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你本来想拒绝某人某事,可是对方表现得太热情了,或者当时的气氛相当温馨,让你实在难以说出“不”字。
当你要达成某种目的,而你又明明知道对方拒绝的可能性很大时,就要利用人在和谐氛围中无法轻易拒绝的心理。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千万不要把对方置于不同意、不愿做的地位,然后再去批驳他、劝说他。
如果判定对方会拒绝,你所要做的就是制造出让人多说“是”的氛围。这要怎么做呢?稍作留意,不难发现,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如果一开始就说出一连串的“是”字来,那么就会使整个身心趋向肯定的一面。这个时候全身呈放松状态,谈话气氛也会很和谐,对方也容易放弃自己原来的偏见,转而同意你的意见。所以,如果你想让对方赞同你的观点,或者购买你的产品,一定要创造出对方说“是”的气氛,要千方百计地避免对方说“不”的气氛。
有一次,美国电机推销员哈里森到一家新客户的公司去拜访,准备说服他们再购买几台新式电动机。不料,刚踏进公司的大门便挨了当头一棒:
“哈里森,你又来推销你那些破烂了!你不要做梦了,我们再也不会买你那些玩意儿了!”总工程师恼怒地说。
经哈里森了解,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总工程师昨天到车间去检查,用手摸了一下前不久哈里森推销给他们的电机,感到很烫手,便断定哈里森推销的电机质量太差,因而拒绝哈里森今日的拜访,推销更是无门啦!
哈里森冷静地考虑了一下,认为如果硬碰硬地与对方辩论电机的质量,肯定于事无补。他便采取了另外一种战术,于是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好吧,斯宾斯先生!我完全同意你的立场,假如电机发热过高,别说买新的,就是已经买了的也得退货,你说是吗?”
“是的。”
“当然,任何电机工作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发热,只是发热不应超过全国电工协会所规定的标准,你说是吗?”
“是的。”
“按国家技术标准,电机的温度可比室内温度高出42℃,是这样的吧?”
“是的。但是你们的电机温度比这高出许多,喏,昨天差点把我的手都烫伤了!”
“请稍等一下。请问你们车间里的温度是多少?”
“大约24°C。”
“好极了!车间是24°C,加上应有的42°C的升温,共计66°C左右。请问,如果你把手放进66°C的水里会不会被烫伤呢?”
“那——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去摸电机了。不过,我们的产品质量,你们完全可以放心,绝对没有问题。”结果,哈里森又做成了一笔买卖。
哈里森的成功,除了因为他的电机质量的确不错以外,他还利用了人们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一路问来,似乎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得到的自然也全是肯定的答案,就在不断地提问中,使对方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判断,从而做成了这笔买卖。
当然,你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绝不可信口开河,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了。例如,一推销员与顾客之间发生了一场对话:
“今天还是和昨天一样热,是吗?”
“是的!”
“最近通货膨胀,治安混乱,是吗?”
“是的!”
“现在这么不景气,真叫人不知如何是好!”
表面看来这些问题再正常不过了,不管你怎么问,对方都会回答“是的”,似乎已经创造出肯定的气氛,可是仔细注意一下这些说话内容,就会发现,在无意之中已经制造出一种让人无心购买的否定悲观的气氛。换句话说,顾客在听到他的询问后,会变得心情沉闷,当然也就没有购买的欲望了。
故意嘲笑他,刺激对方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可能会犯错误,或者有自己的不足,可是有些人却总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都难以让他进步。这时你如若真想帮助他,不妨故意嘲笑或打击他一下,有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候你的挑剔和嘲笑,会刺激对方的自尊,从而可以促使他奋进。
Y家在农村,高考落榜后就没有继续上学,回到了家乡。当时,在农村如果有一样手艺,就会生活得好点,于是,Y的妈妈给他找了个木匠师傅,教他学习。从此他就和师傅一起学做木工,最初是在农村盖房子,后来搞点装修。他从不习惯到出徒,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很多次在梦中哭着醒来,很多次累得体力不支,又很多次悲观绝望。一年后,Y能用自己学来的手艺赚钱了。
Y的高中同学听说后,多次打电话希望他回到学校复读,可是他都拒绝了。一天,这个高中同学带着朋友一起来看望Y,当时他正在给别人装修房子,身上脏兮兮的,同学见他那一身行头,很不舒服,眉头一皱,随口说了句:“没想到你现在在做这种工作,真是个窝囊废!”然后转身就离开了。
Y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难受得快要窒息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不要做窝囊废,我一定要发愤图强,做个像模像样的人!从那以后,他开始努力了,工作之余,发奋读书,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了成人自学考试,并考上了公务员。现在在事业单位工作,已经是单位的骨干人物了,工作也很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赞赏。
Y的同学多次好言规劝都不能改变他,可是当面说他是个窝囊废,话说得是很难听,很打击人,却激发了Y的斗志,激发了他前进的动力,让他获得了今天的成功。
当一个人受尽打击时,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而且,唯有此时,才能越挫越勇,逼自己突破现状!所以,你要想改变一个人,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要求他做什么,有时你的嘲笑讽刺刺激到对方的自尊,让他自己觉醒,效果会更好。
1997年,世界冠军邓亚萍接近退役的年龄,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时,非常欣赏她的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提名邓亚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成员。由于工作需要,她经常要与几十位外国委员在一起开会讨论,可是她却不会外语,委员会只好给她配一名翻译。有一次开会,翻译因故晚来,只好让那些外国委员一起陪着等。邓亚萍又急又窘,她看出有的委员露出了嘲笑和不屑的眼神。这个眼神深深地刺激了邓亚萍——一定要在英语上有所突破,绝不能再让外国人瞧不起。她向领导提出了学习英语的要求。
就在这年年底,24岁的邓亚萍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当时她连26个英文字母也写不全。因为她从8岁起就开始练球,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英语水平几乎为零。就这样的水平攻读英语专业,困难可想而知。但是,邓亚萍忘不了那个不屑的眼神,她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每天坚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两年后,英语对于邓亚萍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她可以从容地用英语与委员们讨论、对话了。不仅如此,邓亚萍又开始攻读硕士,硕士读完又到剑桥读了博士——不仅学了英语,还学了经济学。于是,在剑桥大学800多年历史上诞生了一个唯一具有世界冠军头衔的经济学博士。