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必然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低,在吸收营养的时候也难免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发生病变。事实上,文化无优劣,我们学西方,西方照样在学东方。正当全世界都在从我们的古圣先贤那里寻求发展的智慧的时候,我们却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把我们祖宗的东西一脚踹进了历史的暗角,传统被我们以古董、甚至以封建礼教一概观之,谁若提传统谁就俨然成了一“古董”,被人们同样一脚踹进另类的行列。
如此一来,在孩子可塑性最强的3~13岁这一关键时期,父母从未对孩子进行中国人应该有的最起码的秉性,比如忠、孝、恕、仁、义、礼、智、信等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而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崇尚个性这些价值取向拿到中国来,如果孩子缺乏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秉性作为免疫力,就可能导致自我意识没形成,却形成自私的性格;民主、自由的意识没形成,却形成没大没小的性格;个性没形成,却形成我行我素的性格。
我们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民族秉性教育,难道学校也没有?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不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吗?可素质教育让孩子有素质了吗?!
四、没有命中靶心的素质教育
秉性是素质的根本,一个有良好秉性的人知识、技能、创造力会更强,而一个知识、技能、创造力极强的人未必有素质。
素质教育的提出无疑是教育观念的一大变革,对破除应试教育的积弊大有裨益。为配合素质教育,新课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当我们为之叫好的同时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艰难,教育仍然是个难题!
看看我们的孩子:自私、冷漠、我行我素、疯狂,似乎并没有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而有所改观。“80后”、“90后”已经让父母觉得很不可思议,不知他们制造出来的后代又会让我们如何匪夷所思。
当然素质教育的功绩我们无法否认,也不能否认。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难道知识、技能、创造力就是素质的全部?恐怕与之相比,一个人的秉性更为重要吧!就比如一个在某专业领域有卓越成就的博士后,如果他随地吐痰我们也不能说其素质太高吧?杀害几名同学的马加爵、向熊泼硫酸的清华学子,他们的知识、技能不差吧,但素质高吗?
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秉}生,结局只会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一个人良好的秉性才应该是素质的根本。
仅仅关注于知识、技能的教育或把重心放在知识、技能上的教育同样是急功近利的表现,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找一个好工作,获取更高的收入。更何况只要中、高考依然存在(当然,就目前的国情来看,也必须存在),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素质教育最终仍然是在为考试服务。“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旬在素质教育以前应试教育的流行语,并没有在素质教育实施以后就被丢进时间的垃圾桶,现在依然流行,不仅仅是流行,甚至被部分家长和老师们奉为“真理”。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也依然停留在“成绩好就一好百好”的层面。我们最终都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即便有了对知识、技能的关注,也仍然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这样所造成的便是孩子良好秉性的丢失。
秉性是素质的根本,一个有良好秉性的人知识、技能、创造力会更强,而一个知识、技能、创造力极强的人却未必有素质。素质教育该加强,也必须加强,但应该以塑造孩子的秉性为核心。为什么这么些年来,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依然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原因就在于我们把靶心给弄偏了!
五、21世纪人性最贵
按影片《天下无贼》里倪叔的行话来讲,他手下的几个弟子包括他本人,在他们那一行也算得上是人才了吧?但他们干的是有人性的事吗?
在西化的时代背景和功利化教育的驱使下,孩子的民族秉性正在逐渐丢失。21世纪最贵的已不再是人才,现在的高层次人才多得是。按影片《天下无贼》里倪叔的行话来讲,他手下的几个弟子包括他本人,在他们那一行也算得上是人才了吧?但他们干的是有人性的事吗?
对于下面这些令人匪夷所思、骇人听闻的事件,我们曾经历了从惊讶、怀疑到习以为常的心痛的过程。
少年弑母
令人心颤的弑母案几元零花钱竟成了导火索心软的母亲上班前特地在桌上为儿子留下双倍的零花钱——10元。不料,关门时,一阵风将钱吹到桌子的夹缝里。吴新醒来后,看到桌上光秃秃的,一时间,所有的不满一股脑儿地涌上来。为什么我会生长在这样一个窘迫的家庭里?为什么我家连基本的生活费都发愁?为什么朋友们都笑我是穷光蛋?这些问题在吴新脑海里一遍又一遍交替浮现,最后“答案”渐渐清晰:这一切的痛苦都来源于妈妈。想到这里,已经失去理智的吴新从厨房拿出一把尖刀,思忖着如何实施“报复”计划。临近中午,吴新手握尖刀躲在门后,静静等待着下班回家的妈妈……20分钟后,屋内血流成河,吴新将沾满血迹的尖刀扔在一边,用胶布封住自己的嘴,捆住自己的双手,跌跌撞撞地跑到邻居张大妈家“求救”。
(注:“百度”关于弑母的网页高达150000篇)
学生辱师
海淀艺校学生拍摄辱师视频上传网上在4分多钟的视频里,坐在教室一侧第一个的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视频中除了老师劝阻的声音外,还有学生们的笑骂声,在视频中,教室里约有30个左右的学生。
(注:“百度”关于辱师的网页高达65700篇)
男生群殴女生
11名初中男生群殴女生女生被按在地遭飞腿踩踏初二女生徐婷婷(化名)经历了她注定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凌辱:她被按在地上,任凭十几个男生轮番飞腿踩踏,被破烂簸箕罩住头,两次被踢进宝象河冰冷的水中……部分施暴过程,还被手机记录了下来,施暴者拍摄的目的“纯属娱乐”。视频里,有人兴奋地喊着:“别挡住了我的镜头!”面对这一切,徐婷婷没有哭,也没有太多反抗,只是偶尔挣扎一下,偶尔发出一声怒斥。连续两个星期,这段为时9分46秒的手机视频在昆明市云秀书院官渡一中校园内疯狂流传。
(注:“百度”关于男生群殴女生的网页高达1150000篇)
这些事件虽从总体来看只是个案,但却都不折不扣地折射出了这个时代人性的堕落,面对这些疯狂的举动,我们还能说“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吗?
21世纪最贵的不再是人才,是人性!
六、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孩子最好的维他命
祖宗的智慧、思想、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构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秉性的养分,是我们的根之所系。根深方能叶茂!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孩子最好的维他命。
“传统的教育以人格的养成为贯彻始终的精神,我们现在的教育大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没有真正顾及到国家和民族承前启后的百年大计。但知识并非就是学问,人格的养成和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
——南怀瑾
“我觉得21世纪,人们在一个多元选择中,太迷惑了,物质时代过于繁盛,.而我们的文化判断的价值多元,使得大家想找到一种选择标准。而这种标准就是我们血液中共同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
——于丹
“人性”是相对于“动物性”而言的。人也是一个物种,而人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分开,正在于人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去除身上的动物性而形成有助于人类发展的秉性,这些秉性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肤色、文化虽有所差别,但大家都是人,所以,教育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帮助孩子塑造人性。
人性共通,但秉性有别,正如前文所述: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秉性,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秉性。只有让我们的孩子有了中国人特有的秉性才能形成免疫力,不受西化和功利化的影响。秉性出了问题,在于养分出了问题。什么是我们民族秉性的养分?一个民族之所以叫这个民族,正在于在世代传承中汲取了祖宗的智慧和思想以及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并将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让自己表现出与众民族不同的特质来。
祖宗的智慧、思想、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就构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秉性的养分,是我们的根之所系。根深方能叶茂!
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孩子最好的维他命。
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孩子?就是要拿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孩子的民族秉性!
孩子具备了自己的民族秉性以后,才能“身体倍棒,吃饭倍香”,也才能更好地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思想和理念,而不至于南辕北辙、不至于“营养不良”而缺乏免疫力。这也正是掌握教子秘密的家长们的秘诀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