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从我做起
11163600000012

第12章 行动是无声的命令(1)

选择行动,走向卓越

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选择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如果不付诸行动最终必然落空。你如果想成为一名深受老板喜欢的优秀员工,最好的选择便是行动。

以身作则的员工知道:工作是不要选择别的,要选择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只有动手去做,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如果不选择行动,即使理想抱负再远大,也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对一个希望获得老板器重,在职场获得成功的人来说,只有选择行动,才能真正地从普通走向卓越。

可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企业的员工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犹豫不决,心中纵然有着要将工作做好,成为老板器重的员工的欲望,却不敢选择行动,真正动手去做。如此一来,只能令许多时间白白浪费,使许多成功的机会从身边溜走。我们应知道成功的机会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去争取,需要自己去创造。守株待兔得来的永远只有一只兔子,只有积极的行动,才会获得成百上千只兔子。即便机会真的会从天而降,如果你背着双手,一动不动,机会也会从你身边滑过,落入地下。

行动,专注于你的目标,全心全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你终将有所收获。

有一位作家对创作抱有极大野心,期望自己能成为大文豪。美梦成真前,他说:“我满怀雄心地眼看着一天天过去了,一星期、一年也过去了,仍然不敢轻易下笔。”

而另一位创作家说:“我把重点放在如何使我的才智有效地发挥上。即使在没有一点灵感时,也要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动笔。不管写出的句子如何杂乱无章,只要手在动就好,因为手动能带动心动,会慢慢将文思引导出来。”

如果上面的事例不能令你体会到选择行动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事例吧!

小柯是某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过硬,脑子十分灵活,常常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点子冒出来,可惜的是,他很少动手去做,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已,因而在同学中间落了个“空想设计师”的绰号。

小柯毕业后,在南方某城市的机械制造厂找到了一份机械设计的工作,因为他总能提出一些奇妙而且听起来十分有效的设想和计划,而深受老板和上司器重。他们总是鼓励小柯动手去做,可小柯依旧只是说说而已,不知道什么原因从未动手去做过。一来二去,老板和上司对小柯的印象大打折扣,并且在他再次提出一些设想和计划时,不再予以理睬,最后他们将小柯辞退了。而小柯却不知道为自己为什么被辞退,心中充满了抱怨。

从小柯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明白,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选择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如果不付诸行动最终必然落空。你如果想成为一名深受老板喜欢的优秀员工,最好的选择便是行动。

话说得再好也只是美丽的花朵,并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能沉下心来,选择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做,做出成绩,为他人做出榜样,成为职场中的精英。

做一个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工作的人,选择行动,在执行的过程中你将会发现到工作的快乐所在,成功将会张开双臂拥抱你。

成功始于心态,成功要看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马力。

以言教服人难,以身教服人易

你处在这个位置,无疑就是处在一个榜样的位置,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公司的员工所注意,并且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你成就的大小。

记住“以言教服人难,以身教服人易”这句话,用你的行动告诉他人应该怎么去做吧!

一个具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做出榜样精神的人,无论他在企业中是领导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执行力,而很少会在一旁指手画脚做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评论,因为他们知道事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他们拒绝空谈,而用实际的行动说话,去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人。

有一家规模不算太大的公司,因为种种原因经济效益一直不怎么好。老板为此心急如焚,不断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向大家讲述公司目前所处的困境,激励员工,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度过难关。

可是,令老板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几次大会不但没有使公司的同仁们变得积极起来,反而更消沉了,并且有许多员工递交了辞职申请书。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他原本激起的一点勇气和信心消失得荡然无存。

恰恰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位朋友刚刚从国外回来,前来看他,见到他意志消沉闷闷不乐的样子,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说了出来。

他的这位朋友听后微微一笑,说道:“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事情呢?难道你认为自己真的能说服他们吗?为什么你自己不带头去做?我想他们看到你的所作所为后,必定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变得积极起来的,你的企业便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他听了朋友的劝告,并且真的照着去做了。结果如他朋友所说的一样,他的企业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在一个企业中,员工在意的并不是老板说了些什么,而是在看老板做了什么。管理者是否优秀,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他的口才有多好,话说得多么动听,而是在于他做了些什么。就像上述的事例一样,老板费尽了口舌都不能提起下属的积极性,而当他自己带头去做后,用不着过多的言语,下属便主动跟着去做。因此,领导管理者一定要牢牢记住“以言教服人难,以身教服人易”这句话,并且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

我认为一个能做到“以身教服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做出榜样的领导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勇于承担下属的错误。

这是任何一名领导管理者都应该做到的一点,要始终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并且勇于承担。在自己的下属出现过错的时候,不应当指责下属,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下属的身上。没有一个企业员工会信服和拥护这样的领导。身为领导管理者应该知道对方是你的下属,你就有责任承担他造成的失误。

(2)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要要求其他人做到。

要记住: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你要求别人去做,他人同样是很难做好的。

(3)忠诚于公司,以公司的利益为行动方向。

上行而下效,一个不忠诚于公司的领导管理者,他的下属又怎么会忠诚于他呢?

(4)永远带头去做,而不是命令他人去做。

一个永远只知道指手画脚,没有做出任何实际成绩的人是永远不能令人信服的。只有你自己带头去做,他人才会跟着去做。

(5)要比普通员工更加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

你之所以成为领导管理者,必定有比其他员工优秀的地方,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领导管理者而享受特权,你应当知道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喝得满脸通红,醉醺醺地说“酒喝多了不好!有害身体!”劝别人戒酒是没有人听的。

(6)要把工作做得比其他员工更好。

你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你这么去做,你应当知道权力和责任是成正比的,这就决定了在面对工作的时候,你要比其他人更为用心,要把工作做得比其他员工更好。

(7)控制自我情绪,对所有的同事一视同仁。

你应当知道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你要对每一位员工心存感激,感谢他们的付出。千万不要因为员工能力有高低之分,而区别对待,那样的话又怎么能服众呢?

无论怎样,身为领导管理者都要清晰地认识到:你处在这个位置,无疑就是处在一个榜样的位置,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公司的员工所注意,并且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你成就的大小。

记住“以言教服人难,以身教服人易”这句话,用你的行动告诉他人应该怎么去做吧!即使你并非处在领导管理者的位置上,千万不要认为这与你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想成功的话,同样需要记住这句话。当你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你自己的时候,你已经迈入了领导管理者的行列,走上了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

他人在意你的并不是你说得有多好,而是你做了些什么。用言语去说服一个人,永远没有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人有效果。

善于约束自我,始终记住自己的使命

能否努力克制自己是尽职尽责的员工和平庸员工的巨大差别。然而在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树立榜样的员工身上,便很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他们时刻记住:即使天塌下来,也要克制住自己。

在工作中,使我们晕头转向的,不是工作的繁重,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始终记住自己的使命,善于约束自我,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我们的信心倍增,成功的机率也会大幅度增加。

也许你是一个不错的员工,老板会信赖地指派你去办个小差事,你能保证把任务完成吗?是的,也许你可能完成。但如果你前往办事的地方是有名的旅游胜地,你会不会忘了尽职尽责呢?或者你谈判的地方是充满了诱惑的娱乐场所,你会不会放松你的责任心呢?事实上,大多员工在接到一项任务时,都会有压力和厌烦感,有时候他们不能克制自己,他们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不能把精力集中投入到他的工作中去。能否努力克制自己是尽职尽责的员工和平庸员工的巨大差别。然而在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树立榜样的员工身上,便很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他们时刻记住:即使天塌下来,也要克制住自己。

巴甫洛夫常常从早到晚,长达十几个小时埋头在实验室里搞实验,经常忘了吃饭。当他踏上科学生涯的第一阶梯——取得“消化”研究的成果时,又向“反射”实验进军了。就连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也受不了这种无休止的紧张工作而离开了他。巴甫洛夫找来了新的助手,他对新的助手说:“你们要学会做科学的工作,咱们到实验室去吧,把狗准备好,我们要数它的唾滴——若有必要的话,就数它10年,20年。”

在实验室里巴甫洛夫同助手们长时间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很快,巴甫洛夫染上了多种疾病,但他从不间断实验工作,直到临终时,他还在不断地进行实验。

由此可见,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要始终记住自己的使命,勤奋工作,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不少员工总是在想着自己“应该要什么”,抱怨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却没有问自己:“为了希望从事的职业自己还缺乏什么,可能要付出什么,做得够不够。”

有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曾经愤然离开了好几个老板,抱怨老板的种种不是。3年后,当他在自己最喜欢的事业上被老板辞退的时候,他终于明白是自己没有约束好自己的工作态度,没有记住自己的使命,并不是原先的老板没有赏识他。

很多员工都在抱怨自己的老板,抱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济贫扶弱的心态,而对那些超越自己、管理自己的人,?天生有一种抵触情绪。企业员工应该学会自我约束,要记住自己来企业的使命是什么。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对穷人的剥削。直到今天,这种财富的原罪观始终没有从人们的头脑中消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为富不仁的报道,内容不过是对老板如何奸诈的揭露,以及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同情。也许我们的确应该同情那些无家可归的弱者,但是,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老板也是片面的、不客观的。从表面看,他们拥有巨大的可支配的财富,但是他们能享受和消费的并不比我们多,相反,他们却付出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心力。

员工的抱怨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企业忠诚度的缺乏,要学会约束自己的抱怨的心态。因为抱怨,很多员工抵不住更多机会的诱惑,或者不能承受企业暂时的困境,所以消极对抗或者另谋门路。比如一个技术人员,刚到一个小工厂,在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遇到战略不清晰、管理混乱、老板经常变化思路等情况,这时候他抱怨:我是来干事业的,不是来和你们变来变去的。他认为这样的企业和老板不值得效力,准备跳槽。其实这个技术人员可能不明白,这是很多小工厂必须跨越的一道难关,而一个员工在这种时候不仅要做事,还要学会约束自己,始终要记住自己的使命就是努力工作,以身作则带领其他员工,一起与老板共度难关。

经营和管理一家公司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的巨大压力,都会给老板带来种种困扰。更何况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待人如己,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是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当你是一名雇员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而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多考虑雇员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很多情况下,老板需要的是员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员工认为这只是老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并且抱怨老板不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员工这个时候从老板的角度为其着想,并且以老板能够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这个时候老板应该是非常欢迎的,我敢保证,绝大多数老板都有这样的想法。

抱怨于事无补,并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些喜欢终日抱怨的人,应该学会约束自己的抱怨心态,要不然即使他自己独立创业,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恶习,也没有办法获得成功。

忠诚于公司利益,自觉维护公司形象

做一个忠诚于公司利益,自觉维护公司形象的优秀员工吧!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做出榜样吧!你又何必担心不会成为老板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优秀员工呢?

既忠诚又有能力的员工,这种人不管到哪里都是老板喜欢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那些三心二意,只想着个人得失的员工,就算他能力无人能及,老板也不会委以重任的。

任何企业都会要求员工最大努力地投入工作,创造效益。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每个员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可以说,拥有了职责和理想,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色彩和光芒。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为他人做出榜样的员工,把忠诚于公司的利益,自觉维护公司形象作为他们职业生涯终生的信条。

任何一位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同样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如果员工不忠诚,老板就会有如坐针毡的感觉,一些重大的事情就不敢交给这样的员工去做,员工又怎能获得加薪与晋升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