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不明白,还是时代变化快
孩子个性鲜明的确是时代的进步,可难道自私、冷漠与我行我素也该成为时代的必然?
在我们的脑海里,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惊奇和激动依然是那么的清晰,因为有了这个小不点,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了激情和快乐,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我们的心里是那么的充实和幸福。
可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孩子在个子长高的同时却让我们觉得越来越陌生:
当我们好奇孩子不修边幅、穿着打扮得像只火鸡的时候,孩子告诉我们这叫“哈韩族”、“犀利哥”;当我们好奇孩子哼着模糊不清的“快使用双节棍,嘿嘿哈嘿”的时候,孩子告诉我们这叫“RB、黑POP”;当我们无法理解孩子男不男、女不女的时候孩子告诉我们这叫“c00l”:
当我们为孩子刚上小学,就称自己有“女朋友”、“男朋友”而不解的时候,孩子告诉我们:没有的都是“剩斗士”;当我们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却告诉我们:“爸爸妈妈,youout啦!”
面对这一切,我们只有自我安慰:“每个时代的孩子都应该有每个时代孩子的特质,或许真是我们out啦!”
可当我们试图去接受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这一切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孩子在这一切的背后同时表现出来的是自私、冷漠和我行我素。正如一位父亲在给孩子的一封信中所写到的那样:
“孩子,作为父亲,我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工作,为你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同时力所能及地为你做些学习上的辅导,我感觉,我履行了一个父亲的职责,可为什么你却总是无动于衷呢?如果你还不满意,那就请你理解,因为爸爸已尽了全力。”
与我们相比,孩子个性鲜明的确是时代的进步,可难道自私、冷漠与我行我素也该成为时代的必然?
“哎!是我不明白,还是时代变化快?”
二、时代的错or教育的错
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就是:“莫名其妙地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地死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忘却了什么是关爱、什么是幸福。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人们心灵空虚。也难怪大家“吃的不是方便面,吃的是寂寞”;也难怪“哥只是个传说”。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狄更斯《双城记》
“终日劳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
——清代学者王夫之
“俺吃的不是方便面,吃的是寂寞。”
——_2009年网络流行语
历史总在重复着一些相似的问题和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往的时代面临的问题,或许仅仅是我们所处时代所面临问题的开端而已。
狄更斯、王夫之提出了他们那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他们或许无法想象对他们那个时代的论述会更适合于未来的时代。时至今日,他们的担忧却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和人们生存状态的最深刻写照。当“俺吃的不是方便面,吃的是寂寞”这一句不是废话的废话成为网络流行语的时候,进一步凸显出了我们的时代和生存状态与狄更斯和王夫之的话有着深刻的契合。
与以往的时代相比,我们创造了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生活更加富足、便捷,彰显着这个时代的美好。可当一切都趋向于以物质、财富来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的时候,才~又发现我们的时代是多么的糟糕。
我们的智慧超越了前人,但是我们却成为了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愚蠢之人。当金钱成为人们的唯一信仰,这个世界还有真正的信仰吗?社会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可功利化却使得我们与一个个机会擦肩而过,在希望中承受着更多的失望。光明与黑暗混沌,不知路在何方。
我们一边高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一边却在撕扯:“迷茫之中谁给我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利化正在使我们渐渐异化,每天忙忙碌碌,赚钱成为了我们日思夜想的目标。成功者关注着更大的成功,虽然我们高唱:“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但又有几人能停下前进的步伐?失败者则选择逃避,在逃避中堕落沉沦,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大的失败。
我们渐渐成了机器时代的“机器人”,浑浑噩噩,习惯性地忙忙碌碌,了此一生。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就是:“莫名其妙地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地死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忘却了什么是关爱、什么是幸福。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人们心灵空虚。也难怪大家“吃的不是方便面,吃的是寂寞”;也难怪“哥只是个传说”。
然而,这是时代的错吗?历史前进的车轮是谁也挡不住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无疑是进步的表现。我们获得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没有的物质财富,我们的生活也比以往富裕了很多,便利了很多。没有谁会因为现阶段生存压力大而愿意退回到物质匮乏的时代。较之以往的历史时期而言,再苦再累再寂寞也还是现在更好——至少还有方便面可吃嘛!
时代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忘记了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使得我们物欲横流,功利化倾向突出。
我们说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陌生,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孩子变了,难道我们没变?
按佛家的因果论,父母是因,孩子是果。不仅仅是父母生了孩子,更是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你可千万别误以为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丑小鸭不也可以变成白天鹅吗?关键不在于出生,而在于怎么教育。
尤其是在孩子可塑性最强的3~13岁这一时段,父母的言谈举止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师。要不然怎么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呢?事实上,爸爸也好、妈妈也罢,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子方法,都能胜过好老师!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固然有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可父母完全可以用教育来引导孩子避免时代的误导,只可惜父母没有这样做,反倒是因为时代影H向了父母而父母又误导了孩子。孩子带给父母的烦恼就根源而论恰恰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也算是自食其果。
三、当淮南之橘遭遇淮北之土
“桶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服必然导致机!体兔疫为的降低,在吸心营养的时候也难免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发生病变。
我曾经在一堂课上让一个班的学生找找他们身上的中国元素,结果大部分孩子觉得除了身体是中国元素外,再也找不出中国元素。Nike、Adidas、进口发夹、Chocolate、Cocacola,甚至连学习用具都是进口产品,这一切构成了孩子的全部。记得当时班上还有两个穿着韩服的韩国学生,面对这两个韩国学生,我们真是说不出的尴尬。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近百年来中国的落后使我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
学习人家先进的东西也是完全必要的,但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却像一个打架打输的孩子,觉得对手的功夫更强,就任性地自毁武功,拜对方为师,哪怕是偷学到的对方的武功也比自家的要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的怪论开始出现,开口不提“西方先进东东”,似乎底气就不足,说话就没分量。这倒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提西方先进东东的同时,没人敢提咱自己的了,谁一提谁就被冠以“老土”这一称号。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便是:
这世界上“老土”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被别人说的多了,也便渐渐以为自己还真是“老土”了。
我们无可否认学习西方给我们带来的经济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传统却在渐渐丢失。
古语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文化都在滋润着不同的民族,使这个民族形成特有的秉性。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西方文化滋养出来的是地地道道的西方人。
而当我们抛弃传统用西方文化来滋养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所面临的便是“淮南之橘遭遇淮北之土”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