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胡雪岩:商道奇才
11264300000019

第19章 经验五:攀附权贵,大树底下好“经商”(5)

“大人的意思是指光墉在危机存亡的关头,弃城而去,实乃一奸佞小人所为吗?”胡雪岩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舞弊事小,名节重大,稍一退缩,便会后患无穷,所以,胡雪岩也是问得斩钉截铁,义无反顾。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左宗棠逼视着问:“足下何词以解?倒要请教!”

“我先请教大人,当时杭州被围,王中丞苦苦撑持,眼睛里所流的不是泪水,而是血,盼的是什么?”

“自然是援军。”

“是!”胡雪岩用低沉的声音说,“当时有李元度一军在衢州,千方百计催他来,而始终不到。这一来,就不能不作坚守的打算。请问大人,危城坚守靠什么?”

“自然是靠粮食。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固然不错,如果罗掘俱穷,亦无非易子而食。但是,士兵没有粮食,会出什么乱子?不必我说,大人比我清楚得多。当时王中丞跟我商量,要我到上海去办米。”

胡雪岩突然提高了声音说:“王中丞虽是捐班出身,也读过书,他跟我讲《史记》上赵氏孤儿的故事,他说,守城守不住,不过一死而已,容易,到上海办米就跟‘立孤’一样比较难。他要我做保全赵氏孤儿的程婴。这当然是他看得起我,不过,大人请想,他是巡抚,守城有责,即使他有办法去、得到米,也不能离开杭州。所以,到上海办米这件事,只有我能做,不容我不做。”

“嗯,嗯!”左宗棠问道,“后来呢?你米办到了没有?”

“当然办到。可是……”胡雪岩黯然低语:“无济于事!”接着,他将如何办米来到了杭州城外的钱塘江中;如何想尽办法,不能打通粮道;如何望城一拜,痛哭而回;如何将那批米接济了宁波。只是不说在宁波生一场大病,几乎送命,因为那近乎表功的味道,说来反成蛇足了。

左宗棠听了胡雪岩的陈述后一阵沉默。

“我到上海后,凭借朋友的关系,三日筹集到粮米十万石,然后兼程赶回,然贼势众大,无法进城,我只得转投宁波……”见左宗棠已经为其言深深打动,便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所有经历,胡雪岩说完一阵黯然,“中丞大人,雪岩无能,在这里只得告天谢罪了。”

左宗棠望着胡雪岩,只见胡雪岩泪如泉涌,其所说的一切实乃真情而为,绝非虚假掩饰,心中对胡雪岩的印象已经完全转变了。

“事情果真如你所说,则你无须愧疚。”

“大人,王大人的愿望未能实现。如今已筹集到的十万石粮米就停在杭州城外的江面上,请大人查点。”胡雪岩这时已经从左宗棠的言语中分析出,他已经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于是连忙止住泪水,转报左宗棠。

左宗棠一直在为筹集军粮忙得焦头烂额,听了胡雪岩竟送来十万石粮米,心中对其办事能力十分叹佩。这时手下的一名参将步入堂内,低头附语,左宗棠连连称是。当参将出去后,左宗棠连声吩咐手下:“快摆酒饭,替胡先生洗尘。”

片刻之间,荣枯迥异。胡雪岩不禁感慨万千,难掩满脸春风之色。

酒席上,左宗棠的表现更是意气风发。

“胡先生,我正愁粮米不足,兵行不利,有你这十万石米做后援,克苏州、取镇江、平南京将指日可待了。只是这粮米价值六七万两银子,此时军情紧急,军饷开用过大,这粮米款项不知可否宽限几日?”

“中堂大人,此十万石粮米本为救杭州城而筹集,然未尽其用,小人实该万死。蒙大人明察,不计前失,小人已是感戴不尽。这十万石粮米,就权作小人报效国家,请大人收纳。”见左宗棠也是直爽之人,并未有意强行征米之意,只是愁于军饷不足,胡雪岩心中思忖,像左宗棠这样的重臣,平常的珍宝、银子,都不放在眼里,他看重的是自己的战功和名气,这米既然能帮他大忙,就做顺水人情送他好了,促他成就事业,定不会忘记自己。因此,胡雪岩这一番话说得诚恳之至。

“好一个为国报效。胡先生的功绩,左某一定禀报皇上,予以褒奖。”果然左宗棠当即表示要向朝廷为胡雪岩表功。

“多谢大人美意,光墉此为,绝不是为了朝廷褒奖。我本是生意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只会做事,不会做官”,胡雪岩这一句话可当真说到了左宗棠的心坎上了。左宗棠出身世家,向来以战功谋略为名,在与太平军的浴血奋战中,更是功绩显赫。所以平素不喜与那些巧口簧舌、见风使舵、善于溜须拍马之人为伍,对这些人向来鄙夷不屑。胡雪岩此时一句“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当真使左宗棠感觉遇到了知己。对胡雪岩顿时更觉亲近,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我在想,大人也是只晓得做事,从不把功名富贵放在心上的人。”胡雪岩说,“照我看,大人跟江苏李中丞正好相反。李中丞会做官,大人会做事。大人也不是不会做官,只不过不屑于做官而已。”

“啊,痛快,痛快!”左宗棠仰着脸,摇着头说,一副遇见了知音的神情。“胡先生,像你这种见识的人,现在朝廷里很少了。现在满朝紫贵,全都是一派昏庸无能之辈。唉!回想世祖当年,平三藩、复台湾、威震噶尔丹、收罗煞,大清朝的战旗四处飞扬,当时可真是威风得不得了。再看现在,朝中纸醉金迷,不理政事;地方上昏庸无道,不问百姓疾苦,洋人开口岸、割土地,长毛贼造反,国家混乱,贤明之治哪去了?胡先生,你我真是生不逢时啊!”左宗棠此时已把胡雪岩当做无话不谈的多年朋友。

“中堂大人真乃国家之栋梁也!”胡雪岩见左宗棠开始向自己倾诉满腹牢骚,涉及朝廷政事,自己不便多言,只好趁机盛赞一句。左宗棠如有所问,胡雪岩都一一作答,毫无保留。左宗棠也借此机会了解了江浙一带的情形。宾主之间,畅所欲言,从杭州的善后谈到筹款的事,胡雪岩都有一套办法,滔滔不绝,言无不尽。胡雪岩前面的话,恭维得恰到好处,而后面的话,则是左宗棠最关切之事。他探身说道:“胡先生‘我有一事请教!”

“大人请讲!”原来左宗棠这样的重臣也有许多麻烦事。

“长毛贼被剿灭已是指日可待。但是有许多贼众躲入深山野林,或远赴他乡,或藏于租界之内,怎么捉拿,倒是一件很为难的事。现在民心不稳,四处动乱不断,这些人肯定会再次出来趁机搅起风波,一旦成了气候,又将劳神费力。”

“中堂大人,雪岩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讲。”

“放!”

“放?”听了胡雪岩的办法,左宗棠满脸疑惑之色。

“对,放!察今之势,太平军必败无疑,一旦败阵,肯定有很多人将被朝廷重惩。虽然这些人罪在不赦,但是由于他们人数过多,办不胜办。如株连人数过多,扰攘不息,必又将引起官逼民反,这实非安民休养之道。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网开一面,给他们以出路。但是有叛乱行为而不处罚,又不足以平民愤,所以还得略施惩罚。长毛贼建太平天国也有几年,其为官者多数聚有财富和大量家产,让这些人出钱赎命,既可安抚人心,又能为朝廷丰实国库,起到一举两得的功效。这些人都是出不了头的亡命贼,晓之以理,以钱换命,他们何乐而不为?大人,不知这样做效果如何?”

“妙!妙!妙!”左宗棠连连拍案称赞,“好一个‘放’字!真乃绝妙之策啊!胡先生,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如果办好了,朝廷必有重赏。”左宗棠想了想,又说:“为了你办事方便,就设一善后局,你任重办。”

“多谢大人抬举!”胡雪岩心里禁不住一阵乐。此趟真是收获颇丰,他不仅找到了左宗棠这样的重臣当靠山,而且还谋到了一个既可以为善又可以赚钱的好差事。

回去后,胡雪岩立即着手,张贴布告,向逃匿的太平军晓之以理。不多久,大部分东躲西藏的太平军残军将士都纷纷归抚,一时之间四海闻动,朝廷惊喜。借这个收抚太平军残兵将士的大好机会,阜康钱庄也得利不少。

思考一下

在商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更不用说有永远的靠山了。所以快速地寻找新的靠山是当下企业主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当然,这里的靠山并不仅仅指的是可以依靠的大型企业,还包括可以并肩作战的兄弟企业、合作企业等。

胡雪岩之所以说他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并不仅仅在于他善于利用现有的关系,而且还在于他善于为自己寻找新的关系。在自己生存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后者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那么胡雪岩为什么最终能攀上左宗棠这个封疆大吏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一、胡雪岩看上的是左宗棠的什么?而左宗棠看上胡雪岩的是什么?

清军解放杭州的时候,左宗棠不仅仅是封疆大吏,而且还是朝廷不得不倚重的大臣。也就是说左宗棠手上有的,不仅仅是军队,而且还有他在朝廷当中的势力。而胡雪岩看上左宗棠的正是他在朝廷当中的势力。俗话说得好,朝中无人不做官。其实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如果朝中无人,最好也不要为商。胡雪岩正是了解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王有龄去世之后,急于找到一个新的靠山。

既然胡雪岩看上左宗棠的是他的权势,那么左宗棠看上胡雪岩的又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胡雪岩的财力;第二是胡雪岩的能力。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缺粮饷,而一旦攀上胡雪岩,左宗棠基本上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从胡雪岩和左宗棠两者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启发呢?很简单两个字:利益。企业之间之所以具备合作关系,就是因为彼此之间有利益的纠合,这是合作的基点,也是根本。商人重的是利,而不是义气。所以,企业在寻找靠山的时候,一定要向对方明确,自己能给对方什么,而不是自己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

二、胡雪岩为什么能说动左宗棠?

胡雪岩刚去拜访左宗棠的时候,左宗棠对他这个“贪生怕死”之徒是看不上眼的,但是当胡雪岩将所有的事情讲明了之后,左宗棠的态度明显转变了过来。这其中当然不乏胡雪岩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胡雪岩切切实实地将好处送到了左宗棠的家门口——10万石大米。这又说明了什么?重利是人之本性,只要你把利送到了,那么谈交情也就容易多了。

其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要寻找自己的靠山、合作伙伴,并不需要多费口舌,只要让对方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行了。如果企业主能做到这样,就不是你去寻找对方,而是对方来寻找你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胡雪岩不仅仅是个经商能手,关键时刻还是个谈判高手,善于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跟着自己的思维走,从而牢牢地抓住对方,为自己所用。如果说攀上左宗棠让胡雪岩的事业又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那么胡雪岩的谈判之术就是帮助胡雪岩打开了左宗棠的心门。

学习一下

在求人帮助的时候,企业主如何说话,如何说好话非常重要,这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主个人的荣辱,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说,企业主的说话是一种交际,从小的方面来讲,企业主的说话又是一种谈判,谈得好不好,决定着企业的生死。

那么对于这些企业主来说,该如何做才能像胡雪岩一样“察言观色”、“巧言令色”呢?有以下几个必备条件:

一、舌生莲花的甜嘴巴

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你不仅要说,还要说得好,说得有理。在商场之上,理就是利益。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不会有人极尽恭维之能事。毕竟言不由衷的甜言蜜语会让你自己感觉不太呀。

二、敏于行动的有心人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力,“谈判精”熟谙此道。当赤裸裸的谈判手法成为被淘汰的小儿科后,隐蔽性的溜须行动便能让受拍者感动。虽说做好事让人肃然起敬,可是往往因为对象不同而招致他人的非议。这时,你再怎么安慰自己,也会觉得底气不足。毕竟,随着“好事”而来的实惠可真是很实惠哟。

三、言行并举的大内高手

练舌功太勤的人,会让人感到华而不实;讷于言、敏于行的人,有时让人感动之余又觉得窝囊;只有像胡学岩这种言行并举的溜须者,才算真正修炼成“精”,那种恰到好处的火候,投其所好的言行,怎能不让对方喜笑颜开呢?懂得丢小利、得大益,懂得收放自如,对这么懂事的伙伴,对方当然另眼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