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灾难
10926500000010

第10章

目前认为脑型疟是由于脑部微血管被感染了疟原虫的红细胞所阻塞,引起局部缺氧,使脑细胞中毒而坏死。起初是可逆转的病理改变,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不可逆转的缺血性脑损伤而致残或导致死亡。

第十四章

对于疟疾的传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气候的变化。环境温度能影响疾病媒介生物的活动,通常蚊子在10℃以下不活动。20℃~30℃时繁殖迅速。上海地区11月份蚊子已开始进入冬眠状态。而今由于暖冬气温,11~12月仍可见到蚊子在室内活动,并在天气暖和时有吸血行为,气温不仅影响节肢动物媒介的生存、繁殖和发育,还影响病原体在其体内发育和繁殖。间日疟原虫在按蚊体内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4.5℃,所需发育时间为45天,而温度升高,其发育时间将缩短。暖冬还将使疟疾传播休止期缩短。人们认为近年来印度疟疾回升可用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降雨和温度升高来解释。与厄尔尼诺有关的大雨还导致南美疟疾的爆发。南亚的巴基斯坦去年末温度升高,造成近10多万人的恶性疟疾死亡率。

其实疟疾在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但到了70年代后期,由于公共卫生投资的减少、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疟疾又开始广泛传播080年代后期,则主要随着气候的变暖在潮湿地区的扩展而流行。

在过去10年中,世界性的疟疾流行,出现频率翻了两倍,其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开发和气候变化。如巴西为开发某一地区而在热带森林中开辟道路,在临近道路两旁的区域中,疟疾流行。温度变化也可以使疾病分布地区产生变化。如由于霜冻带向高海拔地区退缩,疟疾已在非洲中部的高原地区发现。本来在美国已经绝迹的疟蚊,又在一些地区‘出现。当某一地区出现长期湿热气候条件时,若防疫措施不得力,疟疾这种疾病就容易爆发。

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死亡约200多万人(大部分是儿童)。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其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这明显地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天气异常和气候变暖有关。

在漫长的与疟疾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生长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金鸡纳树皮对治疗这种疾病有奇效。于是,在17世纪,随着西班牙人统治了秘鲁,它的作用被欧洲人认识。大量的金鸡纳树皮被运往欧洲,高价出售。

金鸡纳霜的发明是一个很偶然的结果。当年在厄瓜多尔居住的印地安人中流行一种叫疟疾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感觉一阵冷,一阵热,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当时无药可用。有一天,一位患者在路上发病,因为口渴难挨,便爬到一个死水坑边喝了那里的水,结果病奇迹般地好了。于是他把经历告诉别人,其他患者也都去那里喝水,病也纷纷好了。后来科学家经考察发现,那水坑的水中含有奎宁。原来在那水坑边上长有金鸡纳树,有的树倾覆在水坑里,树皮里含的奎宁溶解在水中了。正是这奎宁杀死了患者体内的疟原虫,治好了他们的病。明白了这一科学道理之后,科学家们便发明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将其命名为金鸡纳霜。

由于金鸡纳树皮奇货可居,高额利润驱使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冒险者前去砍伐,滥伐使当地森林遭到极大破坏。到18世纪中期,这个为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好处的树种几乎绝种。直至100多年后,法国植物学者和荷兰政府,才将金鸡纳树种带到爪哇,发展起了专门种植金鸡纳的大工业,在创造巨大利润的同时,挽救了这位人类的“恩人”。

金鸡纳树皮里含有30多种生物碱。1820年,法国两位化学家从中提炼出奎宁,制成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可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种药物突然不那么管用了。科学家发现。疟原虫演化出了抗药菌株。自那时起,无论专家们使用什么新药或药配伍,总有一些疟疾能够设法逃避药效。

1939年发生了一件事,似乎对全世界的农民以及对诸如疟疾一类热带病流行的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一种新的、“安全的”、名称为滴滴涕(即DDT,双对氯苯基三氮乙烷的商品名)的杀虫剂被发明了出来。昆虫~碰到它,便因神经系统麻痹而被杀死。’将它喷洒在农作物上,或喷洒在带菌昆虫赖以繁殖的沼泽类地区,会收到良好的灭虫效果。在后来的30年间,千百万吨DDT在全世界被使用。在非洲,它可能拯救了几百万人的性命。消灭了虫害,农民的收成剧增。

但不久以后,科学家们开始担忧,因为有些昆虫对DDT产生了抗药性,药效不如从前那样明显了。人们还发现,动物在吃了喷过DDT的植物后,DDT能在其体内积累。由于DDT在动物体内未被降解,这使人担心它会通过食物链传递下去。相比之下,现代杀虫剂比DDT较易降解。

使用DDT的灭蚊行动在一个世纪之后却带来了巨大灾难020世纪50年代,马来半岛婆罗洲的许多人感染了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也是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大面积喷射DDT消灭蚊子。蚊子死了,疟疾得到控制。可是没过多久,当地老鼠数量迅速增加,又面临着爆发大规模斑疹伤寒和鼠疫的危险。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DDT在杀死蚊子的同时,还杀死了一种小黄蜂。小黄蜂是一种毛虫的天敌,这种毛虫专吃屋顶的茅草。黄蜂大量减少,使毛虫大量增加,导致人们的屋顶纷纷倒塌。被毒死的蜂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的使用,无形中建立了一条新的食物链,其结果是对当地的猫造成巨大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老鼠大量繁殖。

面对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瘟疫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向婆罗洲空降1.4万只活猫。

科学家和生态学家得出结论,DDT弊多利少。1972年,美国已限制其使用。现在,美国、欧洲国家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已完全禁止使用DDT。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疟疾总是对相应药物产生抗性,但人类的斗争永不停歇。青蒿寡随之发明。

1820年发现的奎宁因疟原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逐渐失效后,世界抗疟专家从20世纪印年代开始寻找优于奎宁的特效药。我国还专门制定了国家“523计划”,以寻求新型的抗疟药物。

在这方面,我国科学家走到了前面。

在“523计划”的指引下,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疟原虫抗药性的问题后提出,解决疟原虫对传统药物的抗药性,只有从我国传统中药中创制全新结构的药物来解决。数百名科学家对上万种传统中药进行筛选,对筛选出有价值的重点药物测定化学结构,进行人工合成和临床试验。在20世纪70年代初,终于成功地从青蒿(又名:黄花蒿)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全新的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经过动物筛选发现它治疗疟疾具有速效、高效、低毒的优点,并在临床上成功运用于救治恶性疟和脑型疟,在越南战场上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1976年,我国科研机构运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出青蒿素的化学结构(C15H2505)。西方国家多次组织的青蒿素植物资源人工栽培、杂交育种、提取方法、成分分离、鉴定、青蒿素合成、半合成、衍生物、类似物合成及药理、临床等全方位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青蒿素具有抗疟作用,其衍生物与甲氟喹相比,具有无抗药性、高效、速效,以及简单、方便、价廉等特点。

WHO认为,这种中国疗法有三大优点:药品生产成本低,经济条件差的患者能够承受;疗效快;同现行其他治疟疾的药物相反,青蒿素不产生扰药性。青蒿素治疗疟疾时就“像炸弹爆炸”一样消灭寄生虫,疟疾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发生突变的可能。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产的青蒿素将在国际抗疟舞台上大显身手。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新药研制也纷纷取得进展。美国于2000年7月批准抗疟疾新药马拉隆(Malarone)。马拉隆结合了已经上市的一种肺炎药和在1948年就批准用来治疗疟疾的一种药品的优点,在非洲、亚洲、南非和欧洲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新药的疗效高达98.7%。

德国的科学家哈桑·乔马及其同事于2001年2月发现治疗疟疾良药,一种名叫膦胺霉素的抗生素能够治愈疟疾。

日本科学家则有可能研制出新型疟疾疫苗。日本与乌干达科学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利用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在侵入人体红血球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有可能研制出预防疟疾的新型疫苗。负责这项研究的日本大阪大学堀井俊宏教授介绍说,他早在1985年就发现了这种蛋白质。该蛋白质由从疟原虫体内分离出的一种名为“SERA”的基因控制产生。堀井俊宏还应用转基因技术把人工合成的“SERA”基因植入大肠杆菌中去,成功地使之大量产生了这种蛋白质。

堀井教授等在乌干达疟疾流行地区对50名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对该蛋白质没有抗体的儿童在感染疟疾后会发烧、患病。调查还发现,对这种蛋白质有抗体的儿童,在感染了疟疾后几乎不发烧。堀井认为,以上发现表明,这种蛋白质有可能用来研制抗疟疾的新疫苗。堀井表示他下一步将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更让人乐观的是,人类第一支防治疟疾的疫苗可望在2004年出现,目前进展最快的疫苗将于明年进行人体试验.2004年出结果。

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总结性认识

1.致病原凶

疟疾的致病原凶是寄生于人体内的疟原虫,一般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有两个宿主。蚊为终末宿主,人为中间宿主。

2.传播方式

1传染源疟疾的传染源为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为按蚊。我国传疟按蚊主要有下列四种:

①中华按蚊为广大平原阔日疟流行区的主要媒介。

第十五章

②微小按蚊是南方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山区的主要媒介。

③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是长江中下游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传播媒介。

④大劣按蚊(旧称巴拉巴按蚊)是海南岛山林区的传疟媒介。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产生缓慢,维持时间不长。其免疫力对于不同的疟原虫也各不相同。多次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在高度流行区的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

4流行特征

①地区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最严重,温带次之。间日疟分布最广,遍及热带与温带地区,恶性疟以热带最多和最严重。三亚疟较少,卵形疟很少。我国过去疟疾地区分布:北纬25℃以南山区曾为高度疟区,恶性疟多于间疟。北纬25℃~32℃之间,曾为中度流行地区,间日疟与恶性疟均存在。后来主要疟区为黄淮江河平原间日疟流行区。近年来,流行范围缩小,程度降低,南部地区疫情仍有波动。广东和福建的经济开发区,发病率有上升。

②季节分布一般是夏秋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四季都可发病。

3.疟疾的感染过程

人体被蚊子叮咬后,疟原虫便会进入到人体内。疟原虫会在人体内分裂成裂殖子。疟原虫在肝细胞内与红细胞内增殖时并不引起症状。当红细胞被裂殖子胀破后,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后,才引起寒战、高热,继以大汗。大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裂殖子侵入其他红细胞,又进行裂殖而引起间歇性疟疾发作,疟疾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后,虽血巾仍有疟原虫增殖,但可不出现疟疾发作,而成为带疟原虫者。

疟原虫在人体内增殖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以致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显著增生,肝脾肿大,骨髓增生,周围血中单核细胞增多.血浆球蛋白增高。疟疾的病理改变多由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所致。间日疟原虫与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周围血中进行,其病变主要在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脾:会在急性期呈轻度肿大。在显微镜下可见脾内见大量红细胞含有疟原虫与疟色素。疟疾长期反复发作后.脾肿胀显著,较硬,切面呈青灰色,固有大量疟色素沉着。

肝:肝仅轻微肿大。肝细胞可有混浊肿胀与变性。以小叶中心区为甚,Kupffer细胞大量增生,内含疟原虫与疟色素。脑:恶性疟疾患者的脑组织会发生水肿,充血显著,白质内有弥漫性小出血点。显微镜下可见脑内微血管明显充血,管腔内充满疟原虫与疟色素。含疟原虫的红细胞常呈凝集现象,阻塞微血管引起灶性坏死与环状出血等。

血中疟原虫的数量:间日疟与卵形疟仅侵袭幼稚红细胞,每毫升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不超过25,000,三日疟原虫侵袭老的红细胞,每毫升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不超过10,000。而恶性疟原虫能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每毫升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可达100万以上(>20%的循环红细胞),故其危害性大。带疟原虫的红细胞易聚集粘附在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上而引起血管堵塞和病变。在脑、肾和肺的损害较重,分别引起昏迷、肾损害和肺水肿。

4.发病症状

间日疟短潜伏期者13~15日,长潜伏期者在6个月以上;三日疟24~30日;恶性疟7~12日;卵形疟13~15日。

1典型发作

①间日疟带呈间日的发作:

a.寒战期:突起畏寒,寒战,面苍白唇指发绀,脉速有力。寒战持续10分钟至2小时。

b.高热期:寒战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全身酸痛.口渴.烦躁甚至谵妄,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脉搏有力,此期持续2~6小时。

c.大汗期:高热后期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感疲乏。本期持续1~2小时。

d.间歇期: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症状缓解,可有乏力。初发时,发热可以不规则,几天后才呈典型的间歇发作。

间日疟未经治疗者,在疟疾发作5~7次后,因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发作可自停,但红细胞内尚有疟原虫。其免疫力短暂,可在2~3月后再次发作,称为近期复发。

②三日疟其寒热发作与间日疟相同,但为3日发作一次。周期常较规则,每次发作时间较间日疟稍长。

③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多较轻。

④恶性疟起病急缓不一,热型多不规则,常先出现间歇性低热,继以弛张热或持续高热,也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但常无明显的缓解间歇,严重者可致脑型疟疾。但有的疟疾患者的发作可以不典型。

2其他症状与体征

①脾肿大脾轻度肿大质软。反复多次发作后脾明显肿大。

②肝肿大肝轻度肿大,压痛,血清ALT可增高。

③贫血疟疾反复发作多次后,常有贫血,恶性疟疾的贫血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