样地珍藏起来。

我们又去美国店买了猪肉、胡萝卜、绿豆芽、葱、姜等,基本上按照傅氏春卷材料选购。回到比克杨学校与小组的朋友们一起切菜、切肉……按照傅培梅女士书上所说,应先将胡萝卜丝和绿豆芽用开水烫一下,再与肉丝相拌,加上作料制成春卷馅。因为该两项蔬菜的量较大,就分成几批先后执行。在厨房先烧锅水,水开后放下第一批菜,八秒钟后就要捞起来待用,否则煮久了太软,不好吃。

久同组的朋友开玩笑地说:“侯大姐,真是玄了,这个‘八’秒钟眨眼工夫就过了,是不是你记错了呀!”我反驳说:“我们要听专家傅培梅女士的,如果本人没有点能力,会记错,也不能当春卷组的小组长呀!”大家一阵大笑。

众人齐心合力,按程序做事,毕竟是学工程的人,有朋友还应用点心盒子的厚纸剪了几根相同长短的纸条,作为卷制春卷时的尺寸标准,使每只春卷长度相同,共制成200只春卷。在下油锅炸制时,由于不熟悉设备,平板电炉尺寸巨大(约一公尺长、半公尺宽),其上放有盘式长方形大锅,倒下一加仑菜油只有薄薄的一层,无法炸制,又找不到电炉温控按钮,心急如焚,只好两人戴上棉手套将平锅提起来放在一边。小项赶紧去请来老美食堂管理,他指导我们调节电炉温度,开了厨房抽风系统,又补充加入一加仑油,才顺利完成了“春卷生产”

任务。

会场是在学生食堂大厅,挂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二周年”的横幅,中央用几个长方形桌子拼成长餐桌,放置中西式点心、葡萄酒、水果、饮料及纸盘、纸杯、一次性刀叉等,大厅周边布置许多围有椅子的小桌,大家依次到长餐桌上取食物及饮料,再回到小桌旁边吃边聊,每一小桌多为留学人员陪着自己的导师,留学生组长和几位“招待”则陪着校、院、系领导及使馆教育处代表。美式聚餐都不时兴长篇讲话,仅由使馆教育处代表简短致词,感谢佛大和导师们的培养,校领导简短答谢而已。美国人的社交能力很强,校、院、系领导自个儿起身拿着杯子每小桌去逛,并与旧知新友攀谈,突显亲和力。

导师及夫人们和佛大的领导都喜欢我们自制的中国点心,馄饨组的朋友在每一个用一次性纸碗盛装的馄饨上撒了几颗绿色葱花,看起来特别靓丽;开口笑组则在每只开口笑上点了一点红色,也很精致;春卷色泽光鲜,尺寸整齐地排列在食堂用的大型不锈钢盘中,合乎工程标准。我的导师法倍尔教授夫妇参加聚会(英格利教授因出差未能出席),我陪着他们。法倍尔教授特别喜欢春卷,吃了两只又喝了一小杯红葡萄酒,还品尝了馄饨和开口笑。法倍尔夫人端庄、典雅,每样尝了一点。他们俩是第一次参加有这么多的中国人的聚会,很是欢喜。

聚餐后由大使馆放映了电影《沙鸥》,歌颂中国女排姑娘们为国争光的奋斗精神。我们在美国过了一个欢乐的国庆节。

2010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