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得惟妙惟肖
好马配好鞍,好话配演技。再好听的话,不会说,都白搭。通过“假话”来恭维人,尤其需要配合精湛的“演技”。在表演的时候,自己完全投入其中,面不改色心不跳,骗过了自己,才能骗过别人。
唐代贤相姚崇有位儿女亲家成敬奇,曾任大理寺正卿。一日,姚崇病了,成敬奇亲赴姚府探视,一见姚崇就做感伤万分状,一开口就潸然泪下。然后从怀中掏出几只活麻雀,这是他特为姚崇准备的放生除灾的祈灵物。
成敬奇让姚崇一只一只拿在手上再放掉,自己在一旁念叨着“愿苍天保佑令公赶快痊愈吧”之类的祈祷词。姚崇顺着他的意思做了。
成敬奇走后,姚崇对自己的子弟说:“这人的眼泪是从哪里来的?”从此不再信任此人。成敬奇本颇有才干,演得过火了反断送前程。成敬奇的演技拙劣到让人一眼洞穿,岂能打动人心?过于“琼瑶派”的演技,等于在把被恭维者当傻子耍。
把镜头推至1997年5月某日,以“土皇帝”著称的河南省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保乾的继父去世,该县出动小车120多辆,数百名干部赴杜的老家许昌市鄢陵县奔丧,兴师动众,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在奔丧中,表现最抢眼的是范某、张某、薛某三个乡镇党委书记。他们自备了孝衣、孝帽,一下车就穿上,进灵堂后放声大哭,一口一个亲爹,比起死者亲属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叹为观止。
相比之下,唐朝的郭弘霸就演得入戏。据《新唐书·酷吏传》记载,有一次,御史大夫魏元忠染病,同僚纷纷前去探望。郭弘霸最后一个进去,脸上带着忧戚的神色,要求看一下魏元忠的尿液,看了之后,还用手指蘸了些放在嘴里尝了尝,尝后安慰魏说:“尿味要是甘甜,这病就不易好,如今味苦且臊,很快就会痊愈的。”不是医生,却演得比医生还有经验;闻尿臊而不皱眉,品得有滋有味,这岂是凡人所能及?
平凡如你我者,当然不需要这么夸张地恭维人,但是在恭维人的时候,必须拿出这样的精神,夸人的时候,一定要自然、坦然,显示出足够的诚意。
如果你平时幽默成性,在需要恭维人的时候,就要演得认真一些;如果你平时给人的印象不怎么好,你就要尽量演得充满诚意。在恭维的时候,要做到毫无演戏感,这种纯自然的“实力派演技”,才会让人觉得你很有诚意。
有一位老板在为次日的演讲作准备,有一位领导的名字他不确定怎么念,就故意问秘书:“这个字我不知道念得对不对?‘朴树’的‘朴’字到底该念‘pǔ’音呢,还是‘piáo’音呢?”那一脸认真样就像一名虔诚的小学生,好一副不耻下问的神态。
“嗯,这个字嘛,好像是多音字呢,咱们汉字有好多多音字呢,你两个音都没有念错。”秘书小姐同样认真地说,“不过我个人觉得艺人很可能用的是艺名,用在姓上大部分应该念‘piáo’吧?”
“哦,多音字呀。呵呵……”
“呵呵……”
这个聪明的秘书,演技实在是高,明明自己知道怎么念,却做出一副认真的表情,去配合自己的领导,而且她没有直言怎么念,用商量的口吻点到为止。这两点给足了上司面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在恭维他人的时候,即便是美丽的谎言,也要做到说得面不改色,气不发喘,不让别人看出明显的漏洞来。
达到忘我境界
难免有这样的时候:我们对情况不明所以,却必须表态去恭维人。这个时候,有效而保险的做法就是“少说我,多说你”。
“少说我,多说你”,竭力忘记自己,把对方凸显得高高在上,就会令对方很高兴地接受你和你的请求。
就是说,在恭维他人的时候,使对方始终成为你们谈话的中心,你假意用求教、欣赏等方式来显示你对对方的由衷赞叹。你要善于分享对方的欢乐,对方的成功,对方的一切,而暂时忘却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优秀,自己的一切。这种“忘我的关怀”对方的方式会使对方有一种“君王”的良好感觉。
曹雪芹在其名著《红楼梦》中这样描写了王熙凤的为人之道。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然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罢便用帕拭泪。
当贾母笑着让她别再提起这些伤心事时,她又转悲为喜。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王熙凤在讨好贾母的过程中始终不提及自己,一味地为黛玉说话、着想。这样说话的结果自然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总是谈你个人的事情,人人喜欢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明白别人的弱点,而尽量去引导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这是使对方高兴的最好方法。你以充满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叙述,你一定会给对方以最佳的印象,并且对方会热情欢迎你,热情接待你。
《福布斯》杂志上曾登过一篇关于成功人士说话技巧的总结性文章,文中指出:谈话的时候最重要的五个字是:“我以你为荣!”最重要的四个字是:“您怎么看?”最重要的三个字是:“麻烦您!”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谢谢!”语言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你!”而谈话中最次要的一个字是什么呢?是“我”。
说话时,把“我的”变为“我们的”,可以巧妙拉近双方距离,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话。“你”和“我”看起来只是一个称谓问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给我们的心理感觉则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你在说“我”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己,而你在说对方的时候,你已经印在了对方的记忆中。
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毫无相关的事情,大多数人觉得索然无味,对于你表现最大兴趣的事情,不仅很难引起别人的同情,而且别人还觉得好笑。如果你在说话中,不管听者的情绪或反应如何,只是一个劲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么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改变一下,把“我的”改为“我们的”,这对你并不会有任何损失,只会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你同别人的友谊进一步地加深。
我们经常看到记者这样采访:“请问我们这项工作……”或者“请问我们厂……”经常发现演讲者使用“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让我们……”等表达方式。这样说话能使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接近,听来和缓亲切。因为“我们”这个词,也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
虚以推心置腹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讨莽。公元23年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同时,刘秀与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打了不少胜仗。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侯。但降者并不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己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这就是成语“推心置腹”的来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换取对方的信任,就是要先掏出自己的真心。
不仅择友如此,恭维人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有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想方设法、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知音、朋友,这样才能让他接受你和你的恭维。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习惯:陌生人的恭维一笑了之,朋友的恭维则十分上心。因为我们都笃定,只有自己人才最真诚,只有自己人的恭维才是最高的评价,只有朋友的恭维才值得重视。
因此,要想恭维深入人心,有时候,可以虚以掏心掏肺,在“骗取”对方的信任之后,再说出恭维的话就会起到神奇的效果。
有一名初中生,本身很聪明,升初中的考试成绩也是全班第一名。可仅过半年,期末考试却落到班级倒数第五名。班主任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他退步的原因。后来,班主任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这个学生有尿床的毛病。被褥尿湿了,家长很恼火,这“丢脸”的事使他自惭形秽。原来是精神上的负担,影响了学习成绩。
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怎么办呢?这位班主任思考了两天,翻阅大量心理书籍之后,想到了一个对策。等有一天放学后,办公室人都走光了,班主任找到那位学生谈心。扯了一些班里的事以后,班主任问他:“听说你会尿床,是不是?”
学生一听,脸刷地红了,头也垂得低低的。
这时候,班主任把他朝身边拉了拉,握住他的手说:“其实,尿床没什么大不了,老师研究过,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尿床,只不过是许多家长不声张罢了。”
学生一声不吭。班主任于是继续说:“你知道吗,老师我也尿过床。”
“真的?”学生惊奇地问道。
“嗯,而且一直到初中快毕业。有时一夜尿两三次,睡梦中,我急死了,到处找厕所,找到一个墙角,拉开裤子就尿,结果就尿了一床。”
“哎呀,我也是这样。”他仿佛找到了知音,羞怯之情一扫而光。接着,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扯开了“尿床经”,讲到好笑的地方,一起放声大笑。
“后来你是怎么不尿床的?”
“到了15岁就自然地不尿床了。”班主任装着回忆的神情说,“那时我初中还没毕业,不知不觉地就好了。”
“那再过两年,我也会好了?”
“当然啦!”班主任肯定地说,“尿床不是病,你是完美的,用不着烦恼。等你考上大学了,照样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帅哥!”
“真的吗?”
“真的!”
这位精明的班主任在这里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用杜撰的经历换来了学生的信任。如果班主任上来就说:“不要担心,尿床不是病。你很聪明,你一定会从这个阴影里走出来的,很快就会把学习提上去!”相信这位学生肯定只顾忙着处理自己的羞愧之心而无暇听老师的鼓励了。
同理心是一种换取信任的良策,也是一种有效的恭维方式。当人们听到对方说自己也有类似的尴尬之后,心不由自主就贴近了,这时候再说出一大堆恭维的话语,对方就听着顺耳多了。因此,恭维有“隐疾”的人时,不管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不妨先晒一晒自己这方面的尴尬,关键是要编得惟妙惟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