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赞美话是人的天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人一旦被认定其价值时,总会喜不自胜,在此基础上,你再提出自己的请求,对方自然就会爽快地答应下来。心理学家证实:心理上的亲和,是别人接受你意见的开始,也是转变态度的开始。可以说赞美和恭维别人是人际关系中至高无上的“润滑剂”,而且这种美丽的言辞又是免费供应,如此“于人有利、于己无损而有利”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总是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会欣喜不已。
在某城,一家文化公司想建一座现代化的写字楼。这一天,公司张经理在工作,家具公司的工作人员小波找上门来推销办公家具。“哟,好气派!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我有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这一生的心愿就都满足了。”小波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他用手摸了摸办公椅扶手,说:“这不是红木吗?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啊!”“是吗?”张经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说完,不无炫耀地带着小波参观了整间办公室,兴致勃勃地介绍设计比例、装修材料、色彩调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结果可想而知,小波顺利地拿到了张经理签字的办公室家具的订购合同。他达到了目的,同时也留给了张经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小波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向被求助者表达了赞美之情。他从张经理办公室入手,巧妙地赞扬了张经理所取得的成绩,使张经理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把他视为知己。这样,办公家具的生意也就自然非小波莫属了。
人都有自我意识,所以接受任何东西,哪怕是最中肯的劝告,也要受情绪和情境的影响。因此,你在办事时,不妨说些赞美的话,既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情境和情绪,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人,寻找的是“同类项”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这个圈子的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言语间充满了亲昵。对自己圈子里的人,人们都是全身心接受的,因此,如果你能快速地让对方把你视为“圈里人”,那么你们的距离就很近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彼此熟悉,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或是有共同的任务。所以,要做一个恭维的高手,首先巧妙地套出对方内心的关键信息,这样,在恭维人时,你就能准确恭维他的某些观点、意见、价值、信仰等,他都会感到高兴。
比如,初次见面,可以问对方是哪里人。当对方说出自己的家乡后,恭维的话就水到渠成了:“那个地方我去过,风景美,人实在……”或者说:“我在电视里看过那个地方,山美水美,出人才……”如果你既没去过,也没在电视上看过,那你小时候在地理课上学过或者听人说起过吧?所以,你还是有话可说:“我听说过那个地方……”当你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对方马上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你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也会大大缩短。
有一次,小陈在饭馆吃饭,他问服务员:“你是哪里人?”服务员说:“我是湖南的。”小陈马上用湖南腔感叹道:“哦,那是伟人的诞生地,毛主席的家乡啊!”不标准的发音逗得大家哈哈一笑,然后他继续说:“我去过韶山……”服务员听了很高兴,站在他旁边不走了。小陈说吸烟需要个打火机,她一下子拿来了五个,一人送一个,最后结账时还打了个八折。
喜欢他喜欢的,在乎他在乎的,这是让对方与你产生共鸣,对你产生好感的最直接的、最好的方式。
阳光广告公司想争取一个著名厂商的广告案,它的竞争对手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对于阳光广告公司这种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这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阳光广告公司的公关经理刘静很倒霉地接下了这个难啃的任务,去和厂商的商务代表谈判。
在去谈判的路上,刘静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说服对方,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出现了。刘静想起上次见那个代表的时候,对方曾说自己毕业于某大学,而这个学校也是自己所毕业的学校。在车上,刘静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打给商务代表的秘书,一个打给当年话剧社的一个同学,然后信心满满地挂了电话。
当谈判休息的时候,刘静“无意”中背出一段台词,这让对面的商务代表非常惊异,她问刘静怎么会知道这句台词。“哦,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从话剧社表演的一个话剧里听来的,听说是一个前辈写的,我个人很喜欢。”“很高兴你喜欢,其实这个剧本是我写的。”“真的吗?真是太意外了,原来我们是校友。”刘静马上报出了学校的名字,还补充道,“你当初写的这个剧本真是太好了,话剧社每年都会表演,我每次都去看,就把其中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了。”“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一段。”刘静的话勾起了商务代表对大学时代的回忆,她向刘静回忆着那时候自己创作的过程以及第一次公演之后的反响,说到激动之处甚至红了眼睛。
事实上,刘静并不记得这段台词,她从商务代表的秘书处得到了一个信息:商务代表在大学期间是话剧社的骨干,不仅是编剧,还是演员之一。而这段台词是找当年在话剧社的同学问来的,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谈判再次开始后不久,一切都变得很顺利,最后阳光广告公司打败了强大的对手,拿到了厂商的广告案。
在这个案例中,刘静成功运用了恭维的技巧,并用最真诚的赞美让对方沉浸在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从而得到鼓励和满足,对刘静产生了好感,继而“爱屋及乌”,对阳光广告公司也产生了好感。
当你想赞美别人时,首先要引出对方更多的话题,看出对方希望怎样的赞美,然后再对症下药,一矢中的。唯有如此,你的恭维才能真正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
人,最喜欢的是他自己
女儿交了要好的男朋友,居然脾气跟准岳父一样,固执透顶。有一次为了约会,还顶撞了“老先生”。
“你为什么会爱上这小子?”老先生厉声问女儿,“他哪一点好,值得你去爱?”
“爸,你不觉得他的个性很像你吗?有一点直,有一点固执。”女儿说,“我爱你的个性,觉得像你这样坚持到底的个性能成功。他虽然不及你,但是多少有点像,所以我爱他。”
此语一出,老先生心花怒放,再也不反对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最喜爱的是他自己。当我们在夸人的时候,如果能找到与之相关的“点”,就能击中其心,因为大多数人是不会反对自己的。
日本语言学家多湖辉认为:和人谈话就如同打乒乓球一样,而话题的提出,就如同乒乓球赛的发球,可称之为“谈话的发球”。如果对方的文章写得漂亮,你就要说:“听说你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能不能谈谈经验?”这正如乒乓球赛中,你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他当然乐于还击。这样一来一往,谈笑风生,你们的关系必然随着语言交往的顺利进行而迅速融洽。但是你明知对方不擅长写文章,却说:“今天我们俩来交流交流写作的体会吧。”这样对方必然沉默以对,或掉头而去,甚至会认为你这是故意让他为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人际关系怎么能好呢?
一位情感类节目主持人发现:“很多中年妇女都特别愿意上台,并且能够侃侃而谈地聊上两小时,在决定上节目的人选后,打电话拒绝另一位志愿上台者,她必定会发脾气,表示别人应该听她说话才对。这些女性总喜欢谈自己,认为自己才是应被关心的最主要对象,她们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极为任性,而不会顾全大局。这种人似乎有一种错觉,好像世界就是围绕着她们在运转。”虽然这位主持人指出的比较极端,但是人们最喜欢的是自己,这个真理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无论是与朋友还是与顾客交谈,我们要多谈谈对方关心和得意的事,这样很容易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
阿丁爱写作,脑子总是处于“工作”状态,净琢磨些写文章的事,一向显得很深沉。在一个会议上,某君与阿丁搭起话来:“你的口才棒极了,上次那个联欢会,你的唐诗朗诵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朗诵的风采。我同你是老乡啊,我经常读你的文章哩,你堪称我们家乡的才子哦!”阿丁听了这样的话备受鼓舞,对此君感到特别亲切,两人虽是一面之交,但一下子就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此后两人好得一塌糊涂。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只对那些对我们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确如此,谁都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如果你对准对方选择话题,对方就会备感兴趣。比如你同恋人初约黄昏后,你就对方的兴趣等展开话题,对方就会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兴致勃勃地与你海聊神侃起来。
试想,一位母亲拿出自己孩子的照片给你看:“你看看,这是我儿子,多可爱!”此时,你接过照片,随意地看了一眼就还给了对方,什么也没说,那就表明你背后的意思是:“你的儿子,实在没有优点,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对方该多么郁闷啊!反之,如果你这样说:“这是你儿子呀,我现在才知道帅哥小时候长什么样,我以前只见过大帅哥,没见过小帅哥。瞧你的儿子,长得多好,你看这皮肤多白,眼睛多大,哎,还是双眼皮耶!你看这腿多长,将来一定是个大高个儿!看这脑门儿多大,将来肯定特别聪明……”这位视自己孩子为掌中宝的母亲一定会对你的话大为认可,进而对你这个人认可起来。
每个人都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管他愿意承认还是不愿意承认。他想有人听他的话,他心中有燃烧着的欲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渴望,那就是希望被人们看重,被人们承认,被人们欣赏、羡慕。
丁海刚调到省委办公室那段日子,在部门里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但他连原因都找不到。原来,他认为自己步步高升,正是春风得意时,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都感到非常满意,几乎每天都使劲地向同事们夸耀自己的工作能力,然而,同事们听后不但没有分享他的得意,还越来越疏远他。
幸好,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给他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此以后,他极少在同事朋友面前夸耀自己了。相反,他在老父亲的指点下,愿意主动去听同事和朋友们谈谈他们的得意事。久而久之,他的同事们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都喜欢谈论自己,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关心自己。如果你让谁谈出了自己的得意,或由你去说出了谁的得意,谁肯定就会对你大有好感,必定会成为你的好朋友。一般来说,你的交谈越能对准对方,越能打动对方心灵,越为对方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