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七月七
10992200000025

第25章

如衡结婚后,很快就到了春节。米寿昌回老家过春节来了,他这一回来,把如仙和巧巧的快乐又给打跑了,幸亏他回来只几天。春节刚过,他就要回去上班了。不过,如仙在米寿昌的软硬兼施下,带着小彩霞也随他到庞家堡去了。巧巧重新住回姥娘家,过起没有娘在的日子。

巧巧习惯了没有娘的日子,在姥娘家过得也还快乐。她得到了全家人的怜爱。冬天,姥娘会用胸口给她暖冰凉的小脚丫,直到暖热。夏天,姥娘会用蒲扇给她扇风直到她甜甜入睡;舅姥爷对她也是要多疼爱有多疼爱,总不忘记把好吃的带给她。记得有一次,舅姥爷从县城用毡帽兜一兜炒花生米给她,她吃得那个香,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每当舅姥爷他们一群大人在家里商量事的时候,姥娘经常会煮上一大锅红薯分给大家,舅姥爷总忘不了先递给她一块。如衡舅舅和新妗子也一样对她很好。如衡舅舅每天四更驾着毛驴车去外地卖白灰,临行前吃饭总会给她留上一小碗;新妗子教她做针线活儿,帮她做棉衣,从来没有嫌弃她……很多点点滴滴的小事,在巧巧幼小的心里形成巨大的暖流,温暖着她的心,让她终生难忘,一辈子感激。

大家都怜爱巧巧这个特殊身世的孩子。巧巧自己也乖巧,勤快,让人喜欢。日子在祥和的气氛中一天天过去了。

一晃就到了1955年6月。巧巧该上完小(当时小学五、六年级被称为“完小”)了,问题就来了。红崖村没有完小,要上就要到别的村去。离红崖村最近的是北面南河庄村的完小,大约有五里多地,与红崖村隔着一条河,也就是南河。每年夏天,南河的水都会暴涨。过河的小桥摇摇晃晃的,看着就让人担心。姥娘说什么也不同意巧巧到南河庄村去上学,唯恐不安全。但巧巧在考完小时考了年级第一名,说什么她也不愿放弃上学。于是,巧巧第一次跟姥娘使起牛儿(闹情绪)来。

“姥娘,我要上学!那些成绩不如我好的都去上,为什么我就不能去?”

“你这么小,你娘又不在家,跟别人不一样。如果下大雨发洪水把你冲走了怎么办?我可怎么跟你娘交代呀!”

“我小心一点,跟人作伴走,不会有事的。”

“那也不行,南河凶险,每年小孩子都有出事的,我可不放心,你如果有个好歹,我可就没法活了。”

巧巧说服不了姥娘,撅起小嘴,很不高兴。她想,到了开学的时候,就偷着跑去,她到了南河庄完小,进了课堂,姥娘也就没辙了。

然而南河庄不是红崖村,巧巧不认识学校,不认识老师,又没有办法交学费、书费……赶巧完小开学的那几天总下大雨,到南河庄的桥听说冲垮了。还有,姥娘一直提防着她,怕她跑出去。所以,巧巧上完小的希望跟雨水一起流走了!

巧巧的上学之路就这样嘎然中断了。

巧巧好不甘心呀!

第二年,辍学一年的巧巧看到自己的同学升上完小后增长了很多见识,羡慕得不得了。她的心又痒痒了,竟又偷偷复习起课来。

这次她吸取了教训,没有报考南河庄的完小,而是选择了红崖村东面七八里远的下河庄村完小。到下河庄村的路远一点,但是不用过河,如果考上了,姥娘就不能用“过河危险”的理由阻拦她了吧!巧巧想。

巧巧居然真考上了下河庄村完小!红崖村的人们都称奇,巧巧都停学一年了,怎么会看几天书又考上了呢?巧巧心里也高兴,觉得她终于可以又坐到教室里学习了。

然而,巧巧高兴得早了。这次,姥娘是不阻拦她上学了,但她的阻力更大了!原因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娘从庞家堡回来了!娘的态度很坚决,说什么也不让她再上学了!

因为娘回来了,不仅带回了已会走路的妹妹米彩霞,还带回来一个两个多月的小弟弟——米士超。巧巧又多了个小弟弟,娘忙不过来,哪里肯放她去上学?

巧巧失望极了。说实在话,巧巧做梦都一直盼着娘回来,能留在她身边。这两年多,没有一天巧巧不想娘的。但是,现在娘回来了,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巧巧心想,娘还不如不回来好呢。

巧巧去年就没有上成完小,今年考上了又不让上,她怎么可能甘心呢。巧巧的倔强劲儿上来了。她开始跟娘赌气:不跟娘说话,不吃娘做的饭。她想除非娘答应了她去上学……

姥娘见巧巧赌气饭都不吃,唯恐她生病有个好歹,加上学校老师都帮着巧巧说好话。这次,姥娘反倒开始给巧巧搭帮(帮忙)了。

“仙儿,要不就让巧巧上完小吧。孩子我帮你带!”

“问题不是两个小的有没有人带,是米寿昌知道了供巧巧上学肯定不干,肯定要打架生气哇!”

“巧巧去年考上南庄完小,我没让她去念。她一年没上学,又偷着给考上学了,成绩还最高。老师们都说巧巧这孩子是块念书的料儿,不让她念书太可惜了。”姥娘说。

“那也不行。您不知道米寿昌那脾气,他早就说不让巧巧念书了。他要是知道巧巧念完小了,恐怕是惹不下啊。”如仙觉得实在没办法。

姥娘一时沉默了,米寿昌那脾气,肯定容不下巧巧去上学。米寿昌本来对巧巧就不好,巧巧再上学,不成了他找茬滋事的借口?如仙也是考虑家里安定啊。姥娘也左右为难了。

巧巧不明白娘早不回来晚不回来,怎么偏偏这个节骨眼回来了,上学对于她来说怎么就这么难呢?这次娘回家来,似乎专门跟她来作对似的。

其实不然。

如仙带着孩子回到村里来,是因为1956年全国开始实行农村新政策。各地农村都成立互助组,互助组又结成合作社。村民们每天到队里上工,按工分多少领取不等的粮食。如仙不回家来,村里消了户,跟着米寿昌在庞家堡又是黑户口,那大人孩子的粮食都没了来源,还不统统挨饿?

如仙回家来,为了能保住口粮,可偏巧正赶上巧巧要上完小。在如仙的心里,虽然没有强烈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但是也觉得女孩子念书没有多少用,哪个不是长大后嫁出去得了?再说,也没见有几个女孩子上学上好了找个工作挣碗饭吃的。上了完小,上了初中又怎样?还不是回家种地干活儿?巧巧又跟别人不一样,她后爹一直不同意她上学,因为她坚持上学,家里没有少生气。这次幸亏米寿昌没有回红崖村来,回来还不闹得鸡犬不宁?所以,不管巧巧如何央求和赌气,如仙就是拿定主意不让巧巧上学了。

巧巧重新建起的上学梦想破灭了。

有时候巧巧坐在姥娘家门前的水塘边,会对着水里的鸭子长时间发呆。看着鸭子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游,她就想,自己要是一只小鸭子多好呀!每天跟在鸭妈妈的身边觅食、浮水、快活地嘎嘎叫,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而她……

她好像没爹娘似的。

爹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监狱里。大人说“无期徒刑”就是永远关在监狱不让出来。巧巧对爹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

而娘呢,自从娘再嫁后,巧巧就很少跟她在一起了。巧巧常住在姥娘家,有娘跟没娘差不多。看见别的孩子在娘的怀里撒娇,巧巧好羡慕!她却没有这个福气。

巧巧觉得没有弟弟妹妹时,娘还总惦念着她。现在呢?娘的精力全在弟弟妹妹身上,哪里还有心思照顾她?娘什么都不管也行,却偏偏要管她上学的事,说什么也不让她再上学……巧巧越想越不高兴,心里沮丧极了。但不管巧巧怎样央求,始终没有求得娘的同意去上学。她又不能整天待在家里,于是小小年龄的她,开始到生产队里干活了!

每天巧巧要跟着大人到地里干活儿挣工分。成年人一天挣10个工分,她挣6个工分。巧巧不服气,总是想法设法多干活儿。到后来,她甚至经常干的比成年人还多、还出色,但她还是挣6个工分,因为生产队说她是个小孩。

巧巧在劳动中一天一天长大着。

从猪圈里起粪、用扁担把大粪挑到地里、犁地、除草、播种、浇水、收割……没有一种巧巧没有干过的,也没有一项巧巧喊苦叫累的。这时候的巧巧,身体也结实了不少,俨然已经成一个主要劳力了!

在生产队里岁数上下差不多的女孩子当中,巧巧是考上完小家里不让去上的,春姑是没考上完小回家务农的,艳翠则压根没上过学。现在,她们三个女孩成天在一起,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这一天,巧巧、艳翠、春姑三个女孩相约到尖嘴山一带去拔草。

因为正值三伏天,烈日当头,酷暑难耐。山上的草都被太阳烤得打蔫了,空气干燥得似乎能引着火。她们三个人没到晌午,就都口干舌燥了。这里离村子很远,没有河也没有水井。嗓子要冒烟了,怎么办呢?

巧巧提议三个人分头去找水,但是看到四周连水气都没有,她们很快都失望了。

“咱们还是继续找吧,放羊的经常来这里一带,说明这里的草长得好,很可能有水。没准儿咱们再仔细一点儿,范围再扩大一点儿,或许能发现个水汪什么的。”巧巧见艳翠和春姑都坐在地上泄气不愿意动了,就给她们打气说。

“你要找你找吧,我们可不愿动弹了。”春姑把衣襟撩起来扇着风说。艳翠也冲巧巧摆摆手。

巧巧的执拗劲儿上来了。去找就有希望,不去找肯定没有可能。怎么能不试试呢!

还别说,奇迹竟然真的出现了!

巧巧走出了半里地,来到对面的山腰。她看见一棵榆树旁边不远处有一小片鲜嫩的草。草精精神神的,没有打蔫。她好奇地走过去,拨开青草一看,中间居然有一小汪水,大约有水盆那么大。巧巧渴极了,看见水也兴奋极了,她急不可待地跪在地上,用双手去捧水喝。当她咕噜咕噜喝下几捧水后,才觉得干渴劲儿缓解了些。这时巧巧突然注意到水汪边上漂浮着一层绿苔,水汪底下沉着几个羊粪球,周围的草有被践踏过的痕迹,拨开草来看,下面是羊儿饮水留下的脚印……

这么荒凉的山坡,只要有水,就能长草,就能引来动物饮水、觅草!显然,水汪不远处的那棵榆树也是得益于水的滋润,才在光秃秃的山上成活了!巧巧突然受到启发,奇迹不是没有可能的!谁能想到这荒山上会有清凉的泉水?尽管泉水被羊儿饮用过,糟蹋过,但是却仍能滋润大地,满足干渴的人儿。如果人生不放弃追求,是不是也会有一天梦想成真?有奇迹发生呢?

巧巧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棵小草,只要有水,一定能长得茂盛。但她转而又摇摇头,自己即使是一棵小草,也是山崖缝里的小草,哪会有多少水滋润呀!

“巧巧,你就喝这水呀?”春姑和艳翠听到巧巧的招呼,赶过来喝泉水。但看到水汪里的羊粪,不约而同地问。

“你们就当没看见行了。水很清凉,真的。”巧巧说。

“哕——”春姑的表情很难看。

“人要学会生存。听老人们说战争时候,战士们没有水,马尿都喝。你们不想喝就算了。”巧巧不能勉强艳翠和春姑。

艳翠和春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她们的嗓子也冒烟了,再坚持下去,真的渴死了。艳翠终于耐不住,俯下身捧起水喝了个饱。

“你要不喝,咱们走吧。”巧巧对还在犹豫的春姑说。

巧巧和艳翠开始往山下走。春姑落在了后面。

“春姑也喝水了。”艳翠对巧巧说。她们刚走几步,艳翠回头看,正瞧见春姑喝水。

“在自然界,人和动物是一样的,都为了活着。”巧巧心想。

巧巧在劳动中,不知不觉地长高了,长壮了。她能够背起满满的一大筐草,草高出粪筐许多,背起来能顶住脖颈;她能够跟上大人的速度去耪地,并且干得让人人都夸好;她能够跟大人一样去割谷、扬场,把庄稼收获进仓;她能够坚持每天大清早背着粪筐到大街上拣牛粪,养护庄稼……巧巧已经成了干农活的好手。加上她不怕脏、不怕累,又常帮别人干活儿,在整个红崖村,没有人不给她竖大拇指的。尤其是她带头打井的事,成了一时的美谈。

红崖村是坐落在山凹里的小村子,村里的地都是旱田,收成要靠老天爷。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村里决定在村南坡梁低洼的地方开挖一口井,如果成功了,坡梁一带的地就可以用水浇了。因为打水井是个重体力活儿,半坡梁子上又都是石头,费工不说,还不出活儿,所以没有人愿意干。谁不想多挣工分又找轻活儿干呢?就在大队派不出去活儿发愁的时候,巧巧站了出来,她说愿意跟春姑、艳翠一起把打井的活儿揽下来。

没有人相信三个女孩子能打口水井,村里人都觉得巧巧不自量力,太犯傻。有的人还说风凉话,大概意思是三丫头片子要是能打井成功,那就见鬼了。

大队里正为找不到打井的人尴尬,既然巧巧她们愿意干,就交给她们试试,总比派不下活儿去强。于是,大队长当即就同意了巧巧的请求。

这样,巧巧、春姑和艳翠三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开始拿着凿子、扦子、锤子、铁锨等一大堆工具开始打井了。这可都是成年男劳力才干的重体力活呀!

坡梁上的石头非常坚硬,要把它们一块块敲碎再挖出来,谈何容易!一天下来,巧巧她们三个的手上都起了血泡。春姑和艳翠都比巧巧大,已经受不了了。巧巧干活儿最多,疼得更厉害。

春姑和艳翠都开始动摇,不愿意干了。可是巧巧的犟劲儿上来了,非要干下去。她认为女的从来不比男的差,男人能干的活儿女人也照样能干!愚公能移山,女孩怎么就打不出一口井呢?

巧巧不服输,但是如果春姑和艳翠都不干了,单巧巧一人,不是没人扶钎,就是没人抡锤,那可真干不下去。于是,巧巧开始给春姑、艳翠两个人说好话。说打井也有好处,不像生产队里一群人一起干活儿,干得慢了有人催,干得不好了有人批。这里打井就她们仨,累了可以说一会儿话,挺自由,也不错啊。

巧巧左一个姐姐、右一个姐姐叫得艳翠和春姑两个都没了脾气,她们也不忍心扔下巧巧一个人,只好硬着头皮陪着巧巧继续干下去。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巧巧她们三个人是在叮叮当当的挖凿声中度过的。井一点点有型了,一点点挖深了——高过腿了、没过腰了、超出头了、两人深了……三个女孩子不知磨烂了几副手套几双鞋,也不知道手上的血泡肿了几次消了几回,用的钢钎也不知道磨短了多少换了几根……总之她们最后成功了!井壁上一个个小坑留下了她们爬上爬下的足迹,井底下清凌凌的水映射出她们喜悦开心的笑容。

工夫不负有心人,水井挖成功了!这是大队长起初没有想到的。这时候正赶上县里来人检查村里的水利建设,这口井就成了村里的一个重要业绩。后来,大队长在全村大会上表扬了巧巧、春姑、艳翠三个女孩子。尤其着重表扬了巧巧,说巧巧人小志气大,值得大家伙儿学习。

看来,世界上没有坚持而干不了的活儿,巧巧想。但上学怎么就不行呢?一想到上学的事,巧巧心里又开始郁闷了。

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圆了上学的梦呢?巧巧想。

想归想,巧巧不得不每天到地里挣工分,在家里照看妹妹、弟弟。有时候,她会背着妹妹到学校周围去玩。一次,她带妹妹在村南一个大碾盘玩儿时,突然听到学校大喇叭传来国歌声,知道是在升国旗,竟忘了妹妹,自己跑到了学校……

等过了很长时间,巧巧突然想起妹妹,再返回碾盘去找时,妹妹竟然不见了!

巧巧一看丢了妹妹,可吓坏了,哭着回家才发现,妹妹已经在家里了。原来春姑她娘经过碾盘时看见小彩霞一个人坐在碾盘上正在大哭,旁边没有人,唯恐她掉下碾盘摔坏,就给送回家里了。

幸好小彩霞被抱回得及时,没有丢了,没有摔了。即使这样,一向好脾气的如仙还是把巧巧狠狠骂了几句。

巧巧自知错了,乖乖地保证以后再也不往学校跑了!但她心底对学校的向往怎么可能就此湮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