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水
11037800000036

第36章 李群玉

李群玉,唐代诗人,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字文山。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后因献诗于朝,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有《李群玉诗集》。

原文

引 水 行①

一条寒玉②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③。

十里暗流④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⑤。

注释

①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称歌、歌行,由古乐府发展而来。

②寒玉:指竹筒。比喻引水的竹筒青翠如寒玉。

③“引出”句:泉水从藤萝掩盖着的洞口引出,把如烟的水雾也带出来了。

④暗流:指水在竹筒中流动。

⑤行人头上:因竹筒架在高处,所以水声在头上。潺湲:流水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南方山区特有的富有诗意的风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二两句写竹筒引泉出洞。一条寒玉,是对引水竹筒的生动比喻,形容竹筒的碧绿光洁。玉是固体,泉却是流动的,“寒玉走秋泉”,仿佛不可能。但是这条“寒玉”竟是中空贯通的。所以“寒玉走秋泉”的比喻本身,就蕴含着诗人发现竹筒引水奥秘的欣喜之情。“引出深萝洞口烟”是说泉水被竹筒从幽深的泉洞中引出。按通常顺序,应先写深萝泉洞,再写竹筒流泉,现在倒过来写,是由于诗人先发现竹筒流泉,其声淙淙,然后才按迹循踪,发现它来自幽深的岩洞。这样写将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竹筒引水,一般都是顺着山势,沿着山路,由高而低,蜿蜒而下。诗人的行程和竹筒的走向一样,都是由山上向山下,所以多数情况下都和连绵不断的竹筒相伴而行,故说“十里暗流声不断”。有时山路折入两山峡谷之间,而渡槽则凌空跨越,这就成了“行人头上过潺湲”。这两句充满诗的情趣的生动描写。写出了山行者和引水竹筒之间亲切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在寂寥的深山中赶路,邂逅如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

绝妙佳句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