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对班级里面孩子的观察来看,很多很听父母话的孩子,小时候父母都带着他们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孩子小时候还在国学班里面参加过学习和训练。
像《弟子规》《三字经》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里面也都包含了很多孝道的内容。家长让孩子学习这些传统经典,可以在孩子心中播下“孝”的种子。对于这一点,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进行比较有效。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家长画什么就是什么。家长不画,社会就画,就很容易让孩子沾染不良习气。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做法。只要你故事讲得好,孩子是很愿意去模仿故事中的人物的做法的。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与孩子互换角色表演,让孩子从游戏中学到规矩。
有条件的,还可以将孩子送到国学班里面参加训练,最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训练。这里有必要给家长解答两个问题:
(1)孩子读经是流于形式吗?
很多家长都会有一种疑虑,小孩子学这些东西能懂吗?不能理解还在读,不是流于形式了吗?实际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懂与不懂,正如致力于推广儿童读经的台湾师范学院王财贵先生所打的比方一样,儿童读经就像牛吃草一样,有一个反刍的过程,也许孩子儿童时期是不能理解这些内容,但只要记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遇到这些类似的情况的时候,孩子总会或多或少受这些内容的影响。
另外,读经班的孩子其实也不需要去理解这些经文的内容。像《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一些规矩,只要教会孩子按这些规矩做就行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白居易与鸟巢禅师之间的一个故事: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我们讲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而其核心与目的也在于“行”上。我们的目的也正在于教会孩子怎么做。而孩子在读经班所受到的正是这样做的训练,可以肯定地讲,读经班里面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是比大人还要做得更到位的。
(2)读经会把孩子变成“古董”吗?
可以肯定地讲,不会。一方面,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上下五千年从未间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极具包容性,所以,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总会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另外一方面,在功利化倾向突出的时代,孩子恰好缺的就是传统经典的熏陶,传统文化起到的恰好是对时代的互补作用,而并非让孩子完全回归传统而与时代脱节。
6.金钱不但买不到尊重,反倒伤害感情
教子成功的家长从来不会用钱作为对孩子的奖励,无论他们自身多么有钱。他们会适当地给一点与孩子需求紧密联系的物质奖励,但也不会时常用这种方式,他们更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为他们的成就而骄傲。
现在的“富二代”之所以演变为“啃老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小物质奖励过多,让他们渐渐形成了“父母就是提款机”的意识,而这一过程就是物质金钱吞噬情感的过程。
在物质奖励中,孩子体会不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心,他们体会到的仅仅是父母与孩子间的买卖关系。我曾听一位孩子这样说道:“父母是在拿钱买我们的听话。”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精神鼓励远比物质鼓励重要,孩子在精神鼓励中体会到的是父母的支持和爱,而这也正是孩子最需要的,在此过程中,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孩子当然懂得尊敬父母。所以,家长切忌对孩子说“干好了给你多少钱”这样的话!
7.将孝道推而广之形成孩子的感恩意识
孝道的培养本身就是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家长要在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过程中,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在孝道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并且让孩子明白,其实一个人的生存不仅仅离不开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我们离不开他人的、社会的、国家的恩惠,也离不开大自然对我们的恩惠。这样就可以将感恩从对父母的感恩扩展为对老师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国家的感恩,对整个天地、自然的感恩。孩子拥有了一颗孝心和感恩之心,也就不愁形成其他做人的基本道德了。
8.棍棒底下出“逆子”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孝道”,但由于受传统“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而采用了极端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但极端方法能解决问题吗?长期棍棒底下教育出来的并非孝子,反而更多的是逆子。所以,家长决不能干这种傻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也才会懂得尊敬父母。
从上面这些教子成功的家长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孝道教育是可以在父母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中渗透的。但父母一定要在教育过程中渗透让孩子瞳得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意识,由此推而广之,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尊敬长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也才能形成其他做人的基本道德。这正是人性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正是“要求回报的爱”的秘诀所在。
秘密二:别做一只自作多情的“孔雀”(情感教育)
我们总在一厢情愿地关怀孩子,可却忘了思考一下孩子是否能感受到。是否真觉得温暖,所以,结局往往是“拿我们的热脸去凑孩子的冷屁股”。掌握教子秘密的家长们则告诉我们,爱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
“社会异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社会各领域被众人追捧。“情场如火场、商场如战场、人生如赌场”,“看住下家、盯着上家、防着对家”,成为了人们的“生存智慧”。
人就像一部机器一样,整天都在不断地运转,理性化思维逐渐挤压了人们的感性思维,根本来不及停下来关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当感动渐渐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人们成了冰冷的“社会异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的冷漠令人堪忧!
冷已变成“Cool”
自打周杰伦出道以来,“Cool”便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不是说说而已,是不遗余力地朝此方向努力。周杰伦第一次领奖的时候就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眼睛斜着,丧着个脸,不善言辞,完全一副漠视一切的神态,真有一番冷眼看世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风范,果然如其代言广告中的广告语一样:“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说实话,我也蛮喜欢周杰伦的,此人孝顺、积极向上、敢拼敢闯,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和方文山合作走向成功的故事完全可以作为励志教育的经典案例。
可孩子们不知怎么搞的,并不清楚该喜欢周杰伦哪一面。周杰伦眼睛斜那是天生的,丧着个脸、不善言辞是个性使然,同时,也是因为刚出道,不老练,所以难免怯场。这些本应属于“周氏缺点”,但却给了孩子们很不一样的感觉,恰好迎合了这个时代冷漠的特征,使得一些孩子不断地去模仿。
为周杰伦申辩
很多家长都责备周杰伦,可问题在周杰伦吗?就周杰伦本人而言,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其作品也多半属于积极向上的,像《听妈妈的话》《蜗牛》这些歌曲完全就是教育孩子的很好素材。可孩子为什么不学这些却误学“周氏缺点”呢?
周杰伦本人也在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除了眼睛斜那是天生的改不了外,现在也多半是面带笑容、侃侃而谈,并且不断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周杰伦已不再那么的冷。可孩子们却依旧以冷为“e001”。
孩子的冷,问题不在周杰伦,在于时代的冷漠。周杰伦出道时的“周氏缺点”之所以让孩子误以为“cool”,正由于在周杰伦出道以前孩子已经对这些东西有了心理认同,只不过还没有找到“形象代言人”
罢了,而周杰伦在出道时表现出来的东西恰好迎合了孩子的心理,于是“周氏缺点”也在无形中变成了“cool”的特征,时代也就造就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炫酷英雄。还真有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
“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作为时代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然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人们追求物质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功利化的趋向愈来愈突出,利益成了衡量一切行为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最高标准。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熟人讲真话”,更不要说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帮助了。还是各扫门前雪吧!
我们其实也并不比孩子好多少,我们不也是功利化倾向突出的一员吗?孩子在受到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浸染的同时,更受到家长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家长的功利化思想,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孩子:活着就得成功;为了成功就要打败对手。另外,还潜藏着一个逻辑:不成功怎么办?不成功就是白活,就是一无是处。
另外,“读书就是要考上××学校”的意识,家长比学校有过之而无不及。考试对人才的选拔功能他们也非常清楚,望子成龙心切使家长跟孩子谈得更多的还是学习,却对什么时机谈,孩子愿不愿听很少关注,而一旦谈及还是脱离离不开“你一定要考上××学校”的陈旧话题。这样的谈话,就又变成了功利化教育。
任何情感一旦带上功利化色彩,其分量将大打折扣,不可能令对方感动。就连我们家长自己谈恋爱时都讨厌带功利化的爱,孩子又怎么可能接受你这种功利化的爱呢?这样一来,感动的还是家长自己,并非孩子。
中国零点调查公司曾对“3~5岁孩子是否快乐”作过一次调查,问孩子:你幸福、快乐吗?10%的孩子回答快乐,80%~90%的孩子觉得不快乐。而问家长:你的孩子快乐吗?却有80%~90%认为快乐,10%认为不快乐。
家长与孩子这一相反的回答,告诉了我们: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更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利用适当的场景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情感教育。
面对以下场景,作为父母你是如何做的呢?
(1)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件他很感兴趣的事情以后,你是表扬他呢,还是认为无所谓,甚至认为与学习无关,完全是浪费时间,批评他一通?
(2)当孩子让你带他一起去郊游的时候,你是否因为自己工作忙而一拖再拖,或是害怕影响孩子学习而告诉孩子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做功课?
(3)当孩子考试考差了以后,你是否一味地抱怨孩子,或者表面上说没事,下次再努力,其实脸色很难看?
(4)当孩子放学后高高兴兴地冲进家门,给你讲学校里面发生的趣事的时候,你会不会跟孩子说我现在正忙着?
(5)当孩子过生目的时候,你是仅仅花很多钱给孩子买贵重礼物呢,还是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礼物并且不忘给孩子写一封饱含深情与期待的信?
(6)当孩子上床睡觉的时候,你是否会过去给孩子道一声晚安或给孩子一个笑容?
(7)当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外地忙着挣钱吗?
相信各位父母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从这些答案中大家也自然而然会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越来越冷漠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之所以冷,是因为缺乏情感热度的支撑,缺乏情感热度的支撑就感受不到温暖。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是孤独的,是恐惧的,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考试分数,不是礼物,不是父母为支撑这个家的到处奔波。孩子毕竟是孩子,父母所关注的,未必都是孩子所需要的。
这种功利化教育产生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多,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冷漠。结果便是“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孩子的冷屁股”,父母也便成了“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双温暖,才是真温暖
正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缺乏感动的教育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情感教育必须要了解孩子真正所需,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才能有效果。
教子成功的家长告诉我们,双温暖才是真温暖!他们的秘诀是:
1.别让生活成为“一杯白开水”
平凡生活的乐趣往往就在于它够平凡,但平凡并非平淡。如果家庭给孩子的感觉就像“一杯白开水”,孩子又如何能找到情趣?又何来的温暖?
那些掌握教子秘密的家长们,对孩子无论是表扬也好批评也罢,无论是生活中的一次对话还是一个表情,无论是一个眼神还是一个微笑,总能够让孩子在其中领悟到父母对他们的真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情感的支撑。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使得生活充满了味道。这样,孩子才会用心来感受父母的这份爱,也才会为这份爱而感动。
2.告别“七年之痒”
一位家长这样说道:“我们夫妻俩曾经做了约定,就是有摩擦在孩子面前也绝对不能表现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连我们夫妻之问也基本不会吵架了。”
夫妻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一个家庭的温馨程度。在一个夫妻关系甜蜜、互敬互爱的家庭里,家庭成员都会充满幸福感和甜蜜感,而孩子在其中也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成长起来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很乐观、开朗,很健康的孩子。
从现实情况来看,孩子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源于父母间关系出了问题。在夫妻之间都是冷战、暗战、兵戎相见的家庭里,孩子在父母之间的冷漠中必然变得冰冷,成长起来的基本都是问题孩子。
如果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像卡尔·威特夫妇一样,也不至于会造就出这么多的问题孩子。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最开始的一段这样写道:
所有的父母们都渴望生下天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我和我的妻子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世上事往往难如人意。在儿子未出生之时,我和妻子都沉醉在即将为人父母的激动之中。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在妻子还未怀孕之时,我们就开始充分注意自己的精神和体质。我和妻子在衣、食、住上都非常朴素。为了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总是闷在室内,我和妻子时常到户外散步走动,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那样很容易使我们的心胸舒畅。我和妻子的性格都很好,对身边任何琐事始终是心平气和,很少有感情冲动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生活是安宁和称心如意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生下来的孩子一定会身心健康。
我们经常运动,无论到哪里都是悠闲地蹈哒着去,不到非常必要的时候绝对不坐马车。我们都对未来的儿子充满信心,而妻子的性格也很开朗。我们时常到田野散步,或者去周围的山坡上徒步攀行,我还经常和她一起去摘野花呢。在一次短暂的徒步旅行中,我和妻子进行了一场极为有趣的谈话。那天的情景和对话至今仍然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看着田间迷人的风景,我不由感叹起来:“天哪,你看,这里多美啊!”
“田园风光当然迷人!”
“关在哪儿?”妻子笑着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