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灾难
10926500000032

第32章

从1931年在我国东北侵华日军中发现流行至1955年,我国对本病缺乏认识和重视,因为除在日军中的流行外,发现的病例很少,发病地区也局限在东北地区的北部和东部。正是这种忽视造成疾病的泛滥。以后发病的频繁使国家不得不对它重视起来。1955年在大兴安岭和秦岭北坡发现本病爆发流行,1956年被定为法定报告传染病,1975年被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列。1963~1975、1981和1983年连续召开全国流行性出i热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防治计划和措施。通过积极调查与防治,初步摸清了我国的疫区分布和流行特征,以及主要的,传染源鼠种,并对传播途径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次面积灭鼠和水利工地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等防治经验,总结推广了“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等措施。1981年国内发现,褐家鼠可作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证实,许多地区都存在两种不同血清型的病毒,引起不同类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一为农村型,一为城市型的病毒,近年来许多城市相继报道,有城市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散发和小范围的流行。专家认为,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目前处于动态稳定期,但是,按其8~10年一个周期性高发的规律,在2005年左右,有可能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发病高峰。

现如今,对付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武器”是疫苗,最实用的方法是灭鼠。

这两点决定了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对策:一是从控制传染源人手,把灭鼠作为重点,加强监测,在爆发点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二是把在疫区开展大面积的人群免疫接种放在首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永振博士介绍说,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为老鼠,传播途径众多。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存在于鼠血、鼠排泄物、鼠分泌物中,可以通过食品、水、尘土或飘浮尘埃等途径传播给人。人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黏膜接触出血热病毒都可能染病,因此,长期以来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策略与防治鼠疫、血吸虫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有许多共同之处,都特别强调必须控制和减少传染源。但是,当传染源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再降低就很难了,所以疫情出现了动态稳定。而出血热防治近年来与其他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有了不同之处,这就是这种传染病已经有了有效的免疫手段,国产灭活双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效果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策略上,人们有了选择。把控制传染源放在首要位置的专家认为,通过灭鼠不仅可以控制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对防治其他鼠传疾病也能起到作用。灭鼠较经济,有群众基础。

持以接种疫苗为主要防治手段的专家则这样告诉我们:从全国各省反映的情况看,流行性出血热有两个流行高峰,即“春峰”和“秋峰”,而各地大规模灭鼠主要在春季进行,因此,灭鼠与发病脱节,不能有效降低出血热发病。老鼠作为一个生物种群根本无法全部消灭,传染源始终存在。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大规模群众灭鼠工作的困难越来越多,国家不能全额投入,防病部门垫支的灭鼠经费常常被欠付,灭鼠防病容易流于形式。而目前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趋势是,全国总病例数有所下降,但疫情形势依然严重。主要表现为,高发区报告病人数稳定,新疫区不断出现,尤为严重的是出现了流行性出血热向大中城市扩展的流行趋势,部分城市流行强度明显上升,而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建设和人口流动增加了人与病毒接触的频度,这是目前流行性出血热防治中的最大隐患。从近几年资料看,全国每年有流行性出血热4~6万例,病情较为严重的有13个省,病例数约占全国发病总数的80%,发病率最高的达到10/10万以上,有的大中城市的病例数已经达到了所在省的近一半。出血热在一些地区被群众称为“小鼠疫”,出现疫情易引起群众恐慌,所以,采取强力措施进行大规模接种,迅速控制城市流行性出血热上升势头具有保证社会稳定的作用。而疫苗是目前已被实践证明,防止传染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流行性出血热在临床上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治疗费用一般在5千元至2万元左右,这对患者是很沉重的负担。即使按每例5,000元治疗费用计算,每年全国用于出血热的支出约3亿元。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一人份的价格仅30元左右,其保护作用有关部门已经跟踪了6年,证明效果非常好。全球消灭天花和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新近得出结论,我国3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沙鼠肾细胞I型灭活疫苗、乳鼠脑纯化I型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II型灭活疫苗)既安全又高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流行性出血热是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我国自“八五”期间研制出上述3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后,即展开免疫效果评价和免疫策略研究。近6年的观察结果表明,在14万多名疫苗接种者中,中、强反应率较低(沙鼠苗为0.56%,地鼠苗为1.57%,鼠脑苗为3.26%),未发现不安全病例。接种组17例病人与对照组495例病人比较,临床分型无显著性差异;流行高峰期发现接种者有119人自然感染了汉坦病毒,但均为不显著感染而未出现临床症状。进行免疫接种后,观察显示3种疫苗对人群保护效果均较好,沙鼠苗、地鼠苗基础免疫后5年、鼠脑苗基础免疫后4年,免疫人群保护率均为100%。同时进行的免疫策略研究表明,同型疫苗用于同型疫区,Ⅱ型疫苗用于混合型疫区和l型疫区,I型疫苗用于姬鼠型为主混合疫区,在观察的4年间均取得了满意的预防效果。

新的更有效的疫苗也不断研制出来。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灭活疫苗和鼠脑提纯疫苗,并正式投放市场,减毒活疫苗和基因程疫茼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在我国许多省区大面积应用灭活疫苗和鼠脑提纯疫苗,认为疫苗的安全性及近期和中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均较好。

现在各地区普遍采用的是接种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发生出血热的地区,10~70岁的健康人群及时注射出血热双价疫苗,能使人体迅速产生抵御该病的免疫力。该疫苗人群保护率可达95%以上,有效保护时间至少在三年以上。

事实证明,双价疫苗是指既能预防野鼠型出血热,又能预防家鼠型出血热的疫苗,比单价疫苗要好的多。而单价疫苗只能预防某一种类型的疫苗。

根椐这几年卫生部对疫区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现在单纯的单一疫区已经不再存在,而逐步地由原来的单一疫区向混合疫区发展。双价疫苗可以不受疫区型别、时间的限制进行接种。因此,视单价疫苗为过渡性、应急性的疫苗已经成为我国防疫部分的共识。

现代医学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总结性认识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本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1.病毒原凶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又名汉坦病毒,在我国主要由鼠携带本病毒,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狗、象、家兔也可携带。汉坦病毒对一般消毒剂、热及紫外线均较敏感,在PH5以下即可灭活。

2.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是亚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欧洲棕背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足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城市的二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此外,黄胸鼠、小家鼠、巢鼠、普通田鼠等亦可为本病的传染源。

近年来已在猫、狗、猪、兔、臭釉等动物体内检出本病毒或抗原。此外,在青蛙、蛇及鸟类也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说明本病毒的宿主动物范围较广。要注意通过鸟类远距离传播本病毒的可能。由于臭釉、猫等为自然带毒动物,故在疫区不宜提倡养猫。

3.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是多宿主的,到目前为止,已查出56种脊椎动物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包括鼠、兔、狗、猪、牛、羊、鸡、鼬,但主要是鼠类。

人群主要感染通过下列途径:

1皮肤破损和伤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通过这一部位直接进入人的血液和淋巴液;

2呼吸道:EHF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90分钟以上,当带病毒动物密集并大量排毒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气溶胶可经呼吸道吸入感染,甚至引起流行;

3消化道:EHF病毒在食物中可存活48小时以上,当人食入被带毒动物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带病毒动物时,可引起发病;

第四十七章

4虫媒:EHF病毒可在螨类体内增殖并经卵子传播,当螨叮咬人类或人接触带病毒的螨类时可引起发病或流行,1986年河南省扶余县爆发流行性出血热时,发现发病人数随着人的螨性皮肤的增加,并随着螨性皮肤的终止而终止。

4.发病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有的伴有明显倦怠无力,有的伴有头痛、腰痛和全身疼痛,有的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有的伴醉酒貌、皮肤黏膜出血点,有的伴尿蛋白,末梢血象中有异形淋巴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现象,这些都是早期可疑诊断的条件。要想确诊,应调查病人两周前是否接触过鼠类或吃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它潜伏期5~45天,一般1~2周。医学上典型病例具有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三大特征。

5.治疗

尚无特殊疗法,主要是针对各期特点,对症处理,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使患者度过危险期。

6.预防

1灭鼠和防鼠

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目前常用的有机械法和毒饵法等,机械法可用鼠夹、鼠笼等捕杀鼠类。毒饵法主要用鼠类爱吃的食物作诱饵,按一定比例掺人灭鼠药制成毒饵,投放在鼠洞或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灭家鼠常用的有敌鼠钠、杀鼠灵,灭野鼠的有磷化锌、毒鼠磷、万敌鼠钠、氯敌鼠等。毒饵法灭鼠收效高,但缺点是使用不慎可引起人、畜中毒,故在田野投放毒饵的3天内应派人看守,3天后应将多余的毒饵收回销毁。家庭中在晚上入睡前安放毒饵、白天收回。因鼠类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灭鼠工作应持之以恒,略有放松,即前功尽弃。

在灭鼠为主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鼠工作。床铺不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鼠沟,防止鼠进入屋内和院内。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鼠设施。

2灭螨、防螨

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3加强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4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5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十八、现代欧洲的新灾难——疯牛病

疯牛病,跨世纪的炸弹

疯牛病全称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表现与羊瘙痒病类似,俗称“疯牛病”。

疯牛病的渊源最早可见于非洲大陆上的食尸习俗。在20世纪50年代初,居住在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的福雷(Fore)部族还过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沿袭着一种宗教性食尸习俗,在食尸的仪式中,由主妇进行剖尸,然后将死者的脑汁捧在手里供家庭成员吮食,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若干年(一般是5~30年)后,食尸者中不少人出现了战栗性震颤,手足有扭曲动作,最后出现语音障碍、失语直至完全不能运动,发病后不出一年即死亡。福雷部族原有160个村落,3.5万人口,在疾病流行期间,80%左右的人患上此病,使整个部族陷于危亡之中。

自1959年禁止食尸后,土著人中库鲁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到了1988年,当地死于此病者仅6人。近10年来,此病在当地12岁以下的儿童中已基本消失。

20世纪60年代,盖达塞克、吉布斯等人又将死于震颤病人的脑组织滤液接种于黑猩猩和各种猴子身上,成功地获得连续传代,证实震颤病与羊瘙痒病、人克一雅氏病的病原是同一种病原(我们暂且把它译作朊病毒,朊就是蛋白质的意思)。这种病原与已知的细菌、病毒、类病毒等都不同,是一种至今在病原体里找不到任何核酸的病原。朊病毒感染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统称为海绵状脑病),其后在英国和世界各地出现的疯牛病,就是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

1920年,德国医生克罗伊茨费尔特和雅各布发现了一种入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这种病伏期长达10~15年,最终导致大脑蜕变,形成海绵状,病发病后1~2年死去。其症状是:心理能力退化,痴呆或神经错乱,视线模糊,出现平障碍,肌肉收缩等。这种极为罕见的病例,当时根据两个医生的姓的第一字命名为“克-雅氏症”。但这种病K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1985年4月,英国阿什福德的一个农场发现了牛海绵状脑病,英国剑桥国家兽医中心实验室的兽医专家对病牛的解剖后发现,病牛的神经细胞己受破坏,脑组织呈海绵状变性,出现了无数的微细孔洞。由于这些病牛有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瘙庠、烦躁不安等神经症状,故俗称疯牛病。此前,在绵羊中也出现类似病症,称为羊疯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