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武则天
1097400000025

第25章 魂飞魄散 (2)

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皇帝哲试图作一种挣扎,高声叫道:我是皇帝,我听谁的诏?!

你这样象个皇帝吗?武则天道。

母亲!我有什么罪?!他悲怆地喊道。

把江山送给岳父还不算罪?武则天用眼斜睨着儿子道,我的孩子没一个忠孝,而你最凶。嗣圣帝哲惊恐地看着四周,百官已全部跪下听诏,侍卫遍布宫中,他的表情变作绝望,说,母亲,我本不想做皇帝的,我不想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命运。

孩子,我也不想废却你的,是你先动了手。武则天说,我们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侍卫过去把废帝拉住,带出了大殿。到今天为止,他做皇帝刚满五十四天。

一个月之后,他被贬住房州。临行之前,他要求见母亲和弟弟一回,武太后允喏了。当武太后见到他时,才隔一个月,李哲看上去老了许多,胡子长出来,脸变得很小。武则天看了有些难过,她说,叫人替你把胡子刮掉,干嘛留得那么长,把自己搞得象个犯人似的。

我不是犯人吗?李哲畏缩地对母亲说,他的脸上换上了一种真正的恐惧的胆怯。我是个犯人,我干犯了母皇和母后的朝政,我是个不可赦的罪人,我是向母后认罪来的。

武后听了心里不舒服:今天我不想听这样的话,你到房州后,可以好好读书。

我有罪。李哲惊恐不安地说,我承认我的罪,我想把岳父升迁作我的势力,因为我害怕。李哲说到这里突然哭起来了,我害怕,才这么做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害怕,母后!我本来是不想触犯你的,真的不想。李哲突然跪下来了,哭着说--我做这一切都是因为害怕,我害怕--死……

李哲的痛哭撕开了武则天的心,仿佛有另一种早已泯灭的东西在渐渐苏醒。武则天的神情走向奇怪,她缄默了很久,李哲的哭声磨砺着这个女人的神经,她走过去扶起李哲说:

你害怕什么。我是你的母亲。

你不要哭了。

她用最短的时间收回了自己的情绪,以免滑向儿女情长的深渊,但她的目光已经明显地变得柔和了。李哲流着泪说,我一定好好活着。

当然,你要好好活着。武则天说,你不要害怕,你不会死,你还很年轻。

这一场微妙的情绪交流救了李哲的一条命,他发现眼前的母亲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问武则天,母亲,为什么我们要分离?

武则天叹了一口气,说,当过皇帝的人还问这种话,你真不是做皇帝的料。宫廷不是家庭,你要家庭就不要宫廷,而你又在宫廷里,这是改变不了的,在宫廷里就不能要家庭。

她注视着弱不禁风的儿子说,你母亲做出的事不都是她愿意做的,我们早已被一种东西决定了,明白了吗?孩子。我想你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皇子旦获准为其兄送行。李哲上车的时候,宫墙外起了大风,沙石被吹起来,让人睁不开眼。李旦说,本来我还以为来得及下完一盘棋。

以后再说吧。李哲道。

你垮得太快了,我都还没有准备好。李旦望着迷茫的飞沙说,现在该轮到我了吧?说到这里李旦笑起来,算了,不如现在我也上车跟你一同去。

没有什么好笑的。李哲说。

我没有笑。李旦说。

你笑了。

我只是感到荒诞。李旦说,我们四兄弟,死了一个,其余三个天各一方,我们的母亲这样爱我们。

不是母亲的问题,也不是爱的问题。李哲严肃的表情使李旦震惊:是朝政的问题。

我实在不想做皇帝。我不想做。

你不想做就不要做好了。李哲说。

一定要我做怎么办?李旦感到痛苦了。

李哲提高声音说,你做了,也可以不要做,难道你还不明白吗?

明白了……李旦喃喃自语道。

二月十一日,皇子旦率领全体王公,在武成殿向武后进献皇太后年号,这个行动的意思就是表明我不想做皇帝了,让你来,所有权力归你。皇子旦的这个动作武后没有料到,但她接受了这个事实。她不知道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子旦是如何集合起所有王公的,但她对李旦的用心有把握,因为李哲的教训在前面。皇子旦宣读进献年号的上表之后,趋前几步来到太后面前说,母后,我是真心实意的。

皇儿,决定不在我。太后说,决定在天。

母亲就是天后。

你真聪明。真会说话。武则天对儿子微笑道。

武则天已接受进献的年号,但不登基,权力中心出现了一种古怪的真空,没有新君即位,仿佛皇帝这个位置是一个最羞耻的位置,谁也不想要。三天后,更古怪的事出现了,由太后武则天下一道诏书,宣布皇子李旦登基,赐年号文明。这就是说还有一位比皇帝更大的,可以让皇帝来接诏的那一位,皇帝成了一个布幡或招牌。当武承嗣把诏书送到太子的东宫时,李旦发出一阵哆嗦,表现出明显的恐慌,仿佛要逼他咽下一个他极其厌恶的东西。李旦故作镇静地说,我已经向母后进献年号了。

武承嗣的声音严肃而冷漠:皇子旦,这是诏书,听诏吧。

李旦这才大梦初醒,连忙跪下,他听着武承嗣干巴刻板的声音,想着自己身为皇帝却跪着听诏,感到这个世界无比的荒诞。它的荒诞性在于,仿佛它的一切运作都决定于一个聪明过人的女人的自由意志。

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究竟什么才是真的呢?

李旦听诏完毕,站起来的时候脑袋浑浑噩噩,一片空白,处于一种了无主张的状态。他懵懂地问武承嗣:现在,我是皇帝?

是的。

……我该作什么?

不知道。武承嗣道,诏书上没有说你该干什么,也没有说一个皇帝该干什么,诏书上只说你是皇帝。

明白了。李旦说,只说我是皇帝,这就够了,叫我皇帝就象叫我的名字一模一样。

我不懂这些。我走了,皇上。武承嗣告退。

李旦望着他的背影说,你当然不懂,我也不懂,这是天诏,谁能识透它的奥秘呢,皇帝是我的名字,你可以叫我李旦,李皇帝,反正都一样。

李旦向天叹道:母亲,我很累了。

李旦接诏后,开始寻找一个度过余生的永久居所,经过仔细的思量,他觉得东宫比较合适,也就是说,自从他成为皇帝的这一天起,他再也不离开这个地方了。东宫的佳处不在于它的舒适,而在于这里是一个最不容易惹动母后怀疑的地方,对外界也比较好交待。李旦要尽量创造一个适合于母亲治国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李旦当天发出两道诏书,一道发往朝廷,说自己长期患病不能视朝,由母后无限期代为执政;第二道是送给母亲的一封信,就他选择的永久居所向母亲征询。

黄昏时,母亲通知他:同意他永久居住东宫。

李旦手握武后的书信,泪如雨下,他跪下来说,母亲,我向你保证,我是一个死了的人,决不妨碍你。你放心吧。你就当这个儿子死了。

他命人将所有的门都封上钉死,只留一个小门供给的宫役进出,宫内的人一律随他吃素,受不了的现在就可以走。他的教师看着他流泪说,皇上,你何苦这样呢?你年纪还这么轻。

我年轻,所以有一个更长的晚年要渡过。李旦说,我才二十二岁,我要做的就已经结束了,我的晚年如此漫长,我不用心准备行么?

皇上,你别这么灰心。

不是灰心的问题。李旦的声调已出现明显的淡漠。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自从我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就是我刑罚的开始,我的登基是从东宫开始的,我的无期徒刑也是从东宫开始的,当然,我也将在东宫死去。

老师哭着跪下来抱住他的腿,皇上,你别这么说,你别这么折磨自己,太后也没让你这样,你干嘛跟自己过不去?

老师!李旦也泪水涟涟,我这么年轻要一辈子呆在这宫里,我不做一个死人能行吗?能受得了吗?你懂吗?

对于一个死人,谁也没办法了。他说。

李旦推开了他的老师。

当晚,李旦开始拒绝进荤。他命人抱入了大量的佛经,但他还不敢削发为僧,因为一个皇帝身为和尚是很奇怪的,他没有权力这么做。因为他是东宫的一个标准的无期徒刑的囚犯。

夜里,他凄厉的惨叫被人听见,宫役发现皇上在用一把生锈的刀净身,幸好才开一道口子,太医及时阻止了他,用药止住了血。众人都跪下劝说,李旦终于忍受不了疼痛放弃了净身的荒唐念头。他呻吟道:我讨厌一切累赘的东西。我要清净些。

在场的人都被警告不得把此事泄露出去。

中书令裴炎来看过他一次,他向皇上示意说他不可能经常来看他,李旦立即制止了他的话。我不想听这些。他对中书令说,我不想听见任何来自朝廷的消息。

皇上。裴炎十分吃惊地看着李旦,李旦的冷漠神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皇上,你和庐陵王不一样,你要保重。

你已经把他拉下马了,还要把我拉下来吗?李旦正视着中书令。不过也用不着你来拉,因为我已经下来了。

皇上,我是忠于你的。裴炎跪下来说。

中书令,站起来吧,你一会儿忠于这个,一会儿忠于那个,不嫌累吗?李旦说,你还是忠于太后吧,如果你还要继续呆在这里,就不要再论政事,因为我早已归政给太后了!  裴炎十分恐慌,他想不皇上会发这么大脾气,皇上的性格变化到一个程度,让人认不出来了。临走时他用发抖的声音告诉皇上,太后可能在几天内要来看他。

母亲要来探监了。李旦在心里说道。

武则天是在次日傍晚驾临东宫的,当时李旦正在习字。他要向母亲行礼时被太后恰当地阻止了,你是皇上,怎么向我行礼呢。武则天注视着消瘦的儿子,说,听说你把东宫的门都封死了?李旦说,是的太后,我想这样会清净些。武则天又问,听说你准备吃长素了。李旦说,母亲,我已经吃长素了,我觉得这样挺好,我能过得很平静,吃荤容易长血气。

你能坚持得了么?武后问儿子。

我想可以吧。这么大的东宫,这么好的环境,抬头看见这么好的天空,人有什么气好生呢?

武后沉默半晌,突然说,有一个事我想对你说。

什么事?李旦莫名其妙产生一阵的恐慌。

我年纪大了,从辅佐你父皇开始一直到今天,我已心力交瘁,十分疲倦了。母亲想还政于你。

李旦对武后的话毫无防备,他根本没料到她今天来是为了说这番话,李旦登时浑噩 一片,无法判明武后的真实意图。但李旦是聪明的,他内心突起的风暴结束得非常快,快到一个地步,至少没引起武后的怀疑。所以,武后的话刚完,李旦的话就接上去了:不,母亲,儿实在无力视朝,不但病弱,更无胆略和才识,我一心只想过安静的生活,读书写字,我对所有的一切很满意了,请母后仍然视政。

……也好。武后沉吟道。

武后走后,一旁的老师看见李旦脸色苍白。他对李旦说,皇上,你躲过了一场灾祸。    是的。我躲过了一场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