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茶饮养生宜忌
11107500000016

第16章 药膳茶(2)

【制作】白果去皮除核,切成四瓣;红枣去核,熟山药去皮切开;再把5只碗抹上猪油,随后将白果等食品在碗内摆成花样;并将糯米淘干净后放入盆内,加水1000毫升,蒸熟后盛出,待凉后加白糖100克搅匀,分200克1份,装在摆好白果等的碗内,再略蒸一下。最后将清水和糖150克,烧开后加入淀粉,调成薄芡汁,浇在糯米饭上,撒上桂花即成。此饭为“健身八宝饭”。每天早晨空腹食1碗。如患有高血压、肢体麻木者,可将生葛根15~20克洗净,红枣10枚浸泡后切片、去核,加水适量煮汤。可每次服1~2小碗,连枣同食,每天2次。也可将鲜麦芽30克洗净(干麦芽减半),每碗干面粉中掺2汤匙鲜麦芽,加糖适量,制成薄饼或糊状,也可与各种蔬菜一起烹调,可每次食麦芽糊1~2小碗,或麦芽饼1~2个,每天2次。

【特点】麦芽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E以及铜、镁、锌、铁等微量元素,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耐力、延缓衰老、防治失眠和防止记忆力衰退等作用。

红茶桂花汤

【原料】桂花2~3克,水150毫升,红茶1克。

【制作】先将桂花加水煮沸后,再加入红茶。日服1剂,少量多饮,徐徐含咽。

【特点】具有散瘀止痛,芳香辟秽以及解毒的作用。对治疗牙痛、口臭、痢疾等均有较好效果。

青豆茶

【原料】青豆茶、豆腐干、橘皮、桂花、胡萝卜干、茎麻、紫苏籽各适量。

【制作】青豆茶的冲泡配料十分讲究,主料是烘青豆,佐料有切得很细的豆腐干、盐渍过的桔皮、桂花和预先制备的胡萝卜干,再加炒熟的芝麻和紫苏籽。将各种配料放在茶盅里,冲入开水,稍候片刻即可品饮。

【特点】青豆茶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汤色“叶底”红绿相映,炒青豆的绿色、胡萝卜和橘皮的红色、豆腐干的玉色、芝麻糙米色和紫苏籽的褐色。还有桂花散布在其中,零星点缀可谓五彩缤纷。

罗布麻

【释名】罗布麻俗称野麻,又名“夹竹桃麻”、“茶花麻”、“茶棵子”等。巴音郭楞的罗布麻因多生长在罗布泊、罗布庄地区而得名,它是西北地区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种纤维植物资源。

罗布麻为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历史已有数千年,其根、茎、叶、花全草入药,历代古书早已有记载。

【采集加工】在明丽的阳光直射下,其嫩叶初展,有效成分达到顶峰。在此时此地摘取大花罗布麻的枝顶嫩叶就地按绿茶制作方法精制而成。

【性味】性甘,味寒凉。

【功效与特点】其主要成分含有黄酮甙、强心甙类,芸香甙类,多种氨基酸,槲皮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利尿、平肝安神、镇咳平喘、降血压、降血脂,抗炎、抗过敏等功能,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失眠,肾炎浮肿、便秘,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具有抗癌、抗过敏等功能。被誉为多病一治的产品。正压罗布麻茶就是利用罗布麻的嫩叶制作成茶叶的形式,以冲泡的方法服用,以平衡人体血压血脂为主。它不仅能将血压血脂高者调低,更神奇的是还能将低者调高,纠正血压血脂的不正常,这就是正压罗布麻茶——循环系统平衡专家。

【泡法及状态】不宜使用磁化杯、金属器皿等功能性器皿冲泡,应首选瓷器杯、玻璃杯为宜。将茶叶袋放入冲泡器皿中,以沸水冲泡最佳,加盖浸泡10~15分钟为宜,也可加热煎服。开水冲泡,口感清香自然,效果尤佳。放入暖瓶中,浸泡2小时,味道甜美。夏季冷藏冰镇饮用,甘甜可口。

【贮藏方法】用牛皮纸或其他较厚实的纸把茶叶包好,茶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过6%,即通常用手捻茶叶易成粉末的含水水平,然后把茶包置于优质陶瓷坛的四周,中间放块状石灰包,石灰包大小视放置茶叶多少而定;用棉花或厚软草纸垫于盖口,减少空气交换。石灰视吸湿程度1、2个月换1次,一般可以保存半年左右。

茶叶佳肴

茶叶水饺

【原料】茶叶汁、面粉、肉馅。

【制作】将茶汁和入面粉中,茶叶以果汁机打散后和入肉馅中,可包出里外皆有茶料的茶叶水饺。

【特点】香糯滋润,茶香四溢。

茶饮养生

罗布麻茶

【原料】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

【制作】取上述3药加冰糖2、3块,热开水泡茶饮,饮至味淡再换1杯。

【特点】清热平肝,活血化淤,生津止渴。此茶久饮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并可防治冠心病。罗布麻叶凉苦、能清热泻火、降压利尿、强心安神,所含黄酮甙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含罗布麻甙、毒毛旋花甙元等强心成分,冠心病病人常饮有益。

菊花茶

【释名】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营养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

【采集加工】 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浙江桐乡市和湖州市的杭白菊,还有产于黄山之巅的黄山贡菊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

【性味】味苦、辛,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特点】功能清热解毒,善治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皮肤瘙痒等病症,菊花性凉,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应该经常饮用,应该适量的喝。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可生津、润喉、养目、祛风、解酒。

【泡法及状态】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4、5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每个人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可。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1/3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

【贮藏方法】贮藏方法简便,取饮随意,是当前家庭贮茶较流行和常用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地保持听内干燥,可以放入1、2小包干燥的硅胶。将装茶的听罐放置于阴凉处,更能够减缓听内茶叶陈化、劣变的速度。

茶叶佳肴

鸡肝菊花汤

【原料】鸡肝1付,菊花3钱。

【制作】将菊花用纱布包好,鸡肝洗净后和菊花一同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中火将水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煮半个钟头,待鸡肝熟后,加入少许调味盐即可关火。

【特点】菊花可以清肝明目,每天吃一次,可以有效的消除眼睛的疲老,并且还有提升视力的神效。

菊花肴

【原料】菊花、鱼肉、鸡肉。

【制作】将菊花与鱼肉、鸡肉煮食成“菊花肉片”。

【特点】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症的食疗。

菊香火锅

【原料】腰片、鸡片、鱼片、菠菜、豆芽以及菊花瓣,粉丝,白菜或黄豆芽,辣椒油、醋、芝麻酱、花椒油、韭菜花、酱豆腐等。

【制作】在火锅里加入菊花,味碟要与锅中的菜相辅相成,原则是不夺主菜原味,太辣的用麻油中和,太腥的用辣味压制,没味的要通过挂酱提鲜。菊花锅味碟有辣椒油、醋、芝麻酱、花椒油、韭菜花、酱豆腐等10多种,菊香阵阵,花儿沉浮,食客可以依次将腰片、鸡片、鱼片、菠菜、豆芽以及菊花瓣形状的油炸过的粉丝,切细的白菜或黄芽菜等依次投入。

【特点】品味菊花火锅,火旺汤沸、肉嫩菊香,其味无穷,又得到了药补之功效。

【宜忌】菊花只嗅其香,玩其形,不宜狂嚼。一切生片唯求鲜嫩细腻味美,品尝菊花火锅时,火要常加,汤频添,细斟慢饮,不可一锅煮之。孔子曰:不得其酱不食。

茶饮养生

决明菊花茶

【原料】决明子10克,山楂15克,菊花、茶叶各3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决明子、山楂、菊花及茶叶一并放热水瓶中,冲入沸水,加冰糖,盖紧瓶塞,浸焖30分钟,即可取茶饮用。

【特点】每日1剂,随冲随饮,清热祛火。

枸杞菊花茶

【原料】枸杞5钱,菊花6钱,冰糖少许。

【制作】将枸杞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沸,转小火炖煮20分钟,再将菊花放入,大火煮沸后熄火5分钟,捞去菊花,再以冰糖调味。

【特点】清肝明目。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不管是泡茶或是像葡萄干一样当零食来吃,对眼睛酸涩、疲劳、近视加深等问题都有很大的缓解。每天饮用可改善因用眼过度而产生的疲劳感,同时使眼睛湿润、明亮。

清肝白菊茶

【原料】杭白菊5克,荷叶10克,浮萍5克。

【制作】先以开心果20克去皮,泡6小时后煮烂,加入前3种中药小火慢煮15分钟,滤去固体成分,加冰糖适量,即可饮用。

【特点】清肝泻火方。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血压升高,头痛、目赤、易怒等症。

润喉菊花茶

【原料】杭白菊5克,射干5克,胖大海5克。

【制作】开水泡开,饮水及含漱。

【特点】用于咽喉肿痛、口疮音哑。

菊花梅子汤

【原料】暖干菊花、甘梅子、枸杞为原料,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纯天然保健饮品。

【制作】将小茶包用沸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若煎煮频饮则效果更佳。

【特点】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对习惯性便秘有良好的作用。

菊花羹

【原料】莲子、银耳、菊花。

【制作】将菊花与莲子、银耳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许冰糖。

【特点】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

菊花解毒茶

【原料】菊花5克,桑叶5克,白芷3克。

【制作】开水泡开,代茶饮。

【特点】清热解毒方。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烦渴。

菊花酒

【原料】菊花、糯米、酒曲。

【制作】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

【特点】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注意事项】菊花尽管有“作枕明目”“真菊延龄”之说,但毕竟性味苦寒,空腹多饮菊花茶会胃脘不适,胃寒泄泻者不可多用。外感风寒的感冒,即受凉伤风的头痛、畏寒、流涕应用菊花也不对症。

菊花龙井茶

【原料】菊花10克。

【制作】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特点】疏风,清热,明目。用于肝火盛所引起的赤眼病、羞明怕光等(包括急性结膜炎)。

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